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个文明”与民营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报告的解读_民营经济论文

南京“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与民营经济——从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报告来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京论文,协调发展论文,中国论文,民营经济论文,综合实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10月30日,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信息报社共同发布了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南京市以较高的城市综合实力发展指数排名第六。从正面来解读,南京在名次上居于全国的前列,可以认为,南京市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且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协调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如果仔细研究这份排名报告,我们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也可以发现南京市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

一、南京市综合实力排名的解读

(一)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简介

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是由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包括地级)的综合实力进行的一次全方位的综合评估。

1.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方法与特点。本次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评价,采用的是专家咨询法,即通过专家给定指标体系中各部分的权重,计算平均权重,再使用平均权重对无量纲化的指标加权计算得出总分。其特点是指标体系的全面性、指标的可比性、数据来源的可操作性以及简便易行。本次评价所用资料均为城市的市区数;所选用的指标来源可靠,可信度高;指标数目虽然不多,但能基本反映城市的整体功能。

2.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次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评价,采用的指标体系包括:人口与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等5个一级大指标以及19个二级子指标,50个三级小指标。具体如下表:

大指标 二级指标与三级小指标

人口与劳动力

人口与劳动力:包括人口规模、素质和结构、管理和利用三个二级子系统,下设5个指标:

总人口、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失业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经济发展: 包括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经济效益四个二级子系统,下设12个指标:国内

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外商直接投资额、货运总量、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第三

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GDP增长速度、人均GDP、工业企业百元资金提供利税、每

万元GDP耗电、每万元GDP耗水;

社会发展

包括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住房医疗服务、科技教育文化、社会治安、社会保障五个二级

子系统,下设16个指标: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人均住

房使用面积、燃气普及率、人均生活用电量、医院床位总数、每万人拥有医生、科学、教

育事业费支出、每万人拥有影剧院数、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每十万人刑事案件发案数、

每十万人交通事故件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人数所占比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比例、基

本养老保险参保比例;

基础设施

包括交通、通讯、供排水及电力三个二级子系统,下设8个指标:交通运输及邮电业增加

值、人均铺装道路面积、平均每辆公共汽、电车运载力、邮电业务总量、人均电信业务收

入、水厂综合生产能力、排水管道密度、全年用电量;

环境

包括人口密度、投资、废物处理、绿化四个二级子系统,下设9个指标:市区人口密度、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生活污水处理率、污水

排放处理达标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二)南京市的具体排名解析

2003年的城市排名情况如下:(仅取前15名)

位次 城市综合指数 人口 经济 社会基础设施

环境

1 上海369.6 40.3 124.6 81.187.8

35.9

2 北京290.4 59.5 80.7 59.666.8

23.7

3 深圳220.8 15.8 77.8 49.854.1

23.2

4 广州192.0 25.8 74.8 35.551.8

4.0

5 天津137.7 25.0 46.4 22.738.9

4.7

6 南京100.5 26.5 35.1 12.518.4

8.1

7 大连99.5 19.4 45.7 18.610.0

5.8

8 杭州99.3 14.9 42.3 20.216.0

5.9

9 沈阳99.2 20.9 34.5 18.818.5

6.6

10哈尔滨 89.5 33.8 26.5 19.77.22.3

11成都88.5 24.3 30.7 14.414.7

4.4

12东莞87.8 0.7

39.3 31.616.2

0.07

13济南87.1 15.4 34.7 18.67.910.4

14佛山86.9 14.4 30.8 24.416.5

0.7

15无锡84.8 7.1

42.5 13.915.2

6.1

此表只选取了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前15名

从上表来看,南京市虽然名列第6。但是其地位是很不稳定的。原因在于,南京市的综合指数只有100.5,与第5名天津市的137.7相差37.2,而与第7名大连市、第8名杭州市、第9名沈阳市相比,分别仅领先1、1.02、1.03。即使和第15名无锡市相比,也仅仅领先15.7。从百分比来看,南京市的综合指数分别占天津市的72.98%,广州市的52.34%,深圳市的45.52%,北京市的34.61%,上海市的27.19%。但是,大连市、杭州市、沈阳市、无锡市的城市综合指数则分别占南京市的99.00%,98.81%,98.71%和84.38%。很明显,南京市稍不注意,就会被排名在后的城市超越,而要超越排名在前的城市却难度很大。如下图:

附图

从单项指标来看,在所有200多个排名城市中,人口与劳动力综合指标南京市排名第4位;经济发展综合指标南京市排名第16位;社会发展综合指标南京市排名第15位;基础设施综合指标南京市排名第7位;环境综合指标南京市排名第八位。如下表所示:

南京市的具体排名

指标人口与劳动力综合 经济发展综合 社会发展综合 基础设施综合环境综合指标

指标 指标 指标 指标

名次4 16157

8

非常明显,南京市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足,而这两个方面正是一个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状况较为集中的反映,如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货运总量、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GDP增长速度、人均GDP、工业企业百元资金提供利税、每万元GDP耗电、每万元GDP耗水;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燃气普及率、人均生活用电量、医院床位总数、每万人拥有医生、科学、教育事业费支出、每万人拥有影剧院数、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每十万人刑事案件发案数、每十万人交通事故件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人数所占比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比例、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比例等。在上述28个指标中,南京市并非全部排名靠后。但是两个最重要指标:经济总量及其发展速度和人均收入水平指标南京市排名靠后,在长三角十五个城市中,南京排名倒数第五。如下表所示:(以下数据来源于各个城市的统计网2003年度数据)

人均收入 名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地区生产总值(GDP) 人均GDP

人均GDP

单位(元)增幅% 单位(亿元) 单位(元) 名次

上海 1

14867.5 12.2

6250.8446578 2

南京 11 10195.5611.3

1576.3327510 6

无锡 9

11647

16.6

1902.4237371 3

常州 10 11307

13.8

901.42 26110 7

苏州 6

12361

16.4

2802

46622 1

南通 12 959811.1

1006.7112946 14

扬州 14 870511.1

647.22 14300 13

镇江 13 945115.2

641.05 23992 10

泰州 15 85179.4580.04 11523 15

杭州 4

12898

9.52100.3531920 5

宁波 2

14277

10.1

1779.9 32362 4

嘉兴 7

12251

13.9

855.63 25720 8

湖州 5

12607

10.7

488.97 19032 11

绍兴 3

13535

11.6

1088.3 25094 9

舟山 8

12213

11.2

171.82 17633 12

从表中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城市的国内国民生产总值(GDP值)、人均GDP与居民收入之间没有很强的关联性。即人均GDP高的城市,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一定就高。例如:南京市人均GDP为27510元,名列第6位;但其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为10195.56元,仅居第11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各个城市地区之间的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不同。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能够快速促进当地居民发家致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而且在于民营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内生性发展”动力,使得民营经济这种最具活力的经济成份,成为各个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浙江宁波、温州、绍兴以及江苏江阴的发展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还会极大的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使得该地区的政治文明得到长足进步。发展民营经济也是促进扩大就业,吸引就业人口的关键。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提供就业岗位最多,容纳就业人口最多的经济成份。民营经济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也非常突出,在文化产业领域非常有名的浙江宋城集团、横店影视集团就是例证,这都得益于民营企业敏锐的发展眼光和灵活的经营机制。正是由于发展民营经济对一个地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三个文明”的和谐发展,又会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包括民营经济更大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政府的共识,南京也不例外。2003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富民强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战略目标,并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如资金扶助措施等。2004年6月1日,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在全市干部大会上提出,全市上下要结合具体实际,坚定不移地实施“富民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文化南京、绿色南京”5大战略,加快“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建设。

二、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状况

据资料统计,2004年1—10月,南京市新增私营企业1.5万户、个体工商户4万户,全市私营企业累计有6.7万户、个体工商户14.4万户。从发展的态势看,总量超过无锡,速度超过苏州。民营经济交纳的税收占总量的17%,约占全市税收总量的五分之一。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扩大了南京的税源,而且也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从就业数量来看,去年南京市新增的15万个就业岗位中,民营经济占了59%,从就业质量上看,到2004年11月底,在已备案的劳动合同中,民营企业劳动合同备案率为66%。然而,横向与浙江、广东、福建以及苏南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南京市民营经济在经济总量、企业数量和规模上与这些地区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浙江,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民营经济占整个GDP比重平均高达70%,而南京民营经济却是配角,只占整个GDP比重的20%。除了数量差距以外,南京民营企业在经营层次上,大多以从事劳务性质的摊点零售和餐饮服务为主,民营工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平均资产不到100万元。据统计,截止2004年2月底,南京市拥有资产规模在百万元以上的私营工业企业934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43.4%。私营工业拥有资产总额为142.02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0.6%。这一比重远远低于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市,温州注册资本过亿的超过千家,在2002年中国民营经济500强中就有30多家。在知名品牌上,南京市除了苏宁电器、雨润食品、中脉远红、红太阳等少数知名企业外,大多数民营企业名气不大,与温州,甚至江阴的民营企业相比,都有很大差距。例如,温州拥有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的“中国鞋都”、“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制锁之都”、“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中国合成革生产基地”、“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等多个规模产业基地,拥有正泰、德力西、神力、康奈、红蜻蜓、奥康、报喜鸟、庄吉、天正、大虎、巨一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与品牌。此外,南京的民营经济还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二元化结构,即城区发展快、郊县发展慢的格局,7个郊县平均每个民营企业数仅为1000家,只有苏南的常熟、江阴等地区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二)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起步晚。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的浙江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从那时起,各级政府就默认、允许、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为私营企业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例如,1993年和199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先后两次出台了促进和扶持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而南京市委、市政府对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重视却是近几年才开始的,错失了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因此,落后于人也是情理之中的。

2.创业意识淡薄,观念陈旧。2003年元月,在南京市千人工作大会上,南京市提出:“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南京发展的基本战略”,同时,13个区县、两个开发区和市政府签订了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目标责任书”。2003年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改善南京投资环境的若干意见》等7个扶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并且在江苏省率先出台了《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办法》、《关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创业促进富民的若干意见》等,列出了10条“鼓励创业、促进富民”的新举措。但是,由于客观环境和观念上的差别,南京市民的创业精神并没有因为这些政策的出台而进发,没有出现当年温州人创业的那种闯劲。南京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造就了南京人的一种“城堡意识”,不愿意冒险闯荡。例如,2003年5月到2004年5月,南京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全年为200多个创业者提供创业贷款总额为500万,平均每人2.5万不到;在南京的金桥市场、玉桥市场,80%的小老板都是外地人,而南京的不少农民即使家里很穷,也宁愿坐在家里打麻将,不愿出门去闯一闯。可见,南京居民的创业意识之淡薄。除了居民的创业观念要加强外,政府部门的观念转变也要跟上。比较突出的表现是,一些政府部门仍旧对民营经济存在偏见和歧视心理,在办理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时,设置不少障碍。这种心态,也极大地影响了创业者的创业热情。

3.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不很理想。主要表现在人才、资金、土地、原材料等资源要素瓶颈上。(1)人才危机。一方面由于私营企业多数以家族为纽带,对任用家族以外的专门人才缺乏信任,使得优秀人才难以进入私营企业长期发展。另一方面,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普遍不如国营企业及大企业,对人才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因此,在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人才危机。据统计部门调查,无锡市资产规模百万以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员工仅占5.9%,而大专以下文化的人数却占九成以上,其中,中专或高中文化程度的有23.1%,初中及初中以下的达71%。同时,该市资产规模百万以下工业企业,总经理整体文化层次也较低,受大专及大专以上教育的占14.5%。扬州市企业经营管理者中,文化程度在大学本科以上的占3.5%,大专的占16.5%,中专或高中的占61%,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占19%。而苏北的宿迁市中小企业从业人员中,大专及大专以上人员仅占1.3%,中专及高中人员占5.7%,初中及初中以下人员竟占93%。中小企业整体发展较好的苏州市,总经理受大专及大专以上教育的占48%。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唯一“活”资源,企业产品和管理的创新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缺乏导致了中小企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跟不上市场的步伐,阻碍了这些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势头。南京市的中小民营企业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2)资金瓶颈。目前,商业银行对国营大企业“争贷”和对民营中小企业“惜贷”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其原因主要是银行系统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出于风险考虑,对民营企业贷款不够重视,市场定位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持有偏见,使得南京市政府的许多扶持政策不能真正落实。有的银行推出了“个人创业贷款项目”,但由于手续繁杂,“门槛”太高,很多是“雷声大、雨点小”。另外,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产权结构单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以及财务会计信息不够透明、不规范的缺陷,客观上也使得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产生了融资排斥。(3)政策影响。当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紧张、原材料供应短缺和大幅度地涨价。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实力的原因,以及政府决策部门在政策选择上往往偏向大型国有企业,也在客观上制约了南京市民营经济的发展。

4.民营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1)南京的民营企业缺乏合作精神。南京市民营经济虽然整体起步晚,但是,由于南京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高校科研机构云集的科技优势,使得南京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很高的起点。南京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在全国同等城市中是处于前列的,尤其是IT行业,在人才、软件开发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可是,由于彼此之间缺乏合作精神,致使很多高科技民营企业都处于规模小、实力弱的境地。相反,浙江的民营企业都是抱团合作,共同发展壮大。通过合作,浙江各个民营企业之间在资金、人才、决策上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了单个企业无法比拟的新的竞争实力,企业也因此不断发展壮大。(2)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南京市相当多的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仍然很落后,要么处于封闭型管理,要么是集权型管理,要么是经验型管理,缺乏现代化、规范化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因此,当企业处于开创期的时候,这些管理手段还能应付。一旦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企业的经营管理就混乱起来,企业也因此陷入困境。这已经成为许多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道坎,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南京市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加快发展南京市民营经济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优化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和法制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是充分发挥宣传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宣传民营经济对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宣传推广他们艰苦创业、合法经营、勤劳致富的经验。二是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技改立项、用地用电、银行信贷、发行股票债券等方面,做到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三是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主动为民营企业搞好服务。四是创造更为良好的法制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进一步制定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地方性法规,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2.进一步放宽领域,降低门槛,全面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尽管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南京市委、市政府为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旧有不少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平等的准入条件。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认真对那些不合适的限制条件加以清理,并进行监督检查。除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明确限制的外,凡是对外资企业开放的领域,均向民间资本、个私经济开放;凡是国有企业能进入的领域,民营企业均可进入。鼓励和引导个私企业、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经营道路、港口、交通设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水、电、气供应设施等;鼓励和支持个私企业、民间资本投资现代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的改制、改组,参与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鼓励和支持外省民营企业特别是大型民营企业到南京投资。

3.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民营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鉴于南京市科研院所、高校集中的优势,鼓励社会各界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的科技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创办和领办民营科技企业;鼓励各类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转制为民营科技企业,或以多种形式创办民营科技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加强技术创新,逐步改造提升为科技型企业;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引进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和装备,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技术含量;加快建立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形成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技术支撑;鼓励和推动民营企业到上海以及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提高科技创新和研发水平。同时,继续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倡导民营企业走联合的道路,组建企业集团,提升发展水平;引导私营企业通过相互参股、嫁接外资和参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革等形式,建立多元和开放的产权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支持民营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4.进一步培育科技型、外向型和规模型企业,全面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大力扶持规模型民营企业发展,重点在南京特色优势产业中,如化工、钢铁、电子、医药保健等产业中,选择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民营企业,如南京斯威特、南钢、中脉等,引导其以核心产业为纽带,实施资本扩张,整合中小配套企业,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基地为载体的高水平产业园区,走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道路,增强民营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努力形成一批国内知名、品牌较响、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集团;支持民营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支持民营企业收购重组上市公司;推动个私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建立跨国生产体系,增强跨国生产能力;到境外设立贸易机构和商品专业市场,带动出口贸易,建立国际营销体系,增强跨国销售能力;以技术合作和境外研发为重点,加快产业对外拓展,增强跨国创新能力;以境外资源开发和跨国并购为重点,加快要素对外拓展,增强跨国经营能力。

5.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中介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建立和完善投融资体系,金融机构要改进信贷服务,增加信贷品种,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增加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继续探索和完善南京市中小民营企业担保机构的建设,建立以商业银行网络为基础的信用担保体系;整合各类扶持资金,建立各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知识产权、信息、法律、管理、资信评估等中介机构的发展,吸引境外著名中介机构来南京设立分支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各项专业服务。加快专业性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指导和行业自律作用,维护行业公平竞争和行业利益。

6.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积极引导、调整南京市相关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支持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为民营企业培养各类急需紧缺的人才;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继续办好各类人才市场,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建立民营企业高级人才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家以及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有条件的可选送赴国外学习培训,进一步发挥企业家市场的作用,加快形成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成长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

标签:;  ;  ;  ;  ;  ;  ;  ;  ;  ;  ;  ;  

南京“三个文明”与民营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报告的解读_民营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