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引流方式对腰椎术后并发症硬膜外血肿的影响论文_郭雅惠

不同引流方式对腰椎术后并发症硬膜外血肿的影响论文_郭雅惠

郭雅惠(厦门大学附属解放军第175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 福建 漳州 363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079-01【摘要】目的:比较负压引流器与普通引流袋两种引流方式对腰椎术后并发症硬膜外血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腰椎骨折手术术后放置引流管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负压引流器组与普通引流袋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失血量、切口肿胀、血肿厚度和硬膜外血肿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失血量、血肿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引流器组患者肿胀改善情况优于普通引流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无一例因引流不畅发生术后硬膜外血肿并发症。结论:近期临床观察腰椎术后采用负压引流器优于普通引流袋,能做到引流彻底,不易感染,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负压引流器;普通引流袋;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多见脊柱手术后出血因引流不畅、引流管阻塞而导致硬膜外血肿形成,压迫脊髓神经。临床工作中,医生为了预防术后切口渗血形成血肿及感染,术后切口放置引流管已成为常规。因此术后保持切口引流管通畅至关重要。但在实践工作中,采用传统的切口引流管连接普通引流袋引流的方式存在引流不彻底,有引流液逆流的危险等弊端。为了避免上述弊端,又能起到负压引流的目的,笔者改用了一次性负压器接引流管的引流方式,并与普通引流袋作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50例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均由同组医生实施,均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术前护理方法均相同,术后护理除接引流器不同,其余皆相同。病例资料实验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1~62岁。对照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2~60岁。1.2方法1.2.1一次性负压引流器 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扬州兰天卫生用品生产),最大容积10mL__________,引流管内径2cm,可容纳600ml的液体,体部有六条横纹,每条横纹可容纳约100ml液体,皮外管段与负压器之间由单向阀门连接引流管,上端有一开口可倒引流液。每只负压引流器形成负压平均为.150mmHg。术后患者在切口处均留有一条切口引流管连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皮外管段,将引流器挂于床边,离创口40~50cm,每日更换负压器,记录引流液量、色泽和性质。术后观察引流量情况,引流量少于50mL拔管,本组负压器引流组患者均48h内拔管。1.2.2普通引流袋 切口引流管末端连接一次性无菌引流袋,将引流袋挂于床边,离创口40~50cm,利用切口渗血形成的自然压力和重力引流。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每日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液量、色泽和性质。术后观察引流量情况,引流量少于50mL拔管,本组普通引流袋引流组患者均48h内拔管。1.3评价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失血量、切口肿胀、血肿厚度和硬膜外血肿发生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3.1失血量:采用血红蛋白平衡法,按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含量差值g/L计算————术后4d复查血常规记录血红蛋白含量并计算与术前的差值,术后失血量计算方法:首先计算血红蛋白丢失量,即Hb丢失=(Hb术前.Hb术后)×总血容量+Hb输血。1.3.2切口肿胀:术后3~4d是软组织肿胀最明显的时候,因此笔者选择术前与术后4d测量切口处腰围周径,计算术前术后变化差值。1.3.3血肿厚度:目前超声是对血肿最敏感的检查手段之一,因此本研究于术后4d采用超声对手术区域进行垂直交叉扫描以确定血肿的最大厚度,记录其最大厚度以评估大小。1.3.4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症状是出现剧烈疼痛与一般的术后伤口疼痛不同,术后伤口疼痛有很大的区别,往往有压迫感,伴有肌力下降,感觉减弱,值班医生要详细体检以免漏诊。

1.4统计学方法对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术后失血量、切口肿胀、血肿最大厚度和硬膜外血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表1表1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失血量切口肿血肿厚度硬膜胀明显大于5cm

外血肿负压器组25 500±15 5 3 0

普通引流袋组25 480±20 10 5 1P >0.05 <0.05 >0.05 <0.01

注:p>0.052结果两组患者切口肿胀、硬膜外血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器由于单向阀门的存在,既能排出引流液,重新形成负压,又可以防止负压器内引流液返流入引流管内,防止返流致逆行感染。而普通引流袋没有防逆流装置,不能构成封闭式引流,在更换引流袋,排除引流液等操作时,护理不当均可造成引流液逆流。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虽均未发生感染现象,但普通引流组存在的感染风险大于负压器引流组。3讨论3.1负压器的结构及作用原理:我们采用的负压器引流,体积小,重量轻,管壁簿,由负压器、皮外管段2部分构成,皮外管段与负压器之间由单向阀门连接。

负压器可防止负压吸引时管腔闭合导致引流不畅,又因其质地较软、不易变形等优点,所以引起组织粘连及引流口感染的机会少。3.2负压器引流能减轻切口肿胀,预防硬膜外血肿的发生:两组患者术后失血量、血肿最大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引流方式对患者术后切口出血量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这可能与负压器所能达到的最大负压比较恒定,避免了较大负压的吸引,在引流渗液渗血的同时,又不会增加创口出血的机会有关。而本研究中普通引流组有1例患者出现硬膜外血肿,后经积极手术血肿清除术处理,虽未发生严重后果,但术后第4天,切口肿胀程度均大于同组患者的平均值,这与局部淤血致肿胀加重或难于消退,增加了切口张力,从而导致硬膜外血肿有直接关系。负压器引流管放置妥当后,排空球内空气,局部负压的形成,避免了死腔的产生。在持续负压状态下,切口渗出液能及时排出体外,减少了组织间的张力,增加了血液循环,使局部供养条件得到改善,从而减少了血肿形成的机会。

总之,腰椎术后使用负压引流更彻底效果要优于普通引流。因此,建议腰椎后路手术应优先选择负压引流方式。

参考文献[1]李安军,一志勇,李锌华,等.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致马尾综合征六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6):1815.1817

论文作者:郭雅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4

标签:;  ;  ;  ;  ;  ;  ;  ;  

不同引流方式对腰椎术后并发症硬膜外血肿的影响论文_郭雅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