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新课标教材人文地理的创新与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文地理论文,新课标论文,教材论文,高中论文,教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鲁教版高中新课标地理教材,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山东省教学研究室、中国地图出版社合作完成。整套教材由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与山东省教研系统共同编写,中国地图出版社为教材制作地图,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教材编写队伍中有院士、学科带头人、国家课标组核心成员、省市教研员及中学一线优秀教师等。高校“术业有专攻”的资深教授担任分册主编,为教材拟定体系、框架,并参与实际的教材编写,这从根本上保证了教材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山东省各地教研员及中学一线教师参与到教材编写中,对教材“科学性”“思想品德与文化内涵”“学习心理与学生发展”“编写制作”“可行性与适用性”等维度达到的水平全面把关,并在试教过程中及时反馈信息,有效实施质量跟踪调控,保证了教材的适用性和通俗性,并使教材在使用中不断得到发展。通过基础地理教育与高等地理教育间的交流、互动和反复磨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创建了一种教材发展的新模式。
一、创新与特色
本套教材在人文地理的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取舍与创新。必修第二册侧重于人文地理,同时,人文地理的原理、思想和方法也渗透到必修第三册区域地理内容中,构成区域地理的理论基础。选修模块中的“旅游地理”“城乡规划”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在体系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内容上与必修模块有适当交叉。下面以必修第二册为例,分析本套教材人文地理的设计与创新,其结构体系如右示意图。
整套教材以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必修第一册讲述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必修第二册主要讲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必修第三册重点讲述区域可持续发展。必修第二册主要为人文地理内容,是必修第一册自然地理的延伸,又是必修第三册区域地理的理论基础,在必修模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必修模块的结构体系,本着必修3个模块作为一个整体的原则,在内容安排上作了适当调整。必修第二册的内容包括课程标准中“人口与城市”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和全球定位系统部分。可持续发展作为区域发展的目标,与区域地理关系密切,因此教材将课程标准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内容编排到必修第三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内容如果作为一个单元进行讲述,则知识难点过于集中,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必修第三册区域地理的一个单元,从学科角度来讲也是不合适的,因此教材将其作为单元活动,分解到必修第二册几个单元中。
必修第二册在结构体系上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设三个教学节和一个单元活动。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作为本册教材的基础部分,讲述地理环境中人类活动的主体—人口。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和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是本册教材的主体部分,讲述地理环境中人类聚落的主要形态—城市和人类活动的主要内容—产业活动。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是本册教材的总结与提升。
教材从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单元结构体系的设计。例如,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的设计,首先讲述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然后讲述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最后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并表现为一定结构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不断运动的社会群体。作为社会群体,人口首要的特征是人口数量的增长,数量增加引起人口迁移和流动,随着人口的移动,人口分布发生变化。在人口发展过程中,人口数量增长引发人口问题,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合理容量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内容结合在一起讲述。
教材在内容设计上,首先要覆盖课程标准内容,在此基础上保持学科基本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这样做的目的,使学生学到的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保证了学习的效果和必修教材的基础性。例如,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讲述课程标准中“生产活动”内容,这部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及工业生产或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第一节讲述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二节讲述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又增加了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以旅游业为例讲述第三产业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样处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学到的知识是全面的。
每个单元后面安排有“单元活动”并成一系列,其地位相当于前面的教学环节。通过系列化的单元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技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例如,第一单元的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阅读简单的地理统计图,高中阶段在阅读地理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图表提供的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尝试制作简单的地理统计图。教材通过学用常见的统计图,既集中温习了初中相关知识,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地理统计图的应用和制作,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地理技能。
分解知识难点是单元活动的又一功能。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新增知识点,具有难度大,原理复杂,应用性强的特点,教材将其分解到各单元后的单元活动中,与各单元知识结合到一起进行讲解,使这些应用性知识与具体应用领域联系到一起,既分化了知识难点,又便于学生接受。在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后面,设计了单元活动“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第三单元结合产业活动设计了“学用电子地图”的单元活动,第四单元结合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设计了“全球定位系统与交通运输”的单元活动。
具体每节课的编排上,教材中课文、图像、作业三大系统相互渗透并按“五个‘一’”原则统一规范。这“五个‘一’”原则是:设置一些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科学,关注社会与生活中的地理;提供一些信息,培养学生去发现并学会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安排一些活动,注重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来探讨、解决地理问题;获得一些启示,举一反三,总结地理成因及分布规律等,养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如第二单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材首先以4幅图展示“北京城市用地的扩展”设计情景,提出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用地规模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和任务驱动下,构建一个学习探究的平台。提供一些信息,编排一些活动,以课文中的正文、知识窗、地图、地理图表、景观图片,以及“活动串”,引导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和提取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等。本节课的最后,教材设计了活动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升华,提出城市化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和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建议
1.贯彻新课程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高中人文地理的内容大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注重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注重感知、体验、观察、调查,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一步步引入地理学习,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合作意识。
2.领会课程新标准,研究新教材
课程标准是整个课程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新课程实施的基础。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教师通过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的课标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可为教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准绳。在学习课程标准的同时,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新教材,熟悉新教材的结构体系、编写体例、栏目设置,进而了解编写者的思路,对新教材是如何“从‘课标’中来,到‘课标’中去”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本套教材尝试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问题出发,创设学习情境,所设问题多为开放性题目,不强求得出惟一答案或固定的结论,而突出探索追寻的过程。在编写制作上,本套教材大胆削减栏目,只保留了“知识窗”和“活动”两项。知识窗栏目的主要内容为一些原汁原味的人文地理学理论及学科的新成果,起到拓展延伸的作用,并适合于更高层次的评价。这样既使教材适用性大大增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又为教材随社会需要不断升级创造了条件,以保持教材的发展性。活动跟随课文内容,穿插于课文中,形成“活动串”。通过活动,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结合到一起,并学会在实践中运用,使学生切实学到生活的地理、文化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深化专业知识,提高执教能力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也是一种很大的考验。中学地理教师由于不同的专业背景,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都面临着专业成长的问题。例如,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人文地理专业知识的学习等。
本套教材《人文地理》部分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人文地理学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如中心地理论、人口转变论、农业区位论等,这些理论往往都具有很高的理论深度,表述也比较抽象,因而不易理解。教材没有回避这些经典的人文地理学理论,而是用通俗的语言,结合实例将原理解释清楚,避免了人文地理有“地”无“理”的尴尬和内容的空洞化。在编排上,鉴于这部分知识难度较大,作为较高层次评价,将其放到“知识窗”栏目,对一般性的水平考试不做要求。
此外,这套教材由高校与教研室合作编写,这使得教材有较高的起点,通过其中的“知识窗”“活动”情境、图表等,我们能够感受到学科新知识及学科前沿的研究热点,这为教师专业学习提供了线索和动力,同时还为教师提供必需的、可操作的配套教学资源,积极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标签:人文地理论文; 地理论文; 课程标准论文; 地理科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单元论文; 新课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