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对老年人心肌梗死心功能的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_王娜,宗文仓,李梦光,张立强,刘丽霞

唐山市玉田县医院内一科,河北 唐山 064100

作者简介:王娜(1976-),女,河北唐山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内科。

摘要:目的:对比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在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那普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改善程度与LVEF分数对比,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贝那普利与缬沙坦治疗,均具有通畅血管、调血脂的作用,对心血管疾病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能显著降低,但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更好。

关键词:贝那普利;缬沙坦;心肌梗死;老年人;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9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124-02

近些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由于心肌细胞长时间处于缺氧缺血状态而出现坏死引起心肌梗死[1]。对该病进行治疗时,主要采用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进行治疗,本组研究主要针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进行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入选患者符合美国心脏协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经心肌酶学检查、心电图检查及胸痛病史确诊;血压≤90/60mmHg,心率≥100次/min;经冠状动脉成形术显示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意识清楚,无精神异常;无其它并发症;入院前三天为使用其它抗菌药物。排除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慢性心脏病患者;脑出血患者;有转移危险肿瘤患者及不可逆脑损伤患者。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62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66.3±3.2)岁;观察组中,那行31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63岁,最大年龄84岁,平均(67.1±3.8)岁。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抗血管、抗血小板等基础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湿化瓶内乙醇含量20%-30%,氧流量6-8L/min,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给予面罩呼吸机给氧。建立静脉通道,迅速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用药期间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疗效密切进行观察。间隔15min给予3-5mg吗啡治疗,连续2-3次;给予20-40mg呋塞米静脉注射快速利尿,间隔4h一次。给予12.5-25.0μg/min硝普钠,进行动静脉血管扩张,由于硝普钠见光易分解,所以采用避光输液器,现用现配。治疗期间,对患者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电解质、血气分析及心电图密切监测,并对患者的精神状态、体温、皮肤颜色及出汗情况进行观察。

对照组,给予本组患者缬沙坦片(生产企业: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217)口服治疗,每次80mg,每天1次,连续服药3个月;观察组,给予本组患者内那普利片(生产企业: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292)口服治疗,每次5mg,每天1次,首次服药对患者血压密切进行观察,维持计量5-10mg,连续用药3个月。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对所有患者B型脑利钠肽(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前后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对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变化进行观察。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学会分级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3]:治愈:症状完全控制,心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明显控制,心功能改善达到1级-2级;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与显效存在差距;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心功能未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患者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心脏脆弱,器官代谢能力降低,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多发疾病,也是危及老年患者生命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射血功能下降,组织灌流量降低,无法向组织脏器搏出足够的血量等[4]。患者出现心绞痛、呼吸障碍等,对该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药物对症治疗,本组研究中,采用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心肌代谢功能均有改善作用,能够达到治疗的效果。

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采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患者BNP与LVEF变化情况比采用缬沙坦治疗变化情况更显著。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均具有抗炎、调脂作用,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本组中,采用贝那普利治疗的患者TC与LDL-C指标的变化明显优于缬沙坦,主要是由于贝那普利在肝内被水解,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可竞争性抑制其生成,对血管紧张素I向血管紧张素Ⅱ的转换进行抑制,降低醛固酮的分泌及血管阻力[5],使血浆肾素活性提高,降低患者血压,能够有效的稳定病情,同时还可降低心脏负荷,对心功能改善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进行治疗,均能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致死与致残率,具有通畅血管与调脂作用,但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缬沙坦,因此在临床中更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艾丽娜,刘欣宇.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不全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8(14):56-57.

[2]胡勇钧,唐哨勇,陈姣.缬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04(13):291-293.

[3]方来喜.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05(11):630-631.

[4]赵利锋.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1(28):232-233.

[5]陈明.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临床效果[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03(16):339-340+343.

论文作者:王娜,宗文仓,李梦光,张立强,刘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  ;  ;  ;  ;  ;  ;  ;  

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对老年人心肌梗死心功能的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_王娜,宗文仓,李梦光,张立强,刘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