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启动、出口扩张、技术创新、全球运营——台湾经济发展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需论文,台湾论文,技术创新论文,经济发展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台北2000年2月19日公布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台湾地区的GNP(国民生产毛额)为新台币9兆3,804亿元,折合2908亿美元,人均GNP(按当期价格计算)为13248美元。此一人均水平,低于香港、新加坡,但高于韩国,约与南欧之葡萄牙、希腊相当。
1952年,台湾完成经济恢复工作,开始有步骤地发展经济。此年的人均GNP(同样按当期价格计算)仅有196美元。前述之1999年数字相较于1952年数字,计增长了66.59倍。数字告诉人们,20世纪下半期,台湾经济发展的成果相当显著。
关于台湾经济发展取得比较大成果的原因,学界已有相当丰富的陈述。综合各方讲法,荦荦大者诸如:
——中华民族子民勤劳发挥作用。
——国民党1949年撤守台湾时带去库存黄金及专业人才。
——国民党在台普及教育,优化了人力资源。
——国民党50年代在台湾成功实施土地改革,顺利将农业资本转为工业原始资本。
——台湾当局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带动台湾民间的创业精神,也塑造出台湾总体经济结构的灵活应变性。
——美授发挥强大支撑作用。等等。
以上列举各项,均属局部性、片面性之观点,彼此间无法联结成一套体系化论述。今若欲以系统化的架构来解读台湾经济发展成功的原因,则首先需要找出一根主轴,作为贯穿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并延伸入各个经济部门的观测基础。本文系以“经济发展策略”作为解读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与结果的主轴。
“策略是一个发展方向,策略要落实,则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政策与措施来配合。一般发展中国家,其发展策略皆是由政府所主导与设定。而已开发的国家,却很难看出其特定的发展策略。因为在这些市场经济的国家里,民众通常在不知不觉中就执行了此国家应当发展的策略与方向,并不需要政府特别的大声疾呼,或用强硬的手段,才能落实应当采行的策略,政府只需要将一些相关的法令规章加以完善的制定即可。”(注:于宗先:《台湾经济的竞争策略》,台北。)
台湾,作为一个开发中的经济体,近50年来当局以策略主导经济发展的色彩非常鲜明。台湾经济机关,负责订定经济发展计划及发展策略,如现阶段的经济建设委员会(经建会,其前身为经设会——经济设计委员会)。
至于台湾订定经济发展策略的理论基础,先后有二大主流,先是顾志耐(Kuznets)的“工业化理论”,“工业化概念与经济发展概念,乃属同意语。”(注:Kuznets.S.: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e,Selected Essays.New York.1965,PP.236-238。)据此,台湾第一步把工业化作为台湾走出贫穷落后窘境的策略性手段。
第二步则根据熊彼德的“技术创新竞争理论”,强调新产品、新技术、新供给来源、新组织型态的竞争。台湾当局据此指导技术创新作为促使台湾经济更上一层楼的动力。
台湾工业化的阶段是从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接下来则从80年代初期进入技术创新阶段。从工业化到技术创新,使台湾生产体系具备了参与跨国区域竞争的条件。因此,1986年台湾开放外汇管制后,台商开始有规模地向海外进行直接投资,把生产体系陆续延伸到东南亚、欧美、中国大陆等地,使台湾经济进入“全球运营”时代。到公元2000年,台湾经济体系基本上已处在全球产销大循环的架构之内。
一、各阶段开展策略解析
以下将各个阶段的开展策略作进一步的解释。
(一)工业化阶段。
50年代初期台湾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开始致力于工业化开展,初期是以民生日用品及初级农工资材的制造为主,后来才逐步推升到基本原料及外销商品的生产。此一工业化阶段尚可分成下列三段过程:
1.自给自足时期:即50年代以生产制造内部需求产品为主,部分用以替代进口产品,节省外汇支出。
此一时期之原始资本积累,一部分来自美授及国民党当局自大陆移转来台的黄金准备。但贡献更大的则是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当局以公有企业股权换取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再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原先冻结在土地上的地主资本则释放出来,转投入工商发展。
原为大地主后因土改政策转化成工商巨子的辜振甫先生,解读台湾经济成功的因素时,首先指出的因素即:“实施耕者有其田政策”。他说:“落后的土地生产关系会导致土地集中及地租过高现象,致使广大农民阶层丧失购买力。并且将地主有限的资本冻结在土地上。而从事工业生产追求利润的行为,也会因为地主坐享高地租收入而不具诱因,因而阻梗了对工业进行投资。”(注:辜振甫:“不是奇迹——读‘台湾的故事——经济篇’有感”.台北.经济日报.1998年9月6日。)台湾的土改政策,正是导正了此种资源扭曲现象。
根据台湾经济学界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1952年至1961年期间,台湾制造业之“国内生产每单位增加额”中,内部需求扩张与进口替代两项因素的贡献度合计达87.9%,出口扩张因素仅有12.1(注:成嘉玲主编:《台湾经济的开展》.台北.世界书局.1981年1月初版,第56页。)。
2.出口扩张时期:即60年代。一般认为,台湾经济系从60年代初期开始起飞,因此60年代堪称台湾经济起飞的“初升段”。
此时期台湾经济起飞的动力,主要来自出口扩张。而出口得以扩张,和此时期国际市场需求抬升(越南战争等因素所造成)有密切关系。顾志耐亦曾指出,60年代的世界好景造就了国际市场对轻工业产品的庞大需求,而促使若干开发中国家藉以建立了进口替代出口工业,由此达成轻工业资本形成的要求。台湾可谓“因缘际会”。当时台湾以外商直接投资、对外举债及内部原始积累为基础,建立了劳动密集出口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如成衣厂、玩具厂、电器装配厂等,吸引了大批农村女工离乡进城入厂工作,其情景有如近年之珠江三角洲。
通过这些农村劳动力的贡献,台湾的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逐渐露脸,也为台湾创造了相应的外汇收入,成为新的资本积累,也是向外国吸收新知识、引进技术设备的经费来源。
前揭之台湾经济学界研究结果显示,从1961年到1974年期间,台湾制造业之“国内生产单位增加额”中,出口扩张的贡献比率达24.6%,比前一时期的12.1%,足足增加一倍有余。其余75.4%则为内部需求扩张及进口替代之贡献,比前一时期的87.9%,降低12.4个百分点。
3.重化工业时期:60年代台湾甫建立劳力密集加工产品加工产业体系,至1973年全球即因中东战争而爆发石油危机。原油价格的飞涨,使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台湾遭受重大冲击。
此时台湾当局的经济决策发挥了支撑作用。最具有代表性的决策,即当时蒋经国主导下推动的“十大建设计划”,包括下列建设项目:南北高速公路、桃园国际机场、大钢铁厂、大造船厂、西部铁路电气化、台中港、苏澳港、北回铁路、核能电厂、高雄石化工业区。此一台湾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建设计划,创造了庞大的内部需求,弥补了石油危机下全球市场置于严重不足造成台湾产品外销的萎缩,是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实践。
十大建设的内容主要为两大类,一是基本公共工程建设,二是基本工业原材料生产设施,重工业、化学工业,合作重化工业建设。前者改善了台湾的宏观投资环境,为企业创造“外部经济”条件,有助于投资扩张及经营条件的优化。至于后者,使台湾的工业发展从劳力密集加工层次提升到原材料生产的层次,因此构成上、中、下游配套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为台湾经济的后续发展扎下根基。
(二)技术创新阶段。
台湾经济开发过程中,有系统的技术创新大致从80年代初期开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举措,如1981年底,当局根据产业关联效果、市场潜力、技术密集度、附加价值、能源节约度、以及环境保护程度等六项指标,选定资讯电子工业及机械工业两者为“策略性产业”。1991年,台湾当局进一步选定“十大新兴产业”,分别是资讯、通讯、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污染防治、医疗保健、特用化学品与制药、航空太空、消费性电子及高级材料等工业。其中,以资讯电子产业的发展最快,成为今日台湾经济的支柱,也是“高科技产业”的代名词。
以电子资讯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之所以在台湾蓬勃发展,主要因素为:(1)当局政策明确。(2)当局结合民间力量,积极从事“创导性投资”。(3)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创设。(4)民间风险性投资基金勇于投入。(5)留美人才纷纷回台创业等。其中,以1980年设立新竹科学园区,最为各方所重视。
台湾学界普遍认为,当局主导之因素,对科技产业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过去四十余年来,台湾科技产业的发展,可说一直是在一种全面性由政府主导而民间参与的主动政策方针之下进行。政府针对科技产业所采取之介入研究发展的一贯政策,大体上包括直接设立研究机构、移转部分研究资源及成果于民营产业、直接间接的补助、贷款、融资等方式,来鼓励产业研究发展工作的进行”(注:永立平:《台湾科技产业发展政策之法与检讨》。)。
台北的经建会主任委员会江丙坤在1998年指出,近十年来,台湾技术进步率平均每年达3.6%,对经济成长的贡献高达47%。产业科技或科技产业的发展,使台湾产品竞争力提高、附加价值扩大。因而外汇存底直线上升,使台湾成为一个资金相对充裕的地区,但也造成工资成本大幅上升,劳力密集产业面临被淘汰命运的负面现象。
(三)全球运营阶段。
1983年,台湾大幅放宽外汇管制(开放资本帐外汇收支),允许每一法人或自然人每年均可买入、汇出500万美元。此一重大举措,带动台湾产业对外投资热潮。这股热潮,并因1987年11月当局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而迅速蔓延至大陆。据台北的经济部汇整各投资对象国的统计显示,截至1999年6月,台湾厂商赴外投资合计54806件,投资总金额达1174亿余美元。其中,对大陆投资件数(41,422件)、金额(412亿余美元)均属第一位。其余投资数量比较突出的国家地区计有印尼(683件,135亿余美元)、泰国(1355件,97亿余美元)、马来西亚(1191件,85亿余美元)、越南(49件,47亿余美元)、美国(1436件,264亿余美元)、英属中美洲(479件,53亿余美元)、巴西(3650件,10亿美元)等。
台湾对外投资,系以劳力密集产品加工业为主力,此大都为已无法应付台湾本地高昂人工成本及其他经营成本之业别,在台被视为“夕阳产业”,如今前往海外成本较低之地域投资设厂,以寻找“第二春”。留在台湾本土之产业,则大力提升产品品级以扩大附加价值,因此,具有高科技成份的产业遂快速发展,支撑了台湾经济。
到90年代后半期,台湾经济已形成以本土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台商海外传统产业为配套的全球运营时代,并成为全球产业经济循环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997年,台北的经建会订定一项大规模的跨世纪建设计划(1997-2006),计划中正式列入稍早前研拟的“开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即依据台湾具备的优势条件,开展最具潜力的专业营运中心,包括制造中心,海运转运中心、航空转运中心、金融中心、电信中心及媒体中心。这也是台湾当前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对台湾经济发展的评价
台湾经济在50年代仅以追求自给自足为目标,逐步发展到2000年前后终于具备构建亚太营运中心之条件,其成就在各开发中国家地区的发展经验中堪称杰出。其主要原因如发展策略井然有序、产品升级循序渐进、基本建设不遗途力、金融资源与人才资源日积月累等等,早已为理论界、实务界所熟知。有一项资源可以显示台湾经济进步的轨迹,即1990年前后,台湾是全世界最大的鞋类出口地,年出口量约8亿双,全世界平均每五个人就穿着1双台湾制造的鞋子。十年后的今天,在所有出口项目中,高科技电子产品就占了一半的比重。短短十年间,产业结构改变如此剧烈者世间仅有,若依产业特性密集区分为高中低三类,可以发现高技术人力密集生产指数由1991年的100上升至1996年的143.58,反之,低技术人力密集度产业由100下降至80.61。(注:龚明鑫:“展望二十一世纪台湾经济发展与互动国际研讨会”论文,1998年4月13-14日,第12页。)
不过,事物总有两面,台湾经济并非完美无缺。现阶段台湾经济的不足之处亦不胜枚举,其荦荦大者诸如:
1.出口市场重心在美、日、欧,易受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若西方景气走下坡,台湾即跟着受累。统计显示,1999年台湾出口总额达1215.91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309.02亿美元,对日出口119亿美元,对欧出口203.2亿美元,这三者比重达51.91%。欧、美、日的市场变动,常使台湾处于被动。
2.产业结构向高科技产业倾斜,传统产业已呈现萎缩现象,以往上、中、下游产业配套齐全之产业体系已出现大漏洞,尤其传统产业没落造成失业抬升现象,更是台湾社会安定的一大隐忧。台湾产业在发展不甚均衡情况下已形成一种“巨华细茎”式的结构,在尖端的部分,是盛放的花朵,但是花朵的底部支撑,却是相对脆弱的茎枝,在这种“巨华细茎”式结构下,进出口贸易及接单(订单)虽然应接不暇,其实只是电子资讯等少数产业的光采。这种光芒集中的情形在股市又最为明显,投资大众的资金竞相流向明星产业,结果造成了资金排挤效应,许多传统产业因而筹资因难。(注:台北《联合报》社论:《巨华细茎:眼睛不可只看到高科技产业》,2000年5月27日。)
3.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使台湾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永续发展”的力道受到质疑。
4.由于各阶层夜以继日地追求经济成果,使“金钱挂帅”思想深入人心,影响及社会及政治面的价值观。近年台湾政经社体制内备受诟病的“黑金”问题,与此有密切关系。
5.因为两岸关系未能平顺,使台湾的全球运营体系出现不小的缺口。如不少跨国企业原本有意在台湾投资,以便构成“台湾前店,大陆后厂”之经营格局,近年即因两岸关系不平顺、三通迟迟不落实,而明显降低了对台湾的投资意愿。
总的来说,台湾经济发展呈现阶段,可谓成果丰硕,但潜在的问题也相当多。处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内外局势下,台湾当局如何妥善运作,以保持成果及再创发展契机,是当前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