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发展新探_产业集聚论文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发展新探_产业集聚论文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发展新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滨海新区论文,环渤海论文,区域论文,产业集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库兹涅茨早就指出,经济活动出现空间集中和主导是与现代经济增长相关的现象之一。此后,许多经济学家对于19世纪欧洲产业革命形成的产业聚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发现经济增长和产业聚集具有强正相关关系。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造成产业非均衡分布或产业集中的根本原因是外部规模经济。Myrdal(1957)在此基础上提出“循环因果”的理论解释, 即无论什么原因(包括历史的和偶然因素的),一个新的产业一旦出现在一个地区,就会通过需求、劳动力素质提高、产业关联以及地方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吸引新的产业,进而使得工业在空间上累积增长。Hirschman(1958)进一步将其归纳为包括“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累积循环过程。这一过程在Krugman(1991)的两地区模型中得到比较精确的表述:由于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同时存在,“松脚型”差异产品制造商倾向于选择在市场容量较大的地区进行生产(即后向联系);而如果该地区制造商也较多,作为工人的消费者就能以较低的交通成本购买所需商品,从而该区域价格指数较低、实际工资水平较高,消费者倾向选择在该地区生活和工作(即前向联系)。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向心力”将使得产业空间布局呈现出“中心一外围”(CP结构)的特征。

近年来, 一些实证研究也证明了产业的空间聚集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Ciccone(2002)基于对欧洲五国的研究发现,聚集的增加与区域经济的增长正相关。由于存在技术在资本创造部门的溢出,不断的投资使得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从而降低价格指数,于是实际产出和实际工资稳定提高。Keller(2002)认为,即使技术溢出随着时间越来越全球化,技术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地方性的,不是全球性的,正如从技术扩散中得到的收益随着距离递减一样。因此,技术扩散的地方化也导致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国内的研究中,文玫(2004)利用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工业在区域上进行重新定位和集中的方向,并考察了影响制造业重新定位和集中的决定因素,论证了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间的正相关关系。

新经济地理学家们通过分析区域间的贸易自由度和知识溢出度来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率。他们发现,经济增长对于经济的地理空间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的地理空间结构也会影响经济的增长。长期的经济均衡可能形成两种不同的经济空间结构,一种是各个区域的资本份额和经济增长速度都相同的空间对称均衡,一种是只有一个区域的资本不断增长,成为经济增长极的CP结构。CP结构下的经济增长率要高于对称均衡结构下的经济增长率。

新经济地理学所定义的贸易自由度是衡量产品交易难易程度的指标、知识溢出是衡量知识传播难易程度的指标,地方化知识溢出效应的大小与交易成本无关,因为它反映了知识贸易的成本而不是商品交易的成本,它的强度随着知识的地方化程度的减小而减小,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如果不考虑技术溢出的影响,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假设两个同质区域中的产业分布是均匀的,如果采取措施使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结构发生非常微小的变化,在交易成本逐渐降低,即贸易自由度逐渐提高初始,这样的变化对于产业的空间分布没有影响,但是在一些关键点上将导致产业的突发性聚集。这时,聚集经济开始发挥作用:资本与人口流动可以扩大要素流入地区对最终产品和中间投入品的需求,消费者数量的增加会促进市场规模扩大;另一方面,劳动力的转移会导致生产的转移,促进产业聚集。一个地区聚集的产业越多,产品的种类越多,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大,可以节省的运输成本就越多,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提高企业的利润和工人的真实工资,使资本与人口流动成为一个自我加强、自我实现的过程,源源不断地流入核心地区。因此,聚集经济会形成一种累积因果循环机制,即使初始条件完全一样的地区,一些很小的条件变化也会触发资本与人口的持续流动,最终使各种产业高度集中于资本与人口流入地区,造成核心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

以上促进产业聚集的力量通常被称为市场规模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但产业在集聚的过程中,会同时产生另一种相反的力量即“市场拥挤效应”,它使得厂商倾向于在厂商数目少的地区生产(Baldwin,2003)。这主要是随着产业的聚集,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人们的生活成本提高,交通拥挤等问题将日趋显著,导致各种生产要素与生活要素价格上升。当生产成本的上升超过交易费用的节省时,一些在产业聚集区域不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劳动力就会转移到相对成本更低的地区,形成产业扩散,从而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如果考虑技术的进步,产业聚集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还包括知识溢出效应。内生增长理论把资本积累看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一个区域新资本形成的成本受该区域原有资本存量大小的影响,同时,由于其他区域资本存量的技术和知识溢出效应,该成本还受到其他区域资本存量大小的影响,这两方面的作用越强,资本存量较大的区域的新资本形成的成本就越低,相对生产力就越高,这样就越有利于资本积累,经济增长率就越高。

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市场规模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共同影响区域产业分布和经济增长。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促进聚集,而技术和知识溢出效应的提高倾向于使对称的空间分布模式保持稳定。因此,当区域的产业聚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在制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时,必须同时考虑交易开放程度的提高和资本流动程度的增大。单纯扩大商品贸易自由度的政策会导致极端的聚集,仅仅降低交易成本的政策将促使核心区域形成优势的累积,外围区域形成劣势的累积,从而形成空间上的经济增长极和塌陷区,不利于经济的均衡发展。但是,由于对称均衡结构下的经济增长率小于CP均衡结构下的经济增长率,通过引发聚集可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使得经济进入增长的“快车道”,因此,政策的制定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协调“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1.滨海新区的产业基础优势。

滨海新区的产业以二三产业为主,现已形成15大门类、具有特色的产业体系。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滨海新区已落户一百多家, 快速发展的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正在形成产业聚集。产业的聚集和专业化导致滨海新区的第二产业目前主要沿海岸线、津塘公路和海河两岸布局,形成了以塘沽城区为中心的“十字形”工业集中带。另外,以物流产业、金融贸易信息服务和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分布在以天津港为中心、沿主要交通干线延伸的物流服务区,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和塘沽区三个金融贸易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同时,电子信息、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现代冶金、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等六大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开发区电子工业基地、大港石油化工基地、海河下游现代冶金基地初步形成,并建立了泰达创业中心、天大科技园、泰达生命技术、强芯半导体芯片、天保科技等一批研发中心。

这些产业的聚集不仅有利于各企业分享劳动力市场,而且吸引了新的资本和人才不断流入该区域,导致资本的聚集。资本聚集程度越高,产生新资本所需的成本越小,资本的利润率就越高,也越能够吸引新的企业进入,形成累积因果循环。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之间的相互靠近,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提高,信息和技术的传播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小而更加迅速和有效,滨海新区企业的成本因此而降低,并得到周围区域的企业无法享有的聚集经济效益,进而导致企业的利润增加,工人的工资提高。这样,已经聚集在一起的企业不会轻易的迁出滨海新区,同时,周围区域的企业逐渐迁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滨海新区的交易成本优势。

滨海新区濒临渤海,位于京、津、冀城市带与环渤海城市带构成的“T ”型城市带的交汇点上,已经形成以天津新港为前沿的水陆空相配套的综合交通网络,具有连接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是辐射“三北”的重要枢纽。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其他地区相比,滨海新区的交通运输优势得天独厚,这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自由度提供了必要条件。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促进聚集,而资本的技术和知识溢出效应的提高倾向于使对称的空间分布模式保持稳定。实际上,交易成本下降的初期对于产业区位没有影响,但是,当贸易自由度超过一定水平,聚集力开始起主导作用,所有的产业迁移到一个区域。而且,迁移和产业区位变动的过程不是逐渐进行的,而是突然发生的。

3.滨海新区的知识资本溢出优势。

知识溢出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越接近知识资本的聚集地区,知识溢出度就越高,资本的创造成本就越低,资本的创造速度就越快,经济增长率就越高。滨海新区现有的知识资本富足,科研创新能力很强。自商务部1999年开始进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以来,天津开发区在投资环境综合指数,特别是技术创新环境、人力资源及供给方面一直位居第一。另外,滨海新区周边的京津冀地区拥有众多的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也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新区完全可以建立起一支以院校和企业开发机构为主的应用研究队伍,建立起设施完备的孵化基地,配套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还要配套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形成项目、研究、资金、出路四位一体,对技术资源有极强的吸附力,对知识信息、商品市场和技术市场高度敏感、功能强大的技术创新模块。另外,滨海新区的物流产业、金融贸易信息服务发达,滨海新区内邮电通信网络完善,现代化信息传递系统已经形成。

在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下,在滨海新区形成产业聚集的核心,不仅有利于滨海新区的迅速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起飞。随着滨海地区产业聚集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对于土地等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将把生产性的部门迁出滨海新区,滨海新区的周围地区则成为企业迁移的首选之地。知识溢出度的提高也有利于加强滨海新区的企业与外围地区的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有利于资本的流动,从而扩大滨海新区对于周围地区的影响力。

为了实现以滨海新区为核心带动环渤海的经济发展的设想,笔者建议实施以下几条措施:

1.充分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滨海新区产业的聚集力。

滨海新区开发的战略核心是,在环渤海地区内部形成一个经济中心,通过产业的扩散带动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包括两个关键环节,首先要通过产业集聚形成一个中心,然后通过扩散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根据新经济地理学原理,一个地区要成为集聚中心,必须具有强大的产业资本规模,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与丰富的熟练劳动力,特别是高级人才。滨海新区在这些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滨海新区周边地区人口密集度高,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大学、科研院所云集,跨国公司众多,具有充足的生产要素供应市场与产品和服务销售市场。因此,滨海新区对于企业投资、劳动力就业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市场规模、贸易自由度和知识溢出上已经基本具备产业集聚的条件,这也是国家将滨海新区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龙头的基本原因。

因此,天津滨海新区一定要抓住机遇,以体制改革先行,通过坚决而又立竿见影的体制改革,为企业家和劳动者到滨海新区来投资创业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在滨海新区建立起一批前后关联多、带动性强的产业;一定要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体制优势发挥区位优势,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并促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成为中国经济下一阶段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使滨海新区迅速崛起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一定要根据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加快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的步伐,进一步加强滨海新区产业集聚的聚集力。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促进世界产业向滨海新区集聚。

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系统中联系各产业、各地区、各部门的纽带和桥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区内基础设施好的区域能吸引更多的企业。例如,基础通讯设施的改善可以使很多人使用互联网,可以促进新技术从一个地区扩散到另一个地区,提高了知识溢出度。区域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流动,因此,促进区际技术扩散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区际公平还可以提高效率。如果存在空间拥挤效应,那么改善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还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降低区际不平衡性。

近年来,滨海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迅速提高了滨海新区内的贸易自由度,迅速推动了当地的产业聚集,经济增长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继续加强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有可能使得核心区域与周围地区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差距扩大,在聚集经济效应的作用下,核心区域形成经济增长优势的累积,进入良性循环,而周围区域则进入恶性循环,形成经济增长极和塌陷区,不利于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协调发展。因此,滨海新区除了立足于自身的地理条件,加快自身的投资环境建设,吸引产业向滨海新区集聚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与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关联关系,加大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投入的力度,通过海、空港口等建设,充分发挥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特有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物流成本优势,为吸引国际上的特大企业将核心产业投入到滨海新区创造一流的硬件条件。

3.加快区域间经济一体化建设,促进环渤海经济和谐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和要素会流向回报率高的区域,形成要素和产业的聚集区。同样,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具有比较优势区域的集聚,也能够享受集聚经济的好处。在贸易自由度提高的同时加强知识溢出效应往往能避免极端的聚集,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但是可能降低经济增长速度;适当的聚集可以提高长期均衡增长速度,并且核心区域的知识溢出水平会随着资本的增加而提高,从而为外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但却可能使区域福利水平差异长期存在。因此,促进市场开放的政策选择也面临着一种两难的困境,这也是经济分析中经常会遇到的“效率”和“公平”问题的抉择。

滨海新区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但这种优势是相对于环渤海其他地区而言的。滨海新区就相当于环渤海地区吸引世界产业转移的一个基地,重点应该是吸引环渤海区域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企业来投资,而不是区域内的企业转移到滨海新区。这意味着滨海新区的竞争对手是国际上其他经济中心,而不是与区域内其他地区去竞争。滨海新区开发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处理好与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能够利用环渤海地区促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又如何通过滨海新区的开发促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个关系,滨海新区的开发就不能得到环渤海地区的支持。而滨海新区如果失去了环渤海地区的后盾,将难以产生足够大的聚集力,吸引产业特别是高端产业向滨海新区聚集。

因此,为了促进滨海新区的产业聚集,为了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加快区域间经济一体化建设,进一步破除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加大知识扩散的力度,促进区域之间的技术交流、人力资本的流动以及信息化建设,创造一个竞争、开放、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快滨海新区周围地区经济的起飞,推动环渤海地区经济和谐发展。

标签:;  ;  ;  ;  ;  ;  ;  ;  ;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发展新探_产业集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