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校思政课;魅力;情境;兴趣;技术
高校思政课是一门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走进思政课,仿佛来到了色彩斑斓的多维空间。因为在这个课堂上,学生可以体悟博大精深的哲思,可以触碰时代发展的脉博,可以追忆岁月历史的变迁,亦可以看到英雄模范的事迹,还可以感受中国精神的伟大。可以说,思政课肩负着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重任。那么如何才能让高校思政课更具活力,更有魅力呢?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切入,就如何让高校思政课更具魅力进行如下探究。
一、创设缤纷多彩的情境,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情境之于课堂,犹如翅膀之于飞燕,鱼鳍之于游鱼,车轮之于马车。可以说,情境是思政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倘使思政课缺少了情境这一重要因素,那么整个课堂氛围将会变得暮气沉沉,犹如萧瑟秋风之中奄奄一息的蟪蛄。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把情境教学法与思政课教学结合起来,使各种各样的缤纷情境相互交织,从而织就出高校思政课的华美图景。
例如,教师在讲授《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创设良好的情境。首先,教师通过展示图画的方式创设了一种图画情境。这些图画有《新青年》杂志的封面,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历史人物的头像。其次,教师创设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有关的问题情境: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开端?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以及历史意义?总之,情境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有效改变了教师一味灌输思政理论的局面,使思政课重新展现出光彩,使学生热情满满地投入到思政课的怀抱之中。
二、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课堂教学快速地朝着信息化方向大步迈进。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不应被时代潮流抛弃,应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采用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信息技术,把科技创新与教学创新融合起来,使思政课更具吸引力,更有感染力,从而使学生对高校思政课产生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首先,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教学大纲设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课的教案,并通过上网查阅等方式,搜集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其次,教师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因素,制作精美有用的课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等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课件。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本课主要包含三大部分重要内容。在讲述第一部分“物质决定意识”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播放课件中的一个视频,使学生通过这个视频更好地把握物质对于意识的决定作用。在讲授“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时候,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的教学案例,使学生从这些案例之中进一步感受“意识的反作用”。在讲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学习资料以及练习题目。总之,多媒体的运用充分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效率。
三、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具有魅力的一面。思政课教师只有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地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达到质变。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充分动起来呢?须知,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品质,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有鉴于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充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不再被动接受思政理论,而是主动自主地探究思政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这一内容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合作探究的任务。首先,教师公布分组名单。其次,教师把各个小组需要合作探究的话题展示出来:何谓矛盾的斗争性?何谓矛盾的同一性?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再次,各个小组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对这些问题进行探析,并形成合作探究的报告。等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发言人依次就《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相关内容进行发言。总之,这样的方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能动性。
总而言之,高校思政课是一门古老而新颖的课程。教师在思政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缤纷多彩的情境,点燃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热情;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方式,充分地革新了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从而使思政课更具魅力,进而使学生感悟思政课之美。
参考文献:
[1]杜文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7(10)
[2]杨孝富.牢牢把握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地位[J].高教学刊,2018(18)
论文作者:刘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0
标签:思政论文; 教师论文; 情境论文; 高校论文; 学生论文; 这一论文; 意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