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干预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研究_社工论文

社会工作干预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研究_社工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乡村发展的功能和影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乡村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10)06-0111-07

近些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同时展开的大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在多处展开,并对乡村的发展和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的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众所周知,“三农”问题在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而从社会工作的实施对象来看,农民作为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急需社会工作的服务和救助。换言之,无论是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要求来看,都要高度关注三农。与此对照,目前大陆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无论学理研究还是实务经验都显得缺乏。对农村社会工作的专题探讨非常少见,农村社会工作研究在中国仍处于边缘。

鉴于此,本文将依据专业社会工作者在本土农村——主要即云南、湘西和万载等地的多维实践,梳理和评介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本文将有助于及时反思和总结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得失,并思考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现实路径。

一、社会工作介入对乡村发展的功能与意义

评估社会工作介入村庄后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可以有多种视角,比如从“有形的变化”和“无形的变化”两个方面来看,或从村庄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诸层面来分析,或从服务对象需求的满足和社会政策的完善两方面来看等等。本文主要依据社会工作者实践的手法和体会进行初步的梳理。

1.农村社会工作有助于改善民生

民生不仅仅意味着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还包含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应有权益。实际上,社会工作的一个根本理念就是尊重服务对象,强调每个个体的基本权益。从各地的实践可以看出,农村社会工作有助于改善民生。

具体而言,社会工作者会努力寻找好的切入点,从多方面帮助解决乡村弱势群体的困扰和问题:在介入领域上,几乎涵盖了生计、教育、文化、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在服务对象的选择上,主要针对如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网瘾少年、重病患者等有需求的弱势群体;在内容上,开展如建立妇女夜校、社区中心,社区教育、送医下乡、社会政策的传递和落实等专业化服务;在工作手法上,不仅运用了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等主要方法,也探索了整合性社会工作方法。整体来看,这些社会工作实践帮助服务对象发挥潜能、恢复社会功能,逐渐摆脱生计的困扰,并享受教育、健康和社会保障等应有的权益。

在湘西,社会工作者建立的社区活动中心具有多元化的功能,既是村民受教育的场所(电脑培训、图书阅读等),又满足了村民闲暇时间的娱乐需求(影碟机、舞蹈工具等),还是村民举办大型公共活动的平台等。与此类似,云南平寨的社工也在入村不久开始动员和协助村民筹建教育文化活动中心,该中心也成为社工开展服务和村民集会的“中心点”。其结果,虽然经历了多次磨合和协调,但是却创造了村庄开展公共活动的又一平台,而这个过程本身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既促进了社工和村民的沟通,加速了社工对服务对象和乡村社区情境的熟悉,又培育了村民组织的领袖,还凝聚了社区人心。

在万载试点过程中,社工和民政干部大胆探索,共同尝试实施了多项服务:如整合现有医学资源,沟通老科协的县内老医学专家和村民之间的联系,开展“送医下乡”活动,这类义诊活动既满足了村民(尤其是老年人)求医问药的需求,又给老专家提供了再显身手、服务社会的舞台;在落实低保政策的过程中,社工也经过摸底调查,搭起民政干部和村落低保户面对面沟通的桥梁,使低保户获得了发展养殖业的资金支持,有助于解决低保户的生计问题;而在2009年春节期间,针对返乡农民工日益增多的现实,社工积极在本地的企业和返乡民工之间协调,穿针引线、整合资源,帮助数十名返乡民工在本地的工业园成功再就业,解决了其后顾之忧,也为企业和地方党委政府分忧。

经由社工的实践和服务,村民的生计困扰有所缓解,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或需求,得到了部分满足。

2.农村社会工作助推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工业化裹挟下的经济发展时常导致乡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在这种大背景中,社会工作者协助村民尝试走出一条使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力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保护社区生态环境。

社会工作者介入并助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并不是因为社工具有生产的特长(如善于农业管理),或具有扶贫所需的大量资金,而是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专业特长,如整合资源的能力、助人自助的理念、每个人都有潜能的自信、优势视角①的运用等。例如,近两年开始在平寨实施的“城乡合作”项目将带来村落的“生产发展”。这源于社工的专业设计和资源整合,其总目标是“以城乡合作、公平贸易为平台,通过建立城乡合作社组织和参与式质量认证体系,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最终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共创生态文明和可持续生计”。[1]该项目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在2007年11月,城乡居民之间的首次交易完成,平寨的4户村民一次性地卖出老品种的香米、糯米一共800余公斤,总收入近8000元。“双方都表示十分满意,希望能将这一项目延续下去。”[2](P259)假以时日,这个项目将带动社区的农业发展。

上述平寨的经验之一是,社工运用优势视角,协助村民挖掘地方作物老品种,联接城乡。无独有偶,这一经验在万载白水乡也早得到了运用。在白水乡(有“百合之乡”美誉),1994年就成立了大陆第一个农村妇女互助储金会,在由社工和学者等人组成的香港中国社会发展与服务中心(CSD)和江西省妇联的帮助下,湾里路下妇女互助储金会成立了,并确立了自身的宗旨:发掘白水的百合生产经验,协助村庄的妇女以种植百合起家,实现妇女自食其力、集体发展。为了帮助妇女,中心起初将储金会生产的百合托运到香港销售,可谓城乡产品-市场的链接。14年之后,这里被万载县选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社工重整经验,协助该组织实现了新的发展:恢复委员选举,修订管理制度,举办文艺晚会,拓展百合生产,培育兴趣队伍,提高了组织应对风险能力,有助于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社工不仅发挥了协助村民认识村庄和自身潜在优势的功能,还动员和协助村民逐步实现“社区发展”。在万载,社会工作者试图在罗山村落建立“致富驿站”,推动村庄生产发展。依据罗山村现有的交通和地缘优势,特别是其乡土特色,如村庄生态优美、周边植被茂密、空气清新,给人以安详宁静的印象,社工协助尝试运用“地区发展”模式,挖掘村民和村庄现有的资源和村民的能力,以入党积极分子老袁个人开办的“农家乐”饭庄为龙头,打造“致富驿站”。在社工的具体规划中,包括动员老袁聘用村落留守妇女做服务员、聘请低保户帮打鱼草、与村民签订蔬菜供应协议,期待实现低保对象、留守妇女、困难群众增收和农庄发展的“双赢”,最终带动整个罗山村落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规划将有助于把农民这一社会群体逐步纳入现代职业体系。②在社工设计的上述“产业链”中,农民的蔬菜生产稳定地流向服务业,而非零星地走向集市;更重要的是,蔬菜和有机作物的生产也有助于保持优美的村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如上述,无论是平寨社工对稻谷老品种的悉心挖掘,还是白水社工对百合产品的精心呵护,都贯串了一个理念:协助村民生产有机产品或绿色食品,以保护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生态。在市场经济汹涌澎湃的浪潮中,社工和村民的上述追求可能有如“螳臂当车”,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有助于村庄生态理念的传承和农耕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3.农村社会工作提升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变迁而导致“无公德的个人”大量出现,乡村的道德状况和社会风气出现“滑坡”甚至“伦理性危机”。而“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还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知识水平、素质修养、行为操守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具有现代公民的素养。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者既能挖掘和发扬民族文化或族群自身的优良传统,又能摈弃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

无论是在云南还是湘西农村,社会工作者都努力协助村民建设村庄的“中心点”,不仅仅给社工提供自己在村寨时的“家”,更重要的是给村民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介入的“公共空间”,村民可以在此聊天、阅读、培训、上夜校、看电视或其他娱乐等,还可以共商公共事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社会工作者在湘西开展了很多的活动,如举办了“三八”妇女节晚会、西部苗歌大赛;组织村民成立了苗歌队、苗鼓队;创办了社区报等,这些都有助于文明乡风的建设。负责人史铁尔表示:“苗鼓队做得最好,在当地最受欢迎。去之前苗族文化消失很严重,去之后发动创建”。对此,中寨村民动情地表示,感谢学院和系里的老师、同学。“当初这里除了吃饭、干活外没有另外的娱乐活动,连苗歌也不怎么唱,几乎失传了,是你们来了以后村里才开始练苗鼓,练苗歌,才有了其他一切活动。今年妇女节我们都有活动。”③

村落文艺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而且有助于激发村民内心的互相挚爱和社区认同。在万载县卢洲村,社工策划实施了“感谢母爱,感恩母亲”系列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加深了孩子与母亲的情感交流,促进了亲子沟通;而且,母亲节系列活动吸引了很多村民,营造了感人至深的亲子场面,给村民带来了一定的震撼。此外,社工在介入湾里路下妇女互助储金会发展时,协助会员们举办了该村有史以来第一场现代的文艺晚会,委员们共同走T台,会员表演现代歌舞……活动结束后社工就晚会效果进行了追访,会员和非会员大多认为,晚会的举办在全体村民面前展现了会员们日常不露的潜能和才艺,也激发了村民对储金会和村落社区的认同,促使储金会日后更加注重自身的文明建设。

结合当地的情境,社会工作者在平寨实施了“孝布改革”计划。在村庄实践的过程中,社工逐渐发现壮族老人的一种传统:送终仪式花费很高,妇女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孝布制作上,而孝布的使用也存在严重的浪费。在专业设计后,社工与村委会、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中心管委会等一起合作,协助村民实施仪式改革,将“减少孝布、减轻妇女负担”与“弘扬丧葬文化”同步推进,虽然过程艰辛,但成效丰富,意义深远:不仅仅是节约了材料,减轻了村民的负担,而且扬弃了传统的丧葬文化,开新一代风气。从平寨实践可以看出,社工可以在乡风文明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体上说,通过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生活自信、改良风俗习惯、传承优良文明等方面彰显了社工的专业优势。

二、农村社会工作功能发挥的具体机制

诚然,社会工作对乡村发展具有多元的功能,但是其功能的发挥还需要借助一定的机制。借助于如下载体,社会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乡村发展。

其一,农民自组织的培育和建设。农民自组织的培育,最能体现社会工作者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很多农村问题专家如温铁军、李昌平、于建嵘等一贯强调农民自组织的重要性,社工也不例外。如万载的湾里路下妇女互助储金会,以种植当地特色农产品百合起家。该组织原本充满活力,在村落建设和发展中扮演着突出角色。但自从2004年之后,委员之间心思涣散,委员和会员之间的矛盾潜滋暗长,会员的不满与日俱增,储金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社工介入后,通过调查问题的来龙去脉,理清组织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和委员、会员以及当地的干部一起,实现了组织的改造和重建,储金会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总之,社会工作的介入重建了妇女互助储金会,从而使村庄和村民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④此外,像湘西古丈县中寨村,社工了解到村寨管理存在的问题后,介入和动员村民成立了社区中心管委会。有村民20来人成为其成员,定期开会商议相关事宜。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村民精英开始成长起来,像妇女石慧兰开始自学,并承担中心的对村广播(宣传妇女健康、教育小孩、计生、农业生产等),还给《中村报》投稿。⑤目前,尽管村民仍然不知道管委会,而只知道有个村委会。但经过多年的发展,社区中心管委会逐渐完善,成为村两委之外的唯一村民自治组织,也弥补了村两委工作的缺陷。当然,要使社工的介入取得积极的效果,还需牢牢记住:以“助人自助”和以村民为主体为基本原则,而且要坚持不懈。

其二,弱势群体权益的维护。社会工作的对象主要是有需求的弱势群体,当代中国社会变迁日益加剧,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各种困难或弱势群体。他们或对社会变迁难以适应,或基本权益遭到侵犯,需要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比如,由于搬迁产生的移民、由于征地产生的失地农民、由于灾害产生的破残家庭等等,弱势群体在农村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这些群体都是社会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在万载县建设白水乡老山村大皇山灾民新村的过程中,灾民们起初很不舍得离开祖祖辈辈的家园,因而迟迟不愿搬迁。社工介入后,挨家挨户与村民促膝谈心,在灾民与基层政权组织之间积极协调,最终促成了村民的集体搬迁。⑥正如追踪调查发现的那样,社会工作的介入为接下来的移民新村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社会工作的介入也有利于基层政权组织把“村治”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弱势群体上,万载县马步乡寨下村主任如是对笔者说。

其三,基层干部施政理念的熏陶。传统工作方式由于带有行政性和指令性,难以得到群众的认同,甚至影响干群关系。社工介入后,秉持平等参与、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观,增强了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亲和力,符合中央关于构建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特别是在低保、救灾、医疗救助、流浪救助等社会救助领域,在劳动就业、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社会保障领域,以及在灾民搬迁、扶贫帮困等民生工程领域,引入社会工作,可以取得明显成效。以万载县民政局为例,自社会工作试点建设开展以来,县局过去的工作作风有所好转,干部更加富有社会工作理念和人情味,信访、上访压力也有所减轻。社工介入后,县局干部转换了理念,不再把上访对象当成麻烦或负担,而是设身处地地理解上访对象的困难和问题:“对一些家庭困难的老上访户,运用‘助人自助’的理念,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或给予临时救助,并整合多方资源帮助其本人或子女介绍力所能及的工作,使贫困家庭依靠自身力量获得彻底脱贫的能力;对不能解决的问题不再是断然拒绝、一推了之,而是通过‘转介’的方式,告知服务对象寻找哪个部门,并主动帮他们提供信息、牵线搭桥,使上访对象对民政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民政干部处理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⑦可资例证的是,在2008年末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中,县民政局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名列全县第一,其中亦有社会工作的影响。

其四,地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扬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存在不少具有厚重传统或浓郁特色的民族文化,近年在市场经济、城市化、工业化浪潮中有的濒临发展危机,有的已遭淘汰。有鉴于此,维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成为农村社会工作者所关注的一个焦点。事实上,地方传统文化蕴含了地方社会发展的精神根基,凝结了乡村社会的人心。虽然,广大乡村社会经济不够发达,村民还不够富裕,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东西,如农产品、小食、工艺、经济作物、建筑等,这些文化载体能够使人产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向心力。⑧如前所述,从文化入手,促进民族传统的弘扬和传承,正是云南和湘西社会工作开展的一个核心路径。自从开展了社会工作之后,“整个村寨因苗歌队、苗鼓队、舞狮队而活跃了起来,重获了生机,苗族的文化获得了恢复和传承。”史铁尔在《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探索——以湖南湘西自治州为例》中如此写道。如果社工能够准确切入,发展村民的能力,弘扬乡村的特色,将从人心上建构真正的新农村。

其五,城乡资源链接。社会工作通过把村庄的困扰联结成公共的议题,并着力于社会政策和社会结构的调适乃至改变,从而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工作实施服务过程中,有经验的社会工作专家发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很多都不是来自他们本身,而是由于社会环境及不公平的社会政策所引致”。[3]因而,扎根于乡村田野、直接面对服务对象的社工经常跳出“乡村”的视野,寻求宏观层面的政策调适,比如平寨、万载的社工致力于沟通城乡贸易,将乡村特色产品直接联结到城市甚至海外的市场,此举有助于冲破中间商及其社会系统的限制,为解决村民的生计困扰和生活问题创造了条件。更可贵的是,致力于宏观政策和社会结构方面的调适和改善,就农村社会工作发展、农村社会政策改进等提出了诸多重要建议,他们虽然不是直接在乡村田野开展服务,但也同样有助于农村社会工作做功能发挥。

最后,社会工作与行政工作的互动。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实践所具有的功能还远未发挥。依据我们的实践体会,在需要和基层干部互动协作,尤其是社会工作理念和行政理念发生冲突之际,社会工作的实践及其功能的发挥会受到阻碍。

例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本来强调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后者也暗合了社工的基本工作理念。然而,现实情形却是政府往往越俎代庖而使农民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比如在老山村的社会工作实践中就遇到了难题:在移民新村建设的过程中,社工怀抱的理念是,村民拥有行动的潜能。因此社工主张并且协助村民自己规划和设计家园,而不是仅仅遵循基层政府的安排和设计。但是社工却发现,乡村干部代替移民“规划”了新村的布局,而在社工的动员和协助下产生的移民自己的规划无法得到实现。

村民自治的核心是广大村民作为村庄的主体,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又同时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个方面的内容。“四个民主”的真正落实还呼唤着社工的介入和努力。从理论上说,传统的行政工作手法有的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而社会工作的引入有助于改造传统方式,从而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但是,正如下述案例显示的,社会工作者遇到了难题:

在万载县罗山村,2008年8月16日晚8点半,社工拟在罗山活动中心召开一次“村民大会”。依据社工的策划,会议的核心主题是“共同探讨创卫之路”,目的是“为集中大家的意见,切实开展村庄卫生工作”。为此,设计了以下议程:听取村民对罗山环境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商讨如何解决罗山的环境卫生无人管理的方法;选出一位环境卫生监督员等。大会由罗山新村理事会李会长主持,与会的有100多名村民、村委会干部3人、民政局干部1人以及社工2名。会议开始,李会长介绍会议的背景情况和出席人员,接着由村主任宣读马步乡关于开展社会工作的实施方案。之后李会长切入会议核心内容,提出罗山的环境卫生问题,试图听取村民意见。然而,会议很快就跑题了,现场失控。村民的焦点没有集中在环境卫生上,而是对前面由新农村建设引发的问题进行追问,并引来其他村民共鸣,会议逐渐演变成“声讨”大会,村民呼吁“新农村建设有关账务必须公开”、“宅基地补偿必须落实”。会议陷入僵局,无可奈何下,村民逐渐散去。社工没有预料到这种结局,事后他分析发现,李会长关于环境卫生解决的方案,和事前他与社工商量的结果不完全吻合。按照社工的设想,大会实质上是个动员大会,宣告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案——由小组公共基金支付清理垃圾所需的费用并征求村民意见,然后推选出一位卫生监督员即可。而李会长却对村民宣告:两个组(罗山分成两个村民小组)分开出资,各干各的,引来反对。此外,村干部不太明确社工组织这次大会的目的,村干部的发言也偏离“环境与卫生”这一话题,而且长串的文件宣读,一是村民听不懂,二是产生厌倦情绪,给大会带来不必要的情绪性压力。⑨

再如,平寨的社会工作者也试图改善当地的国家—农民关系。但是,正如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关于平寨案例的效果,短期内所看到的是农民的调动和参与,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育,农民信心和能力的逐渐增强。但是看不出来,它能够改善国家和农民的关系,甚至在案例中提到,工作组启发农民抗拒农村教育附加费用,引起了乡政府的不满和疏远。”针对此种事与愿违的结局,研究者认为并建议:“这一问题显然涉及我们国家的压力型政治体制和税费改革前的国家对农村的资源汲取关系,不是工作组的善良愿望可以解决的。这倒不如淇县案例中通过模糊身份来勾连政府和村民的关系更加容易缓和增强两者的信任关系。”[4]显然,聚焦于村寨的社会工作者需要面对的是远比村寨本身更复杂更宏大的社会结构和体制脉络。而要使介入取得更大的效果,社会工作者和基层政权干部的密切协作显得十分必要。

质言之,社工的理念其实暗合了乡村管理民主的内涵,却与行政理念有相悖之处,这使得在当前行政主导的乡村情境中,社会工作功能的发挥难以尽如人意。

三、农村社会工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意义

社会工作的实践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对服务对象即乡村发展的助推作用,这已如前述;二是对自身即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构建具有的丰富功能。后者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在实务层面培育了专业队伍、在理论层面促进了教学研究、在社会层面强化了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

1.在实务层面,培育了专业人才队伍

众所周知,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合格的社会工作人才必须来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随着农村社会工作实践的展开,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获得了从理论到实务锻炼的平台,有助于学生社工精神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深化。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吸取到民政干部和基层干部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服务技巧,从而深化对专业理念和方法的领悟。以专业人才为代表,这本来是社会工作发挥绩效的前提和基础,但同时也是发展社会工作的一个效果。

比如,云湘赣三地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培育或催生了一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中有国内知名的农村社会工作专家如张和清和史铁尔等,也有大批从事非农村社会工作实务和研究的实务社会工作者。正如曾经参与湘西中寨(村)社会工作实习的社工所说:

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专业知识的提升,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践中,使我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到位,也更加体会到了本月的实习性质是从社区发展来学习、思考,以观察加反思为方法,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而非上个月的社会工作理论依据。同时,我更加了解了政府工作和社会工作的区别所在:政府工作更注重预期目标的实现及其影响力,而社会工作是更注重在过程中的问题、反思和观察项目结束后的一些现象,主要培养能力,而非单纯的补助、帮助。⑩

通过接触乡土社会各类群体,交往乡村干部,社会工作者得到了社会的洗礼、服务的历练,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成熟,社工的反思性更加增强。如万载的高校社工也表达了与上述类似的意思:

我们的专业知识在实习中得到检验。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了一次延伸的机会。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了我们对专业的理解。实习中对专业技巧的应用,让我们发现了平时学习中的不足,也为我们今后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11)

在2008年6月组织的第一次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中,中寨村驻点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2名专业工作人员参加了考试,分别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资格证。而在参加过万载实践的队伍中,很多学生成为中国的专职社会工作者,他们大多数已经南下深圳,少数留在内地城乡从事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工作等。他们的人数目前还不够多,但已经呈现出较好的导向作用,也说明了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具有的潜功能。

在上述人才队伍之中,还包括中国乡村社会第一支合格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扎根于乡土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既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副产品”,又是日后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主要依托。在试点过程中,通过与专业社工同行、专业培训和辅导、参加社工职业水平考试等多种方式,乡村社会本土的专业化队伍雏形已现。如在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离开永新村之际,该村的妇女互助储金会主席及其他委员通过赠送锦旗的方式,用“助人自助、情系我会”这包含社工理念的8个字,表达了她们的感激之情。而寨下村干部的社会工作水平甚至还得到了民政部和省民政厅领导的肯定。当然,目前农村社会工作队伍的规模还很小,还需得到各方面的扶持。

2.在教育层面,提升了社会工作教研水平

调查表明,农村社会工作试点实践有助于提升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的教学和理论研究水平,从而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农村开始建设实践基地,强化师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比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史铁尔教授是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知名专家和实干家,在他身后有一大批师生。他们通过实践和理论的严格训练,对社会工作的理解、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获得、农村社会工作方法和实务的掌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他们说(12):

以前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感受不深,与村民们接触后感受到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重要性。我们每天走村入户,晚上写日志,虽然很累,但是感觉很充实很有意义,感觉自己成长很快。(2002级社工系学生彭燕)

村民们的淳朴、善良,村里清净美丽的环境很受教育,浮躁的心境平静了很多,这样的实习很有意义。(2000级社工系学生蒋国庆)

其实,社会工作的介入不仅带来了村里的变化,还有社工自身的改变,包括社工对社会工作和中国底层社会的理解。而这些,远非课堂教学所能给予的。全面来看,高校在参与试点中获益匪浅:一是提升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二是开启了教学科研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三是拓展了高校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新路径。(13)要言之,各地试点为高校的社工专业教育提供了广阔舞台。

与此相应,农村社会工作实践还提升了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水平。据笔者检索,目前中国内地已出的有关农村社会工作研究的专题成果,即以张和清等为最。(14)以史铁尔先生为首的社工团队已经确立了“行动研究”和“社工实务”结合互动的取向。“以行动研究为手段,制定后续发展规划。项目点应用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计划,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不断健全项目村社会工作发展规划。”(15)

总体而言,平寨实践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效果,尤其是孕育或锻造了一批国内知名的社会工作“督导”或学者。在平寨实习过的学者,今天已经大都成为中国社会工作界的专家。

3.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模式的发展,没有很多成熟的西方经验可以借鉴,而只有靠社会工作者坚持不懈地摸索、实践和总结。假以时日,多维多样的社会工作实践将构建出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工作模式以及社会工作体系。

比如,中国社会工作界无论教学还是实践都存在一种方法为本(个案、小组、社区)或工作者为本的倾向,“许多社会工作者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实践中,最关心的是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是什么,怎么做,大家要么将三大方法奉为法宝,要么只注重工作者能够像医生那样对案主的问题做到药到病除,却很少思考案主为什么会生‘病’,是什么社会原因造成的个人困扰。”[5]比如在万载和湘西的实践,在总结自己的社会工作实务时无一例外地都以三大方法为核心,学生在开展服务过程中也常常只关注三大方法如何运用的问题。针对这种倾向,在深刻反思过去7年的实践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在云南努力摸索出一种超越以往模式局限的新的农村社会工作介入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主张是:“以农村可持续生计和农民能力建设为主线,从个人、群体、社区、社会政策等多层面整合地思考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1]当然,这种模式的具体运用,需要把握一个立足点,即“立足于透彻的社会分析和农民自身的优势,整合地思考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以此为基础,这种模式的操作化路径有三:一是澄清问题,即分析农村发展的具体情境和现有社区的资产、农民的能力是什么,如何发挥他们的优势和潜能,从哪里着手才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二是确立目标,并围绕目标设计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三是从个人、群体、社区、社会政策等多层面全方位地介入。[1]显然,这种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必须立足于长远的计划和扎根田野的实践。

社会工作和乡村发展的结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既需要持续深入的探讨,也需要扎根村落社区的实践。众所周知,社会工作是“用生命影响生命”、“改造人的心灵”、“改造社会”的职业活动,加上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及其试点起步晚、发展时间不长,其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而且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在深化和拓展之中,社会工作的功能还远远未充分发挥。本文只是揭示了其已经显露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工作还留待实践的深入。

注释:

①如前所述,优势视角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即认为:“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问题”。专家认为,几乎所有事情在某种特定条件下都可以视为一种优势,包括体验、品德、天赋、感悟、故事、意义、社区资源等。社工不聚焦于对象的问题,而是转向其改变的可能性,从关注对象的问题、疾病、缺陷等到关注优势、资源和能力。在社工的协助下,对象从自身的希望和优势中看到改变的希望,并激发出更大的能力和优势。参见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第十六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无独有偶,罗山新村“农家乐”的社会工作实践和湖北省武汉市的做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据介绍,在湖北武汉市,地方政府“把郊区一些围垦区改造为农家乐基地。围垦区绝大多数是来自安徽的移民。政府以政府出40%、农民出60%的形式将旧有房屋改成徽式,来吸引游客。此外,政府还负责公共设施的投入,指导他们改变土地使用办法——让城里人来承包等。这样,农民由小农业转向了现代服务业,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是在创造现代职业体系。参见郑杭生,《社会工作建设:地方政府“三大体系”演绎制度创新》,《新资本》2007年第1期。

③引自社工在中寨的实习日记。本文有关湘西的材料主要来自于笔者的实地调查和湘西社工的相关文献。如史铁尔主编《农村社会工作实践调查报告》,2007年5月,打印稿;曾鸣,《史铁尔:率社工湘军下农村》,《公益时报》2007年4月3日等。

④有关该案例的详细介绍,参见刘露芳,《一个农村妇女组织的新生》,《中国社会工作》2009年2月上期。

⑤笔者一行入寨调查时,石向笔者展示了她发表的作品。

⑥有关该案例的介绍,参见仇玲飞,王才章,田娟娟,《与大皇山移民共同面对搬迁》,《中国社会工作》2009年2月上期。

⑦县局局长不止一次地对笔者如是说。

⑧杨锡聪在从社会工作角度评介一部电影时指出了这点。参见杨著,《从社区工作的角度看〈海角七号〉》,《中国社会工作》,2009年6月下期。

⑨摘自罗山社工梁平的实习笔记,2008年8月。

⑩引自中寨村社工的日记,2005。

(11)引自吴勋、李鑫、刘传龙、彭玉峰,《寨下村社会工作实习总结》,2008,未刊稿。

(12)佚名,《走在田埂上的社工》,转引自中国社会工作网。

(13)在万载全国会议上,江西师大提交的发言材料中提出,万载试点建设实现了高校和政府的双赢。笔者有幸参与了这份材料的撰写和修改定稿。

(14)如前所述,张和清、古学斌、杨锡聪等平寨实践的核心人物已经发表了很多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

(15)参见万载大会交流材料《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社会工作的几点体会》(湖南省古丈县人民政府)。

标签:;  ;  ;  ;  ;  ;  ;  ;  ;  ;  ;  

社会工作干预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研究_社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