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论文_梁佩佩1,吴修民2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论文_梁佩佩1,吴修民2

1 身份证号:41092219900102xxxx 河南濮阳 457001;

2 身份证号:41092619830101xxxx 河南濮阳 457001

摘要: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水利工程企业的发展进程。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作为其主要的施工手段之一,对水利工程质量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一旦软土地基未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将会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前,必须要对软土地基的实际进行勘测,选择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本文重点对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以供行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5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软土地基的处理在水利工程的各项施工中属于最基础的环节,为了水利工程能够顺利施工,必须在施工之前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地质勘察工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对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勘察分析,选择最适宜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一般是黏土、粉土等颗粒构成,具有松软度高、空隙大的特点,包括有机质土壤、泥炭、松散砂等成分,容易发生沉降状况。其主要特点分析如下。

1.1、较高的灵敏度

软土地基较高的灵敏度主要体现在其触变性上。一旦采用振动的方式来破坏软土地基的土质时,就会很大程度的降低软土地基的强度范围,使其呈现出稀释状态。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这一特点会出现软土层侧面挤出以及土质沉降等现象。

1.2、高压缩性

软土地基受到高压的影响,压缩系数的数值越大,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就越容易发生沉降。当垂直压力达0.1MPa时,地基会因压缩产生变形,进而导致地基上的建筑物出现较大的沉降。

1.3、不均匀性

软土地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微细的颗粒和高分散的颗粒,两者的土质密度不一样,建筑物的受力情况不同,沉降时的受力情况也不同,这种不均匀性常常会导致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出现大小不一的裂缝,甚至出现严重损坏。

1.4、具有较大的孔隙

在同样的环境下,与普通的土质相比,软土具有较大的空隙,通常情况下下,软土空隙要比普通土质空隙大出30%左右。软土之所以会具有这样一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软土具有较高的含水量,这样促使软体土质各颗粒之间的接触点出现胶结现象,从而失去了自身的土层压实能力,导致软土具有较大的孔隙。

2、水利施工中影响软土地基选择因素

2.1、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对水利工程施工也有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地理环境。由于水利工程大多较分散,每项水利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而地理环境不同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存在各种差异。水利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工程及其附近地理环境进行充分的、综合的考虑,以选择出最佳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2、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水利工程具体施工性质和实际施工情况,合理的制定水利工程施工工期,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确保水利工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竣工。相对于软土地基来说,施工处理技术不同,施工工期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举例来说,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添加剂以及重压处理技术,添加剂的反应时间以及重压后沉淀的时间对水利工程施工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旦软土地基沉淀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会延长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选用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缩短水利工程施工时间,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进度。

3、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3.1、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深层水泥搅拌施工方式是现阶段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这种施工技术一般适用于粉土、淤泥土的处理,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就是将水泥用作固化剂,通过搅拌机将水泥与地基的软土进行搅拌,提高软土的硬度,从而达到提升体积强度的目的。

3.1.1、施工准备工作注意事项

在进行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前,应将施工现场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做好施工现场的平整工作,选择好水泥,同时确保施工机械的稳定性,做好机械验收工作及试桩工作,确保施工设备在施工中正常、完好地使用。

3.1.2、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在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除了遵循施工工艺要求之外,还应保持管道畅通无阻,在开钻前采取措施对管道进行疏通,施工中保持好水泥搅拌桩体的垂直度,并加强对成型搅拌桩的检查,成型搅拌桩投入使用之前,应对搅拌桩质量做好严格检查,保证搅拌桩可以正常使用。

3.2、排水固结技术

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处理为借助相应排水设施实现水分的清除处理,便于后期地基的快速固结作用。现代工程项目中,软土地基的排水方法包括:水管排水、砂井排水,对排水固结处理操作而言,可显著提高地基的承载作用,提高地基稳定性,便于施工人员全面进行操作处理,部分施工人员对该技术存在一定误区,人为排水会降低地基质量,实际工程中,借助专业的排水固结技术,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标准,可保证地基的承载作用力大幅度提升。

3.3、旋喷注浆处理技术

旋喷注浆处理技术指的是通过气压法、电化学法以及液压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将固化的浆液通过高速旋转的方式注入到建筑物以及地基介质缝隙之中。旋喷注浆处理技术的浆液包括硅酸盐类化学浆液、黏土浆、水泥砂、水泥浆以及黏土水泥浆液等等。在浆液进行高速旋转的过程中,采用定喷以及旋喷的方式,可以营造出水利工程复合地基。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旋喷注浆处理技术进行软土地基处理,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缓解软土地基沉降情况,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在增强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质量。旋喷注浆处理技术主要使用于淤泥量较大、砂土、黄土以及黏性土质等软土地基施工当中。如果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中含有体积相对比较大的石块以及有机物时,采用旋喷注浆处理技术则需要检验其适用性能,从而确定是否可采用旋喷注浆处理技术。

3.4、振动水冲法

该方法与排水固结法差异较为明显,需要根据作业要求、施工操作要求进行处理,保证砂石、水泥材料的合理配合,提高软土的硬度、稳固度、承载力。该方法对设备的要求极高,需要加强前期规划处理、准备工作的科学进行,保证钻孔等操作的顺利执行,实现地基加固的目的。该技术处理中,需要禁止施工前排水处理控制,根据工程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管理。

结束语

总之,软土地基处理方式作为水利工程最常见的施工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以软土地基的基本性能为出发点,并且对影响软土地基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选择合理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冯是明,邹福华.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02:78-80.

论文作者:梁佩佩1,吴修民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论文_梁佩佩1,吴修民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