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诗教学中的意境营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诗论文,意境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将增加古诗的容量,本文试图就如何引导学生领会古诗意境谈一点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抓线索进意境
古诗结构上的跳跃、省略、语序颠倒的特点决定了形式上的缺少呼应联系,难以体会意境。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将诗中暗藏的线索找出来,意境就较易领会。如学习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体会意境:①诗中有哪些景物?②叙了何事?抒了何情?③诗人写景、叙事、抒情因何而起?通过点拨、讨论,让学生明确:诗人写了春城、草木、春花、春鸟等景,叙了国破、烽火等事,抒了溅泪、惊心、盼家书、愁搔头等情。这景、这事、这情皆由安史之乱的“烽火”而起,这“烽火”就是贯穿全诗的线索。由于烽火,长安沦陷,草木丛生,一片荒凉,哪还有昔日繁荣景象?因“烽火”国破家散引出无限忧伤,这忧伤别恨给无情的花草鸟兽也著上感情色彩。于是,见春花无心观赏而流泪,闻鸟鸣无悦容而惊心,盼家书添别恨,愁搔头增忧伤,这种忧伤别愁的感情贯穿全诗,给予景物著上一道感情浓线。这样诗的一条线索“烽火”,一条线索忧国忧民之情,引导学生进入了意境,产生了共鸣。
二、抓景象进意境
有些诗从写景中抒情,情藏景中,从景中透露出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景象,引发想象联想,有如临其境之感,从场景中感触蕴藏的情感,从而进入情景交融的意境。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教师可设问如下:①诗中写了哪些景象?②何处可见诗人为朋友送行?③如你是诗人,按诗中描述的场景为朋友送行,你会感到这送行的场景透出何种感情?通过讨论,想象联想进入场景,可体会到诗中写了黄鹤楼、烟花、孤帆、碧空、长江流水等景,从诗的第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在黄鹤楼为朋友送行,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辞别诗人顺江东下扬州。常人之情,朋友话别依恋不舍,热泪沾巾,但此诗中未见诗人送语别泪,那么情在何处?诗中以景透情,情意浓浓:江南阳春烟雾迷蒙,繁花似锦,诗人站在岸上送朋友上船,以如此美景作为烘托,显示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对前途的美好向往。朋友上船去远了,已看不见朋友了,诗人在岸上不动身这是为什么?这是对朋友的留恋;当连朋友的行船也望不见了,只能望见船上的孤帆时,诗人仍在岸上望,这表达了什么?它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到孤帆也望不见了,只望到遥远的帆影时,诗人还在岸上望,这说明了什么?此景透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痴情;连帆影也在蓝天的尽头逐渐消逝,诗人还在岸上凝望,最后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向水天连接处流去,这场景蕴含了什么?这场景蕴含了朋友间永存的友情,称得上“滚滚长江东逝水,不及诗人送友情”。全诗只字未写别情送意,但从诗人送友人上船,目送友人行船从岸边到江心,从孤帆到远影,从远影到碧空尽、天际流,由诗人翘首长久的凝望的景象中,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恰似滔滔江水,永不止息。“说喜不言喜,说怨不言怨”(白居易),此诗说送情,只字不言情,但景景透情,情深似海。
三、抓诗眼体会意境
诗眼好比人的眼睛,它能传神写照,传出一首诗的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诗眼,通过思维联想体会诗的意境。如王安石《泊船瓜州》: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教师可抓住如下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意境:①找出诗眼,如把诗眼改换它字,在表达上有何不同?②通过联想想象说说“绿”蕴含了诗人的何种感情?经过教师指点,学生体会明确了“又绿”是诗眼。诗人用“绿”字确实费了一番心思。如改用“到、过、入、满、吹、经”等字,春风还是春风,江南岸还是江南岸,二者没有发生内在联系,一个“绿”字把一个名词变为使动词,春风使江南岸绿了,春风和江南岸发生了有机的联系。一个“绿”字蕴含着江南岸无限春色:微微春风吹拂着大地,温暖的阳光普照江南,春江水暖,鸭先下水,大地复苏,草木萌生,江南一片新绿,杨柳泛青,百花吐蕾,含苞欲放,迎春花金灿灿开遍地头田间,杜鹃展亮歌喉,黄鹂高占枝头欢叫春色,大雁告别江南飞往北天……“绿”又引起浮想,诗人外地做官泊船瓜州,看到春苹泛绿,新年伊始,回乡之情油然而生,何况诗人泊船瓜州,遥望家乡钟山一水相通,只隔几层山,思乡还乡的情思如火,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把诗人这种感情全盘捧出。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抓诗眼唤起想象,联想进入意境。
四、依文作画,画中体会意境
有些诗常常各句都写景物,彼此并列,中间没有呼应关系的词,只靠这些景物的安排构成一种境界,宛如一幅画,或一组画。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依文作画,充分发挥想象进入意境。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教师可先让学生依文作画:黄鹂高占翠柳枝头鸣叫,一行白鹭飞向云天,门口停泊着去东吴的船,从窗口看到西山上的白雪。这样远景近景、高景、低景和黄、翠、白、青各种色彩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学生边作画边想象,就会产生如在画中游的感觉,为美景陶醉进入意境,引发出一种热爱自然,赞美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与诗人的思想感情共鸣。
总之,古诗教学中利用抓线索,抓景象,抓诗眼,依文作画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意境,使诗中景象如在眼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触其物,体察诗中的不尽之意,不尽之情,从而受到教育,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