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论文_魏洪玲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论文_魏洪玲

 魏洪玲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成官小学 251700

小学数学是基础阶段,教师必须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诱发创新意识,树立教育价值观

首先,《新课标》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而且应具备自我完善的主观能动性和敢于创新的精神。要敢于打破教育常规,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其次,教师还要打破对“创新”一词的神秘感,让学生知道“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教师要努力使每个学生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在自身发展水平上有所创新。再者,教师要改革过去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自由发展,坚信每个学生都是最棒的。例如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学生看完书往往对等底等高条件不太注意,我便巧设陷阱设置悬念让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过了一会儿有小组倒了水还没灌满,而另外小组的同学却大叫“水溢出来了”,为什么呢?学生们议论纷纷,这就使学生的认知创新思维得了好的开拓。

二、民主和谐的课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数学来源于生活,社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打破传统被动接受知识的观念,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想、大胆说、大胆做。要构建宽松、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让学生感觉不到压力,在平等的气氛中敢于设问质疑,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始终保持积极思考、敢于创新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获取知识的乐趣。比如:我教学正、反比例的区别时,先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总结出正比例与反比例的不同点,然后打破教师出题或课本原题让学生判断的常规教学模式,让学生轮流当“小老师”出题,请其他同学来判断出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并说出理由(也可以请老师来回答)。但有一条规定:每个人出的题目不能重复。就在这节课上,同学们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出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问题,连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在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由发言,使课堂成为学生独立创造的空间,同时也体验到了自己创造的乐趣。

三、培养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

学习本身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启动大脑思维的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从中获取知识,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能使他们深刻地理解并有效地运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一旦被激发,学生的思维就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现。教师恰当地利用这种状态,可以诱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想知道梯形面积计算方法、思维已激发时,教师不是机械地讲解,而是引导每个学生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两个纸板是完全一样的梯形)。当学生剪好后,让同桌同学相互查看准备情况。随后教师启发谈话:“今天,同学们就发挥一下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动手用‘割、补、拼’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全班同学精神百倍,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把纸片拼成了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学生一共探索出8种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方法,使学生经历了“自主创新”的全过程,体验到自己创新成功的喜悦。教师采用这种方法教学,学生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活跃,思考问题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

四、质疑问题,交流讨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探果索因,追根到底是学生创新的开端,鼓励学生质疑是优化课堂结构、创设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回答有误。因为有错才有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而交流讨论则能集思广益,既能拓宽学生的参与面,又有利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设平等、和谐、民主互助的课堂气氛,在讨论交流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从而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出示题目后,先让学生根据工程应用题解题思路,列出算式30÷(30÷10+30÷15)=6(天),并说明算理。再诱导学生:如果路程延长1倍,那么是多少天完成?这时有几个学生随口而出12天。这时我并没有直接否定,而是让学生根据算理进行验算,结果出乎意外,也是6天。后来我将路程改成15千米、45千米、60千米等,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发现了规律,都感到奇怪,便迫不及待地提出质疑:“为什么公路的长度无论怎么变,结果总是一样?”“是不是工程应用题中的总量与工作时间无关?”“能不能不用工作总量也能求出工作时间?”……学生从疑问到敢问,从敢问到联想,是积极的思维和创新求知的表现。

总之,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教育的有效培养。而数学课堂教学是这一目的的主渠道。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组织者的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便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真正做到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论文作者:魏洪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  ;  ;  ;  ;  ;  ;  ;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论文_魏洪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