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口腔医院 277101
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针对儿童牙病患儿分别以樟脑酚、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牙科门诊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接收的患儿童牙病的80例患儿,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对本组患儿开展随机分组,共两组:参考组共40例,确诊后以樟脑酚用药治疗;治疗组共40例,确诊后以氢氧化钙糊剂用药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及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且观察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参考组患儿开展对照分析发现,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儿童牙病患儿以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较樟脑酚更为优秀,值得借鉴。
关键词:儿童;牙病;氢氧化钙糊剂;樟脑酚;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children's dental patients respectively,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alcium Hydroxide Paste phenocamphor. Methods:80 cases were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dental clinic in June 2015 ~2017 year in June received from children's dental disease,double blind randomized grouping method for reference to carry out this group of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group a total of 4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henocamphor after treatment;40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after treatment with Calcium Hydroxide Paste. Drug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2 groups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fter the medication.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P < 0.05). Conclusion:for children with dental treatment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alcium Hydroxide Paste with phenocamphor is more outstanding,worthy of reference.
儿童牙病为临床常见的儿童疾病,以乳牙牙髓病、根尖周炎较为常见[1],通常是因牙龈感染引发,患儿症状包括咬合痛、叩痛等表现,其中部分病情严重者还会导致其牙龈产生瘘道,从而显著提高了患儿的痛苦。现今临床上对儿童牙病患儿主要采用根管疗法开展治疗,而治疗时需对根管进行消毒,以将具有的感染细菌、毒性物质消除,确保治疗的彻底[2],但关于根管消毒药物的选择临床始终存在争议。我们取本院牙科门诊接收的患儿童牙病的8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且分别给予樟脑酚、氢氧化钙糊剂用药,旨在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治疗药物,现对治疗方案及效果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本院牙科门诊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接收的患儿童牙病的80例患儿,对象收集标准:(1)80例患儿均通过CT检查、X线摄片检查明确诊断;(2)均属于单颗患牙;(3)均为首次开展根管治疗;(4)均没有牙周病、牙隐裂;(5)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字;(6)经本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1)存在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史者;(2)不满足根管治疗指征者;(3)不配合本研究者。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对本组患儿开展随机分组,共两组:参考组共40例,包括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7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有3岁,年龄最大的有12岁,平均年龄(6.71±1.09)岁;其中前牙18颗,双尖牙12颗,后牙10颗。治疗组共40例,包括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15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有3岁,年龄最大的有13岁,平均年龄(6.94±0.97)岁;其中前牙17颗,双尖牙14颗,后牙9颗。对比分析2组的以上资料可见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儿接诊后均开展术前摄片,且开展开髓、拔髓、定位等常规处理,以生理盐水、3.0%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对患儿的根管进行交替冲洗,冲洗后擦干。在此基础上,参考组40例患儿采用樟脑酚用药治疗,根管制备完毕后,以樟脑酚棉捻放在患儿根管内,以樟脑酚棉球放置在髓室中,且以氧化锌开展暂封。治疗组40例患儿采用氢氧化钙糊剂用药治疗,根管制备完毕后,以氢氧化钙糊剂棉捻放在患儿根管内,尽可能使其全部充盈根管,然后以氧化锌开展暂封。如果患儿合并炎症,应先针对炎症开展治疗,待其炎症反应消失后才能开展根管消毒处理。叮嘱2组患儿于治疗10d后回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2)详细记录2组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3~4]中的疗效标准且结合本组患儿的具体症状制定,判定标准:(1)显效:治疗后患儿的患牙疼痛缓解,没有咬合痛、叩击痛等表现,窦道愈合,牙龈颜色基本正常,髓室与根管内的药物棉捻基本干燥。(2)有效:治疗后患儿的患牙疼痛缓解,没有咬合痛,有轻度叩击痛表现,对窦道按压没有分泌物渗出,牙龈基本正常,根管内的药物棉捻轻微湿润,没有异味,经X线摄片检查牙周、根尖组织没有显著变化。(3)无效:治疗后患儿的患牙疼痛没有改善,显著叩击痛,牙龈红肿,对窦道进行按压存在分泌物渗出,根管内的药物棉捻湿润,存在臭味,X线摄片检查发现根尖、牙周组织存在低密度影。
1.5 统计学方法
收集并记录本研究内的全部计量、计数资料,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内开展分析,其中前者经t 检验方法开展分析,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x±s);后者经卡方检验方法开展分析,表示方法为[n(%)],若显示P <0.05则表明比较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与参考组患儿开展对照分析发现,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如下表1:
2.2 2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组患儿用药后有1例患儿产生牙根尖周组织发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参考组患儿用药后后有6例患儿产生牙根间组织发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可见治疗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低(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显著上升,小儿的日常饮食结构亦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这就导致牙病患儿的发病例数逐渐提高,严重影响了广大儿童人群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质量。根管疗法为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措施,目的为将患儿治疗后的死腔消除,以明显减少炎症、再感染的出现。但如果填充不紧,细菌、炎性渗出物及组织碎片会在其中隐藏,很容易滋生细菌,从而明显影响了患儿的疗效。
临床治疗牙病患儿的关键为彻底清除根管内的细菌、毒素、坏死组织[5]。根管预备工作的目的为去除细菌、感染物质,但依旧会有细菌残留,故应于消毒药物辅助下开展进一步清除。目前临床上在进行根管填充时通常使用樟脑酚开展根管消毒,适用范围很广,除了能够加快菌体蛋白的变形,还可达较好的抗菌、镇痛效果,但会对其患牙造成较大的刺激及腐蚀,同时消毒作用时间相对较短,故消毒作用欠佳。氢氧化钙糊剂为口腔疾病的常用治疗药物,和樟脑酚比较,其可和患儿炎症内的酸性物质产生中和反应,进而明显减少急性炎症的出现,且具备良好的收敛性,可有效降低患儿疼痛,减少炎症渗出,且能加快硬组织生成,消毒作用时间长。本研究发现,以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显著更高,不良反应显著更高,差异显著(P<0.05),与相关报道[6]基本一致。
综上,针对儿童牙病患儿以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较樟脑酚更为优秀,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邹静,秦满,汪俊等.儿童常见牙病与错(牙合)畸形[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6,43(6):619-623.
[2]敖川北,邹廷前,刘明海等.笑气镇静在儿童牙病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0(8):495-496.
[3]潘艳玲.应用牙科全麻技术治疗32例儿童牙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97-98.
[4]夏玉婷.全麻技术下治疗30例儿童牙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2):169-170. [5]徐友宁.樟脑酚和氢氧化钙糊剂治疗儿童牙病的临床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8):158-158.
[6]祁春芳.樟脑酚和氢氧化钙糊剂治疗儿童牙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2):1019.
论文作者:李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患儿论文; 氢氧化钙论文; 樟脑论文; 牙病论文; 儿童论文; 疗效论文; 炎症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