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鲜玉米的栽培_玉米论文

特鲜玉米的栽培_玉米论文

特种鲜食玉米的栽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鲜食论文,玉米论文,特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品种选择

目前在北京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种有:中国农大选育的甜单8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中糯1号和该院品资所选育的中甜2号等。

二、隔离种植

由于玉米为异花授粉作物,因此,特种玉米与普通玉米以及不同品种的特种玉米均不能种植在同一生产区内,必须在严格的隔离条件下种植。隔离种植主要方式有以下三种:(1)空间隔离。选好隔离区,要求300米以内的范围内不能同时种植生育期相近的其它不同品种玉米。(2)时间隔离。错开播期,使所种特种玉米与其它品种玉米抽雄开花期不同。春玉米一般间隔40天,夏玉米间隔20天。(3)障碍物隔离。若空间、时间隔离难以保证,可利用村落、房屋、山岭或其它高秆作物等障碍物进行隔离。

三、播种与施肥首先,播种前进行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上虚下实。其次,要做到科学施肥,中上等肥力水平的田块,一般全生育期每亩需施用纯氮10-15公斤、硫酸磷3-7公斤、硫酸钾5-8公斤左右。特用鲜食玉米的施肥技术是将全部磷、钾肥和30%的氮肥做底肥;幼苗3-4叶龄时追苗肥,追肥量为总量的10-20%氮肥;6-7叶展时(玉米拔节期)要重施穗肥,即将剩余的氮肥全部施入。第三,应进行分期播种,以便分期收获,分批上市、加工,确保较长时间供应市场。可每隔5天或10天播种一期。第四,利用地膜覆盖技术。一般可提早7-15天采摘上市。第五,掌握好播种深度,适当浅播有利于出苗,一般要控制在3-5厘米的深度。

四、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特种鲜食玉米生产中应重点控制的因素,它对产量的影响要比肥水的影响大得多。特种鲜食玉米高产的适宜密度在3000-3800株/亩。

五、病虫草防治与普通玉米比,特种玉米的病虫草防治有其特殊性。由于苗期长势较弱,为避免苗期草荒,应提早进行中耕除草,可结合3-4叶期追肥,浅中耕。拔节期结合追穗肥,进行深中耕,即可除尽杂草。特种玉米的虫害主要有苗期的地下害虫和穗期的玉米螟为害。对地下害虫的防治可采用辛硫磷2000倍液拌种。对于玉米螟应采取生物防治的办法,在大喇叭口期放赤眼蜂卵块。禁止用有毒农药,提倡生产无公害的鲜食玉米。

六、适期采收特种鲜食玉米适期采收很重要,一般而言,甜玉米的适宜采收期为吐丝后20-25天,糯玉米为吐丝后23-28天。

联系电话:010-65298533

标签:;  ;  ;  ;  

特鲜玉米的栽培_玉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