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平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小学 830000
摘 要:读了《正面管教》之后,我的教育思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于孩子的教育既不能惩罚也不能骄纵,需要正面管教。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因为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对于孩子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
关键词:读后感悟 鼓励 反思
当我第一次听到“正面管教”这个提法的时候,有些好奇,什么是正面管教?听起来像是在爬山的时候选择一条平坦的道路,不费力地就可以登上山顶,真的是这样嘛?直到后来接触到了正面管教体验课,使用了其中的工具后,才发现,这真的是操作性强又有效的方法。但是在使用中,我也发现,方法的使用一定不是用来控制孩子,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看见孩子,用懂得来陪伴孩子的成长,其中语言的表达模式特别重要,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我的切身体会,有以下一些感悟:
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在我的成长道路中,父母的方式一贯是采用惩罚,如果有了做得好的事情,父母也很少说出来,认为那是应该达到的标准,一旦做错了,会采用各种惩罚,目的就是为了让我能记住这次教训,以致于很多时候活在担忧中,做事的出发点往往容易站在对与错、好与坏之间衡量,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身,一旦知道这事情做错了,总想着怎么减轻自己的责任或者害怕被发现,形成做事很被动的个性,很多时候总是希望别人来告诉我这个事情怎么做,现在看来,我是在有意地规避风险。工作后,当学生上课说话不听讲时,要不采用各打50大板的方法,要不就是让学生站一会,惩罚他,下次他还会重复犯错,而正面管教的方法旨在解决或改善问题,把焦点放在问题本身,而不是负面情绪上。
二、书中提到以下四种错误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力——错误观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报复——错误观念: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之前在课堂上,看到学生动来动去不听讲,或者捣乱别人,或者总是告状等等现象出现时,我总是很恼火,觉得学生捣蛋不听讲,同样的行为制止好几次,还是没有多少改善,有时候就会在我的发火中收场,学生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当了解到四钟错误目的后,就很容易理解学生行为不当的真正原因,学着从表面看本质。比如对一些好动的孩子会将之前的禁止变成让他动起来,比如帮老师维持纪律或者帮老师打开投影等等,并感谢他的帮助,当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归属后,行为也随之改变。
三、关于鼓励和表扬
心理学家德雷克斯强调鼓励,并且认为这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时应该学会的最重要的技能。他说过很多次:“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接受了这一前提,显而易见的就是通过鼓励来帮助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当失望感被消除的时候,不良行为的动机也就不存在了。尽管这是千真万确的,但对一个正在做出不当行为的孩子进行鼓励却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况且许多成年人不知道什么是鼓励。之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经常使用诸如“你真棒”、“你做得好”等等一些空洞的表扬与孩子互动,或者给孩子贴小红花等方法,孩子为了得到小红花而做给老师看,当老师不在的时候可能就变了一个样子,而使用了正面鼓励八句话后,发现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清晰了很多,也尝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四、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作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但是尝试后,却发现效果很不一样。之前小外甥犯错后,例如碰翻了水杯或打掉了东西,我往往气急败坏,直接命令他该如何做以后又要怎么做,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他还会重复犯错,有时候就呆在旁边等待指令,或者说一些与他无关的话,让人无可奈何,学习了正面管教这本书后,我学会了问孩子“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他会给我让我惊讶的答案,诸如“相信自己”、“等待别人”的话。
五、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当老师记住了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我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我深有同感,多少次我和学生们都是在爱的信息传递中消除隔阂,增进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虽然看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但是发现其中的精髓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而道理只有在实践中的使用才能变成自己的,想借助正面管教将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在学生家长和老师群体中推广,让孩子们受益,更希望从正面管教中学习看见自己,看见别人,看见这个世界。
论文作者:周一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孩子论文; 自己的论文; 错误论文; 方法论文; 的是论文; 老师论文; 是在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