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途径与分析论文_马峰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途径与分析论文_马峰

马峰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平安学区水泉小学 741500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中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还存在许多思想道德元素。小学正是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时期,所以,教师必须要利用语文教学在德育方面的优势,通过有效的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下面将对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出发,研究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090-01

一、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育的重要作用

小学时期,学生还存在比较单纯的阶段,没有经历太多的生活实践,学生之间由于成长经历和背景的差异,不管是知识认知能力还是感知能力都有所差异,在这个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时期,学生还无法辨别正确和错误的道德行为,学生的道德观念容易被影响,从而产生偏差,形成不好的思想观念。教师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时,要注重层次性,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不能理解教学内容,学习热情不高,想要解决这种问题,编写语文教材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以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来安排教材内容,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育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步骤里,不管是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作业中教师都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开展德育教育必须要抓住重点,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才能够通过教材内容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育实践途径分析

新课改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教师通过有效的开展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育能够推动其实现。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育实践途径需要教师在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分析探索,要运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以此来推动德育教育的目的。

1.从语文教材中发觉适当的素材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育是以教学为基础开展,必须要依照一定的内容才能够开展。教师可以依照语文教材来开展德育教育,要结合教学实践,要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去发现有效的符合德育教育的内容,来进行渗透。并且,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加入更丰富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形式来开展教学,让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能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积极作用。比如,《陶罐和铁罐》这篇文章,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人物包含的精神,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铁管和陶罐就是很明显的两个代表,让学生能从文章富含的情感出发,接受德育教育,学习到积极的精神。

2.结合语文写作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我国的写作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着一定的误解,认为语文写作只是为了提高语文文字表达能力,在这种误解下写作教学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偏差。结合语文写作教学时间发现,学生进行写作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文字表达能力,还会加强对生活、自身的认知。所以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渗透可以通过语文写作教学有效进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进行生活体验,通过感受各行各业的工作来体验生活,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从而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和素材,并且还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来感受到各行各业人员的精神,例如环卫工人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等。除此之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开展课外阅读,并学习其中优秀的写作内容,不断地累计更多的写作经验,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的写作素材中也有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能够推动德育教育更好的实现。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国庆节,让学生来描写有关祖国的文章,有多少墨水就能写出多少内容,所以学生要多多开展课外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才能够写出更好的文章,了解我国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等,感受生活在这样的国家的幸福感,从而推动德育教育目标更好的实现。

3.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来渗透德育教育。想要学好语文离不开朗读教学,学生通过朗读能够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更好的去理解文章中的段落和句子,通过情感迁移才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所以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进行《黄山奇石》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文章中讲述了黄山风景秀丽神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黄山风景,例如“仙桃石”、“猴子观海”,学生仿佛看到了真的猴子一样,能够更生动形象的感知课文内容,这样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才能够更加投入感情,才能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祖国黄山的喜爱和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通过对字、词、句的学习来渗透德育教育。语文学习离不开对字、词、句的学习,文章中的字、词、句中都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去感知其中的字、词、句,从而感知到文章中的思想内涵。例如学习《望庐山瀑布》的时候,文章中有大量的优美语句描写了庐山瀑布的宏伟壮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反复阅读体会,让学生从作者的语句中感知到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从而激发学生对我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鲁滨孙漂流记》,学生能够从中的字句体会到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具有启示作用,例如“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的感情又怎样变幻无常啊!我们今天所爱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恨的;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希望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害怕的,甚至会吓得胆战心惊。

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国教育事业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更好的利用语文教学内容开展,通过德育渗透能够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同时,培养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为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谈小学语文的德育渗透的方法与实践途径.中华少年,2017 (20)

[2]陈秀琦.教书育人,润物无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中华少年,2017(6):91

[3]孙丽,李勇.探究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中华少年,2017 (30):17-18

论文作者:马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途径与分析论文_马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