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土地管理体制变革的路径选择论文_赵向东

试论中国土地管理体制变革的路径选择论文_赵向东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 内蒙古 010020

摘要:土地资源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资源,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也要注重土地管理体制的变革,避免我国土地资源存在非法滥用情况,提升土地资源的应用效率,做好土地资源的保护工作。本文就是对中国土地管理体制变革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国土地;管理体制;变革;路径

引言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背后也存在着很多不良问题,其中特别突出的就是我国土地资源浪费情况严重,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不仅会危害我国可持续发展站撸落实,同时也会影响社会发展的稳定性。所以一定要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角度出发,明确我国土地管理体制变革原则,找寻有效的变革路径,推动我国土地管理体制发展。

1土地管理体制变革应当遵守的原则

1.1政府主导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

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其管理成效对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有着较深程度影响。现阶段,我国人均占有耕地数量较少,政府部门在土地资源管理宏观控制方面的作用越来越为重要。政府部门需要明确自身承担的重要责任,从宏观角度做好土地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为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可靠的土地信息,为土地资源应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切实提升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在土地资源管理中除了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之外,还需要将市场调控作用发挥出来,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保证土地管理体制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通过市场对土地资源价格进行调控,合理控制市场价格的波动,保证土地资源应用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2保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资源就是其生存的根本所在,他们通过在耕地上进行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来获取经济效益,满足生存以及生活需要的种种开销,中国土地管理体制变革与农民生存和根本利益有着非常紧密联系。以往我国应用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因为存在很多缺陷,导致一些人员钻法律的漏洞,非法性的占用农民的耕地,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我国征地补偿机制还不够健全化和完善化,征地补偿费用与农民群众的期望值存在不小的差距,一些农民的耕地被占用以后其后续生活存在严重问题,这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城镇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土地资源占用中一定要注重农民群众利益的保护,使得农民群众的耕地被占用以后其生活可以得到良好保障,这样才能避免后续群众事件的发生。

2中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正确、全面的规划是中国土地管理体制改的第一步,只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科学规划之后,确定中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可行性和主要方向,才能保证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良好成效,提升我国土地资源的应用效率。明确中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应当遵守的原则,积极找寻中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正确道路,使得我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可以有新的突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注重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的衔接

管理体制改革阶段一定要做好体制改革与制度的衔接问题,主要是因为管理体制发生了改变,管理制度也应随之改变,只有保证制度与体制的衔接性和协调性,才能保证体制改革得到实质性的成效。工作人员需要对我国目前现行的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分析配套体系内容,强化制度与体系协调性的重视程度。这样的做法对于促进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落实有着积极影响,同时也可以在改革过程中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脚步。从社会发展层面以及经济建设角度考虑,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阶段政府部门需要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改革工作落实保驾护航。

2.2对中国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我国立法部门也应加强重视程度,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从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众多与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方调查和了解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可以对以往的法律纠纷事件进行分析,了解事件产生是否因为法律内容缺失导致一些不法人员钻了法律漏洞,从而致使法律事件的出现。针对农村耕地资源应用情况、流转情况和我国耕地资源保护需求进行法律法规建设,使得法律法规更加细致化和全面化。法律法规逐渐完善,那么管理工作开展也会更加规范化,工作人员在落实管理工作时其工作方法也会更加具备说服力。我国政府部门要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同时还需要站在土地资源保护以及合理应用、群众利益等角度对土地资源应用进行统筹规划。统筹规划过程中需要将农村土地发展权明确作为重点内容,使得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2.3进行土地安全保障基金建设

土地安全保障基金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应用的需求,避免土地资源占用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当不良因素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损害后,保障基金启动进行土地资源的修复以及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补偿。这样耕地资源受到破坏后,农民群众可以从其他途径获取一定的补偿基金,其根本生活问题可以得到良好保障。例如一些区域受泥石流以及其它自然因素影响土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以后,如果没有在短时间内进行治理,后续的危害性与影响力会进一步的扩大,甚至会使得一些土地资源无法在继续应用。保障基金建设可以为行动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加强我国土地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水平提升。

结语

我国土地管理体制经过了多次变革,在众多人员的努力下也取得了非常可观成就。但是不扣否认,我国土地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漏洞。需要结合土地管理体制变革原则,正确的选择土地管理体制变革路径,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进一步促进我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小映.土地管理体制变革背后的深层矛盾[J].资料通讯,2004(04):43-44.

[2]田庆昌.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思考[J].河南国土资源,2006(12):12-14.

[3]钟毅,邵卫根.中国土地管理体制的确立与变革[J].中外房地产导报,1999(12):31-32.

[4]蔡璇.土地管理体制变革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286.

论文作者:赵向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试论中国土地管理体制变革的路径选择论文_赵向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