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造业发展与香港在未来亚太经济中的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亚太论文,制造业论文,经济论文,在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旅游中心。但自80年代以来,随着香港制造业企业大量转移到中国内地,香港制造业在其GDP 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一现象引起了香港企业界、政府部门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分析香港制造业的历史演变入手,通过对香港经济发展优势及劣势因素的进一步剖析,探讨香港在未来亚太经济中的定位,从而研究和提出香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模式;最后对特区政府关于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与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香港制造业演变的历史与逻辑
关于香港制造业的历史演变过程,已有不少学者作过详细和深入的分析。[1][2]众所周知,香港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自开埠至本世纪40年代末的奠基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初的现代工业形成和迅速成长阶段、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工业多元化阶段和进入80年代以来的制造业内迁阶段。纵观这100多年的发展,可以看到香港制造业走过了一个从起飞、 增长到相对萎缩的过程。
是什么因素造成了目前香港制造业的相对萎缩呢?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其制造业的兴衰主要取决于其产品的竞争力,而影响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如下五个方面:
①原材料和生产设施成本;
②劳动力成本;
③生产手段及产品的技术水平;
④产品设计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⑤产销组织及品质控制的效率。
在以上五个因素中,③与①、②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补偿性”,即生产手段及产品的较高技术水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抵消高成本的影响,而较低的成本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补偿技术水平低的劣势。同时,从制造业长远发展角度来讲,因素③还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即影响着制造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就香港制造业来看,它在形成阶段带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是对转口贸易和航运业的依附性,即香港最早的制造行业如修造船业、食品加工业等是为其远洋航运提供配套服务,随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纺织、制衣、塑胶、玩具、钟表等行业的发展也与其作为自由港所提供的广泛和廉价原材料而形成的价格竞争优势有关。[3] 其二是所谓“转移工业化”。一方面由于中国大陆解放战争的影响,使原准备在抗战结束后恢复和扩大生产的中国内地资本家向国外订购的机器设备大部分留在了香港,解放前夕,上海、天津和广州等地不少工厂迁至香港,大批资本、设备、技术人才以及劳动力流入香港,这些转移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直接为香港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落后地区转移。香港由于其自由港地位的有利条件,抓住了这一时机引进国际投资和成熟的技术,促成了其工业化的顺利发展。
香港制造业形成阶段的这两个特征与香港自由港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导致了香港制造业竞争力因素的如下特点。
首先,地理位置、地理条件优势及自由港体制促成的香港对外贸易及航运业的发达,为香港制造业获得充足而廉价的生产原材料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香港属于工业后发达地区,在其工业起飞时期(50年代至70年代),劳动力成本能够保持在相对较低的价格水平上,这便决定了香港制造业为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主要以OEM 方式为海外客商订货加工生产,赚取较低的劳动附加值。它主要是凭藉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这种生产方式以低劳动力成本和低地价为生存条件。
其次,由于“转移工业化”的历史特征、对转口贸易和航运业的依附性以及港府“积极不干预政策”的影响,使香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一直处于中间或较低层次上。其生产技术多为工业发达国家发展得较成熟或淘汰下来的,在香港利用其低成本或品种多样化而获得了比较优势。在香港政府“积极不干预政策”环境里,在香港逐渐成长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下,由于比较利益因素,资源必然主要流向贸易、金融和房地产等行业,因而制造业中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投资短缺。所以,香港制造业在技术水平上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再次,香港作为国际贸易、航运和金融中心而造就的其对国际市场信息反应灵敏的特点,使得香港制造业在产品设计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同时,由于香港制造业以出口加工为主,必须严格按照国际惯例保证产品的交货时间和质量,正是这一客观要求的长期造就,使香港制造业在产销组织和品质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
综上所述,香港制造业在80年代之前,其竞争力因素在原材料和生产设施成本、劳动力成本、产品设计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产销组织及品质控制的效率这四个方面(即前面所述的竞争力因素①、②、④、⑤)均具有比较优势,而在生产手段和产品的技术水平方面(即③)处于比较劣势。低技术水平这一劣势因素由于有低生产成本和低劳动力成本的补偿,才保持了香港制造业产品在这一时期的整体竞争力,支撑了香港制造业的起飞。但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香港地价、房租和工资水平的上升,其制造业原来在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此时要维持其竞争力,出路只有两条,要么设法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要么设法提高技术水平。70年代末中国大陆开始的改革开放为香港制造业寻求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提供了一个历史的机缘。于是自70年代末开始的香港制造业企业大举内迁,便成为香港厂商非常自然的选择,而留在香港继续生产的主要是一些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如电脑制造业,以及某些行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如玩具制造业中的电子玩具。制造业中大部分劳动密集的生产工序迁往内地,留在香港的业务主要是产品设计与开发、市场信息收集与研究、承接订单、选料、仓储、市场开拓及售后服务等生产控制及支援功能,这些功能都是香港制造业的优势。此外也有一些敏感性的行业,如涉及产地和配额问题的制衣业等仍部分留港生产。
香港制造业的大规模内迁对香港的产业结构和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70年香港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例高达30.9%,1985 年下降至21.9%,到1990年降至17.6%,1994年更进一步下降为9.3%; 而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工作人口的比例也从1971年的47.7 %降至1994 年的19.6%。[4][5][6]
香港自身制造业的相对萎缩固然是成本和比较利益因素造成的。在香港的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趋势还可以继续自由发展下去;问题在于,从谋求提高未来香港经济整体竞争力的角度来看,香港制造业是否应该寻求某种新的发展模式和目标?这种新的模式和目标所需要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在香港是否具备?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基于对香港竞争优势及香港在未来亚太经济中的定位等方面的分析。
二、香港的竞争优势与香港在未来亚太经济中的定位
过去香港经济的成功是基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由港体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其独特的经济体系。香港经济体系的优势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香港经济体系具有一种优异的统筹和协调能力,在当地、邻近区域和全球范围协调供求关系,引发、策动和组织各种经济活动。由于市场信息灵通,加上具有一支较强的管理和设计人才队伍,香港的公司往往能率先估计出世界主要市场消费者的口味,形成种种创新的产品款式,并在分散的工厂和零售商之间提供周全的管理、融资、技术、品质控制、市场推广和分销服务,从而以惊人的生产和交货速度为其他商业机构和消费者提供款式多样、品质优异的新产品。
第二,香港具有发达的资本与金融市场。香港的资本市场流通量大,至1996年9月底,香港的股票市场有567家上市公司,资本额达3830亿美元,是亚洲仅次于东京的第二大股票市场,其资本额则在世界排名第八位。[7]世界最大的100家银行中,有85家在香港设有分行。外资持牌银行、限制持牌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在香港约有500家, 香港的银行对外交易额名列世界第五位。[8]据《全球各地竞争力年报》的评价,在商业发展所需风险资金的充裕性方面,香港居全球第二(在美国之后);在资本成本的理想程度方面,香港排在全球第二位(在瑞士之后);在银行业对工业的积极影响方面,香港亦居全球第二(在卢森堡之后)[9]。
第三,从香港经济体系的内部结构来看,其各个行业之间相互支援,形成紧密相联的网络体系,成为彼此发展的有利条件。例如在贸易方面,香港的企业得力于运输和后勤体系、金融和商业服务体系以及轻工业体系的得力配合;而轻工业的发展同样得益于上述有关方面的有力支援。这种行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香港的经济体系带来强大的竞争实力,特别是那些相互重叠最多和相互作用最强的结合部,构成了香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很强的行业,如贸易融资、酒店业、出口、海空货运、广告业等。[10]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香港最突出的优势即在于其发达的经济网络体系,这种经济网络体系既反映在世界市场与原材料供应者及产品生产者之间的整合与统筹作用,也包括其经济体系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交织的复杂链条。正是由于这种发达的经济网络体系的存在,使香港这个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的地方成为楼宇林立、商贾云集的经济大都会。
从香港制造业演变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虽然有大量制造业企业转移到中国内地或其他地方,但制造业企业85—90%的总部业务和贸易融资业务,60—70%的运输、行销、设计及研究与发展业务,一半左右的物资供应、产品测试及分销业务仍留在香港进行。[11]在香港高地价和高人力成本的条件下,这些留港业务活动的存在实有赖于香港发达的经济网络体系,这也间接证明了香港经济网络体系的强大优势。
目前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在这个地区中,既有经济技术先进的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又存在着大量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同时这个地区(特别是亚洲)拥有较为集中的人力资源和潜力巨大的市场,位处亚太地区中心的香港,凭借其优越的地理条件、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体系,具有成为未来亚太地区经济网络中心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从香港自身经济发展的条件来观察,由于其自然资源缺乏,地域和人口狭小,不宜于在本地发展高物耗、高能耗、占地广、劳动密集型的大规模工业。为此,本文认为未来香港应把成为亚太地区经济网络中心作为定位的目标。
作为区域经济网络中心,其成功的关键点在于通过很好地统筹信息、资金、物料、劳动和智力等诸要素和环节而实现生产和经营过程的高增值。那么,与这个目标相配合,香港制造业在未来香港经济体系中又应如何定位、其发展应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呢?
三、香港制造业的定位与发展模式
前已述及,由于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及香港自身经济体系特点等因素的作用,香港制造业发生了分化。那些劳动密集、低增值的生产工序迁往中国内地及其他地方,而那些需要专门知识的如管理、设计、产品测试等环节,以及香港有独特优势的如统筹、贸易融资、运输、行销等职能则留在香港运作。这种分化一方面降低了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与香港经济活动相关的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扩大了香港经济体系的辐射力及其与外界的联系。但同时应该看到,随着这些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外迁企业的产品的竞争力将会逐渐丧失优势,因而这种模式发展的空间是有限的。
香港制造业(包括分化到香港以外地区的生产工序和环节)对香港经济体系的作用并非是无关紧要的。首先,如果失去了制造业的有力支撑,香港经济容易走向“空心化”。如前所述,香港制造业与其服务业的许多部门如出口、运输、仓储、金融、保险、广告、通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制造业的萎缩将会使香港经济更易受到外界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容易造成金融和对外贸易的不稳定,从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长期持续繁荣。其次,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直接影响着香港产品的技术层次、性能与价格的优势,从而影响香港整体经济的竞争力及服务业的技术层次。
过去香港经济网络体系运作的成功,其主要优势在于市场信息、融资、款式设计和贸易等方面,但随着信息通讯的飞速发展、贸易自由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知识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 )时代的到来,经济网络体系运作的效益将更多地取决于其所负载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经济竞争力,而关键是其所包含的可实用化的知识的含量。因此从谋求未来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经济网络中心这个目标的角度看,香港的制造业亦必需向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提高香港产品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而且是增强香港经济网络中心功能的需要。因为如果没有整个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其经济网络体系吸收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便会受到限制。
从世界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一般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如下六个条件:
①较为雄厚的基础研究积累;
②发达的教育体系和高素质的研究与开发人才队伍;
③风险资金及良好的投资环境;
④土地及高素质的劳动力;
⑤高效的管理;
⑥优良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
就香港来看,具有优势的仅在⑤和⑥两项。长期以来,由于香港政府实行“积极不干预政策”,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非常有限(1992年香港的R&D投入仅为GDP的0.05%, 远远低于亚洲其他“三小龙”的水平),造成其科学技术基础薄弱,科研与开发人才短缺。香港虽然资金充裕,但由于其特定的经济环境和比较利益因素,资金投向具有高风险的高技术开发与产品生产的动力不足。
发达国家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模式一般是首先通过政府大量投资于高技术的基础性研究,然后通过制定优惠的政策(如税收政策)及采取相应的支援措施(如建立高技术园区,提供融资环境、帮助孵化企业等)吸引企业投资于高技术的开发与生产。但就香港的实际情况及其未来谋求成为区域经济网络中心的目标来看,我们认为香港不宜完全效仿发达国家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传统模式。因为香港自身基础研究的积累不足,科研人才队伍也比较缺乏,而这些都需要较长时期的积累;同时从香港经济体系的特点来讲,作为一个都市经济,它没有必要由政府作长期的、战略性的投资发展高技术基础性研究。因为这样的投资效益较之大的经济体系来讲要小得多。因此我们认为香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较好模式是通过“转移高技术化”,以高新技术的综合创新中心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
所谓“转移高技术化”,是指特区政府应将香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点放在高技术成果的转移上面,即通过强化对R&D (研究与发展)的下游活动(即技术的开发)及新产品的试制活动的支持,提高高技术成果在香港开发和转移的效率和效益。这种被开发和转移的高技术成果的来源不局限于香港本地,既可以来自中国大陆,也可以来自世界各地。高技术成果的引进、开发和转移工作可交由一些工业或技术支援机构去经营,而政府可通过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基金”,对这些工业或技术支援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发的高新技术项目给予部分资助。
所谓“高新技术的综合创新中心”,是对香港未来制造业发展目标的一种描述。它是指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培育,将高新技术成果的转移活动植入香港的经济网络体系之中,从而形成集高新技术成果的引进、开发和综合创新于一体的企业群。
通过这种发展模式,将有助于香港制造业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从而推进其区域经济网络中心的建立和完善。
注释:
[1]郑德良:《现代香港经济》,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年第三版。
[2]龚唯平:《对香港工业崛起的历史沉思》, 载封小云主编:《香港工业2000》,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7年。
[3]朱剑如:《自由港与香港的发展》, 载郑宇硕主编:《香港未来之发展》,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
[4]封小云主编:《香港工业 2000 》, 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7年。
[5] 唐英年:《香港必须发展自己的工业》, 载《经济导报》第2501、2502期。
[6]香港政府统计处:《本地生产总值计:1966—1991年》。
[7]Michael J.Enright,Edith E.Scott and David Dodwell,Hong Kong Advantage,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92~93.
[8]Hong Ko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Hong KongBackground Facts,p.4.
[9]IMD International,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1996.
[10]同[7],P.106~107。
[11]同[7],P.21。
[12]滨下武志,《香港大视野》,香港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