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铁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国内的各大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其在交通工具方面占有十分关键的地位。地铁运营阶段如何保障市民安全出行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地铁站台屏蔽门结构的功能,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介绍了良好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地铁站台;屏蔽门结构;隐患介绍;改进方法
随着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人民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城市出行的要求也在提高,地铁在很多城市中是重要的出行工具,具备便利、高效、准确、环保、安全等无法比拟的优点。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近几年城市地铁交通的创建也取得了显著发展,日益建造为网络化城市地铁交通,规模持续拓展,承载了大量的城市出行。轨道交通方面的地铁站台屏蔽门结构承担保护用户安全及地铁安全运营的关键任务,若地铁站台屏蔽门结构产生故障,易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1、地铁站台屏蔽门结构的功能
地铁屏蔽门也叫做安全门,属于一种安装在地铁站台周边,隔离车站区域和轨行区域的设施。地铁在轨道中运行时,安全门处于关闭状态,乘客在站台待乘地铁时,能够防止乘客掉入轨道内。
安全门的作用包含三点:(1)隔离车站区域和轨行区域,避免区间的热量传递到车站,有效降低车站内供冷结构负荷,减少环控平台的空调能耗;(2)地铁客流量大,为保障乘客安全,避免由于过度拥挤导致乘客跌落轨行区;(3)列车运行阶段会形成较大噪声,安全门能够消减地铁活塞风对地铁站台的干扰,不仅能够降噪,还能够有效改善站台的空气性能,提升乘客舒适度。
2、地铁站台屏蔽门结构的隐患介绍
2.1地铁站台和列车间存在间隙
地铁站台和列车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列车的运转阶段会产生震动,列车若想保证较高的安全性,就需要在站台和列车之间设置标准的孔隙,通常情况下,二者之间的孔隙大约为10cm左右,为此,安全门出现的首个安全隐患即乘客会踏空掉入地铁站台和列车之间的间隙中,进而引起安全事故。
2.2站台屏蔽门和列车之间有间隙
列车要保证行驶阶段的安全,就必须精准计量地铁的动态包络线,安全门与其他相关设备都不能进到列车安全运转规定的界限中,站台屏蔽门设置环节也应考虑其偏差与在荷载影响下安全门的变形量[1]。通常情况下,设置列车屏蔽门要与列车维持0.3m左右的间隙,但许多屏蔽门在设置环节并没有考量防夹的检验设备,屏蔽门安全回路导通列车即可出站;当地铁中人流量较大时,身材瘦弱可能被夹入列车和站台屏蔽门间隙内的风险。
3、地铁站台屏蔽门结构的改进方法
地铁站台屏蔽门结构通过专业人士长时间的探究,有些问题已获得处理,但新的问题也伴随地铁的运行而出现,如安全门与列车门间的间隙过大,部分地铁站台与列车间的间距较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提醒乘客在乘地铁时文明有序,在一定程度降低事故率。但这类问题仅会降轻,并无法完全杜绝,因此要在设计阶段考量到这些原因,安装科学的防护平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列车门和站台屏蔽门之间有间隙的改进方法
列车和站台屏蔽门间出现的间隙是客观情况,当人或物品被夹住时,由于客流量较大以及缺少检验设备,如果司机与站台服务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将极易引发安全事故[2]。若在屏蔽门与列车门之间设置激光探测传感仪阵列与紧急报警器,当传感仪探测到有人和物品被夹于间隙内时,传感仪向车站总控制室与司机室传出报警与终止列车开启的信号,而且乘客能够拉下紧急阀自救,这些方法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红外传感仪、超声传感仪与激光传感仪均能够用来检测障碍物。但针对地铁系统,首选便是安全性与可靠性,而站台上状况繁琐,存在很多干扰信号,所以,在选取传感仪方面采取了防干扰性能佳的激光传感仪。防夹计划主要涉及如下几个部分:
(1)安全门由移动门与固定门等构成。在安全门轨道一边的每扇滑动门上设置一个紧急报警器,当用户被夹在间隙之中时,能拉下紧急报警器;紧急报警器将及时告知站台总控制室与司机,令列车停止启动,进而得到自救。
(2)在每个滑动门两侧的固定门上设置激光检测传感仪阵列。其由激光发射设备、激光接收器以及电源等构成,发射与接收器分别设置在每扇门两侧的固定门上。如果有人和物品被夹在间隙内时,接收端将无法收到信号,那么控制系统能判定出列车门与站台屏蔽门间存在物件,将会朝总控制室与司机传出报警。
(3)现存的安全门针对滑动门间的物件探测大都采取接触式感应器,所以针对检查夹于两活动门之间的背包带等物品,始终是一个难题。经在活动门夹紧侧的上下两头设置一个激光检测传感仪[3]。当活动门之中夹住物体时,激光检测传感仪的接收端不能探测到信号,那么向总控制室与司机室传送报警信号;而且站台屏蔽门与列车门同步开启适当间距,延时后再闭合。若反复开启三次后还探测到有物体,那么全部开启站台屏蔽门与列车门。
3.2列车和地铁站台之间有间隙的改进方法
任何物体均不得进到列车限界中,列车与站台间的孔隙也是列车稳定运转所必备的。所以,各站台规划与钢轨的磨损不同,列车和各站站台间的空隙宽度也不同,有些空隙达到约0.2m。现已运转的高速地铁列车和站台间也有很大空隙,但高速地铁列车的各车门下规划了一个智能伸缩踏板;在开启车门后,踏板智能伸出;闭合车门后,踏板智能缩回。该设计有效处理了空隙情况,在高速地铁与动车运行中极少产生乘客上下车踩空受伤事件。
智能伸缩踏板的构成部分有伸缩结构、驱动电机与控制部门等。伸缩结构由伺服电机驱动进行伸缩动作;控制系统接收源于总控制系统的信号,令踏板伸缩与屏蔽活动门的启动得到同步管控。其伸缩量按照要求能够调整,令智能伸缩踏板和列车车厢当中的空隙减少到2厘米,踩空事件必定不会产生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大量的人在外出时选取地铁该种出行工具,国家也在安全门方面投放了诸多的经费与专业人才,通过长时间的探究,安全门系统中的问题已得到有效处理,但伴随国家经济的增长,也涌现出了很多新问题,这类问题极大威胁着乘客的安全,而且影响到地铁的稳定运转。为此,该方面从业者要深入探究各种改进方法,保障人们的安全、正常出行。
参考文献:
[1]宋博.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隐患分析及改进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3(04):197-198.
[2]郝凯.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隐患分析及改进探究[J].科技风,2018(05):234.
[3]吴明晖.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隐患分析及改进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4(05):55-57.
论文作者:刘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站台论文; 地铁论文; 列车论文; 安全门论文; 屏蔽门论文; 间隙论文; 乘客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