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之我见论文_冯小莉

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之我见论文_冯小莉

西城中心小学 冯小莉

为了弘扬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使学生了解、热爱家乡,因此,将民俗文化巧妙的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就显得尤为必要。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是历史传承下来的瑰宝,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教师要充分地了解民俗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一、民俗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民俗文化的教育,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从而推动民俗文化在未成年人中间的影响力,帮助民俗文化继承和发扬。为民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受众群体,使得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备更加充足的动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作为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背景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例如,通过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学生了解了南方的建筑的细致、精巧,这充分体现出了南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些也突显出一种精神美,展示了不同地域人们的审美能力。

(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很多奇闻轶事和众多的典故,介绍民俗文化的由来,使得课堂教学具有生动有趣和活泼的特点。如课文《藏戏》,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藏戏的历史传说,从而使得学生具有深入学习的兴趣,把枯燥的课堂教学,通过民俗文化的民间典故、历史典故的串联具象化。

二、具体实施方法

(一)借助民俗文化讲解语文教材内容

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文字鉴赏能力来说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是,课本中一些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他们很难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民俗文化来讲解课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其二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发现当地的民俗文化,并说出它产生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学生只有亲自去探究,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三教师将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结合起来就可以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将民俗文化与品德与社会课堂结合起来。

民俗文化本身就是我国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本身就具有比较深厚的历史价值,而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将二者结合起来,既能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从而明确民俗文化的历史性特征。例如,在讲授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这一民俗文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联系到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殉国跳江的故事,一方面使得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切的体会,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对民俗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通过民俗文化教学,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语文教材内容相对比较单一,这也是导致学生写作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并积累。民俗文化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途径。由于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且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较为贴近。学生通过民俗文化的学习,就能够在写作时拥有更多的素材,从而改变学生语文写作中无话可写的局面。

(四)充分借助各种课堂,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民俗文化。

只要教师留意,就可以借助更多机会挖掘到很多的文化点。比如在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学生们对剪纸、皮影、脸谱等民俗文化津津乐道;在学习一些课文时,教师也可以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入手,讲解一些这方面的民俗文化。也可以以用布置任务的方法来将民俗文化带入语文课堂。比如,在讲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或者是去问家里的老人等等,去找到与本课相关的民俗故事,在课堂上轮流讲解,这不仅可以使得民俗文化的了解更深入,也是一种交流学习的过程。

三、结语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能够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使其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其更加了解民族文化,也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作者:冯小莉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之我见论文_冯小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