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论文_纪秀军

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论文_纪秀军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朔州 038500

摘要:在电力设备运行与管理的过程当中,其中工期时间长、工序繁多并且处于不间断的工作状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十分重要。优秀的电力设备管理能够保证电厂电力设备的有效运转和高效率运行。我国在电力业电力设备管理方面取得一定的有效成绩,但是在一些问题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有待解决。本文将探讨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关键词:电力设备;电气设备;管理;问题;措施

1.电厂电气设备管理和维修的重要性

电厂的高效率运转离不开电厂电气设备的强力支撑,电气设备在电力设备中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作性能会对电厂的工作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电气设备的功能发挥。在电气设备的使用、维修、安装、使用等方面都是十分复杂的步骤。针对电气设备工作的难点,提高设备管理和维护是重要的工作重点。

2.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接触不良的问题

接触不良的问题,是电气设备安装的问题。在长期运行下,电气设备会出现碰撞和震动的外力,为此会使设备中的元件发生破损或是掉落,由此会造成电气设备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出现这类问题也极可能是因为电气设备在安装时留下的不足。具体可以划分成四类:(1)安装过程时所造成的接触不良,如螺丝未拧好或是底座位置的不稳定等;(2)长期运行所形成的接触不良,从开始使用便已形成了损耗,直至设备完全无法使用为止,在接头位置处会产生损耗、短路、腐蚀和松动,这些都会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出现;(3)电气设备外部因素所造成的接触不良,在工厂当中,投入生产的电气设备非常多,如在生产中,形成较大冲击,会严重至使内部产生破损;(4)电气设备的元件如果长时间的处在冷热变化下,会产生短路和烧毁的现象。

2.2温度过高

电气设备过度发热会导致电气设备运行工作的异常,例如变频器在运行中通风散热异常,严重时会引起电气模块损坏。在电气设备是运行状态时,若外部温度逐步升高或者外部温度超过正常温度范围时,电气设备中的核心金属材料会因为高温而软化,电气设备因为金属材料的软化使得机械强度下降。例如,电气设备的核心金属材料为铝,在设备运行时,外部环境的温度参数应该控制在90℃之内,短期的极限温度控制在120℃。若外部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容易导致电气设备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若外部环境超过极限温度,会使得有机绝缘材料老化,使得设备绝缘性能下降,会减少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更容易威胁到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若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设备运行中严格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密切观察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在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3变压器故障

变压器的位置设置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第一,雷击影响。变压器的位置设置都是在野外环境中,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所以将变压器的防雷措施放在首位。在经过各种严密的防雷措施以后,变压器被雷击的现象会大大减小,一旦被雷击将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影响。第二,绝缘老化。这是所有变压器常见故障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故障,在变压器的供电过程中,因为特殊的野外供电环境,且供电是不间断地进行作业,在设备的不断供电中产生的热量会对绝缘层造成破损,加快绝缘层的老化速度,降低绝缘层的使用功能。第三,日常维护不到位。因为变压器的特殊安装环境,需要安排专业的维护小组进行设备的维护,但是因为变压器的地理位置和数量的影响,维护小组的日常维护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所以在相关问题的持续性发展下变压器发生故障。

2.4三相不平衡的问题

三相不平衡问题是电气设备运行方面的一大问题。确切的说,电气设备其驱动能源是电力,现时期电气设备结构构成主要是三相式电机,在正常情况下,三相交流电所供应的频率和振幅是相同的,并且是相位差在120°的电力,这种情况下的电力称为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电阻和电流所形成的热量都是相同的,为此可以确定这时的电气设备其运行状态是平稳安全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如确保运行状态的理想化是非常困难的,相不平衡的问题是一种常见性问题,任一相出现失衡,均都会产生电阻热量超标及烧毁的情况。所以,电气设备在平时的维护与管理中,在察觉有过热、震动和噪音的情况下,需尽早做出停机操作。

3.电厂电气设备的具体改善措施

3.1分级管理电气设备

为保障电气设备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并且准确地找到事故原因和做出正确的处理措施,要将同一类型的设备交于专业的人员检查并处理,并且对于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不同类型的分类,认真分析总结故障原因,从中进行学习避免下次同类故障的产生。在进行设备分类时,要根据电厂内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避免出现人员多于设备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人员少于设备造成设备资源难以利用的现象。对于发生过故障的设备,要对发生的故障进行科学的分析,确保设备再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3.2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电厂操作人员的操作专业性和技能专业性对于安全可靠的使用设备有着重要的影响原因。因此,我们要重视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在电厂内根据电气设备的故障检修注意事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提前对各个因素进行掌握分析,计划性检查和维修异常重要,也需要掌握专业知识方面强调的技能。在实施过程中,要从全过程入手,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活动中去,除此之外,在绩效检查过程中,检查维修和改善措施的落实十分重要,需要及时地进行技术总结,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能够胜任生产任务的操作人员。

3.3构建完善的技术管理系统

电气设备的管理是保证电厂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为电厂的运行提供许多方面的支持,所以我们要高效合理地进行设备的管理工作。电厂可以通过构建完整的技术管理系统来获取电气设备的各种信息,将各种信息分析和归纳之后来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也可以通过记录电气设备的各种信息,来直观地了解各个电气设备是否经使用、使用中是否出现故障等情况以及它们的寿命等情况,以便及时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除此以外我们更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电力电气设备管理的科学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发电效率。这样有助于大幅度提高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效率,保障生产的安全稳定,因此应尽快建立健全技术管理系统。经多年生产实践总结的有效方法是,建立一个班组管理团队,及时交流和协商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或故障,最大程度杜绝事故的发生,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3.4日常维护和管理需不断加强

电气设备日常维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运行故障的发生,属于事前预防,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电气设备在出现故障后,再实施补救,此种操作重点是从运行安全的角度来实施的。结合工厂具体需求,在日常运行中,进行定期或是不定期性的维护时,需分清主次,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维护。并且,还需对运行的环境做好管理,如有效清理灰尘或是杂物等,还可结合不同季节及生产,采取必要性的保养。

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新时代高科技广泛应用的前提下,电力电气设备在工厂企业的产业中得到了大量应用,由此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力提升。电力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故障,所以一定要选用合理的维护和管理方法来解决,这样不但能够保证电力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投入、增大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使国民经济得到稳步提升,在产业转型中发挥促进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韩钱茂.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提升策略的浅析[J].河南建材,2018(05):355-356.

[2]韩盛.浅谈电力企业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及维护要点[J].门窗,2018(03):202.

[3]陆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探讨[J].智能城市,2017,3(05):200.

[4]马新涌,孙序营.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特点及管理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02):158.

论文作者:纪秀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论文_纪秀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