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人民医院供应室 湖南武冈 422400
摘要:目的:探讨加强供应室消毒管理在院内感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强化供应室消毒管理时的400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供应室常规消毒管理时的4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采用强化管理前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从而分析探讨强化供应室消毒管理对院内感染预防的作用。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供应室采用强化消毒管理后,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供应室消毒管理过程中,采用强化管理能够进一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供应室;消毒管理;院内感染;预防
医院中,供应室是极为重要的部门,其主要负责对医院各科室的医疗器械、敷料和其他污染物的回收和消毒工作,同时发放无菌物品。供应室消毒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大小[1],因此,为研究加强供应室消毒管理在院内感染预防中的作用,笔者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和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供应室消毒管理过程中的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以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强化供应室消毒管理时的400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我院供应室常规消毒管理时的40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50例,女性150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4.2±3.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0例,女性160例,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55.3±3.4)岁。经过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成员一般资料无区别,因而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住院期间,我院供应室采用常规消毒管理,主要包括设立专用供应通道,科学分区,保持通风和光照条件等。
研究组住院期间,我院采用强化供应室消毒管理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强化各部门消毒管理。采用集中管理方案,对医院中各科室需要消毒和回收的医疗器械集中回收,然后严格按照消毒标准清洗消毒,然后在根据各科室的要求统一供应。外来的医疗器械都需要依据《WS310: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的要求进行清洗灭菌工序,归入医疗质检范畴,不断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2]。对供应室的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强化工作制度,明确分工和责任机制,规范消毒人员的工作程序,强化质量控制,同时做好安全方案。采用质量保证机制,对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清洗工作严密记录,做到道道工序有记录,不断提高消毒质量。此外,加强供应室与各科室之间的协调沟通工作,了解各科室中的工作特点以及常见的感染源,从而针对性的做好供应室消毒工作。落实消毒灭菌岗位培训考核机制,不断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及时发现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处理。(2)强化工序管理。强化供应室消毒管理,需要落实到每一个工序中。在医疗器械的回收过程中,使用者应该不断优化使用流程,对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可重复使用器械分类处理,可重复物品需要放在密封容器内部,同时由供应室人员统一回收,若在传染性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物品,需要单独包装回收,同时标注疾病名称。在清洗流程中,主要包括人工清洗和机械清洗两种方式。人工清洗主要用于精密度高、复杂的器械中,需要严格按照清水冲洗、有效清洗和反复漂洗等工序进行,同时依据器械说明书操作。消毒工序中,主要采用机械消毒方式,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和75%的乙醇开展消毒工作,消毒温度需要超过90摄氏度,时间需要超过5min,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灭菌。消毒完成后,进行干燥工序,金属器械干燥温度需要保证在70~90摄氏度,塑料物品则为60~75摄氏度。对手术用吸引头和穿刺针等需要95%的乙醇进行干燥。在灭菌过程中,一般包括压力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和环氧乙烷灭菌等方式,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医疗物品中,例如压力蒸汽灭菌主要用于耐热性和耐湿性的医疗物品。灭菌之后,还需要经过检查、保养、包装、储存、发放等工序,都需要严格依据工作规范处理,从而不断提高供应室消毒管理水平[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照组与研究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我院供应室采用强化消毒管理后,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院中,消毒供应室是为全院各科室提供无菌器械,回收医疗物品的重要部门,尤其是危重症患者需要的医疗物品,更加关键。目前,医院中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不断上升,对住院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供应室消毒管理质量已经成为医院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通常而言,发生院内感染,主要因素包括医疗物品回收滞后、物品消毒灭菌工序存在问题使得灭菌不彻底等,基于此,我院在2016年5月开始采用强化消毒管理方案,层层深入,严把消毒灭菌工作每一道供血,从而有效提高了消毒管理工作质量。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供应室采用强化消毒管理后,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医院供应室消毒管理过程中,采用强化管理能够进一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文毅,李燕玲,杨自力等.强化供应室消毒管理对控制 ICU 病房院内感染的作用[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1):88-89.
[2]王福青,李璟,江楠等.院内感染与供应室消毒管理两者间的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9):65-67.
[3]黄丽.供应室消毒管理对院内感染预防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5,(16):7-7,8.
论文作者:肖冰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院内论文; 我院论文; 工序论文; 患者论文; 物品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院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