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意义探究论文_贺娜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宁波 315202)

【摘要】 目的:探究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意义,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且确诊为月经不调的患者70例(2014年5月~2016年3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例数分别为35例,对照组月经不调患者采用胚宝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周期疗法进行治疗,探究对照组与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治疗总有效例数为31例,占总例数的88.57%,对照组月经不调患者治疗总有效例数为24例,占总例数的68.5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 中药周期疗法;月经不调;临床效果;意义探究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329-02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从2014年5月~2016年3月中选取来我院治疗的70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5例。

35例对照组月经不调患者中,年龄跨度在22岁~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4±2.54)岁,该组采用胚宝胶囊进行治疗。

35例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中,年龄跨度在24岁~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18±2.51)岁,该采用胚宝胶囊联合中药周期疗法进行治疗。

将2组月经不调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即年龄等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35例对照组月经不调患者采用胚宝胶囊进行治疗,即每日三次,每次两粒。

35例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采用胚宝胶囊联合中药周期疗法进行治疗,胚宝胶囊治疗方法如对照组所示,中药周期疗法如下所示:

经前期:采用当归15g、黄芪30g、桃仁6g、熟地20g、菟丝子30g、白芍15g、杜仲10g、川芎10g、鹿角霜10g、桂枝10g等煎熬而成,每天一剂,每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月经期:采用丹参20g、香附15g、白芍15g、当归15g、桂枝10g、益母草15g、艾叶10g、五灵脂10g等煎熬而成,每天一剂,每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经间期:采用当归15g、白芍15g、益母草20g、香附15g、丹参20g、川断10g、菟丝子30g、鹿角片10g、山茱萸10g、熟地10g等煎熬而成,每天一剂,每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经后期:采用黄芪30g、当归15g、熟地15g、菟丝子30g、枸杞15g、山茱萸10g、丹皮10g、白芍15g、山药10g、茯苓15g等煎熬而成,每天一剂,每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组70例月经不调患者均治疗一个月,一个月过后研究其治疗效果。

1.3 评价指标

通过一个月的治疗后,根据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水平,比较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显效与有效水平作为治疗有效的判断标准。

显效:经治疗,月经不调患者月经提前或错后时间不超过一周。

有效:经治疗,月经不调患者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时间在7天~14天之间。

无效:经治疗,月经不调患者月经周期依旧紊乱。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本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等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但P<0.05的时候,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P>0.05的时候,则认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70例月经不调患者实施不同方法进行治疗,且经一个月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31/3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57%(24/3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2组月经不调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相对比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月经不调是女性的常见疾病[1],其主要是指月经提前、错后、月经量过多或者过少等,月经不调较易出现子宫发育不全,容易产生盆腔炎,月经不调严重者,还有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同时,相关资料还曾表明[2],月经周期是受到人体下丘脑以及垂体等神经的调节,如果患者的神经系统异常,则会引发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多发于肥胖女性、作息时间紊乱女性等[3],严重影响了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研究中主要对70例月经不调患者实施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采用胚宝胶囊联合中药周期疗法,即根据月经前后周期性实施中药调理进行治疗,其治疗显效率为82.86%(29/35),对照组月经不调患者采用胚宝胶囊进行治疗,其治疗显效率为51.43%(18/3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患者月经前后周期进行治疗,其主要是通过患者自身的体质进行适当中药调理[4],在经前期,需要对其实施温肾调肝作用,在月经期,需要实施活血化瘀功效,在经间期需要适当的调经,理气温经,在经后期需要滋阴补肾。通过周期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效果。

高俊荣等学者曾经表明[5],采用中药周期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针对患者的具体病症进行有效治疗,即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则减少药量,同时,采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还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子宫内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快子宫内膜的脱落情况,最终造成月经正常,解决月经不调的问题。

综上所述,针对月经不调患者实施胚宝胶囊联合中药周期疗法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曾菊.浅谈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2,20(12):25-26.

[2]许秀秀.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探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5):314-314.

[3]魏巍.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4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1):1468-1469.

[4]董华玲.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56例[C].//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2013:375-375.

[5]高俊荣.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及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6):69,71.

论文作者:贺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  ;  ;  ;  ;  ;  ;  ;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意义探究论文_贺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