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退热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覃丽娟

(柳州市妇幼保健医院门急诊科 广西 柳州 545001)

【摘要】目的:评价退热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应用经验。方法:以2014年4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中枢性高热、感染性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儿56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将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8例,分别以退热治疗仪为主的降温治疗,以及冰敷为主的降温治疗,对比体温变化与并发症发生例。结果:30min后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降温后120min与240min体温低于对照组,两组30min体温低于降温前、120min后低于30min后、240min后低于120min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寒颤、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退热治疗仪退热效果稳定,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发热;临床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161-02

发热是指体温超出正常水平的一种症状表现,也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住之一,约10%~20%的门诊患者以发热就诊,约10%的住院患者有发热史。发热病因复杂,包括感染性发热、中枢性发热等,无论何种发热,一旦发生,若未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干预,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发热与脱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关系密切[1]。针对发热积极的降温控温非常必要。退热治疗仪又称恒温仪、物理降温仪,一般用于持续高热患儿,是一种物理降温设备,通过热量交换降低组织温度。但需注意的是物理降温本身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同时仪器设备本身也可能导致压伤,盲目降温甚至存在加重疾病风险。本次研究试评价退热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4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中枢性高热、感染性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②知情同意。共入选患儿56例,其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1~6岁,平均(45.1±10.3)岁。中枢性高热44例,感染性发热12例。中枢性高热中脑干损伤23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水肿15例、其它6例。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对照分组,将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8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对症治疗、基础治疗,感染性发热者给予布洛芬等药物退热联合物理降温,中枢性发热者以物理降温为主。(1)冰敷降温:制作合适大小的冰袋,放在枕腺下、前额、双腋窝等外周血管较丰富的区域,每次10~15min。(2)擦浴:采用温水擦浴,不推荐乙醇,水温32℃~34℃,擦拭背部、四肢等血管丰富处,每次10~15min,若皮肤损伤,禁止擦浴。(3)冰毯:若擦浴、冰敷降温效果不佳,可选择冰化输液降温。降温时,需注意保护颈、胸腹部等皮肤,预防冻伤。降温时禁止盲目停止,频繁切换。每次降温前、降温后即刻、降温后30min,测量体温。

1.2.2观察组 以降温仪为主,温度10~15℃,冰帽-1~4℃,设定开机温度37.5℃,终机温度36.5℃,降温速度0.5~1℃/h。

1.3 观察指标

降温前、降温后30min、降温后120min、降温后240min体温。并发症发生例,包括冻伤、冰敷损伤、寒颤等复温相关并发症呼吸道感染等。

1.4统计学处理

以WPS xls数据表录入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统计,采用柯尔莫哥罗夫-斯米尔诺夫(Kolmogorov-Sminmov)检验法进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若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统计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校正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降温速度

30min后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降温后120min与240min体温低于对照组,两组30min体温低于降温前、120min后低于30min后、240min后低于120min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退热治疗原则上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综合降温。传统的以冰敷或温水擦拭为主的退热方法,不易操作,对皮肤的营养状态影响较大,降温效果干扰因素较多,都有较明显的缺陷,冰敷焦热随着时间的推移,冰袋吸收热量的速度明显下降,温水擦浴降温速度慢,吸热效果易受环境因素影响[2]。这两者方法操作繁琐,可能刺激患者,干扰镇静。本次研究显示,尽管早期30min后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但第120min、240min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冰敷、温水擦拭为主的降温治疗,采用降温治疗仪治疗,可持续降温,且无需对全身进行降温,操作简单,持续降温效果好,受环境干扰小,降温稳定,可有效降低温度局部、全身剧烈变化导致的降温相关并发症。

【参考文献】

[1]罗细玲,许庆敏,冯顺坚,等.中枢性高热临床护理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95-96.

[2]侯维维,谢凌云,张宏,等.中枢性高热的中西医治疗综述[J].国医论坛,2014,29(6):68-69.

论文作者:覃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  ;  ;  ;  ;  ;  ;  ;  

浅谈退热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覃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