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djuvant therapy with glucocorticoid for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Wu Xiao Ye
(Central Hospital of Nanh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lucocorticoid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iperacillin/tazobactam intravenous drip,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lucocorticoid (prednisone acetate tablet) as an adjuvant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piperacillin/tazobactam intravenous drip. The clinical efficacy, CPR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adjuvant treatment with glucocorticoid (P < 0.05).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study group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 of CRP in peripheral blood of the study group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Glucocorticoid as an adjuvant therapy for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has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 good safety and certain clinical value.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死率相对比较高,持续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1],抗菌药物的诞生和使用,有效降低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死率,但近些年来的数据表明[2],单纯依靠抗菌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死率不再降低,反而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抗炎、抗休克及纠正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作用,近年来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辅助治疗作用逐渐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但同时也因其相关不良反应,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6年-2018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
研究组患者年龄27.2-63.9岁,年龄平均值(45±7.4),对照组患者年龄28.0-64.5岁,年龄平均值(47.6±6.3)。两组基本资料采用SPSS18.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3]
1.2.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并经病检证实;②痰液病原菌培养(+);③患者住院时间不得低于三天;④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
1.2.2排除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不全;②参加研究前4周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类药物;③患者有肺结核、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④患者对研究药物过敏;⑤不能遵从医嘱的患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祛痰、止咳、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滴注(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73378),一次4.5 g,一天3 次,连续给药4到5天后根据病情改善情况,减至一天2次。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片,又名强的松,产品编号:A14202002851;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1207)辅助治疗,口服,一次5~10mg(1~2片),一日10~60mg(2~12片)。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治疗时间都为7天。
1.4观察指标
1.4.1对比两组患者退热、咳嗽消失、白细胞计数复常、肺部啰音消失、肺部 X 线影像消失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2对比两组患者二重感染和30天内死亡的例数(其中二重感染的判定标准为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类型病原菌感染);
1.4.3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PR水平,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1.4.4查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包括真菌感染、血糖升高及上消化道出血。
1.5疗效判定标准
判定两组患者疗效标准,其中显效表现为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肺部X线摄片病灶吸收,且病原菌实验室检查(-);有效表现为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肺部X线摄片病灶缩小,且病原菌实验室检查(-);无效,则是临床症状未见缓解或加重,肺部X线摄片病灶未缩小,且病原菌实验室检查(+)。
1.6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组间总效率用(%)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为12±3天;研究组临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为7±3天,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研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P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CRP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CRP水平更低,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mg/L
2.4两组患者的二重感染率和30天内的病死率比较
研究组发生二重感染3例,30天内病死2例,发生率为7.5%,5.0%;对照组发生二重感染4例,30天内病死3例,发生率为10%,7.5%;两组患者二重感染率和30天内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出现真菌感染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外周血糖升高2例,总发生率为 12.5%;对照出现真菌感染3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外周血糖升高4例,总发生率为22.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国内外学者近些年来越来越重视糖皮质激素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但由于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使用异常谨慎。有学者认为,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感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贸然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功能抑制,从而加重感染,增加死亡率 [4];而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病原体被清除,炎症成为主要的疾病因素,这时候再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发应,改善治疗效果[5]。因此目前多数学者都建议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后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同时也有学者建议,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过程中,不主张突然停药,而应该逐渐减量,以免引起反跳现象[6]。各项研究虽然说法各异,但都肯定了糖皮质激素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抑制人体内组织器官的炎症反应,抵抗休克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同时其还能够有效减少气管和肺泡分泌物量,在降低气道堵塞程度和改善肺部通气功能方面优势明显[7] ,临床疗效确切[8]。对于严重的社区感染,患者免疫系统的过度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而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抑制患者的炎症反应[9]。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各类炎症介质因子的产生、释放以及影响炎症受体的表达[10]的作用,抗炎、抗毒素、抑制免疫应答作用显著。本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研究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两组患者治疗前CRP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治疗后研究组CRP水平更低,这与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研究组临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相一致。说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确实有效的改善了患者体内的炎症水平,缩短了病程,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同时,两组患者的二重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并未增加患者发生二重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是由于没有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因此谨慎起见,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该设计合理科学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愈率,同时避免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黄淑滢.社区获得性肺炎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3(03):14-15.
[2]杨青.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5):16-18.
[3]李海.糖皮质激素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1):2014-2015.
[4]楚紫栋,刘慧,王文涛,郭燕,祁绍艳,刘小军.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价值及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8,26(05):47-48.
[5]孙荣,丁薇,周晓莉,赵云峰.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上海医学,2018,41(03):181-184.
[6]赵德军,陈琳玲,汤军华,徐则兰,张晓燕.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5):3438-3441.
[7]张丹,张泓.糖皮质激素治疗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07):1320-1322.
[8]朱瑶,陈琳,蔡雅卫,刘维波,夏鸿剑,荀凯.糖皮质激素辅助抗生素治疗高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04):456-458.
[9]胡小芳,李言,张永.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02):477-480.
[10]夏晓清,熊彬.糖皮质激素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辅助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6,37(16):2510-2512.
论文作者:吴晓晔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患者论文; 激素论文; 性肺炎论文; 糖皮质论文; 两组论文; 社区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