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桥梁施工养护与管理论文_马智辉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养护与管理论文_马智辉

马智辉

(山东通达路桥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3)

【摘 要】介绍现阶段已经破坏桥梁表现的问题,分析当前公路桥梁管理现状,提出公路桥梁的养护和管理措施,提高桥梁的养护水平。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养护与管理;措施

前言:

当前,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随着公路通车里程迅速增多,桥梁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长期以来,“重建设、轻养护”这个问题在我国公路桥梁管理中一直表现得比较突出,桥梁存在的问题也就比较多。另外,公路运输车辆大型化、重型化发展的趋势,给道路特别是桥梁等道路构造物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公路管养部门必须重视强化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加强“精细化”和“预防性”养护,提高桥梁的养护水平和使用寿命。

1、当前公路桥梁失养问题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运输的发展更可谓突飞猛进,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上总体水平不高,公路桥梁发展主要着眼于量大、面广的一般大、中桥,这类桥梁仍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为主。大批始建于60、70年代的公路桥梁,在日趋增大的车辆荷载的作用下,技术状况快速下降,很快由一、二类发展为三、四类甚至五类桥梁,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桥梁垮塌事件也时有发生。从总体情况看,当前公路桥梁的失养导致病害产生,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桥梁,这些桥梁存在着桥面铺装混凝土不同程度损坏,导致桥面产生坑槽,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甚至还有一些桥面伸缩缝损坏严重,产生“桥头跳车”,危及行车安全。公路桥梁“桥头跳车”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在一些软土地基地方表现得更为严重,这给养护部门带来很大困难。为杜绝桥梁垮塌、坠车伤人事件,保障公路桥梁完好畅通,进一步加强桥梁的养护规范化管理水平已成为迫切需要。

2、破坏桥梁表现的问题

1)破坏背景

现有桥梁大部分为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修建的,一方面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着施工质量低、设计结构不合理的通病,再加上多年的使用及自然界的侵蚀,或多或少存在着混凝土表层风化、钢筋锈蚀等病害,整桥载重能力已经达不到设计标准。另一方面荷载标准低,大部分桥梁设计荷载低于汽一20、挂一100,达不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相应公路等级的荷载标准。另外由于超限运输的存在,大吨位大荷载车辆越来越多,对这些桥梁更是极大的威胁。这些桥梁在超负荷工作,难以满足现代交通的需要,应该考虑更新改造了。

2)破坏部位、形式

北方地区多为简支梁桥,因此破坏部位和形式也基本相同。通过多年的桥梁养护发现,桥梁构件破损的程度上部结构严重,下部结构稍轻,墩台基本没有发现失稳的现象。简支板梁破损的形式主要是板梁跨中断裂、梁端混凝土碎裂等。最先破坏的部位都是由主车道开始,然后逐渐向外发展。这些简支梁桥的破坏过程基本一样。先是板梁跨中的铰缝混凝土碎裂脱落,从跨中向两端逐渐延伸。与此同时,铰缝处的裂缝反射到桥面铺装层上,使桥面铺装层的铰缝位置沿桥梁纵向出现裂缝。继续发展则桥面铺装层混凝土碎裂,铺装层横向钢筋被行车荷载剪断。板梁间的横向联结功能丧失,使荷载无法横向分布,形成单板受力状态。再往后发展,板梁跨中逐渐下沉,挠度逐渐增大,直至断裂。由此可见,横向联系是装配式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薄弱环节。

3、桥梁养护治理的对策

1)建设桥梁养护工程师队伍和养护队伍

公路交通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强化组织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桥梁管养方面,应根据相应级别设立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坚持“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并保证其工作性质的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换动。在其职责上,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制定、安排桥梁年度定期检查计划,组织实施辖区内桥梁养护的定期检查,提出检查报告,通报三、四类及危险桥梁的病害状况。从目前的养护队伍现状来看,养护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做到真正的专业养护。这就要求各级公路部门高度重视,针对桥梁养护工作的需要,要逐步培养骨干,成立专业养护队。桥梁专职养护,要突出的是一个“专”字,努力做到专业人员、专门程序、专用方法,以保证桥梁工程师的工作部署落实到位,随时掌握桥梁的使用状况,处治各种危急突发事件,并使队伍逐渐从日常养护过渡到具备进行桥梁中、小修甚至大修的能力。

2)坚持“四个一”制度,加强检查力度

所谓“四个一”制度即:每个县市区级公路管理部门对辖区内每一座桥梁,均落实一名行政领导、一名桥梁养护工程师、一名路政员和一名桥梁养护员。四位的职责是:行政领导为桥梁管养单位的分管领导,负责组织桥梁的管养和资金筹措;桥梁养护工程师为桥梁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技术人员,负责桥梁养护的技术管理和定期检查工作,制定养护计划和养护方案并组织实施;路政员为桥梁管养单位的路政人员,依法负责桥梁及附属设施的产权保护工作,并依法开展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桥梁养护员为桥梁巡视人员,负责制定桥梁的日常巡视及保养工作。各桥梁管养单位责任人要严格落实各项职责,保证桥梁养护的正常开展。针对技术状况较好的一、二类桥梁、较差的三、四类桥梁和作为危桥限制通行的五类桥梁要按照不同频率进行日常检查。一、二类桥梁:桥梁养护工程师至少每月一次,养护员每天一次日常检查,并现场填写《桥梁经常性检查记录表》;三、四类桥梁:桥梁养护工程师至少每周一次,养护员每天三次日常检查,现场填写《重点桥梁监控检查记录表》;五类桥梁应该封闭交通,实行专人看管,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3)建立健全完善的桥梁档案

桥梁档案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竣工验收后,管理单位应及时要求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还要与建设单位技术人员一起,按照相关资料,对所有桥梁进行一次全面详细的检查。需要提供的竣工资料包括:每座桥的原设计、变更设计、竣工图纸、隐蔽工程图片和检测资料以及桥下河流的水文计算等。对桥梁的检查,应按照桥梁定期检查的要求进行,检查结果交管理单位留存。

4)加大桥梁维修加固费的投入

现有桥梁大部分为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修建的,设计荷载标准较低,而且大部分公路桥梁仍在服役。为保证桥梁的正常运营,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每年的年度养护工作计划中,应该安排一定经费保证桥梁检查、维修及加固工作,保证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资金的合理与充足使用。这样一是可以节约大量投资,收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二是通过维修和改造危桥是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5)深入开展超限超载综合治理工作

各管养单位要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治超长效机制建设要求,坚持“立足源头、依法严管、标本兼治、长效治理”的工作方针,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建设治超五大网络。治理中,要切实健全完善和严格落实治超各项规章制度,加大联合执法力度。

6)建立健全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根据部省有关要求,结合桥梁养护实际,制定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信息上报、分级响应、交通保障与恢复、事故调查等工作职责和程序。

结语:

桥梁的安全使用是公路的生命。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依旧是当前公路养护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其管理工作,我们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抓好公路桥梁养护与管理的质量,不仅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于促进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文作者:马智辉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3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  ;  ;  ;  ;  ;  ;  ;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养护与管理论文_马智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