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途径分析论文_王金仙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途径分析论文_王金仙

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 322000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科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才会有所增强,学习效果才会有所提升。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本文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进行了探讨,并对具体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学生兴趣 培养途径

小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强烈的阶段,所以在此时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因势利导,使学生将兴趣逐渐转化为自己的爱好,从而对此产生更多的信心和志趣,促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产生长久的兴趣。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手段有很多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一、利用教师丰富的知识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不健全,在家依赖父母,在学校依赖教师,所以作为学生在学校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教师要通过自身丰富的知识,激起学生对自己的崇拜,然后对自己产生信任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听好每一节课。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多学科辅助教学。通过学科之间的联系,知识嫁接,渗透等,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激发学生最现实的学习动机,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思品中很多积极性的语言和观点都是语文写作很好的素材,而且思品学科中很多实际的案例都能够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引导,所以将小学思品和语文作文写作结合起来,能够利用积极的观点、巧妙的构思和实际的案例提高学生思品学习的兴趣。

其次,尝试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年龄小,对新鲜事物好奇,长期应用一种教学方法,无法长期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尝试能够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精神追求,在学习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惊喜。

二、利用问题的设计、解决培养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在学科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只有学生对问题产生的疑问,才会发散、健全学生的思维,经过思维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思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讨论和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当学生真正无路可走时,就会想起教师,从而帮助教师取得更加高效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学习《面对欺负和威胁》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同学们有没有受过欺负?被人欺负了怎么办呢?”(学生表达)“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事,说的是一位女同学的心理话。以前我们班级有个小女孩,性格孤僻、不爱说话,也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一起玩,因为她害怕,害怕别人叫她‘三角嘴’,因为这个女孩患有唇腭裂。最后,小女孩受不了大家的冷嘲热风,郁郁寡欢,得了自闭症。”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你给别人起过绰号吗?你喊过别人绰号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想对给别人起绰号的同学说什么?你还想对这个小女孩说些什么?”之后引导学生说一说遇到威胁怎么办等?这种问题的提出,学生的讨论和问题的解决激发了学生想要学习、想要求知的欲望,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教师的教学语言培养学习兴趣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多应用讲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述要占课堂教学的70%以上,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影响教学效果最重要的环节。另外,思品课程较为枯燥,有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小学生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教学的科学性,而忽视了趣味性,就会导致思品课堂缺乏感情色彩,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善于应用比喻、拟人等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起到此起彼伏、触类旁通的作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第一,教师在课堂讲课时,要注意自己的讲课分寸,分清轻重缓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要避免语速太快,不要一个腔调讲到底,影响学生听力的情绪。第二,教师讲课的语言要尽可能地幽默、风趣、轻松,能够给学生轻松、快乐的感觉,比如:在课堂上应用一些有趣味的广告词、故事、笑话等,让学生的每一节思品课都可以在快乐和难忘中度过,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知识结合点培养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知识具有一定的复合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也能够将客观事物进行联系和转化。小学生受年龄阶段的限制,对一些表面事物的兴趣和好奇有限,而对于各知识之间的结合点却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思品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抓住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在知识结合点中学会思考和理解问题。

作为一名小学思品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对思品课堂产生乐趣,使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翱翔在知识的天空中,并在思品教学中注重知识结合点,使各知识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此来保持学生对思品的长期兴趣。

参考文献

[1]龚瑞 论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培养[D].聊城大学,2014。

[2]宋平山 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教育教学论坛,2011,(01),112。

论文作者:王金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  ;  ;  ;  ;  ;  ;  ;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途径分析论文_王金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