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伯都乡新民中心小学 138009
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兴趣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最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动力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因此,数学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走近数学、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快乐地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一、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
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应该成为低年级的重要形式。
比如上数学活动课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下列几种形式的游戏:1.个体活动游戏。2.集体合作游戏。3.师生互动游戏。活泼、趣味性强,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
二、重视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思维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和电脑软件的使用,还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活动。仅有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有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小学生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抽象思维需要有感性材料为基础,因此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思维因素,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以及分割、拼合等操作过程,多种感官协调统一,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比较和思索,才能对所学知识达到领悟、理解和掌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给予成功的满足,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问题回答正确,都要加以肯定,给予他们成功的满足。每个同学智力水平都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梯式问题和习题,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从而使他们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初中生比成年人更具有好胜心,总希望获得成功。依据初中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如“看谁算得快”、“看谁算得准”、“看谁的方法多”等,让学生都能大显身手。教师还可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设计梯度不同的比赛,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各个层面取得成绩,这样激励的作用会更大,学习数学的热情会大大地提高。
四、营造生动活泼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XX的意见相同。”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另外,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其次,重视情感的感染与激励。教师的感染力就是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地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得真不错”,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再次,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开展数学游戏或竞赛,让学生走出课堂,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学习。低年级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编插童话故事等来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总之,我们只有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全面、有效地发展,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因此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乐趣中学到知识,在乐趣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王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6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就会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