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是一项系统性较高的过程,所涵盖的专业范围十分的宽泛,但又受到施工面狭窄的限制。在具体施工中,要科学、合理保 护地下管线,这是施工建设的关键内容。因为管理方式不到位、施工技术不科学、规划设计不合理,直接损坏地下管线,使得工程施工受 到阻碍,所以要将地下管线保护措施落到实处,为工程建设营造便利的施工条件。
关键词:市政施工;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1地下管线施工的作用
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作用不容忽视,为城市的良性发展提供热力燃气传输、电力传输以及通信传输。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地下管线建设施要始终依照相应的施工规范及标准。最为关键的就是方便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且对于整个城市的建设十分的关键。
2地下管线施工的技术分析
2.1勘测技术分析
我国地下管线施工探测技术主要有电磁感应和探地雷达,其他探测技术包括声学探测、红外线成像、管线调查、扎探及充气检测。电磁感 应是定位和追踪地下管线的常用方法,能够提供地下管线的各种资料。探地雷达是一种非技术管线探测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应用于地下结 构和物体的探测。声学探测主要应用于漏水探测,如:塑料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的追踪、电力电缆的故障定位。红外线成像是利用地下 管线与周围土壤的温度不同,可应用于供热管道的漏点定位及排水管道的漏点定位。
2.2 依照施工组织方案来挖掘样槽或样洞
铺设地下管线时,管线距离一般会过短,得将样槽改成样洞,保障挖掘不会影响样槽,埋深较浅的管线要实施保护措施。人为挖掘样槽或 样洞容易碰到结构坚硬的岩石,施工单位利用机械设备协助完成,最终保障完工。假使在结构层之内的管线,想要保障样槽或样洞的安全 ,就得应用轻型手钻工具。该过程要尽量预防管线相互碰撞而导致破裂的情况。
2.3深埋管线注浆技术
注浆技术是将具有填充、胶结性能的材料配制成浆液,用注浆设备注入管线周围地层的孔隙、空洞及裂隙中,凝结硬化后达到加固的目的 ,并且加强对深埋管线的保护作用。在施工时,部分管线存在着内径较大和埋设位置较深的问题,需减少对施工管线的不利影响,因此加 强对管线的保护十分必要。采用分层注浆技术能够提高对管线的保护程度,加固管线周围地层的坚固性,有助于保护深埋管线。在进行注 浆工作时,需在管线周围设置两排注浆孔,以充分发挥保护性能。首先进行外侧注浆工作,完成后再进行内侧注浆工作,可以减少浆液浪 费的现象。注浆原则以浆液向管线下部流动的原则充分进行加固,保证管线周围土层对管线的保护度。
2.4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作为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地下管线保护的增加,同时也消除 了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市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所以,施工人员在应用浅埋地下管线 施工技术时,必须运用加盖法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才能实现延长地下管线使用寿命的目的。另外,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实际 应用的过程中,必须与市政工程施工方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制定出满足市政工程施工需要的技术措施。而这些技术措施则主要包括 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如果挖槽施工过程中出现管径过大的现象,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线的加固,才能在充分发挥混凝土材 料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有效保护浅埋地下管线的目的;(2)如果挖槽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管径过小的现象,则必须采取加槽盖法对管线进 行相应的保护,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挖槽管径与设计方案之间存在的误差,以便于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性能的充分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地下管线管道安装技术
在地下管线的管道构建的安装中,施工单位要对开挖的铺设管线的沟槽进行勘察,确定沟槽的周围情况符合管道铺设后,方可以进行管线 的安装施工。对管沟内的杂物进行彻底清理,复查管沟地面宽度是否符合安装要求,检查土质有无松动现象,达到安装要求后就可以进行 管线的安装施工了。安装管线前对管材的质量把控是关键的施工环节,要依据管件制作要求和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管线构件的核查,同时要 核对管件依次连接的标注正确与否。在吊装管件时,要确保管件放置的平衡性和稳定性,防止管件下方的地质凸起对管件安装的影响,在 采用钢材管件安装时要注意管件焊接的密封性能的把控,要保证管件的连接无渗漏情况。
2.6地下管线沟槽回填施工技术
市政地下管道安装完毕后要进行一系列的运行检测试验,对于供排水管道要进行闭水试验,对于燃气管道要进行防爆和燃气泄漏试验,光 缆管线要进行光缆维修过程的预先测试试验。在达到市政地下管线运行基本指标的时候,开始进行管道的回填施工,回填施工前应再一次 清理管槽内的杂物和确认管件连接正常,所用的回填土质以粉土或者沙土为宜,回填次序应从管件根部也就是管件胸腔区域开始回填,应 用分层对称回填的方式进行,每回填30mm 的厚度要进行夯实土层的施工,然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回填。
2.7地下管线井室砌筑技术
地下管线砌筑井室技术的运用可以满足管线井室施工要求和安装后的检查和维修工作,井室的设计要满足实际管线的铺设情况,一般的井 室都设计成圆形,在砌筑井室的施工中,要保证井室下方地面的平整度,不能有杂物,井室的施工应以预先测量好的井室中心基准点为施 工标准线进行施工操作,井室的砌筑要按照砌筑一层砖层后在其上面铺水泥浆液,然后再进行下一层的铺筑次序进行。每一层的铺筑要保 V持水平,铺砖层要以丁横铺筑方法进行施工作业,确保铺筑的砖层之间的衔接牢固。在砖层中间进行砖缝注浆弥合施工,要使得砖层之 间连接紧密,切记不可用水直接冲灌砖缝,铺筑的浆液要有一定的粘结度,要符合砂浆配置标准,砂浆灌注后没有凝固前不得在砂浆面上 放置物品和人为踩踏,砖墙勾缝灌注的砂浆要灌入灰缝中并要压实拉平深浅一致。
3地下管线施工的保护措施
3.1地下管线保护措施的提出
为了保证地下管线在施工中的安全,避免被破坏,管线单位和施工单位应积极沟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下管线。具体保护措施有杆线周 边必须待架空线、缆线迁移好后方可施工。在使用起重设备时要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严禁在电杆旁边开挖、取土。供水管线施工前应办 理相关审批手续,人工开挖前需探明地下管线、设施。施工区域内标志桩、阀门井、及裸露燃气管道应给予保护,防止意外损失。
3.2地下管线的保护程序
建设单位在施工前需要组织相关单位参观管线综合调度交底会,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管线权属单位将管线的性质、管径、走向以 及埋深情况向施工单位交底清楚。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需要考虑保护管线,分析实际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在设计方案上 保证管线的安全。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地下管线安全保护体系,作业队伍需进行三级安全教育,选择机械操作员时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安 全施工技术交底,将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人。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城镇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市政工程建设在各大城市建设中地位举足轻重,对于市政建设中地下管线的施工技术的 开展有着一定施工标准要求,而现实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的施工方式,造成了市政地下管线使用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基于 此,以上内容就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海峰.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知识,2016,36(14):51-52.
[2]王新法.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47):56-57.
论文作者:应钦华,邵高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管线论文; 地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市政论文; 管件论文; 技术论文; 浆液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