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环境问题的理论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问题论文,科学技术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04: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241(2005)01-0005-06
战略研究是制定好规划的基础。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搞清科学技术以及相关经济、社会的实践问题,也要特别关注其中涉及的理论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战略研究所要解决的首先是思想认识和观念层面的东西。因此,本文针对科技发展规划制定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技系统本身的发展战略与以科技为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区别,以及如何看待科技发展的环境等问题,提出要注意区分“两类现象”、兼顾“两种战略”、营造“两个环境”。
一、区分两类现象:科学与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人们最常见、也是在各种媒体中出现频度最高的两个词汇,为了简便起见,人们常常把它们合称为“科学技术”或者缩略为“科技”一词。这固然反映了科学和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日趋明显,使得二者之间的区别和界限越来越模糊,以致在今天当我们谈到科学时不能不涉及技术,而在谈到技术时也不能撇开科学。不过,这种称谓虽然简洁,但却容易引起思想上的混乱,特别是当涉及到政策问题时,将它们看作是一回事,把那些仅仅适用于科学的政策简单地套用在技术问题上,或者相反,往往造成执行的困难,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科学和技术,是两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现象和事物。鉴于人们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看来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更为重要。概括地说,科学和技术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各自有许多不同特点,其中,需要加以强调的有以下几点:
1.科学与技术在所属范畴、活动目的、所要解决的任务方面存在差异
科学与技术虽然都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但科学一般属于认识世界的活动范畴;而技术则属于改造世界的活动范畴。
科学的直接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已经存在、但尚不为人所知的自然现象和规律,增进人类对自然界未知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技术的直接目的在于发明和研制自然界本不存在,但却为人所需要的技术装置和手段,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自然、控制自然、改造自然,进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科学的任务是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它着重对自然现象和事物的特征、本质以及发生、发展的条件、限度、趋势和规律性联系等加以详尽描述并给予精辟确定;技术的任务则是要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着重探讨如何最经济、最合理和最大限度地设法满足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条件,以及如何按照自然事物的属性和规律使它发生人们所需要的改变。
2.科学和技术在活动方式、实现过程等方面存在差异
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对规律和因果性的揭示一般是在假定、理想或极端条件下进行的,它往往用“如果…,那么…”逻辑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成果;技术则不然,它是为追求“那么”而把“如果”变为最大限度的现实。所以,如果说科学常带有理想化、理论性色彩,那么技术则要现实得多。
科学活动的主体,面对的是未知世界,他不能预先断定研究的结果究竟是什么,也难以预料一定在何时会做出何种发现,因此,相对来说科学研究的目标是不确定的,科学活动的自由度较大,唯一的束缚条件是他的研究结果必须和客观实际相符合。相比之下,技术的发明和研制,一般都有明确的实用目的,活动的定向性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产品的性能指标,如尺寸大小、能耗、效率、应用环境等作为束缚条件和边界条件,都规范着技术活动者的行为和思维空间。因此,技术活动的自由度相对较小。
与科学相比,技术活动所受的社会制约性要强烈得多。自然科学的理论一旦建立,它就不能被人为禁止、遏制和取消。尽管相对论曾受到希特勒的诅咒,却无法阻止星光在太阳附近的弯曲。技术就不同了,无论是技术的产生,还是技术发展的方向、路线、规模、速度、应用领域等各个方面,都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需要、社会支持和社会的推广兴趣。如果社会不允许某项技术存在,那该技术就无法生存(如胎儿性别鉴定技术);而如果社会对某种技术特别需要和感兴趣,那么就会获得强大社会推动力。在当代,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节育技术等之所以受到青睐并得到较快发展,显然是和需要解决世界范围内面临的能源危机、资源匮乏、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等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而世界经济的分散化和加强联系的必要性,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需要缩短时空、加速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这种实际需要是促使信息技术获得迅速发展的强大社会推动力。
在具体研究中,科学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较为专门和单一。科研人员可以自由选题并确定其研究范围;技术所面临的研究问题则较复杂、综合、牵涉众多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科学研究虽然也需要不同科学家的相互合作,特别对于大科学来说更是如此,但在一般情况下,科学研究的个体性较强。相比之下,技术研究的集体性更强,它需要许多人共同配合,密切协作,相互接力才能完成,其成果往往很难归结于一人一时之功(除某些个人的专利发明外)。
从对活动主体的要求来看,科学活动一般需要主体具备深刻的、专门的理论素养;而从事技术研究工作,要求人们除应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广泛的实践经验。
3.科学与技术在成果的表达方式、评价标准、社会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
科学成果是知识、理论、概念、科学假说等抽象的、一般性的东西;而技术成果则是对自然物、自然力的调节、控制、利用的手段,它总是具体或形象的东西。科学成果大多以论文、专著或研究报告等形式公开发表,一般不保密,可供其他人无偿共享;而技术成果一般以物态或信息表达,成果是保密的,一旦成功,可申请并享有专利权。作为特殊商品,技术成果可以投入市场进行交易。
评价科学成果一般是通过实践的可重复性判断其是否具有真理性,一般以学术价值为主;对技术成果的评价一般以有效性为标准,看其是否具有可行性、可靠性、安全性、成熟性、配套性、经济合理性等,一般以经济价值为主。
从各自成果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看,科学发现和理论的建立对较为广泛的领域(如科学自身、技术发展、社会思潮乃至人们的一般观念)有长远、深刻的影响;而技术特别是单元技术,因其针对性、时效性较强,其影响面相对较窄。但也有一些技术如果出现重大的替代性发展,它的影响所及不仅不亚于科学革命,而且带有更根本的性质,通过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活动,引发社会变革。
4.科学和技术在基本属性、同生产的关系、管理原则等方面存在差异
科学作为科学活动或科学研究的产物,一般属于知识的范畴,其基本功能在于解释和预见;技术作为技术活动或技术研制的产物,则属于能力或手段的范畴,其中虽有知识的成分,但不是“纯粹知识”,而是“可应用的知识”,其基本功能是将活动的主体与活动的客体联系起来,把活动主体的意志和愿望传导到活动的客体上,使之发生活动主体所期望的改变。科学知识可以静态地存在;而技术只存在于活动之中,离开了活动或生产过程,技术无法体现其功能,技术产品也就失掉了其技术的属性而还原成了纯粹的物。因此,那种没有投入生产或研究过程,即没有被使用的机器、仪器、设备、生产线等,严格地说不属于技术的范畴。
在同生产的关系上,科学距离生产较远,一般来说,它首先需要转化为技术手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科学属于间接生产力或潜在的生产力;技术距离生产较近,它可以在生产或活动中加以直接利用而不需要再进行转化,因此技术属于直接生产力的范畴。
基于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上述种种区别,因而在制定政策、进行评价、对它们实施管理等工作时,就不能简单地等同看待。否则,就会出问题。例如,对于科学而言,“科学研究无禁区”无疑是正确的;而对于技术而言,就不能提出“技术无禁区”!
二、兼顾两种科技发展战略:科技(本身)实力增强的战略与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
在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时,应该区分两种发展战略,即以增强科技(本身)实力为目的的科技发展战略和以科技为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发展战略。
1.科技发展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关系
科技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科技发展战略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匹配、相协调。这是制定科技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为此,科技发展战略要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为基本依据,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为基本出发点。因此,制定区域性科技发展战略,首先必须明确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以及对科技和科技发挥的功能有哪些要求。
在这里,强调并贯彻“匹配、协调”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但必须正确理解其含义。“匹配、协调”并不意味“等于”,更不是“全等”。强调“科技发展战略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匹配、相协调”,不是把“科技发展战略”做成“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发展战略要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为基本依据,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为基本出发点”,而不能简单地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目标。
2.科技本身的发展战略与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联系和区别
制定科技发展战略,一个基本理论认识问题是,首先应明确科技发展战略的外延与内涵,注意区分两类科技发展战略:一是指科技本身的发展战略;二是指以科技为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有时也被简称为“科技发展战略”。
应该强调,科技本身的发展战略与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首先,二者在战略目标的定位上有差异。制定科技本身的发展战略,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提升科技实力,其间接目的则取决于科技的溢出效益,而这种溢出效益的实现在更大程度上有赖于其他系统(如教育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等),如何看待它,以及是否利用它和怎样使用它;对于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来说,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提升经济实力或社会进步水平,其中,虽也有科技的内容,也会对科技做出安排,但它是把科技作为达到其直接目的的手段或工具来对待的。
其次,二者所关注的重点不同。前者关注的重点是科技本身状态和水平的变化与发展;后者关注的重点是科技社会功能的扩展与发挥。
第三,二者在发展指标的设计和选择上是不同的。前者注重科技本身状态和水平的描述,它又可分为两类:一是科技(管理)发展战略(如科技体制的变革、科技活动运行机制的选择等);二是科技(活动)发展战略,如科技活动的投入指标(科技人才、科技经费、科研经费、科技信息、科研设备、科研基地等平台建设)、科技研究活动的开展和效率指标(科研课题、项目类型、数量与级别等)、科技研究活动的产出指标(科研成果的表征:论文、专著、专利、研究报告的类型、数量,质量和水平的表征:如获奖的级别等)。后者侧重的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通常以经济效益指标与社会效益指标来衡量与表征,如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科技知识的普及情况、居民科技素养的提高情况,等等。
3.战略类型的选择(战略的战略)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省、市、区县)或一个组织(企业、机构)选择何种科技发展战略(外延与内涵),取决于多种因素。从理论上说,主要有以下三种选择:一是科技本身的发展战略。二是以科技为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三是把二者统一起来,其中以偏振型居多。其一是以科技本身的发展战略为主,兼及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其二是以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为主,兼及科技本身的发展战略。
4.地方政府科技发展战略的类型选择与重点
在一般情况下,根据需要,制定国家层次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可以选择上述战略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而对地方政府来说,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对于提出要成为“科技强市”的地方,应当选择以科技本身的发展战略为主,兼及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而对于提出“科技兴市”的地方,则应当选择以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为主,兼及科技本身的发展战略。
在现实工作中,多数地方政府选择以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为主,兼及科技本身的发展战略。这是因为:第一,一般说来,地方政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的直接目的是,以科技为手段,促进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二,从地方政府范围内的科技实力来看,有些地区(如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本身实力十分薄弱的地区、区县一级等)难以在科技本身的创新上大做文章,尤其是基础性研究,因此根据本地区的可能与优势,恰当选择重点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打造两类科技环境
从系统角度来说,环境是一个特定系统边界以外所有同该系统有关联部分的集合。系统对环境具有相对独立性,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就科学和技术而言,二者互为环境。若将科学和技术二者看作一个更大的系统,即科技系统,则科技发展的环境首先是经济环境,其次是政治环境,第三是社会环境,第四是自然地理环境。如果考虑到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别,科学的环境除技术状况外,社会的文化状况或氛围对科学活动的影响不可低估;而技术的环境,除科学状况外,更直接地受到产业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环境是需要营造的,而营造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设计,而且需要投入,并且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1.科技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科技发展所需要的环境,从性质上看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所谓硬环境是指对科学活动能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客观物质条件。例如,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资源状况、科技经费的投入、物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人才资源状况,等等。
所谓软环境是指对科学活动起约束和导向作用的各种因素总和。例如,政治因素、意识形态、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等等。
硬环境一般决定科学活动能干什么,软环境一般决定科学活动应该干什么。
现实的科学活动所需要的支持环境,是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综合。硬环境的综合体现是经济水平,更直接的指标则是经费(绝对量);软环境的综合体现是科学法制和政策,但关键的东西是社会文化,其核心则是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软环境决定硬环境起作用的相对强度、方向和硬环境要素的结构配置。从一定意义上说,硬环境带有客观性和很强的累积性,它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甚至是无法改变的(如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状况);软环境相对来说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可变性较强。虽然硬环境是科学活动水平的最终决定力量,但软环境可以通过支配硬环境而对科学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科学活动的硬环境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例如,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至今仍处于落后水平,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有了较快发展,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强,但由于原来的基础薄弱,政府一时还难以拿出更多经费投入科技研发活动。目前,从绝对投入看,一个丰田公司年销售额645亿美元,5%用于研究开发,其绝对投入高达32亿美元,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了整个中国科学院系统全年的科研经费。美国2003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高达1200亿美元;教育经费更多达3500亿美元。可见,要改善我国科学活动的硬环境,决非一朝一夕之事。
相比之下,除了进一步努力改善我国科学活动的硬环境外,优化软环境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更有现实可行性。我们可以制定更合理、更科学的科学政策,重视科学选择,充分发挥有限经费的使用效益(例如调整科学研究活动的经费构成比例等)。应该说,我国的领导决策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大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强调创新,以增强全民科技创新意识;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重视并加强科技法制和政策的研究等,其目的就在于改善科技活动的软环境,以促进我国科技事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在科学研究的硬环境中,要正确处理人和物的关系。毫无疑问,在科学研究中,科研经费、科研设施、实验仪器设备的保证是完全必要的,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大科学”“大工程”项目,离开了必要的物质装备是无法实施的。在现代,很难想象没有高精尖的仪器设备能够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但也应该承认,有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并不一定就能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果没有人的主观努力,针对课题的仪器设备就无法购进,即使购进了,也会闲置浪费。在我国,昂贵的仪器设备多年闲置和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在处理人和物的关系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避免“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的倾向。例如,在科技经费管理问题上,改变以往那种科技经费预算或支出项目中只准列“物”(如仪器设备购进费)和“事”(如差旅费、会议费),没有或不准列“人”(如研究人员的报酬或劳务费)的传统做法。在科技项目的管理方面,参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做法控制开支,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要区别对待。
2.科技发展的内环境和外环境
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环境,还可按范围区别为“内环境”与“外环境”。所谓外环境,是指除科学系统之外的整个社会环境;内环境则是指科学系统本身内部直接影响科学研究活动开展的各种因素。无论是外环境还是内环境,就各种影响因素起作用的性质来说都可以划分为硬、软两类因素。
科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同社会的其他系统有着广泛的交互影响。一方面,科学以其已经取得的成果满足社会的多种需要,促进生产、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也需要整个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随着现代科学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建立一个优化的社会支持系统和文化环境氛围显得越来越必要和重要。在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时,注意优化软环境,创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就科学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来说,其综合体现和起决定作用的是该社会的文化。在这里,“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体系,以及它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其中核心是价值观。一个社会(如国家、区域、组织)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对各种政策的制定影响极大,它制约着社会各成员的行为取向。
一个社会具有何种文化价值取向,才有利于科学的发展,对此很多学者进行过研究。从原则上来说,由于科学研究是一种较强探索性和高度创造性的活动,因而凡是有利于创造活动开展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均有利于科学的发展。其中包括对科学探索(甚至冒险)活动的赞赏,对成功者的褒奖,对失败者的容忍,对无私奉献精神的提倡,对追求真理或真知等非功利性活动采取支持的态度等。显然,在这样一种社会文化氛围中,比起那种视探索者为冒险之徒,视保守者为稳重之辈;视诚实为迂腐,视投机为才干;崇尚浮华;急功近利者得逞(宠),默默奉献者吃亏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氛围,更有利于基础性研究和科学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不仅要受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同时也更直接地受到其内部文化传统的制约。所谓科学的内部文化是指科学共同体成员在从事科学活动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套价值体系,它向人们表明科学家们崇尚什么,鄙视什么。这种科学(内)文化一旦形成,即对科学共同体成员的行为取向和智力投向产生约束作用。因此,培植和建构科学共同体的内部文化对于促进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科学共同体逐渐形成了一套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其成员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念。美国的默顿把它概括为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凡是有志于科学创造活动的人原则上都应该具有这种“精神气质”,而任何背离这些价值准则的行为都将对科学发展造成危害,从而阻滞科学前进的步伐。
应该指出,科学是有价值的,从事科学活动也会给人们带来功利的满足,但这不应该成为科学家们的一种至上追求。这正如谈恋爱,爱的应该是人,而不是他或她的出身、地位、金钱、嫁妆等一样。否则,科学探索一旦受阻甚至失败(对基础性研究来说,这是难以避免的),或者不能马上见到实效,就见异思迁,从而也就难于获得基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也难以期望获得更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
还应该看到,那种从功利的角度看待科学和技术活动的倾向,在一般情况下容易得到社会的响应。因为社会之所以需要科学,并不在于它能满足科学创造者的心理需要和对真理的追求,而是更多地看到它的有用性(对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斗争等)。因此,社会也往往从功利的目的出发有选择地支持科学。这样,就会逐渐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怪圈”,社会支持那些易见成效的项目和研究;而一些把科学看作追求功利阶梯的科技工作者也乐意将自己的智力贡献于此,二者相互提携,其结果便使得科学上的短期行为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而使那些需要长期智力投入的基础性研究方向和项目无人问津。目前中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这种情况,那种把科学研究应追求的创新变成“创薪”、把科技攻关项目变成“公关项目”的人似乎有增无减,真正对科学本身感兴趣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因此,在当前适当强调一下“为科学而科学”并不是多余的。实际上,我们平时所宣传的“要热爱本职工作”,其中就包含类似的含义。搞科学的人不爱科学,而是爱科学背后的什么,那反倒是不正常的。我们认为,指出这点对于在当前大力宣传要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活动的社会文化氛围时,注意舆论的正确导向是有现实意义的。
收稿日期:200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