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损伤研究论文_朱张丰 王增刚

摘要: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构建混凝土浇筑温度计算模型及温度损伤计算模型。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损伤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体积大、材料用量多,散热性差,对温度荷载相对敏感。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浇筑时,水泥水热化反应对温度产生影响,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混凝土发生损伤。

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以及高层建筑数量增多,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依赖性也日渐增强。大体积混凝土较为容易出现大量裂缝,而裂缝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裂缝发生的因素较为复杂,温度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混凝土中的胶体材料在产生热量后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含有的水泥量大,水化反应中释放大量的热,在内外温度的影响下,结构会发生变形,加剧温度裂缝的产生。混凝土结构尺寸及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形成贯穿性裂缝,对建筑的可靠性造成影响。拉应力的作用下,部分裂缝演变成封闭的裂缝,鉴定工作开展困难,对整体工程的建设质量造成影响。

2.混凝土浇筑温度计算

2.1模型

以水利工程为例,工程建设过程中护坦及水电站尾水管等能作为混凝土浇筑块。此类混凝土结构体积大,温度应力控制难度大,经常存在裂缝。假定混凝土浇筑块截面尺寸为15m*45m,厚度为9m。以浇筑侧基岩短边为x轴,基岩短边右侧外延为y轴,铅直方向为z轴,以上为正方向,见图1。

2.2条件

工程在高原地区兴建,地处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最高温度为39℃,最低温度为-23℃,降雨量不多。混凝土浇筑块区域施工过程中,全年温度最低为-5.9°,最高为22℃,混凝土、基岩热力学参数,见表1。

在计算混凝土弹性模型时,利用公式:,计算单位为,MPa,表示混凝土的龄期,时间为d,E表示弹性模量,参数为20300MPa。混凝土徐变度C的计算公式为:

在此公式中A1参数为5.95,B1参数为54.58,C1参数为0.45,D1参数为0.3,A2参数为13.42,B2参数为22.85,C2参数为0.45,D2参数为0.004。混凝土在5月份开始浇筑,浇筑时间为2d,浇筑高度为3m,第一次浇筑后的7d展开第二次浇筑,共计浇筑23d,浇筑温度为10℃。温度场仿真计算过程中,基岩底部及侧面处于绝热状态,基岩顶部及浇筑顶面及建筑四面属于气温界面,与环境发生对流反应。在应力场计算过程中,基岩地面增加约束,左右两个侧面施加y向约束,前后面增加x向约束。

2.3结果

根据混凝土的浇筑块施工进度及热力学参数等,在ANSYS参数化脚本下对APDL参数进行设置,构建混凝土浇筑块温度场及应力场仿真模型,将混凝土浇筑期限设定为360d,对温度荷载的水化反应及温度变化进行模拟,整体施工过程中并未采取控温措施。温度应力计算后,观察施工末期及30d末、60d末、90d末、270d末的奠定阶段变化,确定混凝土浇筑温度应力最大值及发生位置(见表2)。

对上表进行分析,不同时间下的应力最大值y向在x向之上,即温度应力与混凝土浇筑的方向长度存在联系。在应力的作用下,x,y拉应力最大值在浇筑面,受到结构表面散热性的影响,局部温度梯度变化大,能观察到接近底面约束区z向温度应力大。温度应力最大值发生在冬季,x向应力最大值为1.71MPa,y向应力最大值为2.81MPa。

3.温度损伤计算

3.1指数模型

相关研究人员建立水利工程单轴拉伸试验,通过等效应变假设及数学回归模型,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进行探索,建立指数函数模型。该模型能将应变作为临界,在分段函数下建立应变到损伤的关系模型。模型与混凝土损伤模型相比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利用等效应变假定能将二维及三维复合型及非机械应变问题处理。实际应用中应当注意演化方程的使用,从而有效求解温度损伤量。方程为:

公式中D表示节点温度损伤,Df表示损伤值,D0表示初始损伤,T表示节点应变,f表示峰值应变,u表示最大应变,B、C为常数。

3.2温度损伤计算

利用ANSYS有限元平台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结构温度应力场进行计算,对结构中的周期节点应变量结算,在APDL下提取应变量。过程为:①分解有限元模型温度应力计算结果。②处理后显示应变结果。③提取节点坐标及应变量。④将节点坐标及应变量带入Excel中。混凝土损伤模型设定为D=f(),在该模型下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损伤。针对浇筑模型中的节点应变量及指数函数模型,对结构节点应变量进行分析。对比T及f的关系,判断全部节点等效应变量,获得时域中的温度荷载损伤场。

为探讨混凝土浇筑损伤分布位置及程度,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利用软件Tecplot 360绘制混凝土浇筑块温度线路图,对浇筑关键位置的损伤量进行分析。结果可知,自混凝土结构的左右侧面损伤情况看,损伤程度差异不大,与顶面及底面存在差异,底面损伤大,顶面损伤小,说明混凝土结构损伤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浇筑块结构损伤分布规律与应力分布规律类似。说明应力发展规律不同于损伤规律,单纯自应力角度分析存在问题,还需对结构体损伤进行探索。

结束语

针对混凝土浇筑块温度及应力场,建立指数热损伤模型,对混凝土块损伤进行计算。为直观认识混凝土热损伤分布,探索典型剖面损伤情况,对函数模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利用指数模型对混凝土热损伤进行探讨,能探究重力坝及拱坝情况,为工程的实际建设作出指导。但单纯的探索应力角度存在问题,还需展开综合性思考。

参考文献

[1]李丽霞. 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机理分析及裂缝处理方法[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155-156.

[2]张波. 桥梁工程中施工温度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J]. 建材与装饰,2019,(15):244-245.

[3]钟玉华. 东岸水闸混凝土浇筑温应力及裂缝控制措施[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8,(02):45-47.

论文作者:朱张丰 王增刚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损伤研究论文_朱张丰 王增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