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牌的胜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品牌纵横捭阖,小品牌绵里藏针;
大品牌立地有声,小品牌幻化无形……
小品牌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它们就是你我一样的老百姓的杰作。
是的,这是一个谁都可以大声说话的社会,这是一个谁都可以东奔西走的天下。只要你愿意,只要你足够勇敢,这是一个小资金也可以做大事的时代。
小品牌的胜利,就是老百姓的胜利!
我小所以我快乐
一则小故事:
法国士兵与德国士兵搞联合军事演习,摧毁森林里一个目标。法国人坦克炮筒长,准确度高;而德国人的坦克自动化程度高,炮筒短而灵活。演习开始后法国人发挥优势精确打击,一个人爬到树上,找到两个教堂的尖顶做参照物,然后将测量后的数据输入电脑,根据电脑计算结果调整角度,第一次射击有偏差,调整之后第二次射击命中。然而德国人却不一样,他们看准大致方向就射击,然后迅速前进、射击、调整、再射击,迅速击中目标,最后一算时间比法国人快,而且占领了目标。
如果把这两队士兵比做企业,无疑法国是大企业德国是小企业,然而小企业的小品牌获得了胜利,它们化劣势为优势,快速、灵活、深入攻击的方法,正是中国成千上万的中小品牌在市场缝隙中游刃有余的利器!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80%以上是中小品牌它们不做广告不宣传,但无论哪一个行业,都有小品牌无孔不入的身影,它们铺天盖地,进退自如,它们坚忍不拔,细水长流;中国太大,需求的层次太多,大城市的中下层和二、三、四级市场就是小品牌纵横驰骋的主战场;它们在许多行业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小饰品几乎100%,塑料制品95%以上,电磁炉90%以上,灯具90%以上,电饭锅80%以上,电风扇80%以上,箱包80%以上,童装70%以上……只要你走到大街上,目光所及之处,小商品无不琳琅满目,小品牌无不奔涌而来。
它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无论大品牌如何资金大开大阖,广告狂轰滥炸,小品牌总能顶着枪林弹雨,在市场缝隙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总是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品牌成本低而利润高,它们可以获得大企业没法做的小订单,正如吸附在大鲨鱼身下的小鱼,专食鲨鱼牙缝间掉下的剩炙;小品牌产量小而质量精,它们可以把自己定位成大众化大品牌没法做出的“极品”;有时它们像豺狗,专从大家伙口里夺食,有时候它们像麻雀,铺天盖地集群制胜;更多时候它们的行业大品牌根本就不愿意做,或者它们做的事根本就不需要品牌,于是自成一体安闲自得。它们是竞争的润滑剂,也是市场的生力军,只要不是大投入大产出才能运作的项目,只要技术门槛不是太高,它们就敢“扑通”一声跳下去。
大品牌纵横捭阖,小品牌绵里藏针;
大品牌立地有声,小品牌幻化无形……
小品牌无时不刻无在我们身边,它们就是你我一样的老百姓的杰作。
是的,这是一个谁都可以大声说话的社会,这是一个谁都可以东奔西走的天下。只要你愿意,只要你足够勇敢,这是一个小资金也可以做大事的时代。
小品牌的胜利,就是老百姓的胜利!
越小越深,越来越好
——小品牌模式与大品牌模式抗衡的故事
我们有理由认为,小品牌的生存模式比大品牌模式更加稳健而扎实,更具韧性而有活力。
位于广东中山市南头镇的越好电器,是一家专业生产电磁炉的小型企业。在珠江三角洲,这样的中小家电企业数以万计,它们同越好一样在毫不迟疑、蓬蓬勃勃地成长。
2001年记者初识越好老板温健华时,他正沉浸在一种创富的梦想与冲动之中,他注册了越好(Better)品牌,几个股东所有的钱凑起来仅仅80万元;2005年,记者第二次见到温健华之时,越好已让人刮目相看,年销售额将超过7000万元!“所有的大品牌都不会威胁到我的生存,所有小品牌也都不会成为我的对手。”
越好的市场运作,完全有别于大品牌的轰轰烈烈,它不做广告,也没有宣传,只是“鬼子进村悄悄的干活”,不知不觉蚕食掉大品牌眼皮底下的市场蛋糕。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小企业,但它代表了一种小品牌模式与大品牌模式的抗衡,它代表了小品牌的胜利。
在大环境里游刃有余
做大品牌还是做小品牌?不同的品牌定位一旦确立,两种完全不同的市场运营模式就开始运作,展现出完全不同的个性。但是大品牌虎视眈眈的威胁下,小品牌该怎样生存?也就是说大品牌有怎样的软肋,而越好这样的小品牌又有怎样的生存空间和竞争优势?
大品牌要求大投入大产出,整个运营模式需要庞大的人员机构、广告宣传和管理运营费用来支撑,加上贪污和采购回扣,产品成本居高不下。温健华打了个比方:“大品牌流程长环节多,100斤水流过去只剩80斤;小品牌环节少流程短,100斤水过去可剩90多斤。所以越好日产3000台电磁炉,成本仅为100元/台,而大品牌生产同样多的产品,成本也许是110元/台。”
拥有价格优势的小品牌,质量却并不比大品牌差。越好这样的小企业通常会诞生在配套厂最专业最集中的地区,比如珠三角,它很轻松地就找到了质量最好的配套产品。有意思的是,配套厂为了赢得客户会不断发明创新,而它们的每一项创新成果最终会成为越好新的“卖点”;更有意思的是,多数大品牌同样是在找这些企业为自己配套;还有让人意外之处,大品牌拿到的配件价格也许比小品牌拿到的要高!为什么?大品牌以大自居,利用账期占用配套厂的资金,于是配套厂就会先把利息加到价格里去。这样一来,小品牌的价格优势更加突出,而在过去弱势的质量领域,却已经与大品牌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
随着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物流企业也越来越乐意为小企业提供小而多、小而密集的运输服务,这正好迎合了小品牌的生存需要。过去物流落后运输周期长,每次运货都要求大批量,至少一整车,不然物流企业就赚不了钱,这恰恰满足了大品牌而限制了小品牌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小品牌的货物一来就是一大批,往往导致经销商库存积压资金紧张,很容易使小品牌整个资金链崩溃。而现在,这些问题基本都不存在了,两三件货物流公司也愿意发,于是小品牌实现了资金快速周转,很多经销商也做到了零库存,它们的仓库,就在高速公路上。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越来越有利于小品牌发展的时代。政府提供宽松有利的政策,网络、通迅和交通的发达使人流、物流、信息流和新产品新技术可快速流转,消费者日益理性和国家监管的加强,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小品牌≠低质量”……,因此越来越多像越好这样的小品牌,得以轻松面世,分享市场。
小资金也可以做大事
“小资金也可以做大事!”温健华谈到了越好的市场开拓。
越好品牌刚创立之时,温健华一方面聘请了六七个经验丰富的业务员,带着样品分片区到全国各地自己熟悉的经销商网络中去推销,都是老朋友了,试着销销没问题,一旦好销,他们就会认真下单;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挤进各种“大会”拉客户,珠三角每年都会有各大品牌召开全国性大型订货会,越好的人就混到会场里一边挨个发名片,一边盛情相邀:“到厂里看看……”总会有那么一些经销商乐意到厂里看看,生意就可能做成。“这叫别人开大会,我们开小会。挖客户嘛!我们谦虚诚信,客户至上,每一个人来我们都真心将他当朋友,看产品谈理念,生意不就慢慢做上了吗?”
珠三角成千上万的小品牌,就这样靠业务员的网络去推广,靠开“小会”挖客户,低成本运作,慢慢建立起了自己的经销商网络。
小企业不愿、也不可能一下子做得很大,它们没有大品牌那样的全国性营销企划,没有具体的生产和广告投放方案,只是靠各地经销商和商场的订单“以销定产”。但它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实力,避开大品牌志在必得的大城市,从其“薄弱环节”二、三级市场局部做起,精耕细作,慢慢做大。
在二、三级市场,越好区域经销商通常会带着电磁炉样品,逐一走访下面更小的经销商,去试用,去推广,去问:“估计这产品能不能走?卖价200元以内,如果能走,就OK,摆几个销销看。”果真走得动,第二次他就会慎重地向越好下单。为了稳定区域总经销身份,最大程度地获得年终返利,很多经销商只求销量,宁愿自己不赚钱,将电磁炉以进货价平调下去,让利给下面的经销商和消费者。这样,越好产品就以最低价格一下子遍地开花,进入二、三级中小城市甚至是乡镇市场。而小城市的门市零售商与当地消费者往往易于沟通,便于介绍推销,即使有质量问题修换两便,于是质优价廉的越好产品销量直线蹿升。此时,达到了目的的区域经销商,又可以慢慢将分销价格适当涨起来。
就这样,2003年越好靠100万元的资金把销售额做到了1300万元!
其实小品牌做市场没有一定之规,仿佛八爪章鱼四处出击,所过之处的渠道和市场无不设法拿下。大品牌根本就不会像越好这样,一边做大商场零售走高端市场,同时还敢违背常理又分销批发到小门市走低端市场!越好还做团购,全国各大厂矿企业的工会,往往是工蚁一样的业务员拉来的直接客户;还可作为礼品,越好的新产品茶炉,在全国最大的浙江龙港礼品集散中心,卖得如火如荼。
这些,大品牌做得到吗?似乎不能。
从细节管理到亲情管理
其实,大品牌也在努力进入二、三级市场,但是因为价格贵,销得慢,难以真正上量。两相比较,大品牌更愿意将重点市场放在消费能力强的中心城市,于是二、三级市场自然成了低价越好们的天堂。
大品牌在全国各地通常设有代表处或分公司,有一笔固定的费用养着业务员。购买力强的大城市,强势经销商稍作努力并配以电视广告的拉动,市场很快就能做起来。市场好做了,厂方的业务员便慢慢养懒了,反正拿着工资,在经销商销售里也能轻松拿到提成。久而久之与经销商配合越来越差,各级市场缺乏监督管理。
问题突出的是,由于大品牌成本高费用大,资金压力紧张,对业务员的回款指标要求特别苛严,层层任务紧逼下来,业务员只好向经销商施加压力:“你这个月能回多少款?”他们从不考虑经销商还有多少库存,不考虑怎样才能帮助经销商卖更多的货,而是想你这个月必须回多少款我才能完成任务,要不我就干不下去了。当然大城市经销商通常也不愿意厂方业务员插手自己的终端,于是双方配合欠佳隔阂日深。还有更多的业务员会产生高高在上的错觉:“我是大品牌,我就是这么定的!”于是厂商关系日趋紧张,龃龌不断。
而越好等小品牌就不一样。它们势单力薄,没有广告,没有分公司和办事处,没有固定的业务费用,只有业务员用勤奋和操劳靠两条腿走南闯北,积极配合经销商开拓和管理市场。通常是七八个经验丰富的实战派业务员每个月有20天左右时间,像战士一样从公司出征,到自己的区域市场内一个城市场挨着一个城市,一个县挨着一个县地跑,去同当地经销商心换心。
越好的业务员每次出差,都会力争尽量多地拜访经销商。每到一处,他们往往不会先催收货款或要求增加订货,而是直接到库房去看上一批货还剩多少,然后与经销商一起去二、三级市场,去零售商处了解终端实际销售情况,进行跟踪服务,了解新的市场动向,听取意见解决问题……他们从帮助经销商销售的角度出发,把一切工作做得深入、细致而扎实。
了解到真实销量后,他们也会理所当然地要求经销商回款,这时经销商一般无话可说。
同时,业务员到终端进行跟踪服务,会像搞培训一样直接将产品的特色、优点、卖点详细地讲给二、三级经销商,让他们知道怎样说,怎样示范才能将产品卖得更好。因为经销商手里永远不止代理越好一个品牌,他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专为越好一个品牌培训零售商,所以越好业务员的这项培训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一来二往,各级经销商对越好产品和越好业务员的了解和感情越来越深,这种朋友关系,使经销商更愿意向消费者首推越好产品。
小品牌的业务员们都知道,为公司做事就是为自己打拼,经销商卖得越好,自己的提成才会越多;他们也知道,勤奋扎实的细节管理和以心换心的亲情管理,才是对经销商最大的督促和帮助。用这样的方法,2004年,越好的销售额从上一年的1300万元翻到了4000万元!
有意思的是,许多经销商很聪明,知道大品牌利润空间小,卖它只是图个“名”,于是将大品牌摆在店里做形象、做招牌,来了消费者之后却极力推介利润空间大得多的越好之类的小品牌,此时大品牌反而沦为小品牌的“托”,实在有点黑色幽默。
2005年,越好的下一步是7000万元!珠三角的小家电品牌们,就这样在自己的生存空间里,一步一步从胜利走向胜利。
“生意人”方式和王者梦想
——小品牌如何从更多的小品牌中脱颖而出
在浙江商人眼里,价格只是营销的一种工具,是杠杆,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在多少能赚的基础上让资金迅速周转。
如果小,你就有两种生存方式,一是随大流,做大家都在做的事;二是争取与众不同。
做到与众不同,也许你就能代表一种流派,代表一部分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和消费选择。最好的办法是差异化定位,将自己的市场细分聚焦,从观念、主张到消费人群定位都与别的品牌区隔开来,“不走寻常路”。
浙江台州商人蒋正敏的王派电动自行车,就是这样做的。王派给自己的定位是,以优质高价走高端路线,每辆车售价比目前市场上最好的车还贵300元!为什么要走高端?蒋正敏说:“当接近2000家企业都在低端市场以低质低价纠缠不休之时,高端市场就是空白。然后我会让它从更多的小品牌中脱颖而出。”
“蒋十条”基本功
蒋正敏对企业的素质有他自己的要求:练好“蒋十条”基本功。
“蒋十条”是蒋正敏20多年做生意总结出来的“原生态”经验,他要求企业员工和经销商得将每一条“悟透”。而别的小品牌一般不考虑长远,基本没有这些动作。
一、造势,引导市场。一个商人必须能按自己的需求去改变整个市场的风向或一时喜好,这是优秀商人最重要的个人素质;二、形象。产品形象、店面形象、员工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每一种形象都一定要好,相互间大致协调即可;三、员工素质。两种人,老板的素质决定全局,导购员的素质决定能否实现最终的销售;四、产品。注意品质、款式和价格的关系。价格只是整个十条内容中第四条的1/3,只是做好一个产品极为次要的因素,重要的是众多的非价格因素。同时价格是一种杠杆,一种工具,只要不亏钱,只要能促使钱不停地周转,什么样的价格都是正确的。“如果你认为做品牌就是全国统一价,那么你就错了”;五、服务。服务中的沟通能力比维修能力更重要,也就是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六、亲情回访。写封信,打个电话,交个朋友。举手之劳,但需要制度化;七、内部细化管理。要求物流不能有死货,不好卖就降价处理。人员管理则以激励机制为核心;八、广告促销,要求必须做好前面的各条之后,这一条才能用;九、社会关系;十、经销商要有较强的资金实力。
蒋正敏相信,这是适合于他自己的“经营圣经”,它不够严谨,但是足够有用。有了它,他就能比其他小品牌做得更扎实。方法是自己和各部门对照这10条“日日三省吾身”。
差异化高端定位
摆在王派面前的机会是,绝大多数电动车小品牌以低质低价走低端市场,他们将优质高价高端市场空了出来,王派毫不犹豫抬腿就迈了进去。这个空间里少有竞争对手,即使自己很小,也很容易成为高端消费人群不可或缺的选择。
王派坚定不移走高端市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那些小品牌的低质低价意味着短期行为,其市场空间会逐步缩小。只有高质高价符合社会进步和人们消费水平提高的大趋势,才能由小到大做成长线品牌。何况,大多数小品牌走低端市场,都是迫于无奈。
王派营销总经理严先其,通常会把下面的道理分析给经销商听,以坚定他们对王派长线策略的信心。
“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常会采取低价策略占领市场。但惟利是图是商人天性,他们既要采取低价又要保证自己的利益基本不受损,那么他们肯定会采取降低产品品质的办法,在配件的采用上以次充好;即使部分整车厂为了保障消费者利益宁愿自己少赚,比如成本1800元,卖1900元,微利,但经营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亏钱了,因为经营过程中有许多意料不到的费用会出现。怎么办?他们最终还是只好采用低质量的配件。
“一旦选择低质低价,就等于自毁前程。所以王派坚决不做低价产品。”
对经销商理念的梳理,排除了他们的种种心理困扰,让他们懂得做任何经营都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即使经营小品牌也必须如此,不能因外界纷纷扰扰的价格竞争而心浮气躁,自乱阵脚。他们会明白,杀价是假象,是短暂的泡沫!当然,定位的不同,让王派一下子从其他的小品牌中,跳了出来。
“生意人”方式一:剪高扯矮,走量造势
企业的基本功练好了,产品的定位也明确了,经销商的疑虑也打消了,此时王派该怎样去实现销售?
首先找准差异化,突出并放大自己的与众不同,让它们直接成为让消费者动心的“卖点”。
第一,款式。王派的款式是所有电动车中最漂亮的。它依附于台州这个全国最大的模具之乡而生存,也就是说,全国摩托车的最新款式,在半个月以内就可以成为王派的款式;第二,磁悬浮电机。磁悬浮概念及其优越性为上海人所熟知,这一卖点,借得恰到好处;第三,烤漆比上海所有车都漂亮。有了以上3条,车就会让人眼前一亮。
然后王派有一个很重要的营销理念——“以生意人的方式卖产品”,即标价一定要最高,但成交价一定要灵活(低质低价品牌的价格竞争往往是直接将标价降下来)。人们通常认为,价格决定于品质和款式,但在王派,价格可以随着“蒋十条”中的任何一条而改变,可随造势的需要和效果而变,可以随店面设计的形象而变,“如果做品牌就意味价格不变,那真会让浙江人笑掉大牙!”
严先其认为,无论哪个行业,小品牌的销售原则都应该是:“剪高扯矮,走量造势”,强调一种“生意”的灵活性。有的车你可以不赚钱,有的车你可以翻倍赚钱,用翻倍赚到的钱去弥补没赚到的钱,最后还是赚得多。重要的是让消费者觉得用相对低的价格买到了最好的车,让他们心满意足口碑相传。这样做只是手段,而目的是让更多的车迅速卖出去,“让车子在街上跑起来”!货卖堆山,人卖人气,让“购买行为本身成为一种广告”,造成王派车的畅销之势。
在浙江商人眼里,价格只是营销的一种工具,是杠杆,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在多少能赚的基础上让货物和资金迅速周转。王派老板蒋正敏在云南开商场时,就经常用羊毛衫赔本卖为诱饵,造成人气之后用西装赚钱。更重要的是一旺百旺,整个商场里的所有货物都能快速地卖起来,而且能持继很长一段时间。
“生意人”方式二:善于做亏本生意
价格定得高,难免走不动,加之款式更新快,有时车子真的不好卖。又怎么办?
蒋正敏的方法是:善于做亏本生意,但亏得要有价值。
一单生意铁定会亏了,最笨的办法是握在手里等待“反弹”,事实上握得越久亏得越惨。王派的办法是亏着卖,将资金尽快变现:①某款车本来打算赚300元的,现在这钱我不赚了,告诉导购员,这车半个月或一个月内平价或倒贴50元,赶快卖出去,平时奖励提成20元/辆,这次卖出去我给你50元。如果到时卖不掉,倒扣你50元。这时候,少亏就是赚;②抵广告费。平时从不做广告的,这时候你可以做广告了,这就叫“怎样利用市场下滑的势头重新把市场拉动起来”或者叫“用亏钱的东西做赚钱的事”。这就叫亏得有价值;③送人,反正有些关系必须要打点,拿去送人起到的效果肯定比卖掉好;④出事了,理赔给顾客;或者拿到售后服务部去,如果有车来修理了,就把这车作为中转车,给人先骑着。
如果少量的车型卖不动的话,就用上面的方法去亏。如果是大批量的,王派就会拿这些车去促销,去赞助,让它们发挥最大的社会影响力。“你想想,如果因此大街上你造的车大量地跑起来,那起到的广告效果会把你从梦中笑醒。”如果你怕亏钱把车压在库里,就等于把市场空间拱手让给了别人,这时如果街上真的因此大量跑的是别的品牌车。这一进一退,距离就拉得太远了。而且你的资金还流动不起来,这生意也就亏大了。
这就是浙江人眼里的小品牌经营之道。
芝麻开门
——小品牌低价格高质量的竞争法则
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品牌,就这样,获得了它应有的荣誉。
一个内地的、非配套产品组装的、地方小品牌,又该怎样做市场?
我们来看看重庆的陈卫中和张卓娜夫妇。
2003年,从油脂公司下岗,自己榨散装芝麻油卖了一年的陈卫中决定做瓶装油。这种叫“小蜜蜂牌”的100%纯麻油产品出来之后,陈卫中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进超市。
他6次找到重庆某大型食品超市的经理,6次被拒绝!第一次,“你一个小摊子,想进我的超市?许多大品牌都还轮不上呢……”第二次,“你有化验室吗?”陈卫中忙回答“有!”“但是我可没位置了,还有每个单品2000元的进场费你会受不了……”第三次经理生气了:“你没看见我正忙吗!”第四次,“我看你还是进C级店吧……”陈卫中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几欲放弃。回到家里妻子说,不行,还得去找他!于是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经理态度突然180度大转变:“你太执著了,我破例让你进场,你3个单品,我只收你500元进场费……”陈卫中一下子惊呆了,站在那儿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一上架,小蜜蜂突然面对着至少10家竞争对手!
陈卫中得立即着手解决第二个最核心的难题:竞争,也就是怎样才做到低成本、高质量?大公司虎视眈眈,一年的广告费就是几百万元,而小蜜蜂没有任何竞争优势,看来只有在原料上打主意了。
之前陈卫中是从别人手里买原料,他想如果自己到乡下去向农民收购芝麻,成本肯定能降低。于是他和助手孙明去了大巴山。那地方一个字:穷!穷山恶水。走十几里远的路,才能吃到肉!呆了10多天,糟糕的伙食吃得两人嘴巴裂口两眼发青。芝麻运回重庆,每吨比从别人手里买节约了300元,做成麻油成本降到了9.5元/瓶,而且质量特别好,而大公司成本是10元/瓶。如此一来,小蜜蜂一下就有了超强的竞争力!。
“想想,那样的穷山恶水,大公司的人能去吗!谁能受得了这个苦?只有我们这些单干的小老板。从这一点说,我的成本能做到重庆最低,竞争的关键性难题一下就解决了。”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培育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之后,市场才得以真正启动。
2004年初,小蜜蜂纯麻油以9.9元/瓶的超低价投放市场,一下引起业内骚动,因为正常的价格应该是13元/瓶!为什么价格定这么低?因为没钱打广告,只好用产品本身的低价来吸引顾客,让顾客认识和接受小蜜蜂。同时,买麻油的人通常是家庭主妇、保姆和老头老太婆,买到又便宜又好的东西,是他们值得炫耀的胜利和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只要他们口碑相传:“不到10元钱我也买到了真正的纯麻油……”小蜜蜂就能卖火。
由此可清晰地看出,小蜜蜂的市场细分、产品聚焦、消费心理和价格定位之间的逻辑关系。
然而,老百姓已经习惯了将10元以内的产品视为调和麻油,以为小蜜蜂也是,于是卖不动。怎么办?还需要促销。陈卫中想了个最朴素有效的办法(其实是一种体验营销方法):花了点钱做了五六个不锈钢架子,放了一杯麻油在上面,旁边一块牌子上写了一句话:“上帝,请给我一点信任,我将还你100%的纯正。”下面写着“小蜜蜂承诺100%纯麻油”。架子下面就堆着产品。
这一来,效果好得不得了。第一天有些老年人试着来买了,第二天、第三天就卖疯掉了,各大超市一度断货。重庆最大的超市新世纪一个分店10天卖了1680瓶!成了新世纪成立以来食用油卖得最好的一次,超过了金龙鱼、李锦记、淘大、红蜻蜒这些国内响当当的名牌。陈卫中说:“虽然9.9元我没赚钱,但是我培育了一个稳定的消费群。就这样,低价格、高质量,第一炮打响,然后你就放心地让老太婆们为你宣传去吧。你哪还用得着打广告呢!”
现在,小蜜蜂开始从东南亚购进更好的芝麻,企业内部也亲如一家。纯麻油已涨到了12.6元/瓶,但消费忠诚度已培育起来,人们往往是径直走到小蜜蜂专柜前,拿了一瓶油就走。“这样的消费习惯,看了真让人心花怒放。”
也是2004年,陈卫中开始做压榨纯菜油。由于目前市场上的菜油几乎全是用化学方法提炼出的浸出油,基本没有了香味,所以用物理方法压榨出来的纯菜油将有广阔的市场。让人心动的是,这是一个大企业不愿做,小企业又做不了的市场。
因为压榨油采用传统工艺,产量不高,运营费用高的大品牌更愿意去做浸出油;小企业想做,却又必须通过只有北京才能审批的QS认证(做菜油必须通过),所以小企业也不能做。这正好把市场留给了已通过QS认证的小蜜蜂,而且小蜜蜂是重庆仅有的两家通过此认证的小企业之一(另一家不做菜油)。
于是,陈卫中又进入了一个独特而且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
物以稀为贵
——区域经销商怎样经营小品牌的两个案例
你一定要做独特的、有概念、有卖点的产品;然后让上一单生意为下一单生意创造条件。
在消费者眼里,大品牌昂贵,小品牌便宜;但在经销商眼里,小品牌也许比大品牌更赚钱,因为成本低,利润空间大,如果是新产品,你也许没有竞争对手,你还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结结实实卖个高价。
但是,“你一定要卖那些独特的、有概念、有卖点的产品;然后环环相扣,顺藤摸瓜。”重庆酒水经销商秦斯如是说,北京卖灯的夏红梅也如是说。
秦斯与“容辰庄园”葡萄酒
2002年,秦斯成了河北葡萄酒小品牌“容辰庄园”的重庆代理商。他了解到,虽然这是个小品牌,但“庄园酒”却是国际葡萄酒中最高端的产品,要求生产商必须有自己的葡萄园、庄园。
秦斯觉得这酒有概念,有其他品牌没有的独特卖点。他仔细一琢磨,将小品牌、小产量、高端概念一结合,觉得可以将“小”的劣势演绎成“物以稀为贵”的优势,可以将其定位成一种小众化(富人阶层)的高端产品。“这就叫市场细分,叫聚焦。”
为了进入酒楼销售,秦斯开了个“容辰庄园”品鉴会,请重庆各大宾馆餐饮部老总和各大社会餐饮老总到场。老总们一品尝,秦斯就会得到一部分合同(酒楼实现销售会有提成)。整个销售链迈出了第一步。
进了酒楼之后,最重要的是促销小姐向前来吃饭的客人推销产品,“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酒,”她会这样介绍,“庄园酒在国际上最受欢迎却又最难喝到,它是在历史悠久、不受污染的乡村庄园里,以手工方法酿出来,而不像一般葡萄酒那样在大工场里大批量生产,因此它产量小,在市面上难以买到,因而非常珍贵。”然后促销小姐会马上请大家试饮,体验体验(每个酒楼每天开一瓶免费赠饮)。酒都送到手上了,再加上说得如此稀罕,哪会不尝一口?在一定的心理暗示之下,仿佛口感是不一样,“行,就喝这个!”概念营销和体验营销相结合,第二步就推销成功。
为了提高促销小姐的积极性,秦斯会给她们比推销大品牌更高的提成(小品牌利润空间大)。
酒酣耳热之际,销售链的第三步开始了:此时大堂经理会上来与客人认识认识,交换名片。在大酒楼里吃饭的一般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这些人的名单很快会到秦斯业务员的手上。不久,他们会收到容辰庄园赠送的小礼品,然后业务员会再次向他们推销容辰庄园,“喝这个酒正符合您的高贵身份,”有钱人豪爽,“行,扔一箱在我车子后备箱里吧”!如果名单显示客人是大企业或机场、铁路、工商、税务等事业单位的重要人物,业务员会想方设法实现团购。
第四步的工作是建立VIP客户档案,进行客情维护。像朋友那样真诚相待,他们就会成为你的长期客户,然后产品的销售会因口碑传播和人们对成功人士的模仿,不断膨胀、扩展。
“做任何生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上一单生意为下一单生意创造条件。”
夏红梅与她的手工艺灯
一直想做生意的北京女子夏红梅到东南亚旅游,她发现当地居民区的小店里,有一种在国内从未见过的手工艺灯,色彩鲜艳、造形别致,完全用天然植物如树皮、树叶、花瓣经过加工处理之后手工做出来,让她很是喜欢。她想,这灯能不能弄回北京去卖?2003年底,她终于在北京找到了一个专门卖家居特色艺术品的卖场,立即租下了一个小门市,决定开始干!
夏红梅风风火火,转身到国外以旅游者的身份采购回来两大箱灯,空运回北京。从她决定做,到货物上架,仅仅用了10天时间。有意思的是,这些采自国外小城市不同手工作坊的灯,自然是没有品牌的,夏红梅给它们取了一个牌子:“华雅斯泰家艺”。
“我可以毫不怀疑地说,到目前为止,我也是中国惟一一家做这个产品的。这里面有一些很特殊的机缘巧合因素,否则也许中国现在都还没有这些产品销售。”一个小女子一个人的冲动,让财富从一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只要她稍有犹豫,这事都成不了。
灯一进北京挺好卖,外国人也来买,全国各地来北京旅游的人到三里屯逛,只要看到这灯就会掏钱。货很快卖断,于是第二批货走航空货运,第三批货走船。由此可以看出,夏红梅的进货量越来越大。
让夏红梅没想到的是,店开了不到一个月,就有一个偶然走到店里的重庆人主动提出能否做她的加盟店;开业不到半年,一个北京小伙子死缠着要她供货,然后开了家不足5平方米的小店,生意却异常火爆。接着中央电台来报道,无数要求加盟的电话让她应接不暇,在北京她已有了6家加盟店……
“其实我没做任何促销,却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原因只有一个,产品太有特色了。”
小品牌稳健生存策略
小品牌在发展壮大之前,往往需要“夹着尾巴做人”,即找到那些大品牌没有发现,或大品牌不想做但并非没有前途和利润的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这样,避开大品牌的威胁,就等于自己实力增强,待时机成熟之后,再与大企业一争高低。山西南风集团的奇强洗衣粉,就是选择了上海奥妙、美国宝洁和英国联合利华等大品牌忽视的二、三线市场,而成长为行业列强之一的。
然而现实中很多中小品牌之所以最后被淘汰出局,不是因为雄心不够,而恰恰是因为野心太大。刚一出世,便立下宏伟目标,要做全国知名品牌甚至是世界名牌,于是不切实际,四处出击。结果由于实力不济,到处受打击,最后成为流寇,不知什么时候就烟消云散了。
的确如此,相对大品牌而言,小品牌的短处非常明显。小品牌在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远远逊于大品牌,只是在区域市场或局部市场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小品牌没有大品牌那么强大的规模、资金和技术研发能力,品牌形象和综合实力极不利于市场开拓,在经营管理规范、技术质量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也经常成为大品牌的笑柄。它们的抗风险能力远远低于大品牌。此外,中小品牌没有实力,也没有必要建立全国范围的营销网络,所以我们见到的中小品牌通常是区域性品牌,所以中小品牌要想生存发展,也就严重依赖于各级经销商。
但是,中小品牌避实就虚,在二、三级市场有大品牌难以比拟的长处。它们机制灵活,随时可以根据二、三级市场的变化,采取比大品牌更灵活的营销策略,同时再大的品牌也不可能市场通吃,也不是在所有市场都有优势地位,这样小品牌就有了在夹缝中生存的机会。它们可以集中全部优势资源在二、三级市场的局部地区,展开大规模的促销、市场建设活动,成为当地市场的主导品牌;小品牌多实行一个地区一个总经销商的政策,可以稳定市场,而不像大品牌在一个城市分设多个经销商而产生管理和营销矛盾;而且小品牌价格不透明,可操作空间大,加上不必做广告,节省了一大笔费用,因此给经销商的返点和回扣就比大品牌多得多,经销商反而更有兴趣做小品牌。
当然,小品牌没有大企业病,速度更快,营销管理更容易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搞人性化,厂商关系也更融洽,做得好,在区域市场的影响力,还会强过许多大品牌。
小品牌的生存之道,就是找到独特的生存空间,做大品牌不愿做的项目,就是避实就虚,化短为长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