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 广西桂林 541500)
【摘要】目的:探究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使用心理疏导配合电针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干预,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心理疏导配合电针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情况和NIH-NINDS卒中评分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配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较好的改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患者的卒中后遗症逐渐恢复,对于患者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心理疏导;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138-02
脑卒中在临床中较为多见,病情方发生受到不同原因引起,但病发后对于患者的影响却存在一致性,即多数患者会表现出抑郁的现象,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干预,帮助其得到恢复。本次我们选取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分组干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及时改善其情况,同时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分组干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两组共80例患者均经过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判断。对照组患者中女18例、男2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46.5~71.5岁,患者的年龄均值为60.35±2.13岁;观察组患者中女17例、男23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46.0~71.5岁,患者的年龄均值为60.28±2.21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其中P>0.05,故可比。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和电针治疗,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展开心理疏导,即护理人员在态度和蔼的情况下和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进行表达,同时针对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进行疏导,也可以和患者分享较好的恢复案例,树立患者自信,使得患者的心理状态逐渐得到改善。同时对患者进行电针治疗,选择的穴位包括印堂穴、太阳穴、百会穴、风府穴、风池穴等,采用电针对患者连续治疗,连续对患者治疗1个月[1]。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常规方法干预,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抑郁情况,并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各进行1次评价,评价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评价量表;同时采用NIH-NINDS对两组患者的卒中情况进行评分;按照组别将两组患者的情况记录后进行平均值的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同时采用t进行检验,经过检验如果P在0.05以内,则说明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在临床针对于脑卒中后抑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多数患者在脑卒中发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现象,使得患者的正常生活从一定方面受到影响,此时患者的活动受到明显限制,和外界也不愿意进行良好的交流,而患者沉浸在自己的狭隘空间中十分容易出现心理上的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导致患者出现抑郁情况,当然其中不可排除小部分原因和患者的内分泌以及生理状况存在关系,但总归我们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我们针对患者进行病情概况的说明,告知患者卒中形成的残疾并非不可干预,通过一定的活动和康复训练患者能够得到改善,使得患者树立对于治疗和恢复的信心。同时我们应该多和患者分享以往恢复较好的案例,从而改善患者消极的心理状态,使得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和干预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干预,从而帮助患者得到有效的恢复。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患者进行电针治疗,通过对患者印堂穴、太阳穴、百会穴风府穴、风池穴等穴位进行刺激,达到一定恢复的目的,其中刺激印堂穴、太阳穴、百会穴能醒脑开窍,刺激风府穴,能够使得患者的气血得以运行舒畅,从而改善患者体内的微循环,刺激风池穴则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多个穴位在共同针刺的过程中,使得患者头脑清醒,气血得以顺畅,改善患者气血运行的情况下[2];使得患者的肢体麻痹等症状逐渐得到好转,加之我们持续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则能够发挥较好的调理脏腑和气血的作用,患者的情况则可以得到有效改善,此时患者明显可以通过主观感受体会到自身的恢复,心理状况随之变好,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逐渐帮助患者得到改善。
本次我们针对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分组干预,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情况和NIH-NINDS卒中评分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心理疏导配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心理疏导配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发现,其能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较好的改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患者的卒中后遗症逐渐恢复,对于患者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黄捷,李宝栋,张世亮,等.调神针法配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5,10(8):1238-1241.
[2]岳琳.头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优先出版[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7):796-798.
论文作者:蒋良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8
标签:患者论文; 抑郁论文; 电针论文; 两组论文; 脑卒中论文; 情况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