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产妇开展临床研究,根据产妇自愿的原则,将其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均实施常规护理,并对观察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中心理状态更佳,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更高。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产妇分娩;应用效果
产妇是一类特殊的护理人群,很多产妇为初产妇,没有分娩经验,加之受到环境以及其他言论的影响,导致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畏惧心理,此种畏惧、害怕、焦虑心理的存在,会加快产妇的宫缩,诱发分娩危险。因此,在产妇分娩中,减少产妇的畏惧心理是至关重要。通过大量的临床护理经验发现,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能够舒缓产妇紧张的情绪,使产妇保持更加平和的心态分娩,确保产妇的分娩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产妇为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其中观察组30例产妇中25例初产妇,5例经产妇,平均年龄29.5岁。对照组30例产妇中26例初产妇,4例经产妇,平均年龄30.2岁。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指导、药物准备等,同时对观察组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 产前开展分娩保健指导课程
很多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过于紧张和畏惧其最大的一个原因在于对分娩了解的过少,因此,在产前开展分娩保健指导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也是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护士应告知产妇在分娩中的相关配合技巧、分娩的流程以及如何进行正确呼吸等,从而产妇能有一个更为良好的心理准备,在分娩的过程中也会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1]。
1.2.2 分娩中加强与产妇的沟通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应由护士全程陪伴产妇,并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如果发现产妇有不良心理情绪,护士应及时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使产妇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分娩。此外,护士应尽量满足产妇的合理要求,使产妇在分娩中更为舒适,促进产妇分娩的顺利进行[2]。
1.2.3 对疼痛产妇进行心理舒适护理
由于在分娩的过程中,产妇存在着较大的疼痛感,此时产妇焦虑、紧张,存在着不良的心理情绪,基于此,护士应对存在着疼痛感的产妇进行心理舒适护理,保持与产妇的语言交流,唤起产妇的反应,从而使产妇能处于相对亢奋的状态。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2组产妇产中的心理状态采用SP-D评分法进行评分,同时调查2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设定计数资料最终值为t,并且对收集数据及资料进行X2检验。
2 结果
表1 2组产妇分娩中心理状态评分表
3 讨论
在临床上,分娩主要就是指,发育成熟的胎儿脱离母体的过程,是人类世代传承的重要环节。然而,分娩对于产妇来说,具有较大的疼痛感,且存在着一定的危险,进而产妇在分娩中具有较大的恐惧感,无法有效的配合医护人员,影响到分娩的安全性。此外,部分产妇对分娩缺乏信心,导致危险问题的发生[3]。因此,在产妇分娩中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也是确保产妇分娩安全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产妇在分娩中实施了心理护理,并对照组产妇仅进行常规护理,从结果上看,观察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心理状态评分为68.32士1.13分,而对照组产妇心理状态评分仅为59.37士1.21。观察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要优于对照组产妇。可见,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中应用具有较大的价值。
所谓的心理护理就是从产妇的实际情况、心理状态出发,了解产妇的心理需求及所畏惧的问题,进而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使产妇快速的消除畏惧、害怕的心理,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针对于产妇这一特殊的群体,对其在分娩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4]。
在对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时候,为了确保产妇的分娩安全,护士还应注意如下:①心理护理措施需要与产妇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例如,产妇较为紧张,护士可以与产妇进行有效沟通;产妇疼痛感过于强烈,护士可以采取心理疗法,转移产妇的注意力等,只有心理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护理的质量[5]。②对产妇的分娩过程进行实时观察,了解产妇的需求,从而为产妇提供最优质的心理护理服务。③与产妇家属的沟通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产妇家属了解产妇的实际情况,从而护士能够把握心理护理的要点,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促进产妇心理状态的稳定,同时能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有助于产妇顺利分娩及产后身体的恢复,促进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崔红霞.全程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15(07):141-142.
[2] 高敏.创新护理干预用于产妇护理中对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11(17):189-190.
[3] 刘继英,葛玲玲,魏玉侠,林宇凡,张志刚.初产妇早期积极心理护理与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06(80):332-333.
[4] 姜颖.初产妇产前产后应注意的问题[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01(33):137-138.
[5] 曾凡敏.心理干预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 2009,17(12):129-130.
论文作者:钟俊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产妇论文; 心理论文; 初产妇论文; 过程中论文; 状态论文; 护士论文; 畏惧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