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线路作为供电系统中的最基础的设施,其稳定运行是保证供电可靠运行的关键,尤其是随着电网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大部分的输配电线路的分布都比较广泛,且多在野外,地形地貌也很复杂,受自然环境影响较为严重,容易发生故障,且不利于故障的检修,在加上许多高科技设备的大量运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大提高了电能的传输距离和容量,对于保证线路安全运行来说要求更高。因此,为了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我们必须要加强对输配电线路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掌握输配电线路设备运行的健康状况、线路防护区状况以及环境变化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并能够及时的发现设备缺陷和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电力线路;运行与维护工作
1导言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力线路在国内的电网系统中不断扩大规模,使得对电力的供应需求与电力供应的稳定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电力线路的大规模化,通过复杂地形与恶劣气候区域的电力线路日益增多。恶劣的自然条件常常会使电力电路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导致整个电网系统不能够顺畅地运行,从而影响到社会的正常发展。本文对电力线路的运行进行分析,找出导致线路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维护策略,以保证电力线路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2输配电线路的特点
2.1涵盖范围广
我国的输配电线路涵盖范围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覆盖面积广。无论是地势较低的沿海地区和昼夜温差大的西藏地区,还是冬季温度低的东北三省,输配电线路都有普及到。由此,使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管理难度增加。
2.2空间变大,通道变宽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等级在不断的升高,因此,绝缘子片的体积相应的就要变大。而且在目前的输配电线路的施工中所用的塔架和杆塔的高度变得越来越高,相应的输配电线路所占的空间越来越大,通道越来越宽。
2.3输电容量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电量也越来越大。相应的我国的输配电线路的输送量也要增加,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电力输送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输配电线路的维护和运行出现问题,对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要提高我国的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当前电力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是雷击引起输电线路闪络。雷击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自然现象,当雷电击中输电线路时会产生很强的雷电过电压,使设备的介电强度下降,甚至会损坏敏感设备中的电子器件,而且沿输电线传入的侵入波会威胁着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安全,从而引起严重的事故,造成经济损失。
二是大风、雨、雪等天气在线路表面形成覆冰引起的冰冻灾害。由于大风低温雨雪天气,温度低,湿度高,大量水气凝聚在导线表面造成覆冰,覆冰时保杆两侧的张力不平衡,会出现导线断落冲击荷载造成倒杆,结冰的电线遇冷会收缩,风吹引起震荡,会引起断裂,即使不断舞动时间过长,也会使导线、塔杆、绝缘子和金具等受到不平衡冲击而疲劳损伤。
三是户外绝缘子由于受到污染绝缘性降低。户外绝缘子,常年受到工业污秽或自然界的盐碱、飞尘的污染,在毛毛雨、雾、或湿度大的天气条件下,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尘埃被润湿,表面电导剧增,使绝缘子的泄漏电流剧增,其结果导致绝缘子在工频和操作冲击电压下的闪络电压(污闪电压)明显降低,甚至有可能使绝缘子在工作电压下发生闪络。
3.2外力破坏因素的影响
由于电力线路分布广泛,很难做到实施监督,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人为因素造成的线路故障比较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疏忽大意、蓄意或对电的知识了解不够而引起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森林树木、山火、野蛮施工以及线路通道各种外力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对线路造成的破坏极易引发群死群伤等恶性重大事故,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整个电网的瓦解瘫痪,严重破坏国民经济的正常、有序发展。
3.3电力设备自身因素的影响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电网范围的扩大,大量电力设备也得到了更新换代,为了适应现代输电能力的需要,很多架设线路所使用的塔架和杆塔都很高、很宽,导致所占空间和占地面积都很大,这就对线路发生雷击或者绕击的可能性也相应的加大了,同时由于现代输配电系统中涉及和应用的新兴的方法很多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在管理上还存在不少的技术难点,这些都对对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维护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电力线路的维护策略
4.1加强对架空输电线路维护巡视工作
为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对架空线路的巡视管理,对于部分重点地段,要增加人力加强巡视工作,缩短巡视周期,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要制定合理的等级制度,对线路沿线的违章建筑进行记录,也要详细记录设备的丢失情况,对于重点巡视区域,如果发现异常,需要进行全面了解,及时完成故障线路检修工作。
4.2应对外力因素的防护措施
首先,在架设电力线路时,尽量避免道路、树木的穿越,减少车辆事故和树木对线路的破坏。对于跨越道路的杆塔,可以在杆塔上面挂上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的注意。其次,与城建施工等单位,及时沟通好,并制定施工过程中应避让的线路,防止带来电力事故隐患。再次,要积极做好维护电力宣传工作,可以采取发传单、电视播送等形式,教育人民群众要有积极的护线意识。最后,加强对配电线路的巡视,做好线路的清障工作。
4.3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
由于雷击、大风等自然灾害对配电线路带来较多损坏,要针对损害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第一,加强输电线路的绝缘能力,有些时候架空输电线路需要增设大跨越杆塔,高塔位置的选择也会影响雷击的概率。一般来说高塔顶的位置越高,电压感应能力也会提高,受到雷击的概率也会增加。因此为了减少雷击概率,需要在线路当中增加更多的绝缘子,提高线路的绝缘能力。第二,对于容易遭受雷击和大风灾害的地区线路,应当采取加固措施,做好防风改造等多种应对自然灾害的各项措施。如果在实际情况中防雷措施不到位,可以采用不平衡绝缘方法来控制双回线路上的跳闸问题。按照规定全高超过40米的有地线杆塔每升高十米,应该增加一片绝缘子,当遇到雷击是绝缘子片数少的一回路先闪络,闪落的导线相当于避雷线,提高了另外一个回路的耐雷水平,可以保持持续供电的状态。要做好接地装置,及时将雷击电流导入大地,避免对电力线路的损坏。第三,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控,并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故障和损失。
4.4加强对电力线路的信息收集,建立现代预警系统
做好对电力线路信息的收集是做好线路运行与维护工作的关键,我们根据收集的信息可以准确的了解线路运行的各项参数,并能够及时的对线路进行检测,同时,我们还应建立起现代输配电预警系统,通过监测输配电线路周围大气环境,气象参数值以及绝缘子表面的盐密值等,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及时的进行预警,方便我们及时处理。
5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线路的运行中难免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故障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分析造成电力线路故障的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维护策略,进行全时段、多方位的保护,及时消除电力线路中的故障,使得电力线路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确保供电的稳定。
参考文献:
[1]杨晓斌.输变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2(02):564-655.
[2]陆庆.输电线路运行故障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6(07):568-458.
[3]黄炜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维护[J].技术与市场.2011,07(07):421-569.
论文作者:李晓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线路论文; 绝缘子论文; 电力线路论文; 输配电论文; 杆塔论文; 故障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