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理务关小学 266416
小学教育,是人们在学校教育里最初阶段接受的教育,属于教育事业的基础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发展、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学生需要正确的指导。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的桥梁要处理好与家长、学生、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与学生的沟通。
其一,班主任要深刻的了解学生,全面细致的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对于生活有困难或者性格孤僻等特殊的同学,多给予关怀,个别谈话,与任课老师谈话,对学生的情况做好档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身体状况、思想情况都要了如指掌。
其二,班主任应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严于律己,克己及人,给学生做好表率,做学生觉得既威严又平易近人的朋友,受到学生的尊敬,在学生心中立下崇高威望。
其三,班主任自身业务能力要强,掌握渊博学识,管理经验丰富,班主任在掌握本学科的学识的同时,也要拓展其他科目如劳动、体育、音乐、舞蹈、文学、绘画方面等知识,努力成为一个多方面发展的管理者,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们的多面发展,对他们产生一定的感染力,对学生产生一种近朱者赤的影响,也更加有助于班主任同学生交朋友。
其四,班主任要保护学生,爱护学生。做到保护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更有助于学生对于班主任的信服,学生更容易亲近于班主任,让学生与班主任可以打成一片,不仅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内心都渴望被关注,班主任的关爱和保护,更加增加了学生的安全感,自信心也暴增,缩小了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其次是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学生教育中也充当着重要角色,所以班主任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首先,班主任要以尊重家长为良好沟通的基础。尊重学生家长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进行良好沟通的重要基石。礼貌待人是极其必要的,不论是哪种原因请家长到学校进行沟通,班主任都应该礼貌相待,让座、倒水,显示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互相信任对方也是沟通的桥梁,信任已是班主任同学生家长良好沟通、合作顺畅的重要心理基础,能提高双方的亲进度,使交谈氛围和谐融洽,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是语言、情感的双向交流,家长的个人心理、为人等素质直接影响着谈话效果。当然,在沟通过程中会遇到“溺爱型家长”,“不在意型家长”,“积极支持型家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溺爱型家长”往往对于班主任提出的改正意见嗤之以鼻,不满老师提出的建议,这种情况下老师需要“先褒后贬”,多提出孩子的优点,闪光点,多加鼓励,提出改正意见时,也要加些事例说明,让家长认识的更清一些。“不在意型父母”往往对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不耐烦,不够重视孩子的成长,老师需要在与家长沟通的同时同家长讲明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性,对学生身心、学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型家长”是最配合班主任的教育工作的,与此类家长沟通时,多交流,一起为孩子的教育发展共同努力。学校教育要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班级管理工作也离不开家长的协助配合,相辅相成,才能取得管理教育的理想效果。
最后要做好与学校的任课老师的沟通。
管理班集体,不仅需要班主任的辛苦操劳,同时也需要任课老师的帮助。只有汇集了任课老师这个重要角色,才能更好的管理班级。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在自己班级学生和任课教师有冲突和矛盾的时候,显得尤其重要。
第一,班主任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要在班集体树立任课老师的威信。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沟通最频繁,最亲近的老师,当学生面对这样的班主任的时候一定是毕恭毕敬、言听计从,课上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基本上不会拖拉作业。然而任课老师的作业情况就不这么乐观了,拖拉现象很严重。学生对某个科目感兴趣就专心完成作业,如果不感兴趣,作业就抛到一旁不予理会。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帮任课老师在班级内树立威信,教育学生听从任课老师的课程安排,按时完成任课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
第二,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要与任课老师互相学习、互相体谅、互相理解、互相交流、共同进步。课程教学方面,班主任的教学时间一定要比任课老师的多一点,特别是当复习阶段来临时,任课老师的课程复习时间可能相对不足,有时可能需要调用一下班主任的课,这时班主任要大力支持并且积极配合。由于不同的教师对于教学方法都有不同的诠释,能够从不同教师的身上学习到不同的经验与方法,这对于其他教师来说都是异常宝贵的。
第三,虚心听取任课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任课老师在平时课下的聊天中,会讨论很多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与班级氛围情况,在此基础上会提出很多与本班学生相关的管理和学习建议,班主任要同任课老师积极讨论,如果有好的、有利的建议,班主任要积极采纳,这对于班级成长与学生成绩提高都是很大的帮助。由于任课老师只教授一门课程,相对于班主任来说精力相对集中,所以更能提出针对性问题,具体到某个课程上某个同学的反应,对此加以分析,与班主任进行反馈,对班主任来说也是一个深层次认识学生的一个机会,因此班主任如果对任课老师提出的建议加以筛选和完善,再辅以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加以实施。因为毕竟任课老师只是教授一门课,他提的建议可能只是适用于他的学科,对于其他学科未必适用。
总之,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任课老师的交流沟通过程中,要逐渐形成完整的管理学生体系,帮助学生从各方面得到提高,同时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论文作者:王绪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班主任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家长论文; 作业论文; 情况论文; 班级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