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锦城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24000
摘要:城乡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强、统观城市全局建设、推动城乡共同发展的规划项目,为了城市面貌的多样化,自然、乡村、城市等景观的应用在城乡规划中都十分常见。其中乡村景观的使用在发展过程中连接了城市与乡村,使其不出现景观断层现象,它的应用还具有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化等作用。本文将详细阐述乡村景观的构成与特点,发现其在城乡规划中应用乡村景观的意义,并探讨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乡村景观;城乡规划;规划设计
引言
乡村景观走进城乡规划设计全是由于我国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实施与推进,它实现了城乡协同发展,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城乡协同的现实意义与价值。乡村景观进入城乡规划设计体系也迎合了城市居民对于生活水平高要求的现实追求,这种追求已经从传统的物质追求层面上升到精神追求层面,代表了人向往回归自然的强烈渴望。而且,良好的城乡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也为区域提高生态环境整体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1 乡村景观特点
1.1 地域性发展特点
乡村景观一直以来都有地域性发展特点,这一方面是由于其历史久远,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一方面也在于人类对它的良好保存与延续。就当前来说,许多地方的乡村景观地域性特色依然有所保留,并得到了合理的规划与长远的未来发展布局。
1.2 生产性发展特点
通常情况下,乡村景观与乡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劳作紧密联系,所以它具有一定的生产性发展特征。对于城乡规划来说,这种生产性气质应该被融合进来,从某种程度上刺激城乡人民的积极向上发展,为城乡建设带来正能量影响。
1.3 自发性发展特点
乡村景观的建设水平应该与所在地区人们的实际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种关联就代表了人们通过自发性内涵来影响和改善了自身的生活条件。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自发性激励人们不断完善生产条件,创造更丰富且更具有内涵的乡村景观,这种创造过程是有意识也是无意识的,是自然对人类的刺激所形成的结果。
1.4 生态性发展特点
相比较城市,乡村环境更加接近原生态水平,所以乡村景观本身具有典型的生态性特点。而且,乡村景观本身也迎合了国家所提出的乡村发展政策理念,有利于实现对乡村环境的持续性优化。在开展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灵活借鉴并应用乡村景观的生态性特征,保证城乡和乡村双方的环境都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2 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意义
2.1 增添设计合理性
比起复杂的建筑设计和格局设计,乡村景观要将简单、使用的原则贯穿其中。结合建设目的地的实际情况,保留景观的自然风貌。设计整体的框架,在建设时去繁从简,重点是体现经济、使用的特色。乡村自然景观具有极高的欣赏性、审美性,既满足了保护环境的需求也符合了人们观赏植被,丰富精神文明的需求,符合城市园林设计的要点。
2.2 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城乡规划的重要意义就是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共同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发展差距大,城市经济发展快速,农村环境发展稳定。在如今越来越强调全方面发展,既要建设经济强国也要建设环境保护强国。不仅要发展社会建设也要保护环境文明。城市发展具有现代意义,却缺乏人文特点。农村环境蕴藏着宝贵的历史价值,它具备审美特点、地域特色和人文色彩,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必要因素。因此,城乡文明的融合也是发展的目标之一。
2.3 优化城乡生态环境
乡村景观还是强调环境为主。人类分布区域的不同加快了景观的变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居环境的改变在于空气质量变差、水源污染严重、植物数量减少、动物种类消失,人居环境没有和自然环境相互映衬,在共处中不断发展。而乡村景观就弥补了城市人居环境的遗憾。优化生态环境还能够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系统对已受破坏的环境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恢复,当城市遭到自然灾害的伤害时形成一条缓冲带,降低伤害,保护城市安全。
2.4 促进城乡人文建设
人文环境的建设一直是城市建设的重点,但在经济发展的重担下又常常被人遗忘。一座城市的人文环境体现在居民的素质水平、城市教育的情况和对该城市历史的传承和发扬。乡村人文景观与该城市的人文景观一脉相承,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围绕人文景观做出宣传,重新找回属于城市的人文特色,是对城市底蕴文化的宣传,也是帮助居民重拾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推进城市人文建设。
3 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3.1 景观格局及功能结构的合理化设计
乡村景观的格局都是参照景观空间结构所搭建的,包括景观之间单元的多样性以及空间配制,这也是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乡村景观是由斑、廊、基以及缘组合成的,所以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师可以通过对周边村落的详细了解,以周边村落的布局为参考对景观进行合理布局,进而达到乡村景观与周边村落的完美融合,实现景观与住宅总体优化。
3.2 人文景观的创新设计
在规划乡村景观的过程中要能够借鉴不同区域的不同民族文化,每个区域的区域文化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与优点,挖掘其中的文化背景,选择优秀的一面与乡村景观相结合,在保持村落原有的基础上渗入现代化元素,让旧的农村建筑与新的景观相结合。乡村景观在追求农村特色时,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法来表达,将地方特色与时代相结合,利用创新、改建以及修复的手法赋予乡村景观新的生命力,推动乡土文化的发展。
3.3 景观的绿化设计
村庄中的绿化规划对乡村景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绿化主要体现在道路绿化、公共绿化、河岸绿化和庭院绿化。乡村道路绿化是整个乡村景观的结构骨架,道路绿化是依附在乡村道路之上的元素之一,也是乡村景观系统中的一条绿色生态长廊。乡村公共绿地主要包括了乡村小型对外开放的公园,这些小公园可以在美化乡村的同时为村民的交流、休闲提供场所。河岸绿化是乡村景观提高村庄环境质量的必经之路,乡村发展离不开河流,我国村庄的生存与发展大多与附近的山川河流有关,河岸绿地将会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岸绿化不仅能够提高村庄的环境质量还能够保持周边水土,为河岸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村庄庭院绿化是村庄的基本元素也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乡村景观设计师通过运用与乡村学以及景观美学构建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地方特色庭院,不仅提高了村民的居住舒适度,还能够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农民的经济增长。
3.4 景观风貌的科学设计
在进行乡村景观风貌规划时,需要处理好地貌、自然环境与乡村景观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地域聚落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关系。自然乡村景观的规划是要以尊重大自然为前提,因地制宜,在乡村空间格局确定的情况进行规划设计,设计中建立好田园生态系统之后就要为提升乡村自然景观风景和创造环境奠定基础,利用地形以及周边的环境营造自然景观空间,通过合理的规划处理好乡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乡村景观设计帮助乡村与大自然更好的交融,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和谐共处。道路景观与乡村景观的融合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重点之一,但由于古老的乡村在道路建设的时候考虑不周,没有腾出较大空间修建道路,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乡村道路的建设不单单是城市规划重点,也将是乡村规划重点,所以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时要将道路景观融入其中考虑。
4 结语
城乡规划设计期间需要基于城市与乡村的水文条件、地质环境等进行管理,将乡村景观合理融入其中,打造良好的环境景观空间,在坚持整体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的基础上,倡导“绿色低碳”的思想理念。基于城市发展的需求、乡村发展的需求等进行综合性考量,实现城市到乡村景观的过渡性设计,积极应用各类新技术、新理念,使乡村景观能够在城乡规划设计中更好地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娟.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特色探讨[J].居舍,2018(34)
[2]冷红,于婷婷,袁青.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框架构建与应用展望[J].南方建筑,2018(05)
[3]谢鹤良.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作用与实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
论文作者:邓进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乡村论文; 景观论文; 城乡论文; 城市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道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