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白梅 张秋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广东广州
【摘 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更换体位、抚触、吸吮安慰奶嘴等护理措施。对两组疼痛程度、生理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致痛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新生儿疼痛护理中,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新生儿疼痛.
【关键词】护理干预;缓解疼痛;新生儿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知识的普及,新生儿疼痛现象越来越被重视,且已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时即有疼痛的感觉,并且新生儿对疼痛的感知能力要比成人更为敏感【1】。新生儿在监护病房接受治疗时,对患儿实施护理不可避免的有部分疼痛性操作,比如静脉穿刺以及肌肉注射等。对于新生儿而言,疼痛带来的危害极其大,反复的致痛性操作将引发新生儿基础代谢增加,代谢耗氧量增加,病情恢复差,,甚至发育迟缓、情感发育亚健康等【2-3】,因而对新生儿进行致痛性操作时进行护理干预很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4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选择病例为胎龄大于34周早产儿,高危儿,对照组新生儿接受疼痛刺激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新生儿疼痛反应情况给予护理干预,评价时间为新生儿疼痛刺激时及疼痛刺激10min,对两组新生儿各项反应进行评分。
1.2方法
1.2.1操作方法 研究对象住院时间于致痛性操作(动静脉穿刺、足跟采血、肌肉注射等)时,两组新生儿接受刺激的种类、次数一致。对照组新生儿受到疼痛刺激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由主管护士对两组患儿进行操作、记录和评价,操作前后持续心电监护,记录新生儿的心率、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哭闹持续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护理干预(1)体位治疗:给予患儿屈曲体位和襁褓包裹,结合睡水床等前庭刺激,可稳定生理和行为状态;(2)抚触,即疼痛刺激结束时将润肤油倒入掌心,揉搓后按摩患儿头面部、胸腹及背部、四肢,每处反复按摩数次,结合轻柔的安慰语言及轻音乐使患儿精神放松;抚触带来的温和刺激可满足新生儿情感上的需求,使其身心受到抚慰,减少应激行为:(3)非营养性吸吮:在婴儿口中放置安慰奶嘴,以增加其吸吮动作,但并无母乳或其他液体吸入。最初的研究表示,非营养性吸吮可以提高氧饱和度,减轻由操作引起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并无任何不良反应(4)选择适宜的时机:如避免在新生儿睡眠状态下进行操作
1.3评价指标 采用三级疼痛指数描述新生儿的疼痛感觉【4】,一级疼痛:新生儿受到疼痛刺激时,面部表情安静,未出现哭闹,躯体无特殊变化:二级疼痛:肢体及面部表情梢有不自然,如皱眉、挤眼等:三级疼痛:疼痛刺激时,哭闹不安,上肢挥动,肌肉僵直。
1.4结果
1.4.1 疼痛刺激时两组患儿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一级疼痛12例,二级疼痛22例,三级疼痛6例:对照组生儿一级疼痛10例,二级疼痛20例,三级疼痛10例。
1.4.2 疼痛刺激10min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一级疼痛31例,二级疼痛6例,三级疼痛3例:对照组生儿一级疼痛12例,二级疼痛20例,三级疼痛8例。
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2、讨论
积极干预疼痛对新生儿刺激很有必要性,国内外研究证实,急性短暂性疼痛刺激可产生以内分泌、免疫、植物神经和行为改变为特征的适应性反应,且这些系统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可使患儿心率、血氧、颅内压增加,血氧饱和度下降,甚至导致严重脑缺氧、脑室出血、脑白质损害等。
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疼痛刺激后患儿的疼痛,可使新生儿保持较好的安静状态,让新生儿产生安全感,提高疼痛阈值,对新生儿的生理、心理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应该重视新生儿疼痛护理。
参考文献:
[1]王英杰,李杨。对新生儿疼痛认知和管理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29(8):31-35
[2]袁振霞,寒培红,杨静.NICU患儿疼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新疆医学,2014,42(86):65-68
[3]王小永,魏艳.新生儿疼痛的评价和管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18(8):502-504
[4]陈星红,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29(17):75-76
论文作者:杨白梅,张秋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疼痛论文; 新生儿论文; 患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操作论文; 两组论文; 饱和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