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SCI文献分析的国内智库研究 知识图谱和进展述评
石 丽1,2, 秦 萍1,2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16;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信智库评价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6)
摘 要: 新时期中国智库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智库研究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为梳理国内智库研究的进展,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以1998—2017年625篇智库研究文献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共词分析和共被引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和Ucinet等工具构建引文网络和高频关键词网络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国内智库研究文献呈急剧增长的态势,形成了11个主要的合作团队,出现了4大研究热点和3个前沿主题。
关键词: 智库;CSSCI ;知识图谱;研究进展
智库(think tank, 也称为思想库、智囊团或脑库、外脑等),作为相对稳定且独立运作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种制度和组织安排[1]29。国内学者对中国智库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早期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思想库的内涵和影响力、专家决策咨询、智库的旋转门机制等[1]。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国家层面对于智库建设的高度重视,使得中国智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学术层面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理论凝练到实践层面对其建设路径、运行机制的总结等涉及智库的各个领域。纵览已有文献,其研究方式从综述到实证,研究对象从党政部门智库到高校智库、从社科院智库到社会智库等,研究内容从智库内涵及外延到欧美智库发展模式,再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研究等[2],研究成果颇为丰硕,特别是2014年以来的研究成果激增,仅2016年就新增CSSCI收录文献187篇。因此,无论是国内智库研究发展的动态性、研究热点的关联性,还是研究趋势的指向性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在短期内均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篇名和关键词检索的方式确定样本文献,数据来自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检索式=“智库or智囊团or脑库or思想库”,分别选择“篇名” “关键词”为检索字段,检索时间范围为1998—2017年,剔除会议综述、短评等篇目,去除重复数据,共得到国内智库研究领域的CSSCI论文625篇。检索时间为2018年4月12日。
2.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学是情报学和文献学的重要学科分支,本文采用其中的共被引分析和共词分析方法。共被引分析以引文分析为基础,通过同时被其他文献引用的频次来表示文献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的分析工具是Citespace。共词分析是通过统计一组文献的主题词两两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的频率来构建共词网络,并通过词群聚类确定文献集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变轨迹。本文通过词频统计软件抽取文献关键词并通过设定关键词频率阈值获取和构建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网络,采用的分析工具是Ucinet。
二、国内智库研究的显性特征分析
1.文献数量与发展趋势
图1 国内智库研究相关文献发表情况(1998—2017年)
依据文献发表时间的统计分析显示(如图1所示),萌发期(1998—2012年)CSSCI收录的研究文献偏少,年均值为4.5篇,爆发期(2013年后)文献量的递增趋势较为显著,2015年开始突破100篇。该结果表明,国内智库研究开始较早并受到学者的持续关注,而智库成为研究热点则是在国家层面指导意见颁布之后。通过对论文累积增长趋势进行拟合,发现其拟合优度达到0.959,符合普赖斯(D.Price)的科学文献指数增长规律。从2015年开始,每年的累积文献量均远远超过理论值水平,这表明国内智库研究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发文平台分析
1998—2017年CSSCI收录的智库研究文献发表在176家期刊平台上,期刊发文量满足文献集中分散定律(即布拉德福定律),其拟合优度达到0.87(如图2所示)。具体来说,超过50%的智库研究文献高度集中在26家期刊中(见表1),每种期刊的发文量在6篇以上,而不到50%的论文则分散在其他150种期刊上。其中,发文量超过20篇的期刊有3种,分别是:《情报杂志》《国外社会科学》和《中国行政管理》。
图2 国内智库研究主要刊载期刊发文量频次分布
通过分析国内智库研究关键词的变化趋势(见图5),大致可以梳理出1998年以来国内智库研究的基本脉络:即以传统的思想库研究向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演进为主线。具体来说是从思想库的涵义、类型及社会职能研究到东亚思想库网络的第二轨道机制模型和进程研究,再到科学思想库政策咨询研究的组织与运作方式以及欧美智库的形成机制、发展模式研究,最后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特别是智库建设方面的研究。从国内智库研究关键词的时区视图也可以发现2013年以来的智库研究呈现指数级的增长,研究前沿主题从近两年以来的核心关键词可以得到集中展现,具体归纳为3个前沿主题:①智库影响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随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持续推进,涌现出大量智库机构,智库如何影响政府决策过程及其影响程度成为当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②有关智库独立性的系统研究。智库的独立性是评价智库是否成功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31],中国智库的独立性一度备受质疑,通过何种支持机制保障和提高智库的独立性,是值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③新型智库在知识管理流程、知识服务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发展研究。作为一种典型的知识型组织,如何立足知识服务的全流程管理增强我国新型智库知识服务能力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表1 国内智库研究文献的主要刊载期刊
从上述样本文献及其引文文献的来源期刊分析可以发现,国内智库研究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集中在情报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刊载期刊分布较为广泛,研究内容的集中度不够高。
3.研究主体分析
(2)以高校智库为中心的词群,主要涉及高校智库的目标定位、服务模式和建设路径等。在庞大的中国智库群中,高校智库是一种“特殊的存在”[10]。有关高校智库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高校智库的内涵及高校智库建设的困境[11];高校智库的价值定位和研究范式[12];一流高校智库的组织要素和运行机制[13],研究型大学智库的政策咨询模式[14];高校智库为教育改革、政府决策提供咨询的机理、逻辑起点以及实现路径等[15,17];新时期高校智库知识供给范式转型[18];高校智库人才队伍建设问题[15];高校智库的评价机制以及评价指标体系[19];高校智库建设的政治、市场和知识三重逻辑以及核心竞争力[20];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支撑高校智库建设的运行机制[21]等等。
图3 智库研究高产作者合作网络图
合作网络图谱中节点大小表示对应作者的中介中心度,节点间的连线粗细表示作者两两合作次数。由图可知,国内智库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之间形成了11个合作群体,其中4人合作群体1个,3人合作群体3个,其余均为2人合作群体。高产作者表现出显著的合作网络特征。比较突出的团队有:①以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李刚、关琳、陈媛媛和丁炫凯组成的研究团队,其中包含了4个稳定的三角合作组;②以武汉大学邱均平、赵蓉英和侯经川构成的三角合作组;③以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李纲、李阳以及张家年组成的三角合作组;④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薛澜、朱旭峰,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韩万渠组成的合作组。
在对施引文献研究主体进行分析的同时,本文也对被引文献的重要引文作者进行了研究。在Citespace中,节点类型选择Cited Author,以1年为时间段,选择出现频次最高的50个节点,共获得163个节点554条连线的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可以发现,在1998—2017年期间,对我国智库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内学者有朱旭峰(81,0.21)注 括号内数字分别表示频次和中心性。 、王莉丽(66,0.15)、薛澜(52,0.04)、任晓(22,0.09)。其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朱旭峰、薛澜,分别从2002年和1996年开始对智库领域进行了持续的研究。
三、国内智库研究的隐性特征分析
1.知识基础分析
辅料对胃漂浮缓释微丸的成形性、圆整度、收率等影响较大,而上种3指标将影响丸剂最终能否达到预期的胃漂浮效果,从而避免突释现象的发生或被胃迅速排空[11]。因此,本试验就枸橼酸莫沙比利胃漂浮缓释微丸的辅料处方进行优化,为完善该缓释微丸制备工艺提供参考。
表2 国内有关智库研究的重要文献列表
这一阶段起始于弹-靶开始接触的瞬间。此时弹体自由表面反射的稀疏波尚未到达弹-靶界面,故此可以认为接触面处于一维应力状态。此阶段的持续时间很短,对于平头弹丸及球形弹丸,大致持续到侵彻深度达到弹径长度为止。在此阶段中,影响靶侵彻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弹-靶接触面处弹体与靶材料的密度和可压缩性。
2.研究热点分析
论文的关键词能够鲜明而直观地表述文献论述或表达的主题,而高频关键词的统计则有助于清晰地掌握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以及发展趋势。本文利用Citespace 对625篇智库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和共现率进行分析,出现频率大于20次的关键词有:智库(176次),高校智库(51次),智库建设(48次),新型智库(45次)、思想库(36次),中国特色(25次)。本研究设定频数阈值为4次,选取65个代表国内智库研究热点的高频关键词。其中“智库”“思想库”本身作为关键词的检索意义不大,予以删除。利用Ucinet软件对63*63的关键词共现矩阵进行中心性分析和K-core分析,生成国内智库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薛澜的《智库热的冷思考:破解中国特色智库发展之道》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该文针对2013年以来出现的“智库热”现象,对中国智库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冷思考[3]。王莉丽的《美国智库的“旋转门”机制》,阐述了美国智库的“旋转门”机制及其产生基础[4]。朱旭峰的《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理论框架》对智库研究的影响力也比较大,该文从宏观机制、中观模型和微观行动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制度—模式—行动”理论框架[29]29-33。此外,还有2篇重要的文献对中国早期智库研究影响力很大,1篇是任晓的《第五种权利——美国思想库的成长、功能及运作机制》,该文总结了美国思想库发展的4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分析了美国思想库发挥的4种主要功能[5],另1篇是朱旭峰的《西方思想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该文提出社会结构理论的思想库影响力分析框架[6]。
图4 智库研究高频关键词网络图
(1)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中心的词群,主要研究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内涵、学科基础以及研究的理论框架。该类型研究主题主要包括:探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内涵和要求,分析新时期智库建设的目标、组织定位以及管理方式[7];探讨智库建设的支撑学科,厘清政策科学与智库建设的双重关系[8],分析情报学与“智库学”的相互联系[9]36-41;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理论框架[1]29-33等等。
第三,建立有关于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预警预控制度,对此,可以使用财务信息系统,加强对成本费用、债务风险和投资模块进行控制。
从高频关键词的贡献网络图谱来看,国内智库研究领域的热点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大类。
目标考核与评价是目标管理的重要一环,核心内容包括目标完成情况、数量、质量和时限等。韩建峰告诉记者,目前目标考核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相结合,形成了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
本研究样本文献共涉及824位作者,篇均作者数量为1.32,发表论文数量在2篇(含2篇)以下的作者比例为94.17%,国内智库研究队伍表现出明显的离散分布特征。高产作者主要有朱旭峰(8篇)、邱均平(8篇)、张志强(7篇)、李刚(6篇)、赵蓉英(6篇)等。对发表3篇以上论文的48位作者建立48*48的作者共现矩阵,通过Ucinet对矩阵节点进行聚类分析,去掉独立节点,对节点、连线和标签分别进行调整,最终得到国内智库研究中高产作者的合作网络图谱(如图3所示)。
(3)以智库建设为中心,涉及智库影响力、智库评价、智库独立性等词群。该类型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多角度梳理情报视角下智库建设的基本问题[9]36-41;中国智库建设法律保障制度的构建[22],把关人、掮客与投机者三种角色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角色异化现象[23];智库影响力的内涵和国内外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24-25]等等。
(4)以美国、英国智库为中心的词群,分析国外一流智库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提出中国智库发展的建议。主要研究主题包括:分析兰德公司等世界一流智库发展运行机制和信息服务模式等,提出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建议[26-28];提出公共政策舆论场的概念,明晰美国智库影响力的形成机制及核心地位[29];对世界知名高校智库研究人员的教育及任职经历进行量化分析,为高端智库的人才队伍培养提供借鉴,例如美国“旋转门”机制研究[30]等等。
图5 国内智库研究关键词的时区分布视图
同时对625篇文献的引文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分析,以进一步说明有关智库主题研究基础的文献期刊情况。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引文来源期刊的被引频次和中心性进行统计,节点设置为Cited Journal。从中心性来看,取值在0.1以上的节点代表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期刊,通常是在国内智库研究中提出重大理论或创新概念的载体,这样的国内期刊有:《重庆社会科学》(中心性:0.20,频次:22)、《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心性:0.18,频次:28)、《中国高教研究》(中心性:0.13,频次:28)、《国外社会科学》(中心性:0.12,频次:27)、《管理世界》(中心性:0.10,频次:19);从被引频次来看,较高被引频次的期刊反映了智库研究领域对于研究热点的关注程度,这样的期刊有《中国行政管理》(中心性:0.02,频次:76)、《图书情报工作》(中心性:0.07,频次:59)等。
知识基础是对应于研究前沿的所有前期文献的集合,本文通过文献被引频次和节点中心度来分析智库研究的知识基础,从而明晰其研究热点的本质。在Citespace界面中节点类型选择Cited Reference,以1年为时间段,提取每个时间段内被引频次最高的50篇文献,得到245篇高被引参考文献构成的共被引网络图,分别提取被引频次大于10或中心性大于0.1的高被引文献(见表2)。国内智库研究中贡献度较高的有薛澜(2014)、朱旭峰(2014)、王莉丽(2010)、黄如花(2015)、王世伟(2011)等。值得一提的是朱旭峰教授共有9篇期刊论文入选高被引文献,可见其对国内智库研究领域的贡献是比较大的。
四、结语
智库研究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1998-2017年625篇智库研究的CSSCI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揭示和评价了近20年来我国智库研究的发展态势。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知识图谱对研究主体的显性特征进行梳理,发现国内智库研究的三大基本特征:从时间维度来看,国内智库的研究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持续的研究,而2013年是智库研究比较明显的分水岭,国内智库研究的热度开始骤增,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从传播载体来看,1998—2017年国内智库研究超过50%的文献高度集中在26家期刊中,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集中在情报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刊载期刊分布广泛,研究内容的集中度还不够高;从研究主体来看,高产作者表现出显著的合作网络特征,形成了11个较为稳定的合作群体,其中3人以上的合作团体4个,清华大学朱旭峰、薛澜,中国人民大学王莉丽等是国内综合影响力较高的作者。
看到这,江帆愤怒地说:“你老公趁人之危,太狠了!”刘珊珊却说:“他平时就这性格,是你老婆太多情。她看病期间,你干吗去了?”江帆忆起,当时他担心妻子得了癌症,急坏了,可他忙于工程,吴霞几次去大医院检查,他都没有去。妻子在电话里告诉他检查结果时,他正忙,就对妻子说:“没事就好!我正忙着呢,回家聊。”一会儿吴霞给他发来条短信:“哼,你不宝贝我,有人宝贝我!”江帆以为妻子闹小性子,一笑置之。
(2)通过对国内智库研究重要文献进行共被引、关键词等隐性内容的剖析,发现如下特点:根据文献的共被引关系梳理出14篇对目前智库研究影响力较高的文献以及2篇早期较为重要的文献;从研究热点来看,我国国内智库研究主要集中于4大领域: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内涵、学科基础以及研究的理论框架,高校智库的目标定位、服务模式和建设路径研究,智库影响力、智库评价、智库独立性等方面的研究,美国、英国智库等国外一流智库的发展模式与借鉴等。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中学统计内容摘取了大学传统统计中最基础的部分,包括抽样方法、分布、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等内容,编写风格依然是弱化理论,强调例解.传统数理统计之所以作为概率论的后续内容,是因为需要以概率论作为工具,例如数理统计中的样本来自随机变量,研究对象的总体可能是无限的,但通过随机抽样可以得到频率直方图.简单地说,对连续型随机变量做抽样统计可以得到频率直方图.从这个角度看,将统计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3)从近两年活跃的高频关键词得出国内智库研究的基本脉络是以传统的思想库研究向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演进为主线,梳理出的3个前沿主题分别是:智库影响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智库独立性的系统研究以及新型智库在知识管理流程、知识服务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旭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理论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14(5).
[2] 陈琴,蒋合领,王晴.基于CSSCI的我国智库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J].情报杂志,2015, 34(7):71-76.
[3] 薛澜.智库热的冷思考:破解中国特色智库发展之道[J].中国行政管理,2014(5):6-10.
[4] 王莉丽.论美国思想库的舆论传播.现代传播[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2):37-40.
[5] 任晓.第五种权力——美国思想库的成长、功能及运作机制[J].现代国际关系,2000(6):18-22.
[6] 朱旭峰,苏钰.西方思想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基于社会结构的影响力分析框架构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2):21.
[7] 李国强.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认识和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14(5):16-19.
[8] 陈振明.政策科学与智库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14(5):11-15.
[9] 李纲,李阳.情报视角下的智库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 59(11).
[10] 王耀辉,苗绿.大国智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41.
[11] 邱均平,董西露.高校智库建设的困境与策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23(4):64-69.
[12] 刘福才,张继明.高校智库的价值定位与可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2017, 38(10):59-63.
[13] 韦岚,全守杰.中国一流高校智库的组织要素与运行机制——基于中国6家一流高校智库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7, 11(5):81-87.
[14] 郭华桥.研究型大学智库建设模式与困境突围——基于“学者”使命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4(5):50-57.
[15] 于丰园,汪小飞.高校智库建设背景下教师创新转型的对策研究——基于知识惯性的视角[J].情报杂志,2016, 35(7):49-52, 24.
[16] 文少保.高校智库服务教育综合改革的价值、困境与实现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2):57-62.
[17] 文少保.高校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逻辑起点、难点与策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5(1):34-38.
[18] 张宏宝.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高校智库知识供给范式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7(3):8-13.
[19] 郭瑞.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理论视角[J].情报杂志,2017, 36(9):112-118.
[20] 陈丽.论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的三重逻辑[J].高教探索,2016(3):12-16.
[21] 廉立军.学科化服务支撑特色智库建设创新集成运行机制构建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11):62-66.
[22] 安丽娜.新时期中国智库建设的法治保障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 2015(4):148-149.
[23] 张权.新型智库建设中的角色异化:成因、妨害及其应对[J].中国行政管理,2017(7):117-122.
[24] 栾瑞英,初景利.4种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介与比较[J].图书情报工作.2017, 61(22):27-35.
[25] 朱旭峰,韩万渠.智库透明度评价与中国智库建设[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6):72-83.
[26] 吴育良.国外智库信息服务的分析及启示[J].情报杂志,2015, 34(2):188-193.
[27] 苏江丽.美国大学智库的功能及其对我国大学智库建设的启示[J].探索,2015(60):182-186.
[28] 赵蓉英,郭凤娇,邱均平.美国兰德公司发展及对中国智库建设的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22(20):125-131.
[29] 王莉丽.论美国智库舆论影响力的形成机制[J].国外社会科学,2014(30):51-55.
[30] 王莉丽.美国智库的“旋转门”机制[J].国际问题研究,2010(2):13-18.
[31] 王辉耀.中国智库国际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4(5):20-24.
The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 of Think Tank Research in China Based on the CSSCI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A Review of its Progress
SHI Li, QIN Ping
(1.Librar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Jiangsu 210016,China ; 2.Evaluation Center for Think Tank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Jiangsu 210016,China )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China’s think tanks have entered the “fast lane” of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es on think tanks have developed robustly.In order to clarify the progress in China's think tank research, based on the 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CSSCI) database, 625 articles related to think tank research are collected from 1998 to 2017 as samples in this paper.Then, the visualization research of knowledge mapping i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analysis methods of co-word and co-citation analysis method in bibliometrics and the tools like Citespace and Ucinet to build citation network of citation and high frequency key word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re is a sharp increase in the literature of researches on domestic think tanks. Secondly, eleven cooperative groups have been formed among the prolific authors in the field of domestic think tank research. Lastly, four research hotspots and three frontier topics have emerged.
Key words :think tank; CSSCI; knowledge mapping; research progress
中图分类号: G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29(2019)03-0096-07
收稿日期: 2018-06-25
作者简介: 石丽,女,博士,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智库研究、图书馆学研究。
DOI: 10.16297/j.nuaass.201903019
标签:智库论文; CSSCI论文; 知识图谱论文; 研究进展论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论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信智库评价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