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世纪工业地理学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我国论文,世纪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9.9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门研究工业生产和组织空间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工业地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探寻各类工业部门生产活动在一定地域发展环境下(包括诸如社会经济、生产技术和自然条件等)的空间分布特征、演进规律以及相关布局要素的影响与作用,为国家、地区乃至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有效空间组织及合理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和规划依据[1]。 作为一门实证性很强的经济地理学科,工业地理学的出现和发展完全决定于工业化的演进程度。从这一观点出发,我国20世纪工业地理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启蒙和成长两个阶段。
1 50年代以前(1910~1949)
尽管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便开始近代工业生产,然而,直至20世纪初我国地理学者才开始从事工业地理学的研究工作。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当时工业建设和生产要么服务于西方列强占领国内市场和掠夺各类原材料的需求,要么服务于清朝政府的军事和国防需要,无论在地域分布和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均显得微不足道;另一方面则由于长期封建文化发展所产生的顽固排他性,完全扼杀了学术发展的自由。
这一阶段我国工业地理学的发展尚处在启蒙发育阶段,其工作主要集中在国内外工业分布特征的一般描述和西方工业地理学基本理论的介绍方面,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时期。
1.1 启蒙时期(1907~1936)
20世纪初叶的我国工业还十分稚嫩。除沿海和长江流域局部小范围如上海、天津和武汉等地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几乎无现代工业生产可言。重要的问题不仅在于国家工业生产基础薄弱,特别是在重工业生产方面[2],而且还在于动荡不定政治局势。 此种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工业地理学的正常发育。尽管如此,强烈的学科发展使命感依然使我国地理学者积极参与了如何加快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在建立和发展国家重工业的物质基础方面。在此方面,国内最早的地理刊物——《地学杂志》便成为反映我国工业地理学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舞台。据初步统计,1907~1936年的30年间,《地学杂志》共发表有关工业地理文章30余篇,约占此间文章总数的3%左右[3]。在所发表的工业地理文章中,95%以上是对矿产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的描述。1907~1908年《地学杂志》发表的“蜀省铁矿”和“南满洲铁矿”,以及1912年发表的“中国之矿产”是此方面最早的文献。显然,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地理学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与该学科所发育的母体(地质地理学)有着直接的关系。1914年所发表的“工业地理之絮议”一文,则首次将工业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和任务介绍给国内地理学界同仁[4 ]。
20世纪初我国轻纺工业的发展已达到相当水平,这为我国部门工业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920年由浙江省政府设计会出版的《浙江之纸业》和1934年出版的《中国之棉纺织业》成为我国最早的较系统描述部门工业地理发展和成因的两部专著[5,6]。与之相比, 重工业方面的进展虽较缓慢,但1935~1937年《地学杂志》连续5 期所刊载“中国产业地理”的一文对中国基础工业的描述已标志着此方面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区域分布的研究阶段[7]。值得一提的是, 此时工业地理学研究业已开始注意对诸如湖北汉冶萍和河北启新水泥公司等工厂企业选址的对比研究[8]。不幸的是, 刚刚结束了启蒙而进入发育时期的我国工业地理学便遭受到日本侵华战争极大地摧残。
1.2 早期成长时期(1937~1949)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前几年,由于大片国土的沦丧、人员的流失和主要研究及教学机构的内迁,我国工业地理的发展处于近乎完全停顿的状态。只是到了40年代初,随着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迁移至内陆的地理工作者才又重新开始了工业地理学研究及发展工作。
与战前相比,我国地理工作者此时更感觉发展国家工业化的责任重大以及重工业发展对国家存亡的重要作用。此时期我国工业地理的调研工作主要是在西北和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省等地展开的。1940年代初期嘉陵江三峡煤炭地理[9]、北川铁路沿线煤铁区区域地理[10]、 西北矿业概要与复员计划[11]和四川盐业地理[12]等项科研调查工作均是在此时期完成的。随着西方工业区位理论引进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抗战局势的逐渐明朗化,有关我国战后工业的区位问题越来越受到地学各界的极大关注[13~17]。以韦伯工业区位论为理论依据,我国经济地理学者开始对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因素,以及有关工业部门和全国各大区工业布局的基本轮廓和重点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8]。
应该承认,我国近代工业地理学的发展为尔后阶段的长足进步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这一发展缺乏系统性,且实践机遇有限。
2 50年代以后
2.1 曲折成长时期(1950~1978)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开始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对工业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日益广泛而复杂的要求。着眼于服务国家工业化进程和壮大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我国工业地理学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由中国科学院组织、耗时长达10余年的中华地理志丛书的陆续出版[19],其目的在于系统、全面阐述包括工业在内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布总体状况,以便为后续的发展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二,为了配合自“一五”时期以来的大规模工业基本建设,经济地理工作者积极参与了以重点项目的布局和联合选厂为中心的区域规划工作、以及为摸清工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提高生产发展能力为中心的区域综合考察(注:李文彦,倪祖彬.三十年来资源综合考察中的经济工作.1979年中国地理学会综合性学术会议论文.)。由于这些工作主要围绕着综合工业发展区、大型水电站建设区、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区及有关区域的建设展开,因此不仅促进了当时地区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工业发展规划经验,而且扩大了工业地理学的社会影响[20]。
第三,为了提高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布局规律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理论水平,经济地理工作者还积极进行了以前苏联工业地理学为主的有关工业地理学专著的翻译工作,其中以巴郎斯基、普罗勃斯特为代表的区域学派和以费根、李芙雪茨为代表的经济学派的著作对我国工业地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建设影响最大[21]。在学习和引进国外理论的同时,我国经济地理学者也开始对影响我国工业布局的自然与技术经济因素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理论探讨[22,23]。
然而,正当我国地理工作者以极大热忱寻求学科发展之际,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使这一发展遭受了严重破坏,60年代中期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整个学科的发展完全中断。
70年代初期,在有关部门和地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地理学重新恢复发展。从1973年起,我国地理工作者先后进行了山东济宁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工业布局、山东淄博地区油气资源开发与工业综合布局(1974~1975)、河北东部地区工业基地合理布局(1976年)、以及安徽淮南淮北两地区煤炭资源开发与工业布局等调查研究工作(1978年)。这些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①主导矿种的资源评价;②合理的资源开发规模与产品加工方向方案选择;③大规模工业开发的水资源合理利用;④有关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⑤重点工业项目选址与工矿城镇建设等问题[24]。尽管上述调查研究工作尚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如缺乏产品消费市场和资本投入产出效益等分析,但在技术经济和综合指标体系论证方面较60年代以前有了明显进步,对促进地方与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和进一步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70年代末,我国经济地理工作者对解放以来30多年我国工业布局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一次较系统总结,其内容涉及工业布局的分散与集中、矿产资源与工业布局以及工业地理学未来的发展和任务(注:详见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研究室.工业、城镇布局与区域规划调查研究报告集,1982.)。这一工作为尔后我国工业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和建立了新的生长点。
2.2 全面成长时期(1979~1997)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工业生产和建设再次占居国家日常生活的主导地位,这一变化为我国工业地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在广大经济地理工作者的积极参加下,终于打开了工业地理发展的新局面。此时期我国工业地理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调研范围的拓展、内容的扩大和理论的发展三个方面。
在调研范围的拓展方面,我国工业地理学开始从单一工矿城镇为重点开始向城市集聚地区、区域工业生产综合体、城市工业开发区和科技工业园等多元化方向发展,而调研的地域范围也从重点工业区及地区走向全国。在此方面的典型代表如辽宁中部地区资源合理开发、工业结构与布局调整[24]、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中的工业生产布局[25]、山西能源基地综合开发与经济区划[26]、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建设与发展[27]、珠江三角洲工业布局特点与类型分析[28]、西南工业发展与布局[29,30]、中国亚热带东部地区工业开发[31]、新疆工业发展与布局[32]、辽宁资源开发与工业交通布局[33]、黄土高原工业布局[34]、中国工业地理及工业分布图集[35,36]、 中国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布局等调研工作。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概括全国各主要工业部门与地区工业生产系统30多年发展和布局经验的专著,《中国工业地理》一书的出版则代表了我国工业地理学的研究从局部区域走向全国。此外,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外工业布局的经验,经济地理学者还编辑出版了国外工业布局理论和有关国家及工业部门地理的专著[37~42]。应该说,上述所有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城市、地区和国家政府等有关政策的制定、区域规划以及其它学科和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依据。自80年代以来,工业地理已成为各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在调研内容方面,我国工业地理逐步从资源评价和重点企业布局扩展到工业布局原则、相关因素和条件影响的系统分析及宏观发展战略等研究方面。出于对提高布局空间组织效益的考虑,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地理工作者对工业布局的技术经济论证、集中与分散、地区工业系统、工业地域组合、工业区位选择及地区工业结构等诸多关键问题投入了极大的精力[43~47]。与此同时,对技术进步、交通建设、能源供应、水源供应、环境保护与工业布局,以及轻纺、钢铁、煤炭、石油化工以及海洋化工等部门工业的布局因素与特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提高了工业布局的综合研究程度和布局要素与特点的系统评价水平[48~56]。
面对不断拓宽的研究领域和迅速扩展的研究内容,我国工业地理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理论和方法系统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1982年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工业布局基本原理和规划技术经济问题的专著——《工业地理学(工业布局原理)》正式出版[57]。此后,尽管工业地理学的系统理论也曾出现在有关布局理论著作中、如《生产布局学原理》[58],但都未突破《工业地理学》一书的理论框架。此种状况直到90年代初《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的出版后才出现了根本性变化。以前苏联和西方新老古典区位等理论为依据,《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系统地探讨了我国40多年政府工业发展政策所产生的空间效果,并根据生产力空间发育的“点—轴”扩散原理提出我国未来工业空间发展的“T”字型结构系统[59]。 该书的出版不仅对我国工业地理学而且对有关政府规划部门和其它相邻学科的发展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进入90年代以来,探索中国工业布局规律的领域和深度均有进一步的扩大和提高,这些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资源型工业的发展与布局研究[60,61]; 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布局研究[62,63,21];③公司地理与企业组织战略行为的研究[64,65]; ④中国农村工业区域差异分析[66];⑤中国外资及企业区位分析[67,68] 。所有上述的进展极大地丰富了90年代我国工业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3 结论
作为一门实证性科学,我国工业地理学是随着国家工业化的逐步演进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叶,我国工业地理学在弱质的工业生产和战乱不断的环境下开始了学科的艰难启萌发育历程。进入到50年代后,在全国大规模工业化浪潮的强力推动下我国工业地理学的发展才踏上成长和发展道路,其间虽遇到文革等干扰,但在地理工作者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和参与下,工业地理终于成长为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应该看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布局实践和理论对中国工业地理学的形成和发育曾产生过重大影响。50年代以前,我国工业地理学的发展主要以西方传统布局理论和实践为蓝本,强调自然因素对工业企业布局的影响及作用。进入成长发育阶段后,开始学习前苏联的地域工业综合体理论和实践,注重研究计划经济体制下重点工业发展地区各生产要素的组合特征及其对企业、地区工业系统运行的作用和影响。进入80年代以后,又重新转向西方布局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在中心地理论、行为地理学和工业空间组织等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下,我国工业地理学者进行了包括政府工业发展政策变化、区域环境演变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内的较全面的研究和分析,终于在发展中国工业地理学的实践和理论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尽管如此,相对于不断加速的工业化进程来说,在理论和方法上我国工业地理学尚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国工业化目前正处在一个重要转型时期,面对不断加剧的全球化经济发展和日趋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压力,我国工业生产必须尽快完成两个根本转换(计划向市场和粗放向集约)。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我国工业地理学今后的发展在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完善和提高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国家目前正在实施的两个根本转变政策,其目的在于提高工业生产整体的投入产出效益、加速社会财富的积累。然而,由于对区域发展环境、特别是市场发育环境不甚明了,企业和政府的布局行为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而造成普遍性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产品积压,严重地阻碍了地区乃至国家工业化进程。遗憾的是,由于我国工业地理学目前的布局理论和评价方法都是紧紧围绕政府主导生产及布局建立起来的,所以对于这种大范围无序竞争所造成的混乱布局现象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为此,如何将这种传统布局理论和评价思维转变到以市场主导生产及布局为主的新思维方面来将成为我国工业地理学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欲达此目的,应对消费市场的基本状况、分布特征、类型划分和行为规律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环境治理、商业贸易以及资金和技术投入等因素组合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投资者提供系统而可信的发展环境信息和决策依据。
第二,受国家工业化初期发展特点的影响,以往我国工业地理学的实践和理论对工业空间扩散类型、方向和规模等问题给予极大重视,然而对于老工业区(域)和传统工业部门生产的空间重组问题却缺乏足够的认识。近10年来工业地理学者对高科技产业布局研究所表现出的不断升温和对传统工业部门与老工业区研究的逐步淡漠也许最能说明这一点。世界工业化历史表明,传统工业部门和老工业区(域)的空间重组往往成为国家工业化进入转型阶段的一个重要问题,如德国的重化工业基地——鲁尔和美国中部的阿巴拉齐亚煤矿区等[69]。实际上,60年代以来,英国工业地理和区域规划发展的一个基本主题就是如何解决老工业区(如英国南部的煤炭基地)和传统工业部门(如英国北方的纺织部门)的复兴和空间重组[70]。尽管我国工业化发展历史较短,但多年的对外开放和乡镇企业发展加速了工业整体扩散的速度,从而使得老工业区(域)和传统工业部门的改造问题日益显示出来,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有鉴于此,我国工业地理学者应积极关心和参与上述问题的研究,努力做好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重组工作,这对发展和完善工业布局理论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作为一门实证性学科,工业地理学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调研范围的扩大、研究领域的拓宽以及研究分析成果数量的增长,而且也取决于其调研质量的提高。否则,学科将逐步失去其生存的活力和阵地。80年代以来,北美工业地理学过分沉溺于计量革命的完善而忽视深刻反省这种追求的实际效果,最终逐步走向了衰落。应当看到,由于高速的工业化发展、迅速增大的社会需求、以及研究资金的匮乏,近20年来我国工业地理学的发展已经很少对所完成的调研成果进行认真的追踪验证。显然,这对建立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制下的工业合理布局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完善与提高是极不利的。譬如,由于近年来对新背景条件下的部门工业和企业布局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等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宏观布局分析上的平淡现象已见端倪。为此,应在以往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机制转换过程和市场竞争环境下工业布局规律和相关要素影响变化特征进行认真总结,以便把握未来工业布局的主动,这恰恰是我国工业地理学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所在。
收稿日期:1998—10—15;修订日期:199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