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一线人员违章行为规律、心理因素及综合纠治方法研究论文_李军, 张秉玉,胡荣义

基层一线人员违章行为规律、心理因素及综合纠治方法研究论文_李军, 张秉玉,胡荣义

(国网金昌供电公司)

摘要:历年来,反违章工作都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从根本上治理违章,特别是一线员工涉及人身安全的行为违章,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违章行为;心理因素;基层一线人员;措施

前言

省公司据此出台了反违章操作规范,组建省、市、县三级安全巡查队伍,加大反违章查纠力度。但部分员工在各类生产现场中怕麻烦、图省事、求方便的思想意识和凭经验办事的做法依然存在,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触碰红线的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

一、基层一线员工违章行为规律

(一)一线员工行为违章占比

国网公司《安全生产反违章工作管理办法》将违章按照性质分为管理违章、行为违章和装置违章三类。其中,管理违章是指各级领导、管理人员不履行岗位安全职责,不落实安全管理要求,不健全安全规章制度,不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等的各种不安全作为;行为违章是指现场作业人员在电力建设、运行、检修、营销服务等生产活动过程中,违反保证安全的规程、规定、制度、反事故措施等的不安全行为;装置违章是指生产设备、设施、环境和作业使用的工器具及安全防护用品不满足规程、规定、标准、反事故措施等的要求,不能可靠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二、基层一线员工安全行为调查

因为我们从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同、对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执行的理解、对不安全心理因素的认知三个方面编制了《安全行为调查问卷》,在国网金昌供电公司及其县公司所属各单位生产运维、建设施工、营销服务、生产辅助和一线管理人员5类员工中开展调查。

(一)基层一线员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同

国家安监总局在2008年发布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中,将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划分为6个层级并提供了各层级的部分表现特征,其中1至6层逐级升高,分别为本能反应阶段、被动管理阶段、主动管理阶段、员工参与阶段、团队互助阶段和持续改进阶段。

(二)基层一线员工对公司安全规章制度执行的理解

《安全行为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对于安全规章制度的理解执行,员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大部分员工能够理解并执行公司的安全生产各项规程、制度,该层面员工约占50%以上,是安全生产的“中流砥柱”。二是部分员工对规章制度的理解不透彻,进而产生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但通过违章查处、安全教育、制度学习等,能够做到“知错改错”,该层面员工约占40%以下。三是少部分员工对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存在抵触情绪。

(三)基层一线员工对不安全心理因素的认知

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在部分员工中、不同工作环境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以所谓“经验”为定式的冒险行为、对待批评的逆反行为、重复性工作的警惕性降低、安全生产长周期产生的麻痹大意、放弃原则的从众行为、屈从于领导的违心行为、图省事怕麻烦的投机行为以及不良情绪、疲劳程度对工作状态的左右等等。

三、违章行为的纠治方法

(一)运用安全心理学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1.正确运用激励机制。

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尊心和荣誉感的,要激发和鼓励他们的上进心,必须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如何正确选用激励方式,做到有的放矢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正确选择激励手段。

2.正确运用自我调节机制。

自我调节就是要自我控制,从而做到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保证安全生产。

3.运用相互调节、制约机制。

相互调节、制约就是要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制约、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人际关系之间的相互理解、默契和支持,会对双方心理状态产生重大的影响。稳定的心理状态与人的安全行为紧密相关。因此,相互调节、制约对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领导调节和制约,就是要求领导个人,一方面要以身作则,遵纪守法率先垂范,决不违章指挥;另一方面要敢抓敢管,认真组织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组织调节、制约,就是单位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尤其是安全心理素质和自我保安能力的提高。

(二)杜绝行为违章的措施

如何杜绝行为违章行为,落实安全“两基”(基层、基础)工作是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的关键。

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遵章守纪系统工程中的“硬件”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起严明的、可操作性的安全作业规章制度。

2.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职业操守培训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安全意识培训、安全技能培训、警示教育等,通过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识别和纠正违章行为的能力。职业操守培训旨在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敬业爱岗的热情。

3.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反习惯性违章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要充分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构筑起公司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强化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4.消除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创造安全和谐健康的生产物质环境,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满足本质安全要求。

5.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是企业活动的基础单元,也是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现场,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井队对班组的安全管理要有一套确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并且对班组的安全建立考核机制,对安全工作到位的要奖励,对发生习惯违章的人和事要及时进行处理,让习惯性违章无藏身之地。

6.加强现场安全的监管。

强化生产一线的安全监督工作,是阻止习惯性违章事故发生的一道重要的外界防线。工作现场的作业程序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7.进一步提升一线职工的业务技能。

安全生产首先要保证人身安全,而职工的技术素质又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保证。只有人的业务技能在控。安全工作才能可控,以人为本才能落到实处。

(三)员工行为违章的纠正

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乃至从根本上治理违章呢?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在“要我安全”变“我要安全”上下工夫。

2.组织安全知识学习,在“我要安全”变“我懂安全”上下工夫。组织职工学习安全规程,使职工懂得怎样做才安全。

3.组织安全技能素质培训,实现从“我懂安全”向“我能安全”的飞跃。

四、公司系统各层级针对违章心理应采取的措施

综上所述,根据公司系统目前采取的各项反违章措施以及员工违章心理。针对各管理层级提出以下建议:因此,要根据实际温度适当调控分析室的空调温度。

5、气体分析仪故障。气体分析仪出现故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量程及零点频繁漂移,导致线性误差大。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中仪表供应商繁多,各个供应商的气体分析仪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找出具体哪个部件出现问题并非易事。首先应重点查看气体分析仪是否出现故障警报,再根据显示版面提示故障警报信息找出故障原因,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排出故障。通常在线监测气体分析仪的检测原理多为光学测量原理,因此在故障排查时应首先检查测量光源是否已老化,操作的具体步骤应按标准操作方法步骤进行,当测量光源无法达到测量要求时需立即更换。若测量光源不存在问题,则应检查检测器的运行情况,如果运维人员对使用的分析仪没有足够的了解是很难完成这一项检修工作的,这时可以联系该仪器生产的厂商协助解决。第二,气体室受到污染。预处理系统运行不正常或者生产时就已存在质量问题,致使灰尘、水汽进入气体室引起光学镜面污染,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使用干净的水清洁气体室,接着利用压缩空气吹干即可。第三,分析仪的氧传感器损坏及氧传感器电压偏低导致分析仪氧量异常,更换氧传感器。

6、冷凝器故障。预处理系统的核心部件即为气体冷凝室,因此应确保冷凝器的质量。冷凝器故障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第一,冷凝腔出现堵塞问题。在预处理中冷凝罐处于伴热管后面,主要用于冷却高温的烟气,因此,烟气中的水汽、粉尘会容易在冷凝罐内富集,当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就会造成冷凝罐堵塞。第二,冷凝器设定的温度达不到要求,这时应检查电源及温控装置状况是否正常。

第三,查看蠕动泵是否工作正常。

总之,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在工业气体排放中的应用十分重要,能提高气体污染物、颗粒物浓度和排放量监测的准确性、高效性。因此,应重视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故障问题的排查,及时找出故障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雯婧.规范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

[2]瘳元红.浅谈烟气在线监测系统维护与故障分析[J].中国仪器仪表,2015(3).

[3]王淑梅.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管理的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8).

[4]吕传明,杨威.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论文作者:李军, 张秉玉,胡荣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基层一线人员违章行为规律、心理因素及综合纠治方法研究论文_李军, 张秉玉,胡荣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