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时空观念的策略探究
李小荣
摘 要: 历史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记录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呈现了当时的社会文明程度,为了把历史发展的过程清晰而有条理地展现给学生,教师应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明确事件的发展趋势。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关键词: 高中历史;时空观念;教学策略;探究
时空观念是空间观念与时间观念的结合。目前,高中的历史知识有些纷繁杂乱,而且课本内容跨度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方式、方法,应该从时空观念入手,带领学生对历史框架以及事件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时空框架,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时空观念的重要性
人们从古代起对空间和时间就有了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牛顿提出绝对时空观。而在我国古代,先秦诸子学派就有了时空观念,他们对现实和历史就有了自己的看法。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具体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理环境。我们只有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看待历史问题,才能有清晰的思路。综上所述,历史事件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里,帮助学生培养时空观念,对学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有很大帮助。每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科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历史就与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知识息息相关。
二、目前我国高中生的时空观念的现状
1. 从学生对历史时间的把握来看,大部分学生不能排列出我国古代王朝由古到今的正确顺序。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缺少时空观念,没有养成依据时间顺序建立历史知识结构的习惯。在历史教学中,历史年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翻阅历史事件和梳理历史事件的前后次序。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遵循时间顺序来弄清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发觉历史发展的顺序,以及各个历史事件当中的因果关系。
1.1 一般资料 为解决儿科看病难和应对二胎政策放开的问题,我院在2014年、2015年连续招收了25名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其中男4人,女21人,毕业生的素质普遍偏低。
2. 从学生对空间维度的认识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地图不能进行正确的讲解和详细的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它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时代背景。学生对空间维度缺乏认识,就瓦解了时空观念的分析与理解,致使学生难以学好历史。
由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事件繁多,捋顺各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困难,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渗透历史时空观念,帮助学生多视角地看待历史问题,从而对历史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生渗透历史时空观念,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具体,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记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虽然教师绞尽脑汁地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历史,但是学生仍然很难分清各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比如学生在学习近代史时不注重对时代背景的梳理与分析,使得他们不能分清思想产生的前后,更无法体会思想改革的历史含义。因此,教师可以把各大历史事件以时间轴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前后次序,进而梳理历史学习脉络,在历史时间中建立时空观念。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时空观念的策略
(一) 运用历史时间轴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3. 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各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相混淆,难以准确掌握历史知识。
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时犯一个通病,就是他们对单个的历史事件发展的过程都能记得很清楚,可如果把多个相仿的事件掺杂在一起,他们就会发生混淆。学生在学习时因为缺少时空观念,所以对事件的发展趋势与演变的次序难以梳理。历史知识不是离散的,各个事件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教师应该针对这些关联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知识点间的类比,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纷繁杂乱的历史知识或历史背景存在一定的相同点,但是历史事件不会全部相同,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进行类比的时候不仅能对两者的相似之处进行概括总结,还能将其各自的特征更好地显示出来。例如,在教学《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欧洲走向联合”的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材料分析二战后西欧经济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再让学生简要叙述欧洲国家从“欧共体”向欧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欧洲走向联合”对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的影响,同时也是促进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原因之一,并对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其次,还要让学生会简要叙述建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过程,对亚太国家加大合作力度的方式和途径予以探讨。这样以各自的发展特征为基础进行分析后,引导学生类比关联知识点,既对学生吸收内容十分有利,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时空观得到有效培养。
(二) 用“大历史观”看待历史时空
历史事件时间轴将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直观地展示了出来,但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到各个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那只能是背得快,忘得也快。为了使学生精准把握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应把历史时间和教材中的具体情境相结合进行记忆,紧密联系时间和史实,防止发生机械、死板的背诵现象。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背景、目的的时候可以借助曾国藩的话“剿发捻勤远略”,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发生的,但这个时候太平天国运动还没有结束。在对戊戌变法进行分析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到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是公车上书的主要原因,而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表明戊戌变法并没有使救亡图存的目的顺利实现,从而学生就形成了戊戌变法早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空观念。
(三) 强化知识类比,促进知识的记忆
随着都市化程度的日趋深入,消费主义文化迅速崛起。都市电影作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表征,形象而鲜明地呈现出消费主义文化逻辑占据人们思维的过程,并进一步揭示出都市人在其间的迷失与异化。
(四) 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
历史地图由点、线、面组合而成,并配合使用特定符号将历史表述出来,对历史现象发生、地理环境和空间位置予以直观展示,把历史发展中一定的空间形象展现出来。其对正确历史时空观的形成,以及对抽象历史现象的理解十分有利。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发现,运用时间轴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时间的掌握,但对于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仍然有些模糊。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时间、空间意识。历史地图能够显示出不同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同一历史时期不同事件的因果关系。尽管历史地图偏重于对历史事件空间位置的显示,但是在一定时间范畴之内也可以精确地体现事件的时间关系。历史地图与普通地图是有所差别的,它运用不同的颜色和历史符号更为直观地呈现了各个阶段领土的变化与战争的结局。综上所述,历史地图对于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时空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 注重知识梳理,深化知识回顾
历史时空观念是一种素养,也是能力和思维的体现。我们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问题,不要局限在某个时间点或是某个视角看待历史问题,要从多角度大范围地去推敲历史问题,这样会更全面更清晰,这就是大历史观。运用大历史观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需要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将知识框架重新整理,防止复习时一味呆板的重复地进行背诵,浪费了时间。因此,教师要针对相关内容进行灵活的变通,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通过知识重组、转换看问题的角度,降低学生复习历史知识的难度。例如,在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课时,我们按照三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查阅历史地图,并且要求学生在地图中明确指出参加工业革命的国家的地理位置。第二,要求学生根据时间顺序,整理工业革命发展的过程,同时要求对各阶段的特征加以说明。第三,与时空相结合,建立以工业革命为中心的中外历史的大框架,以宏观角度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的深远影响。在“大历史”的视野下,让学生从全局来观察历史的演变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拓展他们的发散思维,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能力提升。
基于四点式光靶的掘进机定位方法以激光指向仪的安装位置和指向为测量基准,借助摄影测量技术,完成目标自动识别、自动匹配和目标空间位置参数的自动解算,系统布置如图1所示,由激光视频导航仪、导航终端和靶标组成,其中,激光视频导航仪由指向激光和工业摄像机组成,通过指向激光确定导航仪的基准;导航终端由工业计算机组成,用于采集导航仪的图像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算,同时显示实时导航参数;光靶由4个分别设置在掘进机机身上表面4个角的光源组成。摄影测量技术通过合理的成像模型、目标的先验信息及其图像特征完成目标识别和匹配及测量,测量精度除与环境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成像几何模型。
(六) 对中外历史进行关联对比
很多学生在学习世界史时觉得困难重重,对其产生为难的心理,归根结底,是由于学生们感觉世界历史比中国历史更加难以背诵,因为他们觉得这与自己的生活距离遥远,而且中西方的文化又不同,所以对世界历史知识难以理解和记忆。教师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在复习阶段把中外历史联系起来。例如:西方国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765年以英国人发明了手摇纺纱机为标志而开始的。而这一时期中国执政的皇帝是乾隆,乾隆年间虽然国家富庶,但是当时大兴文字狱,中国的知识分子终日战战兢兢,怎么可能解放思想,探索社会革新,寻求新的发展出路。1840年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之后英国立即联合法国对我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通过对中外历史的比较与联系,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时空观念,进而理解历史知识。
从上式可知,对任给的ε>0,存在t1∈Τ,使得x(t)≤x*+ε,对于t>t1都成立.因此,当t>t1时
四、结语
每个国家都有它的历史,历史记载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因此我们要重视历史的教育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渗透时空观念,充分地挖掘教材,不懈培养学生正确的时空观,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努力探究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形成历史时空观念,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马维林.历史课程目标中“时空观念”的理解维度[J].教学与管理,2017.
[2]陈雪敏.从选考看高中历史复习教学中的时空观[J].教学与管理,2017(31):71-73.
[3]曾红群.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定位与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
[4]宁春.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策略研究[J].速读:中旬,2018(3):50.
[5]仇亚洲.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8(16):49.
作者简介: 李小荣,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舟曲县第一中学。
标签:高中历史论文; 时空观念论文; 教学策略论文; 探究论文; 甘肃省舟曲县第一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