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成语形式的演变--语义不变性语境下成语的应用类型分析_ccl语料库论文

论汉语成语语形的演变——语义不变背景下的成语应用类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语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论文,类型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 引言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的状况。相应地,汉语熟语史的研究也较为薄弱。汉语成语是汉语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汉语成语发展演变的研究还很不够。汉语成语是汉语熟语中典型的“固定语”,但“固定”只是一个相对的、历史性的概念,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变。因而,研究汉语成语的历时演变就成为汉语史研究的一项不应或缺的工作。任何一种成熟语言的词汇量往往以几十万计,其词汇史的研究都面临着“词汇量巨大”的问题。汉语成语演变史的研究也存在数量巨大的困惑。研究者只有进行相当数量的个案分析,做好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汉语成语演变史整体研究工作的推进才会成为可能。本文尝试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成语进行成语语形历时演变研究的个案分析,希望能揭示出隐含其中的历时演变的一些规律。

和其他词语的历时演变情况一样,成语的历时演变也可以从形式(语形)演变和意义(语义)演变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从语形和语义的角度来看,成语的演变类型,不外乎表1中所列的4种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到,如果要探讨汉语成语的历时演变问题,可以分别从分析语义不变背景下的语形历时演变、语义变化背景下的语形历时演变、语形不变背景下的语义历时演变、语形变化背景下的语义历时演变等四个方面来展开。本文将选取“语义不变背景下的语形历时演变”探讨汉语成语的历时演变情况,从成语应用类型角度展开具体分析,希望能为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积累一些有益的资料。

本文所谓“语形”是指汉语成语所用的“字(词或语素)形”,所谓“语义”是指汉语成语的基本理性意义。本文所谓“语义不变”特指成语的基本理性意义不发生明显的变化,但不排除可能有的色彩意义的变化。

本文分析成语的历时演变涉及成语的“本体”和“变体”两个概念。本文所谓“本体”是指成语的初始形式,即一个词语被看作成语的最早形式,所谓“变体”是指在一个成语本体之后出现的、与该成语意义相同而形式不同的后起形式。本体只有一个,变体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本文确定成语的本体、变体主要参考了《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刘洁修著,商务印书馆1997版。下同)和《(辞海版)中国成语大辞典(新一版)》(王涛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版)两部辞书。①

本文所依托的语料为《四库全书》(文渊阁电子版。以下简称《四库》)和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检索系统(网络版。下文简称“CCL语料库”)。

一 义不变形亦不变类(无变体类)的应用类型

1.1 经久不衰型——以成语“忍辱负重”为例

所谓“经久不衰”,是指一个成语一经形成,其形式便固定下来,在后世的使用过程中形式没有发生过明显的变化,没有出现过公认的变体,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并被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所收录。下面我们通过梳理成语“忍辱负重”在历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来说明这种类型成语“经久不衰”的应用类型特征。

据笔者目前查阅到的资料看,“忍辱负重”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之后,在一千多年的使用历史中,它没有出现过公认的变体,一直保持着最初的形式。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1.1.1 《四库》中成语“忍辱负重”的使用情况

1.1.1.1 使用频次及分布情况

在《四库》中,共检索到“忍辱负重”8例,其时代分布见表2。

1.1.1.2 用例举例

我们考察发现,《四库》中出现的8例“忍辱负重”,其实是同一个句子:

(1)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只是这个句子分别出现在了晋《三国志·吴志·孙逊传》、宋《资治通鉴》卷六十九、宋《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上、宋《通志》卷一百二十、宋《郝氏续后汉书》卷五十六、宋《册府元龟》卷四百三、元《记纂渊海》卷四十八、清《钦定四库全书考证》卷五十九等4个时代8部不同的著作中,其语形完全没有变化。

1.1.2 CCL语料库古代汉语库中成语“忍辱负重”的使用情况

1.1.2.1 使用频次及分布情况

在CCL语料库古代汉语库中,共检索到“忍辱负重”14例,其时代分布见表3。

1.1.2.2 用例举例

我们考察发现,在CCL语料库古代汉语库的14例中,有5例是《三国志·吴志》的原文,2例是对《三国志·吴志》句的微调,7例是新语境中“忍辱负重”的具体运用。下面所举为新语境中的用例。

(1)我难道不知道只要偷生就可以苟全求安,只要忍辱负重便能够长久活下来?但是我情愿自尽,决计死亡。(明·瞿佑《剪灯新话·爱卿传》)

(2)以后还望中堂忍辱负重,化险为夷,两公左辅右弼,折冲御侮。(清·曾朴《孽海花》二十七回)

(3)伊里布有忍辱负重之心,无安危定倾之略,且庙谟未定,廷议纷纭,至江宁城下之盟,乃与耆英结束和议,损威丧权,贻害莫挽。(《清史稿》卷三百七十)

(4)仆虽书生,受命主上,正惟仆能忍辱负重,故托付全权。(民国·蔡东藩《后汉演义》九十一回)

此外,我们还考察了CCL语料库现代汉语库,共检索到“忍辱负重”237例。如:

(1)看到小虎子拼了命的扶持,他这才对世纬那忍辱负重的教育法,有了几分心悦诚服。(琼瑶《青青河边草》十二章)

(2)唯其是苦,所以要撑!只有苦撑,才能待变!你要有十年、二十年忍辱负重的苦撑决心……当然,一年半载,也有变的可能。(罗广斌《红岩》二十七章)

(3)可是,在你们的另一边,是金枝,是亲姐姐金秀,是忍辱负重,同样有情感有苦闷,却恪守着为妻之道的金秀呀!(陈建功等《皇城根》七十五)

(4)其实你们都清楚,要不是我忍辱负重,打里照外,一把一把地撒钱,青虎兄弟的事情能那么容易吗?(张平《十面埋伏》四十六)

以上材料显示,“忍辱负重”虽然历经千年,但其形式一直没有发生变化,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据我们初步考察,汉语中属于经久不衰型的成语应当不在少数,如“别具一格”“节哀顺变”“妙不可言”“神色自若”“捧腹大笑”“无出其右”等等。

1.2 起死回生型——以成语“持之有故”为例

所谓“起死回生”,是指一个成语在形成后的某个历史时期退出了语用领域,而在若干时间后又复出的情况。下面我们通过梳理成语“持之有故”在历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来说明这种类型成语“起死回生”的应用类型特征。

据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持之有故]提出的见解或主张有一定的根据。指立论站得住。”其语源是《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②据我们对《四库》和CCL语料库的考察,这一成语自战国时代出现后,在之后的几百年里一直没有被使用,处于“死亡”状态,直到宋代才再次出现在语用领域,完成“转生”,③因而我们称之为“起死回生型”。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1.2.1 《四库》中成语“持之有故”的使用情况

1.2.1.1 使用频次及分布情况

在《四库》中,共检索到“持之有故”45例,其时代分布见表4。

1.2.1.2 用例举例

我们考察发现,《四库》中“持之有故”的使用情况是:战国5例,均为《荀子》的原文;宋代8例,其中5例是引用《荀子》,3例是新语境中的使用;明代10例,其中3例是引用《荀子》,7例是新语境中的使用;清代22例,其中17例是引用《荀子》,5例是新语境中的使用。下面所举为新语境中的用例。

(1)索之以私志,广之以辩言,言之成文而持之有故,材出其下者滔滔是也。(宋·胡寅《斐然集》卷二十)

(2)夫言不以正悖道妨义,而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足以悦人心、惑天下者,皆郑声也,岂必钟鼓云乎哉?(宋·胡宏《五峰集》卷二)

(3)昔荀卿以儒自命,而立言指事壹禀于仲尼,可谓伟矣……而犹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明·冯从吾《少墟集》卷十四)

(4)……为其术者,一一持之有故,然以为必然不爽,终不可得也。(明·徐光启《新法算书》卷六十四)

(5)凡先儒之说,就其一节,非不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也。而比以异事而同形者,则不可通者十八九矣。(清·方苞《望溪集》卷六)

(6)禽兽之行,亦或持之有故,趋之若鹜,顿忘臣节也。(清·黄宗羲《明文海》卷二百三十一)

1.2.2 CCL语料库中成语“持之有故”的使用情况

1.2.2.1 使用频次及分布情况

在CCL语料库中,共检索到“持之有故”61例,其中古代库19例,现代库42例。其时代分布见表5。

1.2.2.2 用例举例

(1)且其忧世也甚,而求治也急,则凡持之有故,引之有征,善谈当世之利病者,皆嘉予之,而以为不谬于圣人之言。(清·王夫之《宋论》卷六)

(2)至於佛氏之学,来自西域,毋论彼非世官典守之遗,且亦生於中国,言语不通,没於中国,文字未达也。然其所言与其文字,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殆较诸子百家为尤盛。(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一)

(3)数公虽不免意气用事,然以学问言,必能持之有故,以交谊言,犹不失为直道。特挥拳相搏,则不可为训。(清·何圣生《檐醉杂记》卷三)

(4)看这等电文,原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国会中的议员,方在意气相凌,怎肯和衷协议?(民国·蔡东藩《民国演义》八十回)

(5)那被杀的人,他的心理亦以为应该。一则习惯使然,二则以无用之人,还能够拿了他的血肉供子孙及亲友的一饱,岂非大快!所以就他们说起来,亦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呢。(民国《上古秘史》一百一十二回)

(6)学术论争是为了寻求真理,要想获得真理,首先必须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同时又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已之短。(1994年报刊精选)

(7)谭其骧治学半世纪,不轻易写文章。但每有著述问世,都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谭其骧与〈中国历史地图集〉》,《读书》1983-1-3)

(8)无论古今中外,凡有互相反对之二说,双方俱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经过长时间之争辩,仍对峙不下者,此二说一定可以并存,一定是各得真理之一半,我们把两说合而为一,理论就圆满了。(李宗吾《厚黑学》)

据我们初步考察,汉语中属于起死回生型的成语还有“群龙无首”“稗官野史”等等。

1.3 销声匿迹型——以成语“不通水火”为例

所谓“销声匿迹”,是指一个成语在产生之后只使用了一个较短的历史时期便不再使用或极少使用的情况。下面我们通过梳理成语“不通水火”在历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来说明这种类型成语“销声匿迹”的应用类型特征。

据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不通水火]不与邻里街坊相来往”。④最早出自《汉书·孙宝传》七七:“(孙)穉季耳目长,闻知之,杜门不通水火,穿舍后土墙为小户,但持锄自治园。”颜师古注:“不通水火,谓虽邻伍亦不往来也。”尽管《(辞海版)中国成语大辞典(新一版)》[13]《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11]《中华成语大词典》[8]《成语辞海》[3]《万条成语词典》[14]《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5]等多部辞书都收录了这条成语,但我们考察发现,这些词典所举例句均出自《汉书·孙宝传》,别无他例。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1.3.1 《四库》中成语“不通水火”的使用情况

1.3.1.1 使用频次及分布情况

在《四库》中,共检索到“不通水火”13例,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汉书·孙宝传》用例的引用,共9例(包括《汉书·孙宝传》1例),另一种是新语境中的用例,共4例。其时代分布见表6。

1.3.1.2 用例举例(新语境中的用例)

(1)盖自分沉埋,不敢复与一世争为人然二年,杜门穷巷邻里,不通水火,日夜洗心东向,犹望诚悃有以感动阁下之神明。(宋·毛滂《东堂集》卷八)

(2)后累年,客有言曰:“吴元常今为光禅师,屏居南岳,不通水火久之。”(宋·王洋《东牟集》卷十三)

(3)某谪居,杜门,不通水火,不复如昔日与士子游而来书云尔。(宋·张九成《横浦集》卷十八)

(4)某前在横浦,闭门自讼,不通水火,况敢万里致书乎?(宋·张九成《横浦集》卷十八)

1.3.2 CCL语料库中成语“不通水火”的使用情况

1.3.2.1 使用频次及分布情况

在CCL语料库中,共检索到“不通水火”3例,都出现在古代汉语库中,并且都是对《汉书·孙宝传》的引用,没有发现新用例。现代汉语库中没有用例。CCL语料库中“不通水火”3个用例的出现时代如表7。

1.3.2.2 用例举例

(1)宝曰:“受教。”稚季耳目长,闻知之,杜门不通水火,穿舍后墙为小户,但持锄自治园,因文所厚,自陈如此。(唐·颜师古《汉书注》)

(2)师古曰:“杜,塞也。不通水火,谓虽邻伍亦不往来也。”(唐·颜师古《汉书注》)

(3)宝曰:“受教。”穉季耳目长,闻知之,杜门不通水火。(杜,塞也。不通水火,谓虽邻伍亦不往来也。)穿舍后墙为小户,但持锄自治园,因文所厚,自陈如此(具言恐惧改饰之状也)。(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百九十六)

以上情况表明,“不通水火”在汉代出现后,虽然在宋代曾经再次出现,但之后的七八百年再没有出现,一直处于“销声匿迹”的语用状态。

据我们初步考察,汉语中属于销声匿迹型的成语数量也不少,“不一其人”“膏粱锦绣”“门衰祚薄”“祈晴祷雨”“清酌庶羞”“一依旧式”“杜口裹足”等等,也当属这种演变类型。

二 义不变形变类(有变体类)的应用类型

2.1 “本体一直优胜,变体只是补充”型

所谓“本体一直优胜,变体只是补充”,是指一个成语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出现过变体形式,但其本体一直以高频率出现,并最终以主条的身份被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所收录的情况。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成语“升堂入室”及其变体“入室升堂”“登堂入室”在历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来说明这种类型成语“本体一直优胜,变体只是补充”的应用类型特征。

据笔者目前查阅到的资料看,“升堂入室”的语源应是《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在《孙子家语》中,“升堂”和“入室”开始连在一起使用,成为今天成语的形式:“右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在后世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入室升堂”和“登堂入室”两个主要变体。⑤但“升堂入室”的出现频率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下面是语料库中“升堂入室”及其变体的使用情况。

2.1.1 《四库》中成语“升堂入室”及其变体的使用情况

2.1.1.1 使用频次及分布情况

在《四库》中,共检索到“升堂入室”195例,“入室升堂”36例,“登堂入室”15例。其时代分布见表8。

从上表可以看出,尽管“入室升堂”与“升堂入室”有6个时间段共现,“登室升堂”与“升堂入室”有3个时间段共现,但它们出现的频率远不及“升堂入室”。

2.1.1.2 用例举例

A.升堂入室

(1)右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魏·王肃《孔子家语》卷九)

(2)伏见太中大夫管宁……娱心黄老,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阃奥。韬古今于胸怀,包道德之机要。(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卷十一)

(3)君升堂入室,践龟字以长驱,藏翼蓄鳞,展龙图以高视。(唐·卢照邻《卢升之集》卷六)

(4)其诸升堂入室得心要口诀者,有宗实在襄,复俨在洛……(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七十一)

(5)似此交游真洒落,判与升堂入室。有万象、来为宾客。不用笙歌轻点涴,看仙翁手搦虹霓笔。(宋·黄升《散花庵词》)

(6)子贡在三千七十之中,其科在乙,其名在六,其不在升堂入室之间乎?(宋·杨万里《诚斋集》卷八十四)

(7)茫茫天秩,吾道难行,斯文易失。式宣六艺,财成四术。虚往实归,升堂入室邈矣。(明·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五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并序》)

(8)刘君将得其门矣,亦不足庆乎?虽然刘君之升堂入室,其犹有所待乎。(明·罗洪先《念庵文集》卷十一)

(9)吾辈今日粗粗认得个天理人欲路径,去升堂入室地位岂不甚遥然?(清·陆陇其《松阳讲义》卷六)

(10)吾尝访闽中志学者于陆咸一。咸一首以尔唱对尔唱,其由此益加精进也。考亭在望,庶几升堂入室焉。(清·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卷四)

B.入室升堂

(1)文章自昔为难事,词赋于今岂易工。入室升堂方尽善,取青配白漫称雄。(宋·李正民《大隐集》卷八)

(2)陟岵陟屺望不及,入室升堂成宿昔。(元·张昱《可闲老人集》卷一)

(3)首君自是人中杰,襟宇澄清湛秋月。妙龄肄业湘黉中,入室升堂迈同列。(明·夏原吉《忠靖集》卷三)

(4)发蒙震瞆,尽沐君师启牖之功;入室升堂,均沾天地生成之化。(清《江西通志》卷一百十八)

C.登堂入室

(1)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宋·吴坰《五总志》)

(2)子以逸群之才,当策三千之首,登堂入室所道之奥,虽明响殊品每亦希颜。(明·梅鼎祚《西晋文纪》卷二十)

(3)人之贤愚何常之有?苟能自奋,则虽得罪名教如公伯寮,不难登堂入室,而况不至如寮者乎?(清·陆陇其《三鱼堂文集》卷三)

(4)然数千年散漫之语一旦汇而成书,使后之人徘徊想象者,以此为登堂入室之藉资,伯仲于颜曾思孟,如鲁壁之再见、名山之初出,岂非旷世而相感者欤?(清·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卷三)

2.1.2 CCL语料库中成语“升堂入室”及其变体的使用情况

2.1.2.1 使用频次及分布情况

在CCL语料库中,共检索到“升堂入室”20例,“入室升堂”3例,“登堂入室”4例。其时代分布见表9。

从上表可以看出,尽管“登室升堂”“升堂入室”与“入室升堂”分别有2个和1个时间段共现,但它们出现的频率远不及“升堂入室”。

2.1.2.2 用例举例

A.升堂入室

(1)七十二子虽复升堂入室,年五十者,曾无数人。(《全刘宋文·弘明集》卷三)

(2)惟君博学多闻,升堂入室,依仁游艺,日就月将,琴酒自娱,高尚其志。(《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3)娱心黄老,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阃奥,韬古今于胸怀,包道德之机要。(《三国志·魏书第十一》)

(4)《家语》曰,七十二弟子皆升堂入室者。按《唐会要》七十七人,而《开元礼》止七十二人,又复去取不一。(《宋史·志第五十八·礼八(吉礼八)》)

(5)综而论之,圣人之道,譬若宫墙,文字训诂,其门径也。门径苟误,跬步皆歧,安能升堂入室?(《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七》)

B.入室升堂

(1)俭每见其文,必三复殷勤,以为当时无辈,曰:“自傅季友以来,始复见于任子。若孔门是用,其入室升堂。”(《南史》卷五十九)

(2)十年孤迹寄侯门,入室升堂忝厚恩。游遍春郊随茜旆,饮残秋月待金尊。(《全唐诗·李中·哭故主人陈太师》)

(3)而导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有余人,其孰为贤?(《孔子家语》卷三)

C.登堂入室

(1)但修道之功,浩如烟海,茫不知其所穷。你今才算进门第一步,登堂入室,言之尚远,此后功行,全在自为。(清·无垢道人《八仙得道》二十一回)

(2)咳!你可知道,法国的秘密社会,那怕同进两扇门,知道路径的,便登堂入室,不知道路径,就是摸一辈子都摸不到。(清·李伯元《文明小史》四十六回)

(3)乘其爱看之时,急觅传奇之有情节、小说之无破绽者,听其翻阅,则书非书也,不怒不威而引人登堂入室之明师也。(清·李渔《闲情偶寄》)

2.2 “变体后来居上,本体逐步让位”型

所谓“变体后来居上,本体逐步让位”,是指一个成语的变体出现后,逐渐取代了本体的地位,并最终以主条的身份进入了现代汉语成语词典的情况。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成语“安时处顺”及其变体“安常处顺”“安常履顺”“居常处顺”在历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来说明这种类型成语“变体后来居上,本体逐步让位”的应用类型特征。

从目前所见资料看,“安时处顺”的语源是《庄子·养生主》:“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原意是说,来的时候正合时宜,去的时候正是时候,如此这样,就没有了所谓的哀与乐。庄子通过无论什么时候来去都合适,表达的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后人则将“安常处顺”的意思概括为“习惯于正常生活,处于顺利境遇”。[13]6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安时处顺”出现了“安常处顺”“安常履顺”“居常处顺”3个变体。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2.2.1 《四库》中成语“安时处顺”及其变体的使用情况

2.2.1.1 使用频次及分布情况

在《四库》中,共检索到“安时处顺”96例,“安常处顺”64例,“安常履顺”2例,“居常处顺”4例。其时代分布见表10。

2.2.1.2 用例举例

A.安时处顺

(1)乐天知命,何虑何忧?安时处顺,何怨何尤哉?(晋·葛洪《抱朴子·内外篇》卷二)

(2)故我太祖姑安时处顺,乘彼白云以归帝乡。(唐·陈子昂《陈拾遗集》卷七)

(3)观其安时处顺,不以利势汩其心,见义思勇,不以贵贱易其操。(宋·赵善括《应斋杂著》卷四)(按:“汨”《四库》误,应作“汩”。)

(4)鹤骨翛然卧石床,情知合眼即仙乡。安时处顺吾儒事,枉却南华说坐忘。(金·元好问《遗山集》卷十四)

(5)娱忧舒悲之地,则好修之士、成德之人安时处顺者之所乐也。(元·赵文《青山集》卷三)

(6)余闻恬志太和者不务变常,安时处顺者不求反古。(明·梅鼎祚《释文纪》卷三十七)

(7)使屈原能听其说,安时处顺,置得丧于度外,安知不在圣贤之域!(清·吴景旭《历代诗话》卷十)

B.安常处顺

(1)明者知其然,故求贤以继其事,退处以休其身,安常处顺,何足以为忧也?(宋·冯椅《厚斋易学·易辑传》十三)

(2)君子非无一朝之祸患,如成汤夏台之囚,文王羑里之狱,孔子陈蔡之厄,孟子在薛之戒,皆祸患也,但君子乐天知命,安常处顺,夫何忧何惧?(宋·吕乔年《丽泽论说集录》卷七)

(3)司功会计盖上迁,乃今出瓶鸟飞翩。安常处顺古所贤,死而不亡岂其然?(金·元好问《遗山集》卷三十一)

(4)自是绝意于仕进,徙居别室,开门授徒,生计日哀,箪瓢自适,安常处顺,既寿而康。(元·黄溍《文献集》卷八上)

(5)曷贾弗售兮,卒以不施。安常处顺兮,乘化而归。(元·黄溍《文献集》卷九下)

(6)曰造次不违,则从容自适之时可知。曰颠沛不违,则安常处顺之时可知矣。(明·夏良胜《中庸衍义》卷九)

(7)不独安常处顺如此,即艰难险阻,尤可煅炼此心,使之屹然不动。(清·潘天成《铁庐集》卷二)

C.安常履顺

(1)古今哲媛,彼其义激所形,白刃易蹈。至安常履顺,无可钓之奇。(明·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九十一)

(2)当其遭谗遘讥,则所重在昭雪,不嫌特就长一边表扬。当其安常履顺,则所重在切磋,不惮特就短一边补救。(明·顾宪成《泾皋藏稿》卷五)

D.居常处顺

(1)人皆知公,居常处顺,廓然有容。不知摧奸折暴,闻者颈缩。(明·郑纪《东园文集》卷十一)

(2)君子乐天知命,居常处顺,自修而已,岂置得失之心于祸福之间邪?(明·程敏政《新安文献志》卷四十七)

(3)不惟不丧其守,又卒伸其所欲为。较之居常处顺、熟思而素定者,其难尤甚,盖有烈文夫之风焉。(明·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卷六百三十六)

(4)天游者,物莫能撄,居常处顺,所以俟命也。(清·黄宗羲《明文海》卷三百)

2.2.2 CCL语料库中成语“安时处顺”及其变体的使用情况

2.2.2.1 使用频次及分布情况

在CCL语料库(古代汉语库)中,共检索到“安时处顺”13例,“安常处顺”5例,没有“安常履顺”“居常处顺”的用例。其时代分布见表11。

2.2.2.2 用例举例

A.安时处顺

(1)谋臣若斯,难以言智。孰若安时处顺,端拱吴、越,与张昭、张纮之俦同保元吉者哉?(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八)

(2)古之所谓隐逸者,非伏其身而不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智而不发也。盖以恬淡为心,不皦不昧,安时处顺,与物无私者也。(六朝·魏收《魏书》卷九十)

(3)事无迟留,卷舒得宜,不以利伤义。语默之指,随风乘流,安时处顺,游乃有方。(《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4)功臣名自经邦致理翊赞功臣至守正崇德保邦致理功臣、安时处顺守义崇静功臣、崇仁保德宁邦翊圣功臣。(宋太祖《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六)

(5)枉费机谋,徒劳奔竞。到头毕竟由他命。安时处顺得心闲,饥餐困寝亏贤甚。(宋·赵师侠《坦庵词·贺圣朝》)

(6)功而必见知,无弃而常善救,遂令穷悴得赖褒嘉,臣敢不守静致虚,安时处顺,何以效涓埃之报?(金·佚名《大金吊伐录》卷四)

(7)黄岩尉郑伯熊代去,请益,庭筠曰:“富贵易得,名节难守。愿安时处顺,主张世道。”(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五十九)

B.安常处顺

(1)照得安常处顺,君子之所深忧;痛痒惊疑,圣贤所以立命。(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七回)

(2)便是这继娶的,也叫她安常处顺,使老拙免得气恼,除去病根。(明·方汝浩《东度记》三十回)

(3)盖伦常之地,或尽孝而不必兼忠,或尽忠而不必兼孝,或尽忠孝而安常处顺,不必兼勇烈。(清·佚名《木兰奇女传·序》)

(4)难儿道:“古人临敌有如此者,以为克敌之兆。今二相公好好出门,安常处顺,非仓卒急遽之时,何致有变血之兆?”(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六十一回)

(5)其他安常处顺,及以贞节著者,凡有篇章,莫不静如止水,穆若清风,虽文藻出於天娴,而范思不逾阃外。(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五)

通过对两个语料库中资料的比较可以发现,在明代之前,本体“安时处顺”明显较其他三种形式出现频次高,从明代开始,“安常处顺”逐渐增加,到清朝成为四种形式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一种。或许是由于明清时期出现频次高的缘故,后来的人们便把这种形式当作标准形式来使用,于是在CCL语料库的现代语料库中便只能见到“安常处顺”的用例了,一些成语词典(如《(辞海版)汉语成语大辞典(新一版)》《中华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新课标中学生实用成语词典》[2])也都将“安常处顺”列为主条。⑦如此,成语“安时处顺”的变体形式之一“安常处顺”在应用过程中后来居上,逐步取代了本体的地位。

据考察,汉语中属于变体后来居上、本体逐步让位型的成语数量也不少,“称心如意”“励精图治”“身败名裂”“因陋就简”“走马上任”等等也应属于这种类型。

2.3 “本体变体并用,长期平分秋色”型

所谓“本体变体并用,长期平分秋色”,是指一个成语在本体之后又出现了变体,但本体与变体一直都在使用,而且出现的频率基本相当的情况。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成语“宁缺毋滥”及其变体“宁缺勿滥”在历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来说明这种类型成语“本体变体并用,长期平分秋色”的应用类型特征。

据笔者目前查阅到的资料看,“宁缺毋滥”出自雍正十年《江西通志》:“直隶各省大小不一,某省应取中几名,着分别详议定数具奏。如无佳文,宁缺毋滥。”稍后不久,“宁缺勿滥”开始出现并使用,而且出现频率与“宁缺毋滥”相差不多。具体情况如下。

2.3.1 《四库》中成语“宁缺毋滥”及其变体的使用情况

2.3.1.1 使用频次及分布情况

在《四库》中,共检索到“宁缺毋滥”15例,“宁缺勿滥”10例。其分布情况见表12。

2.3.1.2 用例举例

A.宁缺毋滥

(1)二十四年礼部议准,监生止有输纳一途。贫寠之士无由观光,请将各儒学生员,选其文行兼优者,府学二名,州县学一名起送,准其贡监,宁缺毋滥。(《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五)

(2)哲裔应带四人,俱择通晓文义、堪加培植者送国子监,准其一体观礼。如不得其人,宁缺毋滥。(《八旬万寿盛典》卷四十一)

(3)此外,实有能识文义、办事明白之员,历俸在三年以上者,不拘等第,一体保送。宁缺毋滥。(《皇朝文献通考》卷五十八)

B.宁缺勿滥

(1)着各省学臣于科考时照例,府学拔取二名,州县学拔取一名,宁缺勿滥。务取学问优通品行端方才猷可用之人。(《世宗宪皇帝圣训》卷十)

(2)每旗满洲、蒙古共选拔二名,每旗汉军选拔一名。如无文行兼优者,宁缺勿滥。如有文理荒疏者,将该学政照溺职例处分从之。(《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六)

(3)即额数之内,亦宁缺勿滥,庶甄别既严而流品不杂矣。(《钦定国子监志》卷五十四)

2.3.2 CCL语料库中成语“宁缺毋滥”及其变体的使用情况

2.3.2.1 使用频次及分布情况

在CCL语料库古代汉语库中,共检索到“宁缺毋滥”2例,“宁缺勿滥”1例。在现代汉语库中,共检索到“宁缺毋滥”13例,“宁缺勿滥”21例。其时代分布见表13。

2.3.2.2 用例举例

A.宁缺毋滥

(1)秋谷道:“取在榜上的,原不过二十个人的模样。宁缺毋滥,只好凭他少几个人的了。”(清·张春帆《九尾龟》一百五十六回)

(2)凡到监之恩、拔、副、岁、优贡、监生,择其品端文优者充补,宁缺毋滥。(清·赵慎畛《榆巢杂识》(上))

(3)《中国青年报》报道,北大已经制定了严格的评审程序,并确定了“宁缺毋滥”的原则。(新华社2004年4月9日新闻稿)

(4)评奖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必须坚持标准,依靠专家,公正合理,实事求是,宁缺毋滥,发现弄虚做假者,撤销奖励并追查有关责任。(1994年报刊精选《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条例》)

(5)前天晚上,我们不是决定了“宁缺毋滥”的宗旨么?(茅盾《子夜》五)

B.宁缺勿滥

(1)由全国各县农工商会各会各举一人,为初选所举之人,不必以各本会为限。如无工商会,宁缺勿滥。(民国·蔡东藩《民国演义》一百十九回)

(2)有鉴于此,一些台湾企业在招募新人的时候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当不能招募到合意人选时,一般会请同事推荐人才,或直接挖其他企业的“墙角”。(新华社2004年5月2日新闻稿)

(3)由于清华一直对录取生要求严格,抱着宁缺勿滥的态度,虽报考的人不少,但都纷纷落选。(1994年报刊精选)

(4)上海一些资深专家说,选准项目很重要,要选择好的项目,宁缺勿滥,利用外资要“优选”“优生”,如果娘胎里就出了问题,经济效益便会无从谈起。(1994年《人民日报》第3季度)

(5)秦老头想重振茶道,增补茶友,无奈乏人,宁缺勿滥,听说脂胭街有两位退休干部想入伙,秦老头嗤之以鼻:“哼,他们懂得啥茶道?”(叶大春《三瘾录·茶瘾》)

据初步考察,汉语中属于这一类型的成语数量似乎不是很多。

三 余论

上面我们详细划分并以实例分析了语义不变背景下的汉语成语语形历时演变的应用类型,主要通过展示语言事实的方式显示其中的规律。成语语形历时演变的动因也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我们将另文讨论。

注释:

①本文以成语最早的形式为“本体”,以本体之后出现的形式为“变体”。本体、变体与词典中的主条、副条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②④见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2页、第109页。

③王力《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见《王力文集》第十九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中称这种现象为古语的“转生”,车淑娅《词汇演变中的“返祖”现象初探》(《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中称这种现象为词汇的“返祖”现象。

⑤本文在讨论成语形式演变时,只考虑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情况,凡在例句中意义为“登(升)上厅堂(室),进入室(堂)内”的情况不计算在内。

⑥葛洪《抱朴子》“安时处顺”1例CCL语料库归入六朝,为与《四库》比较,此处归入晋。

⑦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翻检成语辞书时我们发现,编纂成语的各家大多没有把“安时处顺”作为词条列出(如部头大、影响也大的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成语大辞典》就没有收录“安时处顺”。而是以“安常处顺”为主条,以“安常履顺”为其副条),而只仅仅将“安时处顺”看作“安常处顺”的源。至于“安时处顺”在《庄子》之后的使用情况如何,即“安时处顺”有无后代用例,并没有举例或说明。这一现象容易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偏差,让人们误以为“安时处顺”仅仅在《庄子》中出现过,之后的用例似乎都是“安常处顺”,因而有必要对这一成语的发展演变脉络进行一番梳理探讨。

标签:;  ;  ;  

论汉语成语形式的演变--语义不变性语境下成语的应用类型分析_ccl语料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