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新闻部门新闻职业道德现状调查报告_有偿新闻论文

四大新闻部门新闻职业道德现状调查报告_有偿新闻论文

调查新闻职业道德现状 四家新闻院系提出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论文,职业道德论文,四家论文,院系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教委组编教材、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桂兰教授主编的《当代新闻职业道德》一书即将定稿,并在年内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在编写过程中,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暨南大学新闻系、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和杭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四校教师共同组成的编写组在去年组织了一次中等规模的新闻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活动。

这次调查的内容,包括新闻职业的评价、新闻媒介的评价、“有偿新闻”现象的认知与评价和新闻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状况的评价四大类。调查形式为问卷法,共有两套问卷,一套以社会各界公众为调查对象,另一类以新闻从业人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取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四地,每个城市选取10家新闻单位和10家企事业单位。问卷数量为每个城市300份,其中公众问卷200份,新闻从业人员问卷100份; 总数为1200份,其中公众问卷800份、新闻从业人员问卷400份。公众问卷的回收总数为779份,其中有效问卷729份,有效率93.59%; 新闻从业人员问卷的回收总数为390份,其中有效问卷365份,有效率93.58%。

现将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综述如下。

新闻工作是一项理想的职业

关于新闻职业的评价,在公众问卷中列有3个问题:如有可能, 您是否愿意从事新闻工作?您认为从事新闻工作这一职业的主要优点是什么(多项选择)?您认为从事新闻工作这一职业的主要缺点是什么(多项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公众将新闻工作视为一种理想职业。对于是否愿意从事新闻工作,64%作了肯定的回答,其中杭州达84%。关于新闻工作的主要优点,45%认为是“个人才能可充分发挥”,45%认为是“社交面广、办事方便”。至于新闻工作的主要缺点,76%认为是“工作辛苦”,也有16%认为是“公众形象差”。在上海,认为新闻职业公众形象差的高达28%。

在新闻从业人员问卷中,也列有3 个问题:您对新闻工作这一职业的态度是什么?您认为从事新闻工作这一职业的主要优点是什么(多项选择)?您认为从事新闻工作这一职业的主要缺点是什么(多项选择)?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新闻从业人员,对自己的职业持积极肯定的态度,44%表示“热爱”,而45%表示“比较喜欢”。关于新闻职业的主要优点,40%认为是“个人才能可充分发挥”,37%认为是“新闻媒介发展前景好”。关于新闻职业的主要缺点,74%认为是“工作辛苦”,在各项缺点中位列第一;23%的调查对象认为是“收入少”,位列第二。“收入少”在这次调查中被新闻从业人员认为是仅次于“工作辛苦”的第二大缺点,反映了在相当一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心态:从事新闻工作所付出的大量艰辛劳动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综上所述,可见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新闻从业人员,普遍认为新闻工作是一项具有吸引力的理想职业。公众对新闻工作优缺点的估价偏重于新闻从业人员个人方面,而新闻从业人员则从新闻事业与新闻从业人员个人两方面考虑。公众认为新闻从业人员有良好的经济收入,与其社会地位相符,而新闻从业人员则认为自身的经济收入只是一般水平,与其付出的劳动不等值。对于新闻工作的公众形象问题,部分公众认为较差,而绝大部分新闻从业人员则无此意识,相当一部分新闻从业人员还认为新闻职业的主要优点是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尊敬。

新闻媒介的报道与公众需求基本相符

关于新闻媒介的评价,在公众问卷中列有4 个问题:您认为目前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如何?您认为目前的新闻媒介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您的需要?您认为目前新闻媒介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多项选择)?您认为目前新闻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新闻媒介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对目前新闻报道的可信度,66%表示“基本可信”。对新闻媒介的满足度,60%表示“基本能满足”。对新闻媒介所起的主要作用,86%认为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63%认为是“传播、沟通信息”,36%认为是“实行舆论监督”。对新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47%认为是“广告太多”,41%认为是“新闻报道过于空泛、无实用性”,38%认为是“新闻传播速度慢”,37%认为是“新闻报道信息量少”,可见公众对新闻媒介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新闻信息的质量与传播速度方面。在14个选择项中位列第五的是“有偿新闻”,有36%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偿新闻”也是主要问题之一,可见,有偿新闻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公众的关注。

在新闻从业人员问卷中,列有3 个问题:您认为目前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如何?您认为目前新闻媒介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多项选择)?您认为目前新闻工作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多项选择)?调查结果显示,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媒介持肯定评价。73%认为目前新闻报道“基本可信”。对新闻媒介的功能的认知也合乎我国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定位:80%的调查对象认为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63%的调查对象认为是“传播、沟通信息、36%的调查对象认为是“实行舆论监督”;可见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具有恰如其分的职业自我意识。在分析目前新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时,新闻的质量及传播速度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52%认为是“新闻报道信息量少”,47%认为是“新闻报道空泛,无实用性”,36%的调查对象认为是“新闻传播速度慢”。此外,37%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新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闻工作者缺乏敬业精神”,在14个选择项中排列在第三位,表明新闻从业人员对自身的职业态度也有比较清醒的批判意识。20%的调查对象认为是“有偿新闻”,排列在第五位,表明新闻从业人员对这一不良现象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综上所述,可见无论是公众还是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媒介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但新闻从业人员的评价略高于公众评价。

公众和新闻界对“有偿新闻”看法有差距

“有偿新闻”现象,在我国新闻界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成为现阶段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因此,这次调查将对“有偿新闻”现象的认知与评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在公众问卷中,关于“有偿新闻”现象的认知,有5 个问题:您认为新闻工作者收入在社会上处于何等水平?据您所知,新闻工作者的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据您所知,有多少新闻工作者搞“有偿新闻”?您是否听说或经历过采用付费方式,达到发表新闻的目的?您是否听说或经历过采用付费方式让新闻媒介将广告处理成新闻的事情?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新闻工作者的经济收入,52%认为在社会上处于“中上等”水平。对于新闻工作者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78%认为是“采访对象的馈赠(包括现金、实物等)”,在6个选择项中排列在第三位。 而且,大部分调查对象表示听说或经历过采用付费方式“达到发表新闻的目的”或“让新闻媒介将广告处理成新闻的事情”。33%认为大部新闻工作者搞“有偿新闻”活动,在北京高达44%,只有不到2 %的调查对象否定新闻工作者搞“有偿新闻”活动。

关于“有偿新闻”现象的评价有3 个问题:您认为有偿新闻会导致什么结果?您认为目前影响新闻报道工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多项选择)?您认为出现有偿新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项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有偿新闻”的性质及原因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关于“有偿新闻”的后果,61%认为是“败坏新闻媒介的信誉”,47%认为是“败坏新闻工作者的作风”,34%认为是“危害党风和社会风气”,只有13%认为是“调动新闻工作者积极性”,5 %认为是“增强新闻媒介的活力”。在分析“有偿新闻”现象的原因时,除了分别有54%的调查对象认为是“新闻法制不健全”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外,34%认为是“新闻工作者素质差”,在8个选择项中排列在第三位。此外,29 %认为“广告客户”也是目前影响新闻报道工作的主要因素。但作为“有偿新闻”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的“采访对象”,却尚未引起公众的注意,只有9%认为是目前影响新闻报道工作的主要因素, 位列各项选择之末。

在新闻从业人员问卷中, 有关“有偿新闻”的参与情况的问题有5个:您觉得新闻工作者的收入在社会上处于何等水平?您上个月的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您上个月采写或编发的稿子中“有偿新闻”占多大比例?您是否经历过将广告处理成新闻的事情?您是否从事广告或其他经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64%认为新闻从业人员的收入在社会上处于“中等”水平。关于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90%认为是“工资”,83%认为是“奖金与津贴”,但也有23%认为是“采访对象的馈赠”。此外,70%声称他们在调查前一个月内从未编发过属于“有偿新闻”的稿子,47%声称从未经历过将广告处理成新闻的事情,56%声称从未从事过广告或其他经营活动。

关于“有偿新闻”的评价有7 个问题:您觉得广告客户是否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您觉得同采访对象的关系最好是什么?您觉得您所在的单位是否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您觉得新闻媒介上的“企业形象策划”一类的文章是否属于“有偿新闻”?您认为“有偿新闻”会导致什么后果?您认为目前影响新闻报道工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您认为出现“有偿新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新闻从业人员能正确判别“有偿新闻”的界限,例如有53%认为“企业形象策划”一类的文章属于“有偿新闻”,说明新闻从业人员参与“有偿新闻”活动决非是出于认识模糊。对于“有偿新闻”对新闻报道工作的影响,56%认为他们所在的新闻单位能“较好”地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57%认为,新闻工作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最好是“比较友好”,也有34%认为应该“保持一定距离”。此外,在回答目前影响新闻报道工作的主要因素一题时,72%认为是“上级领导的意图”,47%认为是“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只有27%认为是“新闻媒介的自身利益”,25%认为是“采编人员的个人利益”。在判定“有偿新闻”导致的后果时,有62%认为会“败坏新闻媒介的信誉”,43%认为会“败坏新闻工作者作风”,只有10%认为可以“增强新闻媒介的活力”。在分析“有偿新闻”产生的原因时,调查对象在主要归因于外部客观条件的同时,也归因于新闻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有49%认为是“社会风气的影响”,44%认为是“新闻法制不健全”,32%认为是收入低,也有32%认为是“新闻工作者素质差”。

综上所述,可见关于“有偿新闻”现象的认知,公众与新闻从业人员存在明显的差异:公众认为“有偿新闻”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新闻从业人员或多或少地参与过“有偿新闻”活动,采访对象的馈赠已成为新闻从业人员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被调查的新闻从业人员则认为,半数左右的新闻从业人员并未参与过“有偿新闻”活动,采访对象的馈赠因其数量太小而不可能构成收入主要来源。关于“有偿新闻”的评价,公众与新闻从业人员的观点则基本相同。

开展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确有必要

关于新闻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评价,在公众问卷中有5 个问题:您认为目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您认为提高新闻职业道德水平的方法有哪些?据您所知,我国有没有成文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您认为有无必要开展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您认为近年来一系列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措施的效果怎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目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水平的基本评价是一般偏上水平,64%认为是“一般”,22%认为是“较好”,只有11%认为“较差”,认为“很好”或“很差”的均不满总数的1%。在四个城市中,北京公众所作的评价最低,有21 %认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较差”。对于新闻职业道德教育,55%认为“很有必要”,35%认为“有必要”。对于提高新闻职业道德水平的方法,42%认为是“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在6 个选择项中排列第二位,仅次于“制订与执行新闻法规”一项(52%)。但是,公众对我国目前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情况不太了解,有41%对我国是否有成文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不太清楚”,还有19%认为“没有”。对于近年来采取的一系列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措施的效果,59%认为“一般”,20%认为“较小”,只有11%认为“较大”,不到2%认为“很大”。

在新闻从业人员问卷中,关于新闻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评价,列有4个问题:您认为目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 您读过全国记协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吗?您认为《准则》颁布以后,新闻职业道德水平有何变化?您认为有无必要开展新闻职业道德教育?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认为目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是一般偏上,64%认为“一般”,20%认为“较好”,13%认为“较差”,不满1%认为“很差”。其中北京的评价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城市,60 %认为“一般”,25%认为“较差”,14%认为“较好”。对于开展新闻职业道德教育,55%认为“很有必要”,22%认为“较有必要”。对于我国近年来采取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采取的措施,大部分调查对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全国记协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52%“读过一遍”,16%“读过两遍以上”。但是,对《准则》颁布后的效果评价不高,认为新闻职业道德水平“有所提高”的只有39%,认为“大大提高”的不满3%,而认为“维持原状”的则有41%, 认为“继续降低的也有12%。

综上所述,无论公众还是新闻从业人员,对目前新闻职业道德水平的评价基本一致,但新闻从业人员对目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与教育的情况的了解程度高于公众,而对于开展新闻职业道德的必要性的认识程度则低于公众。

标签:;  ;  ;  ;  ;  ;  ;  

四大新闻部门新闻职业道德现状调查报告_有偿新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