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同一性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同一性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5)11-0004-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涵盖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为群众正确掌握并引导实践,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必须得到全体人民群众的普遍接受、理解和认同。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予以认同。这是因为,只有理论上的认同,才会有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只有在理论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清楚、讲透彻,入脑入心,才能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因此,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直接关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的内涵界定

       认同是现代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国内外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对认同的内涵作出了不同的解释。社会学家汉斯·摩尔(HansJ.Mol)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次论述了认同的内涵,在个人层次方面,他认为认同是一个人在混沌环境中所占据的稳固方位,个人能够据之对外在环境做出积极的防御;[1](P14)在社会层次方面,他认为认同是一个基本的及普遍拥有的信仰、模范及价值之综合,它能抵抗外在事物对本身环境与成员的威胁及维续自身。[2](P17)英国心理学家贝特·汉莱密认为,认同由三个层次展开,即从群体认同经过社会认同到自我认同,[3]亦即通过某种认同获得一种归属,从所在的群体获得一种信仰系统,通过这个所在的群体参与社会,得到某种社会认同感,而个人在获得某种社会认同之后,对自我认同有内在的动力。综合各种认同理论,“认同”的含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主体与客体之间有一致或接近,在情感和意识上产生亲近感与归属感,从而承认、赞同和接受客体;二是主体自觉地用客体的标准要求自己,在行为上主动模仿,自愿按其规范行事。因此,主体要实现在情感和意识上认可并接受客体,在行为上按客体的规范行事,首先必须在思想认识上对客体在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予以认同。只有理论认同,统一思想才能有内在基础,才能真正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将理论认同的内涵放在本文特定的语境中,是特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它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对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的认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和民族复兴目标。富强指向经济目标,实现国富民强;民主指向政治目标,追求政治昌明;文明指向文化目标,体现人类共识;和谐指向社会目标,彰显华夏精神。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为社会和公民的价值追求指引方向并提供力量保障。二是对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的认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价值取向。自由是指人的意志、存在和发展的自由,彰显人的个性;平等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呼唤公民的尊严;公正是指社会公平和正义,提倡社会良知;法治是现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保障正当权益。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在国家和公民的价值追求中发挥着凝聚和契合作用。三是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爱国,就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自觉报效祖国,体现社会公德;敬业,就是忠于职守、服务人民、克己奉公,突出职业道德;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恳待人、信守承诺,彰显人伦美德;友善,就是和睦友好、互相尊重、互相帮助,重在个人品德。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为国家和社会层面价值观的落实奠定现实基础。这三个层面的内容相互关联、相互融贯,在政治理想、社会导向和行为准则上体现三者的有机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的本原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科学性:形成理论认同的基本依据。理论自信来源于理论自觉,理论自觉形成于理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是获得理论认同的逻辑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核心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实践,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并得以提升和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涵盖了价值观主体的价值追求。这三个层面的内涵具有科学性,首先它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理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相统一的基础之上,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诉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其中“富强”是国家的物质基础,“民主、文明、和谐”则是国家的上层建筑,符合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富强”的经济与物质基础决定“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诉求,同时社会的“民主、文明、和谐”又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诉求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方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自由是平等的前提,平等是自由的结果与现实,平等亦是公正的直接表现。为了确保每个公民自由、平等,实现社会公正,就需要制度保障,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在个人层面的价值诉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为塑造理想人格、实现人生价值提出了道德标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内在统一为基础,认为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每个人只有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塑造完美人格,才能真正促进国家整体的发展和社会总体价值目标的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和本质的概括与提炼,是我们在价值观认识上的一次重要飞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就是实践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础,并在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中经受检验,并得以提升和发展。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产生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程中。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党把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并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党的十七大把奋斗目标进一步丰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我党在不断推进自由、平等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公正和法治建设,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思想,并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在推进改革进程中提出要让社会更加公平正义。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实践中不断纵深发展的结果,是在全社会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生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各领域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内涵,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旺盛的生命力。

       2.民族性:形成理论认同的根本所在。民族性是形成理论认同的根本依据。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积淀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情感纽带,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承接,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广泛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辉。中华文化独特的民族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增强了生命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和合”文化传统。《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是指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也就是说,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要求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中华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关系上主张“和而不同”,寻求与人交往中要在坚守立场的基础上达成统一与和谐,即做到“求同存异,异中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和谐”就是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天下为公”的文化传统。《礼记·礼运》中提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古代圣贤们的一种美好社会政治理想,也就是说整个国家和全社会中的所有人、所有事、所有工作都要秉承“为公”的思想和原则。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公正”的正义观思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继承。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民族精神和传统道德。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指国家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周易·乾》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应发奋图强、勇于拼搏、永不停息。《论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认为“仁”是成人之道,不仁无以为人,要求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倡导“博爱之仁”。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征,体现民族品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广泛的民众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各族人民理论认同的根本依据。

       3.价值性:形成理论认同的动力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符合主体利益的价值导向,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性的认可是形成对这一理论认同的动力来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理论能否以及多大程度上满足大多数公民的价值需要和追求直接决定着公民对其理论认同的程度,又取决于这一理论是否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4](P82)因此,根本利益的满足是人们信服、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满足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明确不同主体为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承担的责任。首先,在国家层面上为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提供保证,使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消费能力不断增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社会层面上为实现人人自由发展,保证人人公平、平等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人民群众的权利得以保障、创造力得以发挥,发展机会得以实现;在个人层面上促进公民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帮助公民塑造理想的人格,带动人民群众自觉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的和谐奉献智慧。因此,要让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理论认同,就必须让公民能够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好”、“利于我”,从而对理论认同就有了内在动力和自觉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想意识的多样、多元和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广泛的社会认同与思想共识是一切事业顺利推进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国家、集体、社会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上能最广泛地形成共识,有效引领和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思想上的旗帜和行动上的向导。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个价值性表现在可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强化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的实现途径

       要实现理论认同,首先就必须要学习理论、了解理论、掌握理论,实现理论武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加强理论教育的渗透力。理论教育也叫灌输教育,是教育主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向教育对象系统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全社会对其产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的过程。要使人们通过理论教育系统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需要不断加强理论教育的渗透性,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能力和渗透程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方位、多维度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当中。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理论教育的渗透力。一是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成员,社会教育机构多样,教育形式灵活丰富。通过社会教育来加强理论教育的渗透力,就是利用文化馆、少年宫、图书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社会教育机构,采用各种讲座、座谈会、播放宣传短篇等教育形式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二是学校教育。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要特别重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课堂、入脑、入心。三是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基础环境,家庭教育对价值观的培育是潜移默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渗透在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离不开父母亲情和家庭这块土壤。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是必要的选择。

       2.提升教育队伍的号召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度和理论认同度,必须要有一支作风深入、品德高尚的高素质教育队伍。这支教育队伍包括党团干部、教师、公众人物等,加强教育队伍建设,形成教育队伍的合力,以提升教育队伍的号召力。首先,教育者要塑造崇高的人格魅力。教育者崇高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强大的、无声的教育力量,具有感染力、号召力和凝聚力,能够给受教育者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教育者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这可以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育者要提高知识水平。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素质直接影响受教育者对价值观理论认同的程度。教育者必须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只有形成一支具备扎实知识和渊博学识的专业教育队伍,才能游刃有余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再次,教育者要增强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提高观察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播是一项难度大、技术性强的实践活动,教育者只有勤于观察、精于表达、善于组织和勇于创新,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渗透并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促使人们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

       3.增强教育方法的感染力。科学理论能否被受教育者正确地理解、认可和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方法是否合理、恰当、有效。教育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教育要坚持和创新说理引导法、情感陶冶法和榜样示范法,以增强教育方法的感染力。一是说理引导法。教育者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同时教育者要根据不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因人而异地进行说理引导、因材施教,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二是情感陶冶法。教育者要做到以情育情、以境育情、以艺育情,即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受教育者,用高尚的情操和温暖的情怀去感染和鼓励他们,要有目的地选择和利用一定的教育环境或创设美好愉悦的教育情境,并借助文学、影视、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使他们由欣赏动情,由动情而移性,从中获得启迪、受到陶冶,从而以积极的情感和饱满的热情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先进思想、优良品格和模范行为对人们具有先导和激励作用,教育者要发挥榜样的积极影响力,使之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先行者和促进者。特别是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方面,要从各行各业、各个战线挖掘爱国敬业的先进人物,大力传播好人好事、善行善举,弘扬真善美,鼓励人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激励人们向榜样看齐、向榜样靠近。

       4.拓展教育载体的辐射力。教育载体是承载并传递教育内容和信息的重要工具,选择科学合理的教育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信息寓于其中并使教育载体能够健康有效地运行,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具体而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其理论认同,可以发挥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和大众传媒这三大载体的作用。一是发展新型文化载体。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寓于文化建设当中,发挥文化的感染熏陶作用。其中红色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载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广阔而良好的平台。蕴涵革命精神和反映时代精神的红色文化,可以加深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通俗活泼、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渗透力。二是创新社会活动载体。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于社会活动之中,使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等,这些活动可以发扬团结互助、无私奉献、诚信友善的精神,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家园,使人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把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变为自觉意识和行动。三是运用现代媒介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只有运用好现代媒介载体,将教育内容融入到各种新兴的大众传媒中,才能开创教育的新领域。首先要加强网络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和网络服务当中,用正面宣传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提高网络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其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新形式,通过博客、微博、论坛等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容的传播和分享,与网民进行语言沟通和思想交流,增强思想共识。最后要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网络规章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提供一个规范有序、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的自觉性,并由理论认同形成理论自信。

标签:;  ;  ;  ;  ;  ;  ;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同一性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