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女童教育面临的特殊困难及克服办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撒拉族论文,女童论文,困难论文,办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青海撒拉族女童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我国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而造成撒拉族女童教育落后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女童教育的困境不但危及妇女素质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所以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发展女童教育的特殊政策措施。
关键词 撒拉族 女童教育 原因 对策 建议
撒拉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循化县是我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据1994年统计,全县面积2100平方公里,人口103999人,其中撒拉族为6239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0.1%,占全国撒拉族总人口的68.8%。全县共有10个乡,其中除4个乡为纯藏族居住外,其余6个乡均以撒拉族为主。女童教育问题虽说在我国56个兄弟民族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但在青海撒拉族中表现得如此突出,则是不多见的。因此,认真研究撒拉族女童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对于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撒拉族女童教育当前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入学率低,在校生少。这几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各界的重视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撒拉族女童入学率逐年有所增加,但就整个适龄儿童的入学而言,其发展速度很缓慢,比率很低。如1994年秋,循化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78.5%,女童入学率为60%,而撒拉族女童只有49%,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表1:
表1:
表中我们选择了循化县经济和教育水平都比较高的清水乡和街子乡(两乡均为撒拉族聚居区)来分析男女入学比率,由表可以看出,男女入学的比差很大,特别是街子地区,号称循化“工业小区”,而它的女童入学率1993年比男童低32.3%,1994年比男童低35.7%。撒拉族女童整体入学情况在这些开放地区表现的如此严重,更不要说像孟达等贫困落后的地区了。据统计,1994年孟达学区共有学龄儿童338人,学龄女童172人,已入学女童59人,入学率仅32.4%。我们在该地区调查时发现,有1/3的女童干家务,照顾弟妹;1/3的女童牵着牲口“发展旅游业”;而上学的女童只有1/3。象清水乡的唐塞村,由于恶劣的地理环境,目前整个学龄儿童入学率为零。
(2)辍学现象严重,有些环节出现断层。据调查发现,全县名个学校中一年级女生人数比较多。但随着年级的增高,女生人数越来越少。我们以街子学区1994—1995学年度中学生入学率到最后的巩固率来分析,女童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就学情况,见表2。
表2:
如表2所示,不论哪个学校,学生总有流失现象,相比之下女童的流失更为严重,象街子学校,女童流失率为90.9%,而男生失学率为79.4%,查加、果什滩学校女童的巩固率均为零。从这一例子不难看出,在校的撒拉族女生是年级越高越少,年龄越大越少,学生的流失率相当高,大部分女童长期以来只处在初级小学的水平,能够读完小学和升入初中的人数很少。有的地方还存在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女孩一到五六岁就被送往学校,是父母热心教育吗?不是,那些五六岁的女孩年龄还小,在劳动中派不上多大的用场,又是个拖累,因此,父母将学校视为“幼儿园”,将孩子托送进去,而这些女孩一到12、13岁就纷纷辍学回家,从事家务劳动,这就是为什么小学中一年级女童入学率能达到50%~60%,而到了三、四年级女生人数便急剧减少,能升到初中的更是寥寥无几,呈金字塔型递减的原因。当然,按照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来说,学校层次越高,学生相对来说越少,很自然地形成一种“宝塔式”结构。但是像我们上面所说的这种“断层”现象,只会导致上一梯级教育生源的短缺,甚至造成学校教育难以为继的后果。
(3)妇女文盲人数多、比例高。由于女童入学率低,流失率高,小学完学率低,使大批妇女进入文盲行列。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该县文盲、半文盲人数为40517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71.74%。其中女性为91.83%,大大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54.4%和32%的妇女文盲率。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循化地区的女性文盲队伍中,有不少是7至15岁的女儿童。根据清水、查汗都斯两乡6校的抽样调查,1991年至1992学年,学龄女童的文盲率大寺古村为66.6%,河东两村为70%,河西两村为55.4%,苏志两个自然村为75%,阿河滩村为44.7%,赞卜乎两村为66%。这表明,在7至15岁的撒拉族女童中有65%左右的人从未进过学校大门。如果加上辍学后又很快变成半文盲的那部分人数,其比例就更高了。妇女文盲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极为严重,其后果之一就是造成人类社会两种生产的背离发展,即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相对越来越低,而自身的生产能力(生育能力)却有增无减。母亲素质差、妇女受教育水平低,伴随而来的不仅是家庭的贫困愚昧,而且由于认识上的原因造成人口增长快,多胎多育,又迫使更多的女孩子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从而陷入了“女童就学难——母亲素质差——贫困愚昧——多胎多育——女童就学更难”的怪圈。
二、撒拉族女童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造成女童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青海循化撒拉族地区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历史因素的影响。昔日的撒拉族无现代教育可言。据有关资料介绍,解放前的循化,文化教育十分落后,绝大多数的撒拉族人不识字。1781年,清朝政府开始在循化设立“教授”,主管教育。随后建造起文庙,开办儒学。但在当时接受教育的只是为数极少的富家子弟。1929年,国民党政府开始在循化地区建学校,办教育,但上学的撒拉族并不多。到了30年代,青海的马步芳政权在循化推行回、撒拉族民族教育,但由于马家政权把学校变成兵营,实行法西斯教育,许多家长宁愿雇人代替而不愿送自己的孩子上学。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作为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撒拉族来说,清真寺就成了本民族的文化中心,有条件的撒拉族子弟可以到清真寺学阿文《古兰经》,而广大的撒拉族群众则极少有受教育的机会。至于撒拉族妇女则根本没有受教育的资格。直到解放前夕,循化地区只有十几所简陋的小学,且大都分布在县城及附近黄河沿岸交通方便的庄子和集镇,边远地区没有一所学校。在校学生只占当时总人口的3%左右,而且多为汉、藏等其他民族的学生,撒拉族学生为数极少。这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撒拉族教育史与内地汉族教育相比,落后了近半个世纪,这是青海撒拉族女童教育落后于内地的最基本原因之一。
(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循化民族地区属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相嵌地带。重叠的山峦,纵横的沟壑,险深的黄河峡谷等复杂的地形把全县分为脑山、浅山、川水,阻碍了交通和经济的发展。在老、少、山、边、穷中占了后四个,是国务院确定的特困县之一。该县长期以来,依靠国家补贴过日子。目前,财政自给能力只有14.78%。1993年财政收入291万元,仅占当年全县教育经费支出的64.4%。人均收入379元,人均口粮200公斤,全县尚有14%的人口未能解决温饱。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每个家庭基本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单位,不论男女老幼都要尽可能多地投入各种生产活动。特别在人口多、劳动力少的家庭中,解决温饱问题最为迫切,就更不愿再让孩子上学了。撒拉族男子素有经商和外出搞副业的传统和才能,在劳力缺乏的情况下,女孩理所当然地担负起了帮助母亲分担家务的责任:如守家看门、照料弟妹、洗衣做饭、拴牛喂羊等,10岁左右的女孩已成为家里重要的辅助劳力了,从而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在撒拉族地区,我们见到许多这样的小姑娘,在稚嫩的脸上,俨然有一副家庭主妇的早熟神情,过多的劳动使得女孩子背上过重的负担。其次,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不少家庭经济贫困,就是家长有送子女上学读书的愿望,也往往不能如愿。据1993—1994学年的统计,在全县787名休学、退学的小学生中,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就有411名,占休、退学生的总数的52%。同时这一类家庭的经济许可的情况下,要送孩子上学,首先考虑的是男孩子,其次才是女孩子。
(三)民族习俗、宗教意识的束缚。撒拉族同回族一样,笃信伊斯兰教。尽管《古兰经》和“圣训”中有许多关于尊重知识的言论,诸如“求学是每个男女穆斯林的天职”,“学问,即使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等等,但撒拉人却似乎忽视了这些。街子清真大寺的教长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很慎重,他说伊斯兰教中没有明确规定不许女孩子上学念书,认为学习应是每个人的功课和任务,但教门中又要求女子不同外人见面,女子要专心奉迎丈夫等,这与女子参加学校教育与参加社会活动又似乎相矛盾,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了后者,而轻视了前者。因此,一直到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姑娘到9岁就出幼成人了,就有封斋、戴盖头、收敛言行等遵循教规的责任,不能说说唱唱、蹦蹦跳跳、抛头露面、不能参加社会活动,而这些束缚恰恰与学校教育相悖,而且女童年龄越大、相悖性就越严重。所以在撒拉族聚居区,不论家庭贫富、地位高低、子女多寡,或男或女,群众对后代都比较重视宗教礼仪、处世为人以及“今世”戒律,“来世”之道的教育和训导。在日常生活中,对女孩比较注重恭顺守节、善于理财、针线茶饭等方面的教育。解放40多年来,“头发外面露不得,说话声音大不得,人前走(路)头抬不得,丫头念书使不得”的陈旧观念,虽然有所改变,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群众宁愿节衣缩食修清真寺,也不愿花钱供女孩上学。
此外,早婚习俗也是影响女童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过去,撒拉族早婚现象严重,女孩13、14岁就已经结婚成家。而15、16岁的少女倘若还出头露面,继续读书,就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为社会舆论所斥责。解放后,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各方面的综合措施,此种现象已有所改变,但传统影响仍还严重,至今我们还常能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说:“念书三天不上,要出家哩,念什么个哩”?因此,有不少女童正在学校学习,但家长早已把她许给婆家,一旦定亲,婆家就不愿让未来的媳妇再上学,这是造成许多女童未受初等义务教育就中途辍学的主要原因。
(四)父母文化素质低下。由于撒拉族成年人中的文盲率高,而女性文盲率更高,这就必然影响和制约女童接受教育的水平。据调查,撒拉族家庭一般都是“男跑外,女主内”。在女童教育问题上大都母亲说了算。女童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如买铅笔、买本子、交学费、解疑难等首先问的也是母亲。所以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经济社会越是落后,社会和自然环境越是封闭的地区,受母亲的影响就越大。我们通过对循化苏只村53户的调查了解,愿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占2/3,这部分人文化素质一般都比较高,他们大都希望女孩读书将来当干部或工人;不愿女孩读书的占1/3,这部分家长父母都是文盲,他们对女孩子受教育的认识往往是愚昧、无知的。下白庄村一位三年级学生今年14岁,由于希望工程的捐助才得以上学,然而去年却因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被迫辍学回家,当老师去她家进行家访动员回校时,她的父母说:“希望工程是什么?照顾孩子要紧”。白庄乡的一名普通女生14岁才上一年级,之所以会如此晚才进校,是因为父母离异,她随母亲到外公家,这坎坷的经历,使她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而就在她14岁时,学校前来招生,可是外公说什么也不让她去上学,经过该女童的苦苦恳求,她才得以入校学习。还有的家长目光短浅,他们看到有些乡镇企业厂长,经理目不识丁,照样开工厂,做生意,就错误的认为,“没有文化照样发财致富”,“挣大钱的都是没有文化的人”,于是,早早地就让孩子辍学回家,去学习驾驶汽车,去工厂招工等。
(五)受教育后出路的影响。撒拉族群众送子女上学,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升学、工作、将来当干部。但在我国目前这种教育体制下,高考是毕业生的主要出路,而撒拉族女生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缺乏竞争能力,能够挤上高考升学“独木桥”的只能是少数。据统计,循化女中在1990年到1994年的五届初中毕业生中,撒拉族女生共有223人,而考入高中、中专的只有47人,被招工招干的12人,计59人,占总数的25%。1990—1994年,高中毕业生中,撒拉族女生共41人,考入大专或大学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14.6%。其余的学生有的上职业中学,有的被乡镇企业招工,而占相当比例的一大部分女生面临两大困惑,一是日常劳动技能掌握不多,常常被斥为“不中用”,一些家长也认为这个学白上了,到头来“铜是铜里不去,铁是铁里不来,还不如不上”。二是“出嫁难”。在具有早婚习俗的撒拉族农村,一个十八九岁(有的女孩高中毕业已20岁)的姑娘是没有人愿意娶的。对于有知识有工作的男性来说,他们愿意找个同样有知识有工作的女性组成家庭,这样就不用为经济、农转非、住房、找工作等诸多问题苦恼,而对于一般农民来说,他们情愿找个和自己相般配的姑娘,能劳动又会操持生计,凡事都能依顺于丈夫,因为男强女弱、男人挣钱养活女人已成为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传统固定的思维模式、生活模式在农民心目中更是根深蒂固。女方的学历比自己高,思想新潮,不愿受传统拘束,是这些农民不愿接受的,而且有些落榜的女生自持上过学,眼界颇高,也不愿嫁给农民,这些上过学有知识的撒拉族女性在某种角度上反而成为家庭的累赘。而社会上也将这部分上学的女孩称为“奥克西阿娜”(意即男性化的女人),由此可见,人们对妇女教育仍然不能正确理解。面对这些困惑,一部分在校生深恐日后考不上学遇到同样的困难,也动摇了在校学习的决心,过早地为自己日后的出路谋算,几乎每个年级中都有女生流失现象,初高中毕业的女生人数实在是微乎其微。
(六)人口增长过快。据统计,1982年该县人口为83614人,而到1990年则达99471人,增加15857人,增长速度为18.96%,平均年递增2.19%。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一家之中往往两三个学龄儿童,因而对家庭压力很大。据查汗都斯乡大庄村、占下村的抽样调查,150名撒拉族育龄妇女平均生育5胎以上,最多的生了七八胎,其中除少数男孩外,绝大多数女孩都未上过学。
三、发展撒拉族女童教育的措施及对策建议
女童教育的困境,严重阻碍了循化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危及妇女素质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个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当地经济的振兴与社会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近5年来,青海及循化各级人民政府在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撒拉族女孩子上学难、坚持下来者更少的状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些发展女童教育的特殊政策措施,归纳起来,大抵如下:
(1)创办撒拉族女子中学。为了解除社会、家长对撒拉族女子求学和男女合校就读的顾虑,1981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循化县创办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撒拉族女子中学。在地方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重视增加教育投资,为撒拉族女生提供了较好的食宿条件,并规定女中学生每月每人可享受25元的生活补助。到1994年底,女中已培养出初中毕业生401名,高中毕业生191名。
(2)单设撒拉族女童班。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相当一部分女童因家务负担过重而无法在全日制正规学校就读。针对这一情况,该县在撒拉族聚居地的中心学校结合“希望工程”、“春蕾计划”举办女童班,指定有教学经验的女教师带班,允许带弟妹上学,允许迟来早退,灵活安排教学,只学语文、算术,基本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目前,该县93所民族学校中专设女童班15个,女童达1092名,其中90%以上是撒拉族女童及其班级。
(3)对贫困乡村女童给予适当经济补贴。撒拉族女童入学少、流动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受经济贫困的制约。适当解决她们经济上的贫困是解决女童受教育难的关键。因此,1984—1986年,该县不仅每年给全县2000多名少数民族女童免去了“学杂费”,并且补助了学习用品费。中学女生每月6元,小学生4.4元。这一经济补贴政策,目前在循化个别特困地区仍在实行,年资金约5000元,为鼓励撒拉族女童入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4)适当放宽招生政策。为了加强培养少数民族妇女人才,促进撒拉族女童教育的健康发展。近10年来,循化少数民族学生除享受省上高考降低分数段照顾录取外,对撒拉族女童还进一步规定了照顾办法,即男生可降一个分数段,而女生则降三个分数段。尤其是在县师范录取时,还对撒拉族女生单独划拨指标、单独推荐女中毕业生到大专院校和县师范学校学习,并从1993年起每年从全县招生指标中划拨一个名额专招女中学生。在毕业生分配工作中,强调男女平等,一视同仁,不得歧视。
(5)办好女童试验学校。1993年2月,该县清水乡大寺古和查汗都斯乡苏志两所小学被列为国家“八五”《农村女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女童教育试验学校。在“革新教育观念,整体优化女童教育环境”总体目标指导下,该县两所小学从实际出发,争取社会多方参与和支持,针对撒拉族女童生理、心理特点和文化传统,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校吸引力,仅两年就使在校的撒拉族女童数分别由试验前的31名、44名增加到1994年的78名和120名。女童入学率也由过去的33.3%、25.6%提高到71.6%和75.5%,这在循化民族教育史上可以说是个奇迹。目前,这两所小学正以自身的优势向周围学校辐射、扩散,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上述努力,撒拉族女童教育状况在某些方面已得到改善。但离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要从根本上改变撒拉族女童教育落后的状况,单靠循化县教育部门的努力和采取单一措施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努力。
1 加大对《义务教育法》和《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女童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女童教育是受《义务教育法》和《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法》双重保护的。宣传贯彻这些法规,有利于用法律手段保证女童受教育的权利。但到目前,我们对《义务教育法》和《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法》的宣传还很不够,不少家长并不认为不送适龄子女上学是违法行为,更不懂得它同其他已经生效的法律一样,具有法律权威。目前,在撒拉族地区不到法定年龄结婚,一些施工单位雇佣童工等阻碍破坏实施《义务教育法》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要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手段。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农村社教活动,每年的重大集会,包括宗教活动等,集中力量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和《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法》,宣传女童教育的意义,提高全民对女童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应制定一些强制性措施,诸如发放女童入学通知书、实行女童流失报告制度等,对未入学的女童家长进行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要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保障女童受教育的权力。如1993年循化在全县范围内大张旗鼓的宣传《义务教育法》和《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法》,宣传女童教育重要性,校、村、乡、县一级向一级负责,仅3个月就使2000多名失学女童喜进校园,极大地促进了女童教育的发展。
2 增加教育经费,实行扶持政策,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战略地位的逐步落实,国家用于循化发展教育事业的经费,每年都有所增加,群众性的集资活动也在不断开展。但是,由于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生均费用的不断提高,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与撒拉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缺口越来越大。如1993年,在循化教育经费中人头费就占92.1%。由于经费紧缺,目前全县尚有4500平方米的一级危房,缺课桌凳3000多套。从前是教师挨家挨户动员儿童上学,现在是孩子想上学却无学可上。在白庄乡有的学校按应入学学龄儿童人数算,一年级应招三个班,但因校舍短缺,只能招收两个班,就是这两班也不得不实行二部制,这样,有1/3应入学儿童就被排除在学校大门外;又如女中,1994年应考人数为130人,苦于条件所限,只能招一个班50名学生,后又增至60名,这样54%的女生被迫离开学校,回到家中。甚至有些小学(如大寺古小学等)有几个班学生还在露天上课。目前,循化财政85%依靠省财政,省财政50%左右依靠中央财政。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如果国家不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不给撒拉族女童以特殊政策,仅靠循化每年财政的微薄收入,要改变其落后状况是很难的。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党的富民政策已使部分勤劳、智慧的撒拉族群众率先富裕起来。在此情况下,当地政府要千方百计、多方集资、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有条件、有能力的地区一定要让群众多拿点钱支持教育。只要我们把道理讲清,把学校办好,群众最终是会理解并给以支持的。
3 改革教学内容,渗透职教因素,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撒拉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受整个国家教育体制的影响,民族教育体制还不尽合理。无论是各基层学校招收的女生班,还是县女中,从学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管理体制到教育结构都与普通学校差不多,脱离当地实际。有鉴于此,撒拉族教育的发展再也不能走过去单纯升学的老路,必须把学文化和学技术结合起来,这就要在把加强基础教育作为重点的同时,注意加强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根据撒拉族女童“吃苦耐劳、精明能干、淳朴务实、心灵手巧”的特点,我们应在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缝纫、刺绣、剪纸、种植、养殖、园艺、妇幼卫生课程,初中阶段开设较系统的职业技术课,使女童在学校既能学到文化知识,又能掌握一技之长,从而显示出进学校比不进学校有本领的效果。此外,考虑撒拉族女子教育起点低、基础差,教育上特殊问题多的实际,省招办还要进一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划拨专用指标,降分录取,多录取撒拉族女生进入大中专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保送撒拉族女生的指标。
4 积极开办家长学校,建立母亲教育中心。组织家长,尤其是母亲学习文化科学、学习卫生保健、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实用技术和对子女教育的知识与方法,这对提高家长特别是母亲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优化女童教育家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循化农村少数民族15至40周岁青壮年农民中文盲半文盲人口为39567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妇女。这个庞大的文盲群体,既是过去贫困和愚昧的产物,又是今天贫困和愚昧的载体。妇女文化素质低下,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也限制了母亲对子女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们有不少同志把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仅仅理解为“扫盲”,这是极其片面的。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的意义,不仅限于提高全社会现实劳动者的素质,以满足目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而且从长远看,现在的成人教育,对基础教育一一决定本世纪末民族地区全社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也产生巨大影响。因为成人文化程度、观念意识对下一代的教育有着举足轻重(但往往被人忽略的影响和作用)的作用。因此,抓成年人的教育,尤其是妇女教育,提高整个社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也同样是解决女童就学难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5 注重发挥民族宗教界爱国人士在普及义务教育中的作用。伊斯兰教作为穆斯林群众的一种信仰,在循化撒拉族地区还会长期存在,它必然会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并对教育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根据民族宗教界人士在当地群众中享有一定威望的现实,注意发挥他们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聘请他们担任名誉校长或做兼职教师等,发挥他们带头送女童上学,以影响和带动其他群众,对于成绩突出者要及时给以表彰。另外,根据撒拉族有民族语言但无文字的实际,有条件的乡村小学也可以通过举办学前班,增设汉语会话课,创设汉语学习环境,强化课堂汉语训练,让学生在小学过好语言关。并且,在教学中还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本民族语言辅助教学。
此外,撒拉族地区人口、耕地和粮食的矛盾十分突出。据统计1982年该县人均占有耕地1126.7平方米,而到1990年只占906.7平方米,有些川水地区人均还占不到333.3平方米,致使贫困程度日益加深。因此,笔者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中央和省上应对贫困的撒拉族地区提供更加优惠和宽松的政策,但在计划生育方面应与其它地区一样,实行更加严格的政策。这样,循化撒拉族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才能协调、健康、稳步的发展。
收稿日期 1997—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