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秀英职工子弟学校
摘要:英语学科教学在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英语学科独特的学科属性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认知特征,如何持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命题。本文立足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实际,以现实教学中的普遍问题为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重点阐述和探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关键字: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主动性 策略
我国传统的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地位,学生一定意义上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学习内容的状态,在这样的教学语境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难以保证,学生主动独立学习以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没有得到良好的培育。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不足是传统教育弊端的重要体现形式,一定意义上直接限制了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理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都在积极实现优化提升,学科教学正在逐步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式转变,而在这个小学英语学科持续改革优化的过程中如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历来是直接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而就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这一特定主题而言,学生的主动性因素更为至关重要,这主要是由两个层面的因素决定的,其一是英语学科的学科属性,由于英语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的主动自学、主动参与听书读写为基本的前提;其二是小学生的独特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特点,只有在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充分保证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学科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以下紧密围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主动性这一主题,重点阐述和探讨其中的优化策略。
1、小学英语教师要着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科学习。
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师生之间互相交流互动、彼此感染的过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更是如此,因此作为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而言,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突出师生关系中的轻松、愉快等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以及与学生交流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对于英语学科教师以及学科的好感,这是强化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就实际教学层面而言,教师要树立爱生如子的教育情怀,积极关心自己的学生,言行举止要大方,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如在平时课间遇到学生问“老师好”时教师完全可以热情而不失得体地回以“Hi.Goodmorning.How are you?”,这样学生一定会感觉到新奇和亲切,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生活情境下的英语听说训练,在一定意义上一定会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2、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以持续优化教学形式为重点。
教学形式的优化提升实际上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然也不例外。在这个过程中,突出和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基本的路径选择,具体的操作方式则是多元化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歌曲的方式展开语言的教学。按照教学家洛所扎诺夫的研究结果,基于音乐环境中的教学其记忆效果可以增长二倍多,可以看到英语歌曲对于小学生语言学习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歌曲进行辅助教学,如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Are they...?Yes,they are./No,they aren't.”这一组句型,自行根据“两只老虎”的曲调编了一首简单的儿歌:Are they donkeys?Are they donkeys?Yes,they are.Yes,they are.......Are they sheep?No,they aren't.No,they aren't......整个作品读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助于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语法句型。以上只是介绍了英语歌曲辅助学科教学的案例,此外如强化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多媒体因素辅助课堂教学等一系列的课堂基本组织优化形式都是值得探究的途径。
3、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需要教师及时科学地设置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情境。
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是教师为了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教学策略,这一做法已经在各级各类学校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运用。在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及时、科学地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就在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这一主题而言,实际上实现的具体路径也是多样化的,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被运用。课前的教学情境设置主要以课堂导入的形式展现,教师要通过图片地、音视频等形式将学生及时地代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环境中来,而在课堂组织过程中的情境创设是最为核心的命题,教师要在充分考量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上合理地选择教学情境创设的内容和具体的体现方式,如在系统学习了重要的句型“Donotwalkonthegrass.”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强化学习成果,如仔细看一看教室花盆里鲜艳的花朵,用带有强烈情绪性的语音语调说: “Icanseesomeflowers.Icansmelltheflowers.Theysmellgood.CanIpicktheflowers?”学生在教师的暗示之下就会将刚刚学习的句型很自然、很主动地应用出来:“No,youcan’t.Donotpicktheflowers.”这样的教学情境设计是非常合理的,它达到了两个基本的教学任务,一是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反应和回答实际上就构成了重要的教学反馈信息,同时教师通过这一情境的设计也达到了强化学习记忆的目的,而这样基于实际生活场景的对话一定会让学生有更深的印象。
参考资料:
1、戴文金,基于生活情境创设的小学英语“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究,《英语画刊(高级版)》,2018年06期。
2、邹雪梅,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策略,《考试与评价》,2017年09期。
3、胡瑞,巧用游戏,高效教学——谈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疯狂英语(教学版)》,2017年03期。
4、彭秋花,基于ISD理论的小学英语问题导向思维构图的设计与应用,《考试周刊》,2017年A2期。
5、浦晓懿,关注阅读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华夏教师》,2017年12期。
6、叶妙玲,寓教于乐 营建体验式小学英语课堂——以课本剧表演带动课堂教学为例,《考试周刊》,2018年30期。
论文作者:王慧珍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8月总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主动性论文; 小学英语论文; 学科论文; 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教师论文; 英语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8月总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