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德康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脑瘫儿童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30例脑瘫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其中传对照组采取传统康复治疗方式,实验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方式,对康复效果加以对比。结果:在临床中给予脑瘫患儿不同康复治疗,其治疗效果不同,经过对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的评定得知,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脑瘫儿童患儿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方式,可提高治疗效果,在日后临床治疗中可大力推广。
【关键词】脑瘫;原因;综合康复;传统治疗;对比;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9-0068-03
Etiological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Li Cuiying.
Chengdu de Kang Hospital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61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Methods In this study, 30 cases of cerebral pals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of which was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with 1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was added to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By contrast.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as different. After the assess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 of the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as given. The way of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t can be widely promot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Cerebral palsy; Causes;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Traditional treatment; Contrast; Effect
前言
脑瘫患儿作为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属于残疾儿童,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各类残疾儿童中,脑瘫患儿的比例位居第一,脑瘫对患儿的日常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在给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责任;当前,临床治疗中对各类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不是仅仅实现对其脑瘫患儿躯体形态功能的恢复治疗,其实,更重要的应该是从脑瘫患儿的生理、心理等多个角度出发,以最大程度的去加强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智力提升,以达到脑瘫患儿自己能通过康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因此,综合康复治疗作为针对脑瘫患儿在现阶段的临床治疗方式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分析其有效性,本次研究选择30例脑瘫患儿加以研究,现研究如下。
1.病因分析
当前,引发小儿脑瘫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患儿出生前:父亲或母亲有抽烟、喝酒、熬夜、精神病症状,其患儿母亲在孕期间有外伤史、患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阴道出血、前置胎盘、先兆流产或服用避孕药、治疗不孕的药物、保胎药等,高产次、早产、流产史、双胎或多胎等,胎儿发育迟缓,宫内感染、宫内窘迫,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出生时和出生后:脐带绕颈、产钳分娩、臀位产产程长、早产儿或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窒息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颅内出血、感染、中毒性脑病及重度营养不良等。
2.临床表现
肌张力异常:患儿僵硬或者松软,在某些体位,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或者在婴儿期头颈松软不能正常抬头。运动发育迟缓:学会抬头、坐、站、行走和运用双手等运动功能落后于同龄孩子,有的甚至不会坐、站和行走。异常的动作或姿势:流口水、站立时双脚总是脚尖着地或者出现交叉,呈剪刀型,头不能保持正中位置。口、面功能异常:吸吮无力和吞咽差,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闭嘴困难和流口水。情绪和行为异常:可能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有强迫行为、自伤行为。视力异常:多伴有近视或斜视。语言表达异常:发音不清或口吃。
3.资料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30例脑瘫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全国脑瘫会议制定的标准(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障碍,运动姿势发育异常,反射发育异常,肌张力及肌力异常,满足这四个条件即可诊断脑瘫),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划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实验组,总计患儿15例,男性患儿7例,女性患儿8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5±1.2)岁,其中挛型6例,手足徐动型3例,混合型4例,共济失调型1例,肌张力低下型1例;第二组为对照组,总计患儿15例,男性患儿8例,女性患儿7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5.1±1.0)岁,其中挛型5例,手足徐动型4例,混合型3例,共济失调型2例,肌张力低下型1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类型等方面无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3.2 治疗方法
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两组患儿进行综合能力测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质量方式,包括针灸、按摩、药物治疗等等,其中针灸与按摩可以有效降低肌张力,增强肌肉活动,对经络有疏通之功效,药物治疗则主要选择胞二磷胆碱以及神经节苷脂等药物。实验组患儿则采取综合治疗的方式,其治疗时间为6个月,主要涉及到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针灸按摩、药物治疗,且在本次研究中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严格按照脑瘫患儿功能障碍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法,并且行小组课的方式对脑瘫患儿进行训练,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除此之外,还指导家长掌握基本的康复技巧,让家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辅助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既能提高康复治疗的时间延续性和空间延续性,也达到促进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
3.3 评判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要进行初次评估与末次评估,且末次评估如果比初次评估提高分数占据30%以上则为显效,提高1分则为有效,提高0分则为无效。
3.4 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处理,并且利用t检验,P<0.05说明具有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两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行不同的康复治疗方式,其中在经过6个月的康复训练之后,实验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6.7%,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
5.讨论
从整体上分析,小儿脑瘫是导致儿童残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对于小儿脑瘫患者来说,不仅对家庭造成经济和心理上的负担,同时对社会也造成一定的负担;要想促使其得到较好的康复治疗,达到恢复身体功能、逐步生活自理或融入社会生活的目的,就必须要采取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手段进行临床处理,从而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儿童脑瘫的发病机制具有多样性,且当前并没有对其进行完全阐明,大多数学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脑瘫的原因则与孕期病毒感染、孕妇受孕前后的身体情况、周围环境等因素相互关系,其中据相关文献得知,如果早产儿的出生体重低于2500g,那么引发脑瘫的几率是普通患儿的10倍以上,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体重越低,那么脑瘫患病率则会越高。脑瘫对患儿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不仅导致其生理有所缺陷,也会引发其心理问题,也对家庭的和谐有所影响,所以需要积极做好脑瘫治疗工作。现阶段临床治疗儿童脑瘫方式众多,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干细胞移植等等,但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其整体效果不容乐观,对此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对儿童脑瘫的认识,以及对其它文献资料进行分析,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的方式,比如利用针灸与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经络以及调整气血的作用,促进患儿脑电活动,改善组织血液供应等等,另外作业疗法、运动疗法等可以促使患儿构建正确的反射弧,在患儿配合言语、认知的治疗中潜移默化的提高患儿的整体功能与社会适应性。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的方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其中在经过6个月的康复训练之后,实验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6.7%,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说明,临床中给予脑瘫儿童患儿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方式,可提高治疗效果,在日后临床治疗中可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程明高,高永强,张玮.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儿童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07).
[2]李颖.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治疗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32).
[3]张明晖.95例脑瘫儿童的康复管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34).
[4]王荣丽,周志浩,席宇诚,王启宁,王宁华,黄真.机器人辅助脑瘫儿童踝关节康复临床初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5]王婷,肖农.中医疗法对脑瘫儿童语言障碍训练的辅助作用[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7(03).
[6]匡竹美.脑瘫儿童康复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和临床意义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7(02).
[7]倪俊伟,李彦章,康晓东.脑瘫儿童家长亲职压力与心理弹性、自尊的相关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7(01).
[8]郭新志,张向葵,沙晶莹.中轻度脑瘫儿童生活质量现状及改善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
[9]张瑞霞,黄海波.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脑瘫儿童的临床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7).
[10]李婉妍.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儿童34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09).
论文作者:李翠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0
标签:患儿论文; 脑瘫论文; 实验组论文; 儿童论文; 方式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