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科技力量推动内部审计转型发展论文_朱玲

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 河北沧州 061108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审计行业迎来发展的关键时机,其在企业成本使用效益、生产运营发展等发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力量的建设及发挥水平审计工作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现代审计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当代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入分析现代科技力量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现状,通过对其结构、特点以及创新模式的探究,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未来转型发展方向及目标,提升审计工作地位,树立做好新时代审计工作的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审计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科技力量;内部审计;转型发展

引言

审计作为企业监督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在整个经营发展过程中所发挥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内部审计工作尤为重要。作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而言,应对自身所面临现状及肩负责任进行有效明确,如何紧随时代潮流,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审计工作,俨然已成为现阶段广大内审人员亟待实践和解决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全面贯彻落实,各大企业先后开展了各种学习活动,与内部审计专业实际特点相结合,自始至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努力践行现代可持续发展观,以创新性科学技术发展精神为指引,加快推动科学化、高效化以及合理化内部审计管理体系的系统构建,在推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取得全新发展的同时,借助科技力量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升级,确保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全面提升。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曾指出:审计信息化是一场革命,能不能在这场革命中掌握主动权,直接关系今后审计事业的发展。从目前看,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以信息科技力量建设与应用为主要任务,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科技信息化建设。

一、科技方面所取得成果

(一)系统整体框架的组成

从整体框架结构来看,本系统集信息化、技术化以及科技化于一体,包括基础生产运维、业务运营以及生产管理等均属于起所覆盖范围,整体管理平台又可细分为若干个小系统,如,物装BW数据仓库、电子商务网、会计集中核算系统、ERP信息系统等等,上述各种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极大的实现了企业在各项计划、财务、销售以及物资等管理过程中的集中化与统一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以经验为主审计流程的彻底颠覆,为后期在线审计作业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见:表1所示)。

 

(二)应用过程中相关体系的构建

为确保审计工作与不断变幻的信息化环境相适应,企业实现内部审计在内在需求和发展方面的提质增效,为自己量身定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依托审计信息化查询平台,与传统审计实践活动和结论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对数字化审计方式进行总体分析、系统研究、挖掘疑点、分解问题、精准定位等等。积极推进现代化审计工作新模式,常识性从三方面入手,如:审计思路与信息化技术、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线下核实与线上查询等相关对立面的有效结合,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打造一整套与现代审计领域相适应的审计技术方法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中海石油中捷石化在审计监督、集成管理以及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与发展。这一创新成果的获得依附于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以ERP环境下的审计查询平台以及辅助审计信息系统(AIS)等五大审计监督系统为前提条件,全面采集ERP、预算管理系统以及企业数据仓库(EDW)等相关数据源中的各类生产经营数据,运用多种审计技术方法,如:数据对比法、筛选判断法、判断抽样法、趋势分析法、随机抽样法以及结构比例法等等,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分析所采集相关数据,并增强与财务核算系统以及业务管理系统的相互连接,包括会计集中核算系统(AIS)、ERP、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以及合同管理系统(CIMS)等等,及时向现场审计人员发送和分派所获取的审计疑点和审计线索,使其在现场进行取证并逐一核实。

(二)系统运行所依托平台

1.审计智能预警系统。通过对合同管理系统、财务报表、ERP、各板块业务数据仓库、电子商务系统以及预算管理等各种不同数据源的有效应用,基于各项业务实际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模型的建立,该模型内主要包括预警结果、预警分析以及预警处理等等。以预警模型为参考进行审计专用BW数据库的构建,通过在线监控和对比分析高风险领域核心指标以及关键业务数据,确保对整个预警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与在线分析。

2.辅助审计信息系统。从本质上来看,辅助审计信息系统(AIS)的构建主要基于ERP系统,在充分考虑ERP实施特点和模板构建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之下,与现阶段审计行业所存在的工作需求和发展思路,进行相关应用系统的创新和开发。对ERP系统各业务模块以辅助审计信息系统为依据,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查询、研究以及筛查,为审计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ERP环境,确保审计人员能够按照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准的完成审计工作。

3.审计抽样系统。审计抽样系统的开发和建设的数据源主要为ERP,自始至终坚持“复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相结合、审计实践与抽样理论相结合、系统客观选样和主观经验判断相结合”的理念原则,并积极开发一系列审计抽样模型,例如:销售抽样、财务抽样、投资项目抽样以及物资抽样等等,提供多样化的抽样方式,增强审计抽样的科学化与合理化,确保抽样结果的精确度,在促使审计工作整体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避免审计风险对整个审计工作的消极影响。

4.审计查询平台。建设企业相关审计查询平台应主要以审计过程中所涉及的管理内容为核心,通过对各种审计分析工具以及审计查询功能的灵活性应用,对审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辅助,保证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线索和审计争取等内容的有效获取。审计查询平台的构建主要是在连接其他业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审计查询系统中相关财务数据以及业务生产数据的系统采集,以远程查询方式对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

5.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所具备功能除审计作业支持平台、审计信息集成管理门户之外,还包括审计管理应用平台。可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审计项目管理审计计划管理以及审计信息分析等模块的全流程在线作业以及审计各环节自动自动集成的有效实现,从根本上推动整个审计业务开展的规范化及标准化,确保审计质量的全面提升,有效规避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引领审计业务努力朝科学化、规范化以及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系统本身优势及特点

(一)远程化

在对数据集中采集过程中,常用的采集方式主要包括模块嵌入、申请权限以及数据接口等等,在相关管理系统的辅助之下,如:审计查询平台、合同管理系统、AIS以及其他业务管理系统等,对各种各样的业务数据、合同台账以及财务数据进行远程获取,并且可以对以往系统所产生历史运行信息或者数据进行随时调查研究,避免在资料搜集方面形成时间上的过度消耗,确保审计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智能化

在对系统内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过程中,以现代化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进行自动预警、自主预警以及预警结果等分析模型的建立,或者对AIS系统中冲销凭证、退货报表以及跨期间记账凭证的有效查询,以智能化方式对业务各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如,采购业务、工程投资以及销售业务等等,全面提升在企业在审计数据分析过程中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三)科学化

在对系统中关键问题或者疑点进行查询时,灵活性的将随机抽样法、判断抽样法以及系统抽样法等审计方法运用于整个抽样模型,可在审计抽样系统中实现对检查样本选择的科学性,不但有助于审计过程中疑难点问题的查询和确定,且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对审计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合理规避。

(四)精准化

针对系统中所存在的疑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核查与解决过程中,在AIS系统四大模块中引入各种问题解决方法,如:计算分析法、异常关注法、数据对比法、关键字段法以及筛选判断法等等,对其中审计过程中各事项所存在的一系列疑点进行穿透式的追踪,逐一突破,精准化的发力,对导致问题产生的因素和线索进行深入挖掘与核实,最大限度的减少审计过程中对时间的浪费,确保整体审计成本的有效降低。

(五)规范化

在审计过程控制阶段和后续管理阶段,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通过对现有审计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审计项目全过程控制、审计成活统计分析以及业务流程在线操作等多项信息化管理功能得以全面实现,实现审计各环节的自动集成、问题定性与法律法规引用的自动关联,使其操作更规范,问题定性更准确,引用条款更便捷恰当,进一步提高审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科技创新分析

我们要建立信息化的审计管理系统,区分出于传统审计模式框架间存在的差异,能够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预警控制的动态性、审计过程的在线性,对企业内部审计在科学化方面的全面深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其下一阶段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开拓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蓝图。

(一)审计模式向远程在线“推进”,技术手段更趋高效

在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为达到与企业审计工作转型发展要求相一致,中海石油中捷石化将发展重点转移至对质量的提升和效率的改善,尝试以传统审计思维方法和流程习惯为转折点,在AIS、审计查询平台、审计职能预警系统以及审计查询平台等的辅助之下,促使审计思路与科学信息平台的有效融合,增强对相关数据的深入挖掘、全面采集以及深入分析,加快实现传统事后审计与现代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的积极转换,全面分析系统各环节影响因素,锁定系统内的可以点,实现对人员、分工、线索等三个方面的精准对接;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应增强对科学化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并通过AIS系统中的相关程序,如报表清单以及凭证影像件等对相关资料进行追踪和调取,实现对会计附件材料以及会计凭证等电子化基础业务档案的远程调阅,在传统现场审计的基础上联合远程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上的转变不仅赋予了审计工作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且有助于现场审计作业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全面提升,加重了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含量,为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提升创造了有利环境。

(二)跟踪审计向信息技术

“借力”监督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更具前瞻性,企业审计部门通过审计职能预警、ERP、AIS、合同管理、审计信息集成管理以及招投标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在线分析和采集相关业务数据资料的目的,能够实时监控审计过程中所蕴含的关键数据以及高风险核心指标,可促进以跟踪审计重点的新型监控模式的积极构建。

(三)审前运筹向系统集采

“升级”,数据分析的重点在于对审计项目中各项关键数据的科学分析以及在线采集,企业严格遵循“可靠性、可行性以及及时性”等原则,积极调查研究并评估相关审计工作,系统性的树立了相关的业务管理系统,对通用性、拓展性良好的数据接口程序进行系统研究与开发,为审计人员数据的在线采集和集中提供便利性,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可靠性以及完整性、

(四)信息水平向整体提升

“迈进”技术创新更加趋向于对计算机专家、审计查证骨干以及信息化应用骨干的抽调,并以信息技术科为标准进行组建,向审计人员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支持以信息咨询。与此同时,为对审计工作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掌握审计实际需求,实现对远程系统服务的不断优化,为相关审计人员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技术支持,并加快建立其专门的审计信息技术应用支持群,使典型案例和方法在广大审计人员中实现全面共享,确保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方面信息技术“先锋”作用的全面发挥。

四、所取得主要成效

(一)技术助力做导向,迈“关口前移”新步伐

远程在线审计技术使企业投资审计基本实现其监督环节的关口前移,实现工程结算审计、竣工决算审计与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审计、在建跟踪审计以及产能建设审计等的相互转化,实现对审计信息化管理应用体系、经营查询系统以及审计信息化管理应用体系等多套生产管理系统的有效运用,并通过与线下生产数据以及现场实际状况的有效结合,进行信息或者有效线索的核实取证,最大限度的节省现场审计时间,确保审计作业过程中信息查证过程的有效率。

(二)技术支持做引领,创“提质增效”新路子

为进一步实现对企业相关部门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的有效核实,审计部门积极引入预算跟踪审计,采取现代化工作模式,在审计工作开展前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疑点线索进行挖掘,仔细查证往年企业整体收入、运营成本以及生产利润等问题,确保审计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三)技术深化做聚焦,凝“流程标准”新模式

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可为整个审计工作提供相应的审计管理和审计作业模型,可从根本上实现以动态性方式对审计业务全流程在线操作和项目进展的实施监督与控制;实现审计成果自动集成、统计报表实施编制、法规引用自动关联、专项分析指导理想、统计报表实施编制以及审计整改闭环管理,充分满足审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提出的各项需求,为审计人员日常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四)技术推进做动力,探“管理促效”新类型

充分借助“AIS、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以及专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了物资招标采购管理、科研资金管理等专项审计调查,不断探索帮助企业实现“管理促效”的专项审计新类型。

结语

大数据环境下,为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提升审计质量,企业必须以“强基固本”方案为总纲领,重点采取审计模式向远程在线“推进”,技术手段更趋高效,跟踪审计向信息技术,审前运筹向系统集采,信息水平向整体提升等相关措施,全面提升企业审计质量,推动审计事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文军.深化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J].经济视野,2013,11(23): 144-146.

[2]刘亚昕.大数据时代下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探讨——以中国联通的“大数据审计系统”为例[D].江西财经大学,2017.

[3]黄晓艳.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在公路系统内部审计中的运用及对策初探[J].交通财会,2014,12(07):247-250.

[4]张旭.浅析我国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基于当代国际内部审计发展新趋势的思考[J].现代会计,2007,14(01):352-354.

[5]黄莉倩.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技术的发展与实践[J].中国经贸,2011,05(22):254-255.

[6]孙翠玉.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及优化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5(16):139-142.

论文作者:朱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通过科技力量推动内部审计转型发展论文_朱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