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UP与INAP在No.7信令模式下的合作(上)

ISUP与INAP在No.7信令模式下的合作(上)

一、No.7信令方式中ISUP与INAP的配合(上)(论文文献综述)

吴婵[1](2011)在《智能网发展趋势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传统电话、业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通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并希望电信网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新业务,如手机的预付费业务、固定电话的被叫集中付费业务、记帐卡业务等。1981年,美国AT&T公司将用户数据集中存放在网络交换机以外的网络数据库中,以支持被叫集中付费业务和记帐卡业务,这一实现方法为智能网概念奠定了基础。1984年Bellcore在其IN/1建议中正式提出了智能网一词,并提出了智能业务与基本业务控制相分离的概念。此后,Bellcore制定了关于智能网的一系列计划,使得智能网思想逐渐成熟。智能网一般由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业务数据点(SDP)、信令转接点(STP)、智能外设(IP)、业务管理系统(SMS)、业务生成环境(SCE)等几部分组成。目前的智能网包括有线智能网和移动智能网(包括C网和G网)。这两者都有各自的网络结构、遵循的标准和提供与之相应的各类业务。近些年来,随着国际上有关智能网的技术标准的提出和不断完善,采用智能网方式提供业务特性强、功能全面、灵活多变的业务成为一个趋势。这就要求智能网必须进行相应的技术提升。因此衍生出了综合智能网和NGN智能网的概念及技术。

赵学红[2](2008)在《山西网通软交换网络规划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电信业务的内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电信产业格局不断调整,电信新技术发展迅速,传统电信商务模式逐渐被破坏,在这种种挑战面前,传统电信运营企业已经到了一个关系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关口,网络转型已是山西网通必须的战略选择。建设软交换网络是解决山西网通上述挑战的较好方案。本论文通过对山西网通PSTN网络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建设NGN试验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山西网通大客户试验网的建设情况和业务实现情况以及晋中昔阳网改试验网的建设情况。主要介绍了两个试验网的组网情况,组网的相关设备以及试验网如何与现有的PSTN网互通的情况,介绍了在昔阳网改过程中,原有的PSTN用户通过改造和替换直接演进到NGN的解决方案,并对这些经过改造和替换以不同方式接入软交换的用户的呼叫流程进行了分析,突出了软交换在接入层的灵活性;同时对昔阳网改引入软交换技术后的投资效益以及昔阳网改后软交换网络接通率进行了分析,说明利用软交换对现有网络进行替换,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是可行的。论文还对昔阳网改过程中中兴的AG接入设备与华为的软交换控制设备对接过程中遇到的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不同厂商的设备互通时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两个试验网建设情况和应用效果的分析,提出了山西网通交换端局向NGN网络模式演进的方案及山西网通软交换网络的规划设计方案。

郭艳荣[3](2007)在《中国电信国际软交换网络的建设和部署》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软交换已经逐步走向商用。与传统TDM交换的不同之处是,软交换技术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软交换技术的这种结构模块化的特点使得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能够真正成为业务独立于网络的网络,通过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以及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交换网络的概念、体系结构、特点、以及发展的现实意义。通过软交换网络与其他网络互连的基本要求,引出了中国电信建设国际软交换网络的总体思路。本文重点对国际软交换网络建设中的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一是信令网关的组网设计。信令网关采用Sigtran协议,通过对Sigtran协议的介绍,提出了信令适配协议M3UA、M2UA和M2PA。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工程实施两方面对信令适配协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适配协议的特点以及优缺点比较,最终确定采用M3UA适配协议。二是与PSTN网络互连的探讨。传统TDM网络的网络组织和路由选择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引入国际软交换网络后,在软交换与TDM混合组网的情况下,需要对网络组织进行重新规定。本文结合网络割接方案,对国际普通话音业务和平台业务的网络组织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文章对中国电信国际软交换网络建设中的测试情况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互通测试案例和国际软交换双归属的测试。

魏斌[4](2006)在《NGN相关技术及其在中小本地网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NGN(下一代网络)是一个分组网络,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提供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不同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过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本文从“软交换”、“SHLR”(智能用户数据库)等基本概念入手,详细的介绍了NGN的相关组网和网络协议,通过对NGN网络与窄带网络互通信令的比较,较明白的阐述业务呼叫流程,通过对“端局+汇接局”代理访问、TDM(时分复用)汇接局访问、及软交换方式访问进行理论上分析比较,确定软交换方式在安徽省应用的决定性地位。 在对本市中小型本地网网络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项目投资和业务发展的需求,通过科学翔实的经济分析,提出中小型本地网NGN改造思路,对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网络中涉及到的长途局、关口局、市话汇接局的改造起参考作用。同时,本文还结合作者多年的维护经验,整理归纳出多方面测试及验收标准,具有指导作用。 最后通过对本市业务经济分析及业务发展预测,确立适合中小型网络的多种业务,并对业务流程做详细分析,供中国电信决策层参考。

吴立贞[5](2000)在《No.7信令方式中ISUP与INAP的配合(上)》文中认为为解决No .7 信令方式中ISUP 与INAP的配合问题,本文介绍了IN 呼叫的信令结构,在ISUP 中重新启用的消息、增加的参数、信令程序及IN 基本呼叫和ISDN 补充业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No.7信令方式中ISUP与INAP的配合(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o.7信令方式中ISUP与INAP的配合(上)(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网发展趋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引言
        1.1.1 智能网的概念
        1.1.2 智能网的演变和发展状况
        1.1.3 智能网的功能目标
第二章 智能网基本原理
    2.1 业务平面(SP)
        2.1.1 概述
    2.2 总功能平面(GFP)
        2.2.1 概述
        2.2.2 基本呼叫处理BCP
        2.2.3 业务独立构件SIB
        2.2.4 总业务逻辑GSL
    2.3 分布功能模块(DFP)
        2.3.1 功能分布模块模型
第三章 智能网的发展现状
    3.1 有线智能网
        3.1.1 概述
        3.1.2 有线智能网的相关标准
        3.1.3 有线智能网业务简介
    3.2 移动智能网
        3.2.1 概述
        3.2.2 GSM移动智能网
        3.2.3 CDMA移动智能网
第四章 智能网的发展新趋势
    4.1 传统智能网的技术局限性
    4.2 UIN综合智能网
        4.2.1 概述
        4.2.2 遵循的标准
        4.2.3 业务简介
        4.2.4 网络结构
    4.3 NGN智能网
        4.3.1 概述
        4.3.2 业务简介
        4.3.3 NGN业务的特点
        4.3.4 NGN业务的渐进发展
        4.3.5 网络结构
        4.3.6 典型应用
第五章 目前智能网在天津铁通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2)山西网通软交换网络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1.1.1 电信业务的内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1.2 电信产业的格局不断调整
        1.1.3 电信新技术迅速发展
        1.1.4 电信运营业的传统商务模式遭到破坏
        1.1.5 山西网通面临的新形势
    1.2 选题意义
第二章 软交换技术介绍及其发展现状
    2.1 软交换技术体制
        2.1.1 软交换网络分层模型
        2.1.2 软交换网络体系架构及功能实体
        2.1.3 软交换网络接口协议
    2.2 软交换技术发展的现状
第三章 山西网通软交换试验网工程情况介绍和山西网通软交换网络的发展规划
    3.1 山西网通PSTN网的现状分析
        3.1.1 网络结构
        3.1.2 市场竞争
        3.1.3 业务开展
        3.1.4 网络侧情况
    3.2 山西网通大客户试验网的建设
        3.2.1 大客户试验网的组网情况
        3.2.2 山西网通大客户试验网实现的软交换业务
        3.2.3 NGN新业务的实现
        3.2.4 业务推广策略
    3.3 晋中昔阳NEC网改工程项目
        3.3.1 昔阳网改组网情况
        3.3.2 相关设备介绍
        3.3.3 互通组网
        3.3.4 电路带宽计算
    3.4 昔阳网改工程中以不同方式接入的用户的呼叫信令流程
    3.5 昔阳网改工程中中兴AG设备与华为软交换SOFT3000对接的案例分析
    3.6 昔阳网改工程中原有接入网设备接入软交换系统的改造情况
    3.7 昔阳网改工程的承载网建设
        3.7.1 晋中端局替换项目承载网的建设方案
        3.7.2 NGN承载业务需求
        3.7.3 NGN业务承载方案分析
    3.8 昔阳软交换替换端局网改工程的效益分析
        3.8.1 不增加新建点,采用PSTN网扩容方案
        3.8.2 新建交换点,采用软交换组网的方案
        3.8.3 两种建设方案比较
    3.9 昔阳网改工程中软交换网络接通率的测量分析
    3.10 山西网通交换端局向NGN网络模式演进的方案及山西网通软交换网络的规划设计方案
        3.10.1 2006-2007年网络演进及建设思路
        3.10.2 2008-2010年网络演进及建设思路
        3.10.3 2011年以后网络演进及建设思路
    3.11 PSTN演进到软交换后在建设、维护等方面的探索
        3.11.1 省公司网络运维部
        3.11.2 省公司网管中心
        3.11.3 各地市公司维护部门
        3.11.4 维护人员配置及岗位技能的要求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电信国际软交换网络的建设和部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向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软交换网络概述
    2.1 下一代网络和软交换网络的概念
    2.2 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
    2.3 软交换网络的特点
    2.4 软交换网络发展的现实意义
    2.5 软交换网络与其他网络互连的基本要求
        2.5.1 软交换与 PSTN 互通
        2.5.2 软交换与 No.7 网互通
        2.5.3 网络互联的基本要求
第3章 中国电信国际软交换信令网关的组网设计
    3.1 网络现状
        3.1.1 国际电话网的组网现状
        3.1.2 国际信令网的组网现状
        3.1.3 本次国际软交换网络建设的总体思路
    3.2 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中信令网关的组网方案设计
        3.2.1 SIGTRAN 协议体系
        3.2.2 SS7与 IP 互通的方式
        3.2.3 中国电信国际软交换网络建设中对 SG 的整体考虑
        3.2.3.1 信令适配层协议的理论分析
        3.2.3.2 信令网关组网方式
        3.2.3.3 信令网关的工程实施分析
第4章 中国电信国际软交换网络与 PSTN 网络互连的探讨
    4.1 基本的话务理论及工程中的参数设置
    4.2 目前国际 PSTN 网络的路由管理
    4.3 国际电话网网络割接过程中的整体考虑
        4.3.1 国际软交换业务割接整体思路
        4.3.2 国际软交换业务割接步骤
        4.3.3 国际 ISC3 与国际 ISC1 间的际中电路
    4.4 引入软交换后近期网络的组织方案的探讨
        4.4.1 国际普通话音业务
        4.4.1.1 国际来话选路
        4.4.1.2 国际去话选路
        4.4.2 国际平台业务
        4.4.2.1 国际平台业务的简介
        4.4.2.2 国际平台业务的路由组织
第5章 国际软交换网络建设中的案例分析
    5.1 国际软交换网络互通测试案例
        5.1.1 成功的呼叫测试
        5.1.2 不成功的呼叫测试
    5.2 软交换 SS 之间的容灾测试
        5.2.1 中兴软交换 SS 之间的容灾测试
        5.2.1.1 中兴软交换 SS 之间的容灾技术
        5.2.1.2 中兴 SS 容灾测试过程
        5.2.2 华为公司软交换 SS 之间的双归属测试
        5.2.2.1 华为软交换 SS 之间的双归属技术
        5.2.2.2 华为 SS 双归属测试过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缩略词对照
致谢

(4)NGN相关技术及其在中小本地网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NGN网络基本概念
    1.2 软交换的基本概念
    1.3 固网智能话出现的背景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NGN网络相关技术
    2.1 固网HLR技术
        2.1.1 固网HLR简介
        2.1.2 HLR实施过程中问题探讨
        2.1.3 芜湖市试点情况介绍
        2.1.4 HLR下一步应用
    2.2 NGN网络与传统网络信令互通技术
        2.2.1 不同协议接口方案应用分析
        2.2.2 不同组网方式比较
第三章 宣城市中小本地网网络结构
    3.1 本市PSTN网络现状
    3.2 网络结构的改造
        3.2.1 长途网的优化改造
        3.2.2 信令网的网络改造
        3.2.3 关口局的网络改造
第四章 PSTN接入NGN网络的访问方式
    4.1 端局+汇接局方式浅析
    4.2 TDM汇接局方式访问SHLR组网浅析
    4.3 软交换方式访问SHLR的组网
    4.4 适合本地中小本地网的接入方式
第五章 网络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经济分析
    5.1 项目经济分析的意义
    5.2 经济分析的总体思路
    5.3 经济分析的步骤
第六章 SHLR性能测试
    6.1 SHLR功能测试规范
    6.2 SHLR信令功能测试ISUP部分
    6.3 SHLR信令功能测试MAP部分
    6.4 电话交换设备补充功能测试规范
    6.5 软交换补充功能测试
    6.6 灾难情况下业务保障
第七章 基于NGN网络的新业务
    7.1 综合VPN方案实施
    7.2 话费立显技术实施
    7.3 市话详单技术实施
    7.4 彩铃技术方案实施
第八章 结束语
    8.1 本文的主要工作
    8.2 NGN网络展望
参考文献

(5)No.7信令方式中ISUP与INAP的配合(上)(论文提纲范文)

1 IN呼叫的信令结构
    1.1 检出点处理
    1.2 INAP操作的接收
    1.3 对SCF-SRF关系的支持
2 在ISUP中重新启用的消息和新增加的参数
    2.1 在ISUP中重新启用的消息
    2.2 在ISUP中需要新增加的参数
3 信令程序
    3.1 IN基本呼叫

四、No.7信令方式中ISUP与INAP的配合(上)(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网发展趋势的研究[D]. 吴婵.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2]山西网通软交换网络规划设计[D]. 赵学红.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0)
  • [3]中国电信国际软交换网络的建设和部署[D]. 郭艳荣.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5)
  • [4]NGN相关技术及其在中小本地网的发展[D]. 魏斌. 合肥工业大学, 2006(04)
  • [5]No.7信令方式中ISUP与INAP的配合(上)[J]. 吴立贞. 电信技术, 2000(01)

标签:;  ;  ;  ;  

ISUP与INAP在No.7信令模式下的合作(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