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课题,引导小学生以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学习活动,通过质疑、探究、讨论、交流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实践证明,探究性学习对发展小学生的智力、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乃至促进学生的终身健康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创设情境旨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自然、生活和社会有密切联系,使数学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参与程度。
1.以游戏创设情境。
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时,先让学生任意写一个两位数,然后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得到新的两位数,然后又求新的两个两位数的和,再除以原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之和,由老师猜其结果,学生觉得很奇怪。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参与学习。
2.以数学故事创设情境。
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时,结合课后阅读材料,讲述了古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同学们都被故事迷住了,此时我问:象棋发明者要求国王奖给他多少颗麦粒?学生列出式子,欲得出结果时,我又告诉他们:这些麦粒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宽10cm、厚8cm的大道。这时学生更加急不可待了。这种新异情境,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冲动。
3.以实际问题创设情境。
如在学习 “平面图形的密铺”时,引导学生观察及思考城市建设中的地板图案,然后提出相关的平面镶嵌问题。
4.以学生动手操作探求规律的活动创设情境。
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时,先让学生用棋子摆成如图的“小屋”(略),然后提问:第n个图需要多少枚棋子?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探究交流,深化认知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的心理进入“愤”、“悱”状态时,才能激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最佳效果。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人类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人类的智慧是如何发展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丰富的情境中让学生思考探索、获取知识。
如在负数的引入、同类项的合并、代数式的加减、视图的画法、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的获取上,经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活动,自己“发现数学结论,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这样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应该学习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前人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这样坚持下去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只有培养出学生创新能力时,教育才有活力,才具有发展性,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教育。
三、交流、反思与评价,深化认知
经过自主探究活动后,学生有了活动的经验,可充分利用教材上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对获得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与评价。学生主要阐述知识是如何发现的、有什么经验教训,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对相关活动进行评价,对已有知识进一步认知。
例如在学生发现“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后,让学生进行交流,由他们说出是怎样“发现”的,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法则,再与“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进行类比,形成知识体系。
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可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试一试”、“读一读”、“课题学习”等材料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引伸与拓展,并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历史名题,如“三等分角问题”、“七巧板问题”,介绍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视野及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信念。
例如在学完“完全平方公式”后,先让学生动手试一试(a+b+c)2、(a+b)3、(a+b)4等的结果,再让学生阅读“杨辉三角”,教师再作适当补充。
一节课的结束,不应是学习的结果,而应是学习的继续。在教学之末,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水平从“理解”上升为“掌握”、从“掌握”上升为“应用”,并进一步从“应用”上升为“延伸”,从而形成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用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参与数学实验与实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数学教学应该是以知识教学为基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个性教养为肯綮的三维结构。因此,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当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教学资源,构建符合实际的、具有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数学教学逐渐走向开放,使我们的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论文作者:肖三槐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情境论文; 单项式论文; 如在论文; 认知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